公元969年7月,符彦卿由天雄节度使被调任凤翔节度使,当时的情况根据李老夫子笔下所述(彦卿镇大名十余年,委政于衙校刘思遇。思遇贪而黠,招权渎货,军府久不治。于是,始议择官代之。)原来大名的地方工作已经连续十多年陷入了混乱状态;看似符彦卿的个人问题仅仅是干部考核失察,让既贪婪又狡黠的刘思遇主持各方面的工作,刘思遇做得最拿手的事当然得属搞重大决策,说白了就是在拍板的同时大笔增加个人收入;有一个成语叫作狐假虎威,又有一个成语叫作狗仗人势,当我们亲眼目睹威和势被刘思遇这类上不了台面的货色操控,完全有理由怀疑又是一个领导错信自己人导致腐败的老套谎言。8月,灵武节度使冯继业被调任为静难节度使,冯继业是杀害自己的哥哥,才接了自己老子的班,他上台以后经常出兵抢劫羌族的羊和马,对待部下又非常刻薄寡恩,有一个成语叫作做贼心虚,冯继业就担心会引发群体事件等一系列问题,好在赵匡胤登基之前和冯继业就有革命友谊,当皇帝之后冯继业又经常去向他汇报工作并且感情投资。王祜在符彦卿调任之后被任命为代理大名知府,赵匡胤在他辞行的时候说:“大名是你的故里,正所谓是衣锦还乡。”为了杜绝宗派主义往往采取官员异地任命,然而大名已经陷入长期混乱,要快速地适应并且改变就非当地人莫属。
8月,西京留守向拱被赵匡胤一怒之下调任安远节度使,向拱在洛阳治理河南府十多年,却“专修饰园林、第舍,好声妓、日纵酒、恣所欲。政府坏废,盗白日杀人于市,吏不能捕。”有的领导往往强调办公设施要达到现代化,向拱倒是挺另类,只强调家庭的居住环境要达到现代化,既然他只关心个人生活质素又怎么还理会得了大家的生活状态?于是乎强盗都敢在大白天当众杀人,而执法人员竟然放任凶手逍遥法外,因此赵匡胤才会指示继任的焦继勋道:“西京洛阳的局面混乱已经持续了相当长时间,你可不要将向拱当作学习对象。”而焦继勋到任一个多月就让洛阳发生了本质改变。9月,曾果断以定额上缴中央财政的钱帛犒赏三军而避免眉州沦陷于叛乱蜀军之手的段思恭被赵匡胤接见,赵匡胤是想让段思恭顶替冯继业任灵州知州,在诏书当中勉励:“冯继业说灵州不是少数民族出身的统帅就任,当地部落必然排斥,即使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名将也会遭到驱逐。听他话里的意思只要不是当地部落里面的人,就治理不了灵州。你能够治理吗?”段思恭表态服从领导安排。赵匡胤就继续指示道:“唐朝的李靖、郭子仪都是知识分子出身的而建立大功的名将,难道说当代社会就没有这样的人才吗?”段思恭到任之后,将冯继业的错误都纠正了,令上至干部下到百姓都心存感激。(思恭既视事,矫继业之失,悉心绥抚、夷落安静、周访利病、多所条奏,甚得吏民之情。)准确得说段思恭就是充分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方针政策在灵州推行过程当中的优点和弊病,将情况及时逐条向赵匡胤汇报而已。
