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50200000006

第6章 、公冶长第五

公冶长第五

一、仁者的胸襟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公冶长篇主要讲的是孔子的人才观,也就是处处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看法,不但要全面的看人,也要从人的细节入手,从一个侧面来了解人,还有就是孔子的教育方法也在这个章节里有所体现。

首先我们看一个词,缧绁,是指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借指牢狱。公冶长我们小的时候家里人讲故事都会讲到这个人,相传公冶长懂鸟语,说是一天一只鸟对他说,公冶长,山后有只羊,你吃肉来我吃肠。这样公冶长每次都能够和鸟配合的很好,结果有一次公冶长忘记了,把肠子也拿回家了,所以鸟就设计害了他,鸟又说山后有只羊,结果他去的时候山后一具死尸,最后他因为这个被抓起来了。小时候我母亲经常给我讲这个故事,意思是做人要守信用。这是小时候的教育方法。

孔子说,公冶长这个人虽然在牢狱里面,但是他那不是他的过错,这个人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

我们接着看下面一段,说南容这个人,南容就是南宫括,是孔子的学生,孔子说南容这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做官不会被废弃,国家混乱的时候,也能免于遭受刑法,于是就把他的侄女嫁给了南容。

这两个故事放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孔子看人的基本点,还是以仁为基础,另一层的意思我们可以看一下,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一个有前科的人,虽然这个前科是冤枉的,但是他把他的侄女嫁给了一个不会有灾祸临头的安稳的人,这个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的到的,一般人可能会给自己的女儿找一个安稳的并且声誉好的人,但是孔子没有这样做,如果做了会怎么样呢?就违背了仁的思想。仁者爱人,爱天下所有的人,而不仅仅是偏爱自己的孩子。这个胸襟不是一般人能够有的,所以说仁者可不是谁都能够称的上的。

二、教育的方法—表扬、宽容、灵活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子使漆彤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

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於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於予与何诛?”子曰:”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这一大段是孔子对自己学生的评价,这里面有我们可以归纳几个意思出来,我们先看一下原文的意思。

孔子评论子贱,说子贱真是个君子啊!如果有人说鲁国没有一个君子的话,那么子贱不就是君子吗?如果子贱不是君子,那么还有谁可以称的上是君子呢?这个老师很注意同学们的积极性,这个是直接的表扬。

这个时候子贡问老师了,说老师你看我怎么样?孔子说你是个东西,子贡说我是个什么东西呢?孔子说你是个瑚琏。瑚琏是什么?是古代的玉器,是古代祭祀时用来供在庙堂上的玉器,象征着高贵,清洁。孔子的意思是子贡的风格很高,这个是间接的表扬。

下面出场的学生是然雍,有人说然雍虽然有仁德但是不善言辞,于是孔子就反驳他说,为什么要口才好呢?为什么要巧言令色呢?话说的多了给人以口实,与人争辩强词夺理常常会遭到别人的憎恨。如果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的修养,光有口才有什么用呢?这个是通过与别人的对话再次间接的表扬了学生。

到漆雕开了,孔子有一天对漆雕开说你可以去做官了,漆雕开说我对这个没有信心,这个话说的很委婉,实际上的意思是我不爱好这个,应该是漆雕开喜欢做学问的,对当官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孔子听了很高兴。这是通过师生对话对学生的肯定。

文章到这里又有了一个新的方式来说子路了,孔子有一天可能有所感慨,于是就说,哎呀,现在社会这个样子,我恐怕不能再在这里传道了,我还是乘坐个独木舟去海外去吧,跟随我去的,大概就只有子路了吧!子路听了很高兴,大概也很激动,好像就要出发了似的。这时孔子看见了,就说,子路的武功和勇气都超过了我,其他就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了,意思是什么呢?意思是说子路太急躁了,我们知道,勇气超人的人往往性格比较急躁,不懂得去多思考判断。这是孔子对子路的有表扬也有批评的谈话。

