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府的拜访终究在两边的谅解下结束了,谢然回想起那双神采奕奕的眼睛,心情就愉悦了起来,就像前世吃了喵哆哩一样。不过这件事也是无妄之灾,躺着也会中枪的感觉确实有点不爽,暂且随它去吧。第二天,陈大都督就派人来把这几位给接走了,毕竟是在交州自己的治下,余杭陈和湖州陈本是一家,出了事不能不管。苏士詹也回广州去了,走的时候却硬是要看一下黄四娘,谢然拿这位真性情的师兄没办法只好带了礼物再次登门拜访,也向黄家说了此事的详情,免得黄家担忧。
冬去春来,眨眨眼,许多事情就这样沉淀成了回忆。崇安十六年的春天,第一场雨比以往要来得更早一些。这些年人们一起谈论的过的大事小事都会记录在笔下,这是小张已经养成的习惯。好比崇安十三年大批波斯商人回贸到廉州城,一时间全城的洋货都便宜得像大白菜;那年的夏天小谢学士陪同宁王南下接待了波斯亲王带队的使臣团,两国协议让廉州成了免税港;崇安十四年秋,北唐被草原上的柔然人洗劫了并州七府,天策将军陈波率领七千并州铁骑追击几千里,一举杀到了极西的乌海,将柔然人打得四分五裂;不过让人惋惜的是崇安十五年的春闱大郎没参加,年前的秋试大郎也没能得头名,就是在十五年夏的时候娶了黄四娘,谢府摆了三天流水席;年底小谢学士终于拜了副相,着实让人们高兴了一把。
这两年天下还是一如既往地太平,除了北唐对草原的那次行动,也只有朝堂上各派之间的纷争。年前北唐老皇帝李元和南齐再次续签《洛州和约》,这个从开国就有的和约如今已经签订了两百年,只不过这次加进了海贸的事宜,南齐降低了前往北唐的商税,北唐开放了北边的航路,准许南齐商船在沿海各港停靠。
冯骥已经从李逸表哥那里出师,专门负责了起岭南的生意,而李逸表哥则到京都去负责江南各地的事宜。如今的磨坊后山的院子被人称为学徒园,每年出品天下热销的各种商品。流水线的生产除了几个核心成员掌握了全部的技术外,每个学徒也只懂得其中的一个部件的生产。
一群壮实的小伙子跟着大郎每天清晨从西门跑到东门又折返回去,就算是炎热的三伏天也没有间断,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大郎说了当年太祖爷都要晨练,跑跑更健康嘛。那群磨坊街的少年有的已经长大,谢然也实现了当年的诺言,锻炼了几年之后把他们都安排到各自喜欢的岗位去了。老的面孔去了许多,新的面孔又不断的加入,如今许多城里的人家都让孩子到磨坊街求着加入这个队伍,毕竟再那里不仅可以学到一门安身立命的本事,还能进南海书院读书成为文人士子的一员,谁不知道当年破落户的侯狗儿,如今的侯季侯大举人就是被大郎调教出来的。
这几年南海书院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洛州的方先生终于南下当了书院的山长,还带来了好些学生。崇安十五年的科举书院再次独占鳌头,单单进京赶考的就有百人之多,侯季更是连过三关。而苏越也终于中了进士,如今已经在荆州都督做了推官,司马宣和高宏中了举人之后都选了官,司马宣去了工部,高宏则到北府去做了转运使司簿。只有老举人胡浩再次落第,于是放弃了功名专心回到南海书院做教习,如今关于格物致知的理论被他整理成了一套,再融合进方先生带来的洛学,越来越多的南方士子开始接受了这种学说,俨然已经成为岭南最大的学派。
当年的海船生意大获成功,码头上已经建立了收购海贸货物的联合商铺。特别是在熊博的老丈人阿仆杜拉城主做了波斯南方行省总督之后,熊谢两家就商议合起伙来专走波斯线路。如今熊博已经认命了,都成了两个孩子的爹了,在琥珀港协助他大舅子阿仆杜拉.哈斯卡专门管理东方商路的事宜。在廉州城外的地角湾,新建的船厂已经可以建造上千料的大平船了,每年免费提供两条大船之后,陈大都督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了熊谢两家把持西去的商路。