10月,散指挥都知杜延进串通十九个人想颠覆中央,被赵匡胤发觉,连夜打开玄武门命令内侍密诏杨义(就是失声之后仍然将禁军工作处理得有条不紊的仁兄)在黎明天快亮时实施了抓捕,赵匡胤亲自在便殿进行审讯之后将一干人等斩首并且灭族。杨义的官衙就设在玄武门旁边,赵匡胤有一天在后池操练水战,杨义听到宫里有有人鼓噪怀疑领导又遇到危险,就穿着黑色厚缯织成的袍子(估计是睡袍)冲入苑门。赵匡胤获悉之后就召见了他并且赐坐,解释:“我正在当水战教练,因此才让大家发出喊叫声。”等杨义走后赵匡胤则对侍臣感慨道:“此真忠臣也。”是月赵匡胤还和主持地方军事、民政工作的首长在后苑宴饮,就在正喝得高兴时说:“你们都是老干部,却长期从事重大而困难的工作,这可不是我礼遇人才的本意。”以“勺水岂可容神龙乎”大获圣宠的王彦超就识趣地说:“我在工作方面没有什么取得成绩,却长期享受高级干部待遇,现在身体差了,能回家养老就是我的心愿。”当然其他大多数人还奢望太祖爷网开一面(安远节度使、中书令武行德,定国节度使白重赞,护国节度使郭从义,保大节度使杨廷璋都拿自己的英雄事迹和太祖爷摆老资格。)赵匡胤对此类言论当然是毫不客气:“这些都已经是上一个朝代的事,还有什么好说的?”之后就将宴会上的客人都调任闲职,武行德为太子太傅,郭从义为左金吾卫上将军,王彦超为右进吾卫上将军,白重赞为左千牛卫上将军,杨廷璋为右千牛卫上将军。
当初王班、张屿、丁德裕一起驻守西川,丁德裕容纳不了不同意见,而张屿又和张延通搞小团体,矛盾也就此产生。赵匡胤在北汉作战时期,曾经派遣使臣到西川,张延通听说领导辛苦工作,就对丁德裕说:“上暴露若此,吾侪日享甘美,自取逸乐(咱们这些人却在每天追求物质享受,浪费生命。)。”作者不解张延通为什么不写职务调动申请报告上交中央,也好去替领导分忧?当着丁德裕的面说这种话难道想证明自己的政治觉悟比老丁同志高?在李老夫子的记录中丁德裕没有接张延通的话茬,可是没有表态就意味着没有另类想法吗?后来赵匡胤召见了张屿、张延通和丁德裕,张屿先被领导接见,得到一大笔赏赐,张延通和丁德裕同时到达,赵匡胤却找张延通单独谈话,丁德裕认为肯定是张屿、张延通两个当中的某一个告了自己的刁状,就向赵匡胤系统地汇报张延通等人包括非议领导在内的种种错误,赵匡胤就将王班、张屿、张延通关押到御史台接受审讯,张延通等人为了有机会当面向领导申诉就承认所有指控,赵匡胤果然在便殿亲自进行复查,而张延通却在这个时候和领导抬起杠来,结果张延通被斩首,张屿、王班以及宦官王仁吉挨了脊杖,张屿还被没收财产后全家流放沙门岛,李老夫子的记录多有散佚,比如记载张延通一事有这么一句“延通等皆X伏”,作者在《宋史卷二百七十四列传卷三十三》看到是“延通等皆引伏”可是缺损的真的是“引”?作者推敲有另一个字更贴切就是“刑”,而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张延通会和赵匡胤争得面红耳赤,当一干人等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领导才现身,试问张延通又怎么会情绪不激动?