这个时候孟武伯来了,就是我们前面介绍到的那个世家公子,这个时候恐怕已经是官员了,他问孔子说,子路达到仁的境界了吗?孔子说我不知道。于是孟武伯再问,孔子说,子路啊!如果有一个一千两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做军队的统帅,但是我不知道他达到了仁的境界没有。孟武伯又问那么冉求呢?孔子说,冉求啊!在拥有千户人家的城镇里,在有一百两兵车的封地里,他可以做首长。但是我不知道冉求达到了仁的境界没有。又问道公西赤怎么样?孔子说,公西赤穿上礼服,仪态非常好,和别人对话彬彬有礼,他做外交的工作非常胜任,但是达到仁的境界没有,我不知道啊!可见孔子对于仁的要求非常高,也从另一个方面看孔子的讲话艺术。

在下面是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孔子说,子贡啊!你和颜回相比那个更好一些,子贡回答说,老师啊!我怎么能和颜回相比较呢?老师讲一分颜回懂十分,而我呢?老师讲一分我懂的二分就很不错了。孔子感叹说,是的,你不如他,我和你一样也不如他。

这段的最后讲了一个宰予的事情,这个事情我们一直都认为是孔子在骂他的学生,但是南怀瑾大师不这么认为。我们先看南先生的解释,说是宰予白天在睡觉,于是孔子看到了说,腐朽的木头不可雕琢,粪土一样的墙壁不用再粉刷了。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真的是在骂宰予吗?我们知道孔子是仁者的典范,我们说仁者的最高标准是爱人,那么孔子怎么会骂宰予呢?按照仁者的标准孔子应该更爱宰予,使得他转变才是对的呀!所以我们按照南怀瑾大师的解释来看就合理了!南怀瑾大师的意思是宰予可能是身体不太好,所以精力不济,白天在打瞌睡,所以孔子看见了就说,这个木头的本身就有问题了,你把它雕刻的再好有什么用呢?粪土一样的墙壁本身就已经不牢靠了,再把它粉刷还有什么用呢?意思是像宰予这样的先天身体条件不好的,我们对他的要求就不要太高了,就不要再责备他了。这样的解释是比较可靠的。我本人完全赞同南怀瑾大师的话,尤其是这句话的后面孔子说的话更是能够印证前面这个话的意思,孔子说我以前听了一个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但是现在我听了一个人的话以后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我有这个改变,是宰予给我的这个启发。什么意思呢?孔子的意思是说,从前他听宰予的话,觉得宰予肯定能够有所作为,但是现在看到他的身体这么弱,不是他不想做,是条件不容许。这个给我的启示就是听一个人的话,还要观察他有没有这个条件去完成这个话的内容。

这一大段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我们把意思大概说了一下,这段话里我们有几个归纳:

一个是教育的方法问题,我们看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以表扬为主,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这个表扬还讲究各种方式方法,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自己亲口表扬的,也有通过别人的口说出来的,还有与别人争论时候体现出来的。同时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又很灵活,可以说随时随地,抓住所有的机会通过事件和对话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把教育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拘一格,不讲形式。在我们看孔子对学生的宽容,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状况进行不同的教育,例如我们说这个冉雍,冉雍处身平民,所以缺乏自信,所以孔子在别人说冉雍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站出来进行反驳,还有这个宰予,因为身体不好,所以孔子对他的要求就比较宽泛。这些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无处不体现着仁的思想境界,仁者爱人,仁者处处以合适的方式去教育和感化人。

另一个是关于仁的境界的标准,我们在孔子和孟武伯的谈话中可以看得出,孔子对于仁的境界是很严格的,所有的学生里面,孔子只认定过一个人达到了仁的境界,那就是颜回,所以说孟武伯问仁的时候,孔子回答说他不知道,实际上我们在下面的章节还可以看到孔子关于历史上的人物的关于仁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可以说没有几个人在孔子认为的仁的境界上是做的到的。