谢府的内宅,黄四娘认真地坐在夫人陆氏旁边做着女红,米儿则一边报着账目一边写写算算。自谢然成婚之后陆夫人就开始让四娘掌家,米儿也成了妾室之后就专管起钱财账目,如今两人把这个家操持的井井有条,才半年不到就在下人们面前立起掌家的威严。
崇安十五年的省试谢然没有去参加,叔祖奶奶在十四年冬安去了,作为家族唯一的祖辈连小谢学士都挂职回乡奔丧,男丁们按祖制都在陵前守了半年孝。十五年夏,谢纺回了京,谢然成了亲,谢维还是做回原职。这几年谢然很是刻苦学习了一番,自从先生南下,又得到了系统地指导,如今他对这个时代的文化也有了深刻的见解,没到京都参加春闱是有点可惜,不过难得被自家二叔耳提面命教诲了一番,各方面都大有提高,现在就算京城也敢去闯一闯了。
走在街市上,随处都可以碰见外地来的客商,更有许多异域的面孔,熙熙攘攘的人群让廉州城越发热闹,免税之后两年不到,州城已经扩大了一倍不止,成了和广州城一样的大都会。以前的草市和南海书院都被围进了新建的外城,现在离城只有十里的谢家集也变成了一个大镇子,相信不久也会成为外城的一部分。谢然当年办的店铺如今已经多达上百家,被他统一打上了南海的商标,要是城里出了什么新鲜玩意,肯定是南海商行出品的,随即就会风靡岭南,然后扩散开来。就连远在万里的长安府都有了南海商行的分号,更不用说繁华数倍的南京城。今年要说京都最好吃的菜肴那肯定是岭南来的,最新鲜的玩意肯定是南海商行卖的,最流行的衣服着装也一定是南方的交州款式。如今连皇家都把内府织造搬到了广州,以方便宫里的采买。
不过最具廉州特色的应该是十二磨坊和大灯塔了。在城隍庙的后山,十二个大风车摆成一个阵势,每个风车都带着相应的石磨,涂着色彩的风叶每天不停的转动像十二朵盛开的大花,煞是好看。以前的磨坊街现在已经发展到成了一处繁华地段,再也不是下九流居住的地方。在磨坊街出身的少年哪个没有好差事,只要报上你在磨坊街当过学徒,立马有人出大价钱请你做事,只是谁也不愿意为了那点钱背叛大郎,让人家戳脊梁骨。
而在张家茶楼背后十米开外,一座新建的石基灯塔矗立在码头上,任谁见了如此高耸的塔楼都会惊叹,这可是由工部大匠作亲自设计的督造的。灯塔里让南海书院的众人加装了锡箔纸做的凹面,点上了谢然做的大马灯,瞬间反射的光线就被加强了数倍,一到夜晚,那四射的灯光更是让人惊为神迹。许多船家都故意放慢了行程,好等到夜里看见那璀璨的灯光,享受一番星辰的指引。这灯塔也甚为坚固,刚刚过境的大台风肆虐了几日,竟也安然无事。
只是这个时候谢然却有的忙了。这场反常的大台风过后,两艘贸易回程的商船被吹翻了沉在港外的十里处,还未来得及靠岸的上百名随船人员全都葬身鱼腹,做了龙王爷的女婿。就是在后世这样的事故也救援不了何况如今,谢然也只好挨家挨户上门慰问,给足了抚恤,只是可惜了那几名成长的学徒啊。
台风过后,窝在家里的人们又活动开来,熙熙攘攘的街市在热闹中进入了黄昏,匠人们修补好的廉州城又焕发出了不夜的光芒。谢然这几天除了慰问抚恤之外还要帮着老爹在府衙发放朝廷的救灾钱,另外谢家集被吹毁的许多房屋在老二哥生病的情况下也只有他来挑起大梁,这几天都奔波着采买材料,聘请匠师和工人。早出晚归的,如今华灯初上了,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城里。
过了新建的城门,旧城门已经被卸去,几个平常打扮的家伙引起了谢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