12月,丁德裕又指控西川转运使、户部郎中李铉每当醉酒就诋毁领导,李铉提供记录证明丁德裕是由于多次不正当要求被自己拒绝,而怀恨在心打击报复。赵匡胤因此只处罚了李铉醉酒失职,降职为左赞善大夫。将王彦升由房州防御使调任原州防御使,王彦升的剑法高超,因此被军中称之为“王剑儿”,他在原州五年凡是少数民族群众违法的,都会在宴会上将违法者的耳朵当着同事的面撕下来佐酒,前后被撕了耳朵的达数百人,每个人当时都流了一身血,吓得四肢僵硬,因此才令各部落臣服朝廷。到赵祯继位皇太后刘娥垂帘听政时期原州一带还有没有耳朵的边民健在。辽穆宗是月终于当了名副其实的“睡王”从此彻彻底底长眠不醒,他由于拿身边人的命不当命最终也遭到了身边人的暗杀。也许上帝觉得人间不够热闹就将一位伟大的君主耶律贤送到辽朝的皇帝宝座上,他就是辽朝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圣君辽景宗,并且给他匹配了一个辽朝历史上伟大的第一夫人,她就是辽朝历史上不可或缺的女领导萧绰,她还有一个名字叫作萧燕燕。
公元970年1月,张令铎被解除镇宁节度使职务,赵匡胤还将张令铎的女儿许配给皇弟赵光义为夫人;当朝张令铎正在开封养病,赵匡胤亲自前去探望,还赏赐他五千匹绢、五千两银,他的家人也得到大恩点;张令铎病故之后,被追赠为侍中,他生前的为人既同情友爱又会体谅,经常对人说:“我从军三十年,大小四十余战,多摧坚陷敌,然克捷之后,未尝妄杀一人也。”因此听说他的死讯,普遍感到惋惜。辽朝枢密使高勋在北汉又来孝敬时对辽景宗说:“咱们和北汉进父子关系(刘钧生前也自称儿皇帝),北汉之前经常派遣使者前来觐见,来的不是大臣就是宗亲,却都被先帝一怒之下而扣押,这种作法很没有意义,现在刘继元刚刚主持工作,国家又刚刚遭受巨大损失,身边却没有熟悉情况的老干部,难道不会埋怨咱们?您应当借这个机会将使者全部释放。”辽景宗从善如流将十六名北汉的使者重赏之后释放,其中的李弼被加封为枢密使、刘继文被加封为保义节度使,当然是下诏给刘继元予以任命。刘继文他们被辽朝关了那么久,现在又在辽朝力挺之下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刘继元身边正当红的人当然认为他们是回来反攻倒算的,回忆起刘继文他们之所以会当辽朝的阶下囚就是被排挤去的,加上他们被扣押也得不到来自祖国的营救,刘继元则不免将李弼、刘继文两人视作异类;结果李弼只当了一个宪州刺史、刘继文只当了一个代州刺史,辽景宗闻讯就下诏责问刘继元:“朕因为你们国家龟缩在一个犄角旮旯里,又连续失去两位领导人,你们要是期望社会重新步入稳定就必需加强行政团队的合作,刘继文是你的弟弟,李弼是你的老干部,一个和你有血缘上的亲情,一个和你有多年的革命友谊,所以释放他们协助你开展工作,现在他们屁股还没有坐热就被你踢到一边,你的行为能让朕相信你和辽朝高度保持一致?”
刘继元拿到诏书之后更怀疑刘继文是辽朝扶植的反对派,恐惧之下就秘密派遣使臣去教训刘继文,刘继文则无端端被指责投靠帝国主义阵营,既忧虑又害怕没有多久便呜呼哀哉。2月,侯仁矩在雄州刺史任上病故,侯仁矩无论做军事工作还是民政工作全都做得头头是道,因此赵匡胤就让政府负责操办他的后事。侯仁矩的儿子侯延广也是骁勇之人,当初侯仁矩在雄州任上,有一次有数千敌骑在城内举行宴会时入侵,就在百姓闻讯恐慌之际侯延广只率领几名亲信射杀了敌人的酋长,斩首数级就降服了敌人,当侯延广将首级拎到侯仁矩面前之时,当父亲的拍着背夸奖了儿子:“兴吾门都必汝也。”监军李汉超将侯延广的战功上报,赵匡胤下诏褒奖,并且赏赐锦袍、银带。刘继元加封侍部侍郎李恽为司空、同平章事,鸿胪卿刘继颙为太师、兼中书令、领成德节度使(就是燕王刘守光在五台山出家的儿子),三司使高仲曦为枢密使,举报郭无为有功的宦官卫德贵为大内都点检,奉刘继元之命暗杀郭太后的杀手范超为侍卫亲军都虞侯,李恽等人都是给刘继元充当摆设,真正发挥作用的是范超和卫德贵。李恽无所事事就以饮酒、下棋为正业,因此经常受到刘继元的批评,却不料李恽竟依然故我。有一天李恽正在下棋时,刘继元派遣内侍将棋盘拿去烧毁,李恽心不慌、脸不红地向刘继元承认错误之后,又造了一个新棋盘继续下棋。李老夫子的记录里有四个字让作者感觉相当有意思“政事多废”就是说下棋这事的,既然已有卫德贵、范超主持工作,试问政事又怎么会多废?想必是两个人太过草包,面对许多问题都是一头雾水,倘若没有李恽这样的老干部在旁边指点,他们就会无从着手。