最后我们在这段里还可以看的出孔子的讲话艺术,无论是从和孟武伯的谈话还是和学生之间的而谈话,孔子在讲话上处处体现了礼的精神,同时又不拘泥于礼,讲话方式灵活多样,但是又有自己的原则,这个里面我们可以去仔细琢磨,例如在和孟武伯谈自己的学生的时候,孟武伯问的是仁,可是孔子却谈的是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为他认为这些学生在仁的境界上还需要进步,但是对于每个不同的学生来说,他不同的优点已经显现了出来,如果直接讲仁,那么几个不知道就可以了,这个谈话还怎么能够进行下去呢?还有和子路的谈话,看到子路的行为就不失时机的对子路进行了教育,这个讲话的艺术是先扬后抑,先说子路的优点,再通过自己不如子路的方面来委婉的指出了子路的缺点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去借鉴去学习的。

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这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段落,这段的上一段讲的是孔子对学生的评价,下一段讲的是孔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这个是中间的一个过渡。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毅不屈的人,这时有人说,有啊!申枨就是啊!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有欲望,怎么能够称得上刚呢?

刚是正直不屈,方正不阿的意思,不是脾气很大的意思,就是怎么弄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的人。我们说“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就是这个意思,那么为什么没有欲望的人才会刚呢?我们知道,人的欲望就是一个人致命的缺点,欲望意味着在某些方面有喜好,那么如果有人图其所好,你还能刚的起来吗?恐怕早就被欲望所折掉了吧!所以说刚正的人是没有多少过分喜好的。

下面子贡开始讲自己的心得了,子贡说,我不喜欢别人强把事情加到我的身上,所以我也不会把别人不喜欢的事情加到别人的身上的。孔子说,子贡啊!这个你做不到。

什么意思呢?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那么孔子为什么说子贡做不到呢?因为我们都做不到。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有情绪的时候,这个时候人的本能就是把这种情绪转移到别人身上,这个是人的本能的体现,那么我们要做到的是什么呢?就是尽量克制自己,少做一点迁怒的事情,或者说在别人迁怒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可以转换角色,宽容一下对方就不错了!因为这是人性的本来面目,彻底的做到几乎是不可能的。

再往下看,前段我们讲的是孔子表扬自己的学生,这段开始学生颂扬老师了。子贡说话了。他说,老师的文章,我们可以听得到,但是老师关于天性和天道的论述,我们是听不到的,为什么听不到呢?因为程度没有达到,所以讲了也不能理解。这个话我们在孔子对《易经》的研究里就可以知道,这些理论不是一般人就可以理解的,所以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文文化的东西很多,关于天道的东西少之又少,说明孔子对这些学生的教育是以出世而拯救社会为目的的。所以子贡才发出这样的感叹!

下面又说到子路,说是子路最怕听孔子讲话,因为听到的还没有去实践理解呢?再听就跟不上了。这个话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可以说是子路有点跟不上教课内容,但是子路又是一个很有品德的人,所以他对学问来说是有些惭愧,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子路求学的态度和精神。

这一段是个过渡,我们要注意的是对于刚正的理解,和对人性本身缺点的包容。这是一个正反的对比,刚正的人难道就没有任何的欲望吗?不见得,关键是要能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为欲望也是人性的本身,所以这段告诉我们的是怎么样减少自己的弱点,从而达到仁的境界的问题。

四、千秋功过、盖棺定论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知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杀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於他邦,则曰,『犹吾大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之;焉得仁?”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这段是孔子对于历史人物的评论,我们先看原文的意思。

子贡问孔子说,卫国的大夫孔文子为什么称他的谥号为文呢?我们知道谥号是一个人去世以后大家根据他的生平所做的定论,常常用一到两个字来表达。这个对一个人很重要,既有好的定论,也有不好的定论,例如汉献帝的献就是后人给他的定论,等于是说他把国家献出去了。孔子是怎么说的呢?孔子说,孔文子聪明而且虚心好学,不以向不如他的人求教为耻辱,这就是文啊!

我们知道,聪敏的人往往不虚心,也不喜欢学习,水平高的人要向不如他的人求教更是难上加难,这些都能做到,这个做人就做的太好了,做学问的态度就更好了,所以他的谥号就是文了。

下面孔子又表扬一个人了,这个人叫子产,郑国的宰相,孔子说子产有四种行为符合君子之道,自己的行为很恭谨持重,侍奉君主很尽心尽力,对人民有恩惠,对人民的命令又非常合情合理。其实这四个行为就是自处与处世,自处很有修养,处世对上恭谨,对下恩惠,政令合乎规范。正是君子的为人处世的标准,所以孔子对子产很佩服。

下面又说到晏子了,晏子是齐国的宰相,说晏子这个人很会和别人交朋友,时间长了,大家都很敬重他。这个就是处人的艺术了,但是我们说处人的前提是自处,自处做好了,处人也就不会有错了。

臧文仲是鲁国的大夫,臧文仲干了个什么事呢?蔡就是大的乌龟,比较好的大乌龟。说这个臧大夫在自己的家里修了一个很豪华漂亮的房子,用来干什么呢?用来供了一个大乌龟。孔子对这个事情看来是有看法的,所以他说,这个人怎么能算是明智的人呢?这个我们今天也可以看到一些现象,比如说我们有些人养的宠物比他的父母待遇还要好,这种东西是会败坏社会风气的,因为还有很多人是在穷困当中的,这是不应该的事情,所以孔子说臧文仲是不明智的。

下面是子张出场了,子张就是那个跟孔子学升官的那个学生,他说了一个人叫令尹子文,是楚国的宰相,说这个令尹子文三次上台做宰相,并没有非常高兴的样子,又三次被罢了官,却一点也没有怨气,在罢官交接班的时候,他把所有的事情都详细的告诉了新上任的人,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这个人很忠诚于国家。子张又问道,他达到仁的境界了吗?孔子说,他连仁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说他达到仁的境界了呢?

子张又讲了一个人,齐国的大夫陈文子,说齐国的大夫崔杼杀了齐庄公,齐国的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十乘就是十辆车,每辆车有四匹马,所以有四十匹马,舍弃不要了,离开了齐国,到了一个国家说,这里的人和我国的崔大夫一样啊!于是离开又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人好像我国的崔大夫啊!说完又离开了。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这个人很清高啊!那么他达到仁的那个境界了吗?子张问。孔子说,他连仁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说他达到仁的境界了呢?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不但对自己的学生在仁的境界这个问题上很严格,甚至对于历史人物,对于前辈,也是很严格的,甚至更为严格,说他们连仁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达到仁的境界呢?

下来说到了季文子,季是鲁国的大夫,说这个季文子每次做事情总是要考虑三遍才做决定,孔子听到这个事情后说,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意思是季文子考虑的太多了。

这个我们因该都有体会的,一件事情考虑的太多了就会缩手缩脚,最后可能这个事情就干不成了,所以做事情的时候考虑周全是必要的,但犹豫不决,患得患失,往往就会丧失了时机,最后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的。

这段的最后一个人出场了,这个人叫宁武子,是卫国的大夫,这个宁武子经历了卫国的权力变动,但是却是两朝的元老。说这个宁武子在国家政权稳定清明的时候,很有聪敏智慧,也做了很多的业绩,但是在国家经历变乱的时候,就变得很愚笨。像他这样的聪敏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但是像他这样的愚笨,是一般人所不能做到的啊!这其实还是说明了一个人在社会中怎么样处世的问题,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也往往可以遇到这样的问题,当大坏境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是考验我们的智慧的时候,因为作为宁武子来说,前朝的重臣,又做了那么多事情,新朝代起来的时候肯定是被排挤出队伍的对象,这个时候人一定要把自己的锋芒收藏起来,要不可能连性命都没有了,还谈论什么功业呢?