刘继元在男女关系上比较博爱,因此理财专家刘继颙大师就同时打造数百副簪珥献给刘继元,刘继元越发信赖五台高僧。3月,忠武节度使宋偓在属地开设供客商堆货、交易、寓居的行栈,导致赵匡胤不满被调任静难节度使。接替宋偓的是王审琦,王审琦之前在担任忠正节度使驻守寿春八年的时间里,每年都只在所得租课里量入为用不增加百姓额外负担。有一个县令没有汇报就处罚了犯罪的下属,王审琦的幕僚提议处罚自作主张的县令,王审琦却回答:“在五代那会儿由于节度使强势专横,县令不能处理份内事,现在国家已恢复安定局面,我勉勉强强当这个地方首长,底下县令能够惩罚不称职的下属予以奖赏都还来不及,又怎么能够处罚?(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能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今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赏也,何可按之?)”事实上王审琦不是第一个被县令轻视的节度使,符彦卿值守大名时期,底下的县令周渭向他行礼的时候只是在马上作了个揖,到任之后也是没有汇报就处决死刑犯,正如王审琦所言在赵匡胤的统治下已经达到“今天下治平”之境界。
当时有个叫王昭素的隐士,生活在现代肯定被大家当二百五,举个例子每当他到市场上买东西,商家开价多少他就付多少钱,要是商家开价低于商品所值,他就会补足价钱并且告诉商贩:“你快拿好钱,不然就要被多嘴多舌的人议论。”因此商贩都有共识,碰到王先生来买东西绝对不能虚抬售价。有一个贼凿穿王昭素家的墙想盗窃,结果被堆积在夹层里的木头给挡住,王昭素就将值钱的都丢到门外,对贼说:“你快跑,我估计警察就要赶来了。”结果贼什么都不敢拿就跑了,而更神奇的是周围从此就没有人做贼。赵匡胤听说这个人的时候,他已经七十多岁,赵匡胤在便殿召见他:“你为什么不参加政府工作,导致咱俩现在才见面?”王昭素的专业是研究易经,赵匡胤就让他卜卦,当王昭素占卜到乾卦的第五爻时就委婉地向赵匡胤开展政治教育:“这一爻叫作九五爻飞龙在天,卦象显示正好对应陛下现在的处境。”飞龙在天说的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大人就是成就盛大事业之人,要实现心中的大业往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这是一个从“潜龙”到“在渊”的相当复杂的事业发展过程)而要保持已经取得的地位和成就,就一定要惠泽万民。
赵匡胤向王昭素打听社会新闻,王昭素有什么就说什么,赵匡胤又向王昭素咨询治世养身之术,王昭素回答:“治世莫若爱民,养身莫若寡欲。”赵匡胤就将这句话写在了好几架屏风之上,还任命王昭素为国子博士可是老先生只干了一个多月就辞职,最终在八十九岁时寿终正寝,生前发表易经研究论文三十三篇,就连学者都纷纷找他取经。6月,赵匡胤的大女儿被册封为昭庆公主,出降王审琦之子王承衍;话说王审琦在杯酒释兵权时曾有一次遇到宫在起大火,就率部入宫救火结果遭到御史弹劾,赵匡胤指示王审琦,你英勇投身消防工作说明你忠心,可是社会舆论也不能不兼顾,得解除你的禁军职务调任节度使,当然也不能让你这个老实人吃亏,就让你的儿子王承衍当驸马。有一则小故事说的是王承衍闻讯则以自己经有家室为由拒婚,得到领导的答复:“我已经答应你父亲,你只管和公主结婚,你的妻子我会替你安顿好。”于是就将王承衍的太太找了户好人家改嫁,如果假设此事发生在公元961年则记录不可信因为王承衍当乘龙快婿是在公元970年6月,然而却不能肯定太祖爷在公元970年没有当过法海,退一万步说也不能够确定太祖爷生前没有破坏过其他人的幸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