这一段主要是孔子对一些历史人物的一个评价,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仁的问题的评价,可以看的出来,孔子对仁的境界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对于历史上的人物,基本上孔子认为他们都没有达到仁的境界。这个则突出了仁的中心思想的高度。我们阅读这段论述,既要领会孔子在识人时候的善于总结人的特点这一特点,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孔子对仁的中心思想的严格要求。

五、大爱无疆、大道无痕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腌焉,乞诸邻而与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这段主要说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做人的志向问题,一个是学问的精进问题,我们先看原文。

孔子在陈国的时候,我们知道孔子在陈国是受过难的,所以他想要回到鲁国了,他说,回去吧!回去吧!我的那些学生都狂妄草率,虽然文采不错,但是不知道怎么做才最合适。这个话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思想的一个转变,孔子是从游说国君接受他的政治主张而转变到从事讲学教育年轻后辈的问题上来了。

但是我们知道,孔子和鲁国的大臣时间还是有些恩怨的,所以在他要回去的时候他提到了伯夷和叔齐,说这俩个人是因为不记旧怨所以才没有人怨恨他们,实际上孔子是作出了一个化干戈为玉帛的声明。因为他要是回到鲁国去,必然会涉及到他出国前得一段历史恩怨的。

再下来孔子又说到了微生高,是个鲁国人,大家都说这个人很直爽,但是孔子不这么认为,他说微生高别人问他要一点醋,他却向邻居家要了一些给那个人。这能算是直爽吗?这个话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和上面的话联系起来看,孔子准备回国了,他也说把恩恩怨怨都抛开了,但是从这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说恩怨化解了,但是对于是非曲直来说,还是应该是什么就是什么的,不会因为恩怨的化解就连原则也不要了,我们再往下看就更明白了。

孔子很推崇一个人叫左丘明,左丘明就是写《左传》的人,孔子说巧言令色,奴颜婢骨,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我也认为是可耻的,心里藏着怨恨,表面却和人周旋的人,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我也认为是可耻的。这个话进一步的表明了孔子对于是非曲直的原则,不能因为恩怨的化解就把是非曲直放在一边,如果这样即使可耻的。

下来谈到了一个志向的问题,说是季路和颜渊在孔子的身旁,孔子说你们把你们的志向讲一讲吧。子路说,我愿意把我的车马,好的衣服都拿出来和朋友一起分享,即使坏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颜渊说,我希望有很好的仁德但是不骄傲,也不把自己认为痛苦的事情加到别人的头上。子路说,老师你的志向呢?孔子说,我希望老人生活的安逸,社会上的朋友能够相互信任,对年轻人要关怀爱护。

这里着重说一下孔子说的志向问题,其实这个志向就是说希望天下的各个年代的人都能够有好的状态,每个年龄阶层的人都能够有符合他们实际状况的生活状态,这就是仁者爱人的体现,大爱无疆的体现就在于此啊!

最后两句话是这个篇章的结论,因为这个篇章是讲教育和识才的,教育是为了学问之道,识才是为了弘扬学问之道,也就是说了这么多,到底学问的之道在那里呢?学问之道还是在于怎么样自处的问题,所以孔子最后说,算了吧!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一个人能够能随时检讨自己的过失,并且在内心里面进行自我审判。这就是个人修养的必修之路,只有这样,修养才能上去,学问才能精进,仁的境界才能达到的。

完了孔子又说,就是住在只有十户人家的的小城里,也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不过没有我那么努力肯去学习而已。

这个话说明了另一个学问的道理,那就是学问还是需要努力去学习的,有的人也许天资聪慧,但是如果不努力去学习的话,就不能有所成就。

我们再回头看一下这个篇章,这个篇章主要是通过孔子对自己学生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

一个是教育的方法。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可谓灵活多样,既有积极的表扬式鼓励教育,也就根据当时的环境抓住时机进行现场教育,还有谈话间的启发性教育等等。

另一个是孔子的观察人才的功夫,孔子总是能够抓住每个人身上不同的特点,善于抓住这个人的主要特征,也就是这个人最主要,最突出的方面,比如说和孟武伯的谈话中将子路、子贡和公西赤的特点讲的是头头是道,可以说孔子无论是对自己的学生还是对历史人物都有深切的观察和了解,总是能够抓住一个人身上最基本的特质。这个知人善用的特点很是值得我们现在人去学习和借鉴。

还有一个就是孔子对仁的境界的严格要求,在这个篇章里,对于出现的每一个角色,在谈及仁的状态是,孔子都认为这些人是没有达到仁的这个状态的。无论是子路的勇,子贡的达,还是公西赤的雅;无论是令尹子文的忠还是陈文子的清,孔子都认为没有达到仁的状态。那么仁的状态到底是什么呢?孔子在说明自己志向的时候有所提及,那就是要有仁者大爱,要让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够有好的生活状态。这就好比是菩萨发愿一样,这是一个人间大道。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再次研究孔子的仁的体和用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一点是无论处事如何,最终还是要先把自我做好,所以孔子在最后提出了要自省,要在心底里进行自我审判般的自省,还有就是要好学,把自我的问题用自省的方法完成了,再努力去学习,就会有所收获,再加上仁者爱人的思想,就离仁的思想境界不远了。

同类推荐
  • 陌路黄昏

    陌路黄昏

    一位公主背负亡国之仇,因爱生恨走上了一条复仇的道路。
  • 帝国权柄

    帝国权柄

    十世纪的欧陆风起云涌,海峡对岸的英格兰上盎格鲁撒克逊王者们终于成功的灭亡了维京人的约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大厦将倾;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基督徒们在科尔多瓦哈里发国的威逼下只能在圣詹姆斯墓前瑟瑟发抖;保加利亚的西蒙四次兵临拜占庭最后却只能望着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含恨而终;阿巴斯的苏丹们在巴格达的王宫里肆意寻欢,没有察觉到王座阴影下波斯廷臣们的窃窃私语;卡罗兰带着一千年的记忆来到了这个时代,骑士,领主,主教,卡罗兰内心归于何处
  • 当庆此生

    当庆此生

    恶搞一把历史,诉说一段穿越。看宅男侦探迷,如何穿越古代破奇案。看官场纷争乱,怎样演绎一场传奇事。看女子半边天,究竟各色红颜爱哪般。本来兴致勃勃,要写个几百章再发。不过想来也没人看,我就边写边发,不攒稿子了。
  • 明宫囧事

    明宫囧事

    别样的太监,皇后与宦官的生死绝恋,肯定会令你赏心悦目。书生汪真,自宫入宫,究是为何?五百年之悬案。明君贪婪,得陇望蜀。穷尽天下美色,谁知做了他人嫁衣。倾城倾国女裙钗,含香吐翠入君怀。两只飞燕入皇家,三千佳丽无颜色。后宫后宫,西风轻拂,一鸟入林百鸟无声,一石击水浪花飞溅。欺诈、愤恨、妒嫉、陷害,无风起浪,暗藏杀机……
  • 水浒求生之王族霸业

    水浒求生之王族霸业

    水浒求生记同人作品曾经睥睨天下的汉民族遭遇到了有史以来严酷的灭国惨案,王伦很心焦,肿么办?就靠梁山泊这帮老兄弟能扭转乾坤?
热门推荐
  • 妈妈和女儿的悄悄话

    妈妈和女儿的悄悄话

    一起快乐,一起成长。女儿是妈妈生命的延续,母女间的对话好像变得不一样了。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女儿天天成长,妈妈与女儿的互动似乎也不断地在发生变化,突然有一天,妈妈发现,女儿不再是贴心小宝贝了,女儿越来越前卫。女儿是妈妈贴心的小宝贝,这话应该不会错的,但时代的改变,社会的信息来得太多,女儿的生活方式远远出乎妈妈成长时的经历,乐观、成功、开朗、时髦的妈妈也必须跟着越来越摩登时髦才是啊!辣妈咪,才不会让女儿逃之夭夭,离得越来越远! 本书讲述了一个麻辣妈咪的教女经历!
  • 穿越之秘法大陆

    穿越之秘法大陆

    时间、空间,一字之差,结果却截然不同,迎接他的将是……
  • 爱上小萌妹:总裁大人求放过

    爱上小萌妹:总裁大人求放过

    色狼?这让她惊恐失措!某日机场内‘喂.....别.....别过来....’‘哟,小妞长得不错嘛,来陪哥哥玩玩!’色男欺压上身贪婪的稀释它她的味道“敢动本少爷的女人,那我就让你尝尝生不如死的滋味”某暖男大怒,世界都要抖三抖两人第一次见面就来个英雄救美却不料腹黑男主以此为理由三番两次找她麻烦,还带上他老妹把她骗回家每次半夜都怕上她床......卧草!!!“你....你可别乱来啊.....唔...”某男含住她的小嘴‘为什么我不能乱来呢......’
  • 仙界物语

    仙界物语

    被蔑视了?就用事实堵上别人的嘴被欺负了?就用拳头打回去今天我打不过你没关系,咱还有时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十年不行就一百年,一千年
  • 古墓阴阳录

    古墓阴阳录

    大概是1957年到1962年之间吧,我国的大西北地区发生了一些了不得的事情,说是当时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有人发现了一个古城遗址,当时在中国正是中苏关系恶化的时段,苏方不顾中方的困难,逼中国还债。中国人民只能勒紧裤腰带还债。所以那个时候可以说是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了,走在街上你可以看到满大街都是讨饭的,挖树根的,吃西瓜皮的,正是如此一些青年便萌生了想去淘些古物的想法,毕竟斯文·赫定在挖出了楼兰的古城后淘宝的风气已经弥漫了整个河西走廊。可是后来不知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些前往罗布泊的青年死的死,疯的疯。而我的爷爷正是当年从那个地方逃回来的一份子,同时还带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 废材逆袭:腹黑爹爹特工娘

    废材逆袭:腹黑爹爹特工娘

    她,冷艳杀手,来到这个破地方,变成了一个受尽欺凌的废物小姐。他,身份不详,来历不详,却以夫君的身份,强势的闯入她的生活。超帅的二皇子,谁都不爱,却偏偏对她死缠烂打,穷追不舍。最要命的,还有一根萝卜,满世界的追着她叫娘亲!南宫煜:“娘子,你的手好滑啊!”洛溪:“滑你大爷!”东方泽宇:“溪儿,我们成亲吧。”洛溪:“亲你的头!”参宝:“娘亲,我饿了,想吃东西。”洛溪:“吃自己吧,小破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城山隐者记

    青城山隐者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深牢大狱

    深牢大狱

    延续了海岩以往小说畅销的所有元素,塑造了一个在苦难的历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这本书中,残酷的现实与美丽的向往、丑恶的犯罪与绝美的爱情依然相伴相生,小说中三个女性对爱情绝然不同的态度令人扼腕叹息——爱,毁灭着爱;爱,也创造着爱…… 海岩最新力作,“我要讲的这段生活,是关于一个人的命运,命运无常啊!是适于年轻人的爱情,年轻的爱情总是美丽多姿!没有爱情的故事,还叫故事吗?”
  • 冷傲校草恋上琉璃少女

    冷傲校草恋上琉璃少女

    为了你我可以付出一切,为了你我可以放弃世界,可是我能和你在一起吗?我本就不属于这个世界。我的到来只会为这个世界增添太多不公平的竞争,最后,我应怎么办?
  • 造化玉碟系统

    造化玉碟系统

    无尽混沌,无量量劫,混沌魔神,破灭世界。混沌中他被三十六品鸿蒙青莲孕育,出生就有造化玉碟伴生。他不是盘古,他要以力破万法,威压混沌,成就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