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第四
一、人不折腾何其难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这一篇是孔子很重要的篇章,也是很让人头疼的篇章,但就一个“仁”字,古往今来,有千万个解释,解释来解释去,越解释越糊涂,有韩愈说的“仁”就是博爱,也有宋朝的解释,“仁者果之核”,就是中心得意思等等。
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先看“仁”这个字,一个人,加一个二,二人和人,单从字面的意思来看,“仁”就是讲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我们都知道,个人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人类是属于有群居生活习惯的高级动物,一个人如果离开了所有的人是会疯掉的,除非他已经死了或者成道成仙了吧。
我们讲孔子的“仁”主要还是要以“仁”的相和用来讲,如果讲“仁”的本体,那就是一个很抽象的哲学问题了,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的清楚的,所以我们可以勉强的给“仁”做一个描述,还不能成为定义的。
“仁”就是一直能够进行自我修养以达到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中心思想。
从这个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仁”的自我修养,也就是说,人的自处问题,一个“仁”的人在自我的范畴内能够进行自我控制,达到自我的正确状态;其次是“仁”的正确性,在自我控制达到“仁”的境界的人是能够正确处理自我及他我的问题的;最后是“仁”的一贯性,也就是说“仁”的境界在处理人与人关系以及自我的控制方面具有一贯性,就是说一直处于“仁”的境界里。
我们来稍微讨论一下“仁”的本体,我们知道佛教讲“圆满”。那么我们看孔子所说的“仁”也具有这个性质,也可以这么说,“仁”是孔子儒家学说中具有宗教性质的思想精神。
先把“仁”搞的差不多了我们再来看这两句话,“里仁”中的“里”是动词,有居住或者是处在的意思,“里仁”许多学说里都讲的是居住在“仁”者的旁边,南怀瑾大师说这个意思是处在仁的境界里。他说的是很对的,意思是说,一个仁的人时时刻刻都处在真善美的境界里,就是说学问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方向和原则,“择不处仁”是说如果我们的学问、修养没有达到仁的境界,就是说思想和方向没有达到仁的标准,怎么能够是有智慧的人呢?怎么能够是自我圆满的人呢?
再往下看,说一个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人,是不可以长久的处在贫困状态之中的,也是不可以长久处在安乐之中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自我内心不能安静,是没有办法长久的处在一个一尘不变的环境中的,就像我们现在的人一样,上班忙的很痛苦,不上班太闲了也很痛苦,反正不折腾自己就不舒服,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强大的精神思想作为支撑,这个正确的强大的精神思想就是“仁”,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自我调整并且正确处理人和事的中心思想。所以说一个人要能够在任何变与不变的状态中泰然自若,那是需要有“仁”的境界才可以达到的。
那么“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的意思是什么呢?一个“仁”的人时时刻刻都处在仁的境界里,用他的智慧和修养使得自己在各种坏境中都能够处于仁的境界。
“仁”是孔子的中心思想,也可以说是孔子儒家思想的哲学高度,里仁篇也是整个论语的核心部分,那么作为这个中心思想来说,我们现在到底是着重于它的体呢?还是着重于它的用。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主张人文文化的,是主张学问要为人类为社会服务的,所以里仁篇大部分都是在讲仁的用。我们学习仁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学它的用,作为里仁篇的开始两句,主要说了两点,一点是仁的境界是需要自我的智慧和修养达到一定高度才可以达到的,另一点就是达到这个高度的人是不会因为坏境的变化而失却仁的境界的。
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来说,纷纷扰扰的社会状态所给人带来的是浮躁不堪,急功近利的情绪状态,所以我们看目前社会的人是不怕事太多,就怕没事做,为什么呢?心不能定,心之根本找不到了。也就是说达不到仁的境界,所以也就是痛苦的根源了。
佛学《金刚经》开始的时候,那个须菩提问佛祖,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意思是说用什么办法能够让自己的心安住,能够让自己的心安顿下来,能够把心里的烦恼妄想降服下来呢?这个和我们今天讲的“仁”的境界有的一比。所以说万事可安心难安,万壑可平欲难平。这是个大到宇宙万物自然源头的问题。
那么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把为人处世的事情做好呢?有两点需要注意,一点是我们自己应该提高自我的修养,使得我们的思想境界达到仁的状态,另一个就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做合适的事情,也就是按照“仁”的境界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家现在都急功近利,往往看不到未来的路,所以常常会以为这个是理论上的事情,但是假以时日,等到再回头来看,急功近利的事情最终的结局好坏可能不是和你当初预想的结果一样的,所以许多人常常会感叹,走了一辈子的路,回头一看都是错误的就是这个道理了。这里有两个佛教的方法可以借鉴,一个是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首先应该学会让自己的心先空下来,这个可以用打坐或者其他的方法去处理,等到内心空灵了再去做判断、思考与决定。另一个是关于让心空下来的方法,因为我们达不到菩萨的境界,所以勉强可以以一个方式来做到这一点,南怀瑾先生告诉我们,当你打坐的时候,你可以想象时间就像一条河流,过去一秒的水已经流过,将来要流过的水还没有到来,现在这一秒我们想的时候这一秒水其实已经流过去了,那么还剩下什么呢?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空,把这个念头带进你的修为中去可能勉强会有所结果。现在我们时常都在说活在当下,其实我们说当下的时候当下已过,所以何来当下呢?所以要把自己的心先空下来然后再去判断、思考与决定,智慧就在其中闪耀灵光了。
二、仁者爱人,菩萨多情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这段起是对“仁”的一个进一步的论述,从一个仁的人的自处以及处事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讲的是一个仁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和他对一个不仁的人的态度问题。我们一段一段看。
首先孔子说一个仁的人能喜欢人,也能够讨厌人,这个话看起来莫名其妙,这个话说了又好像没说,喜欢人讨厌人再不过正常的事情,说到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要把这一段和下一段一起来看就会明白了,我们看下一段,孔子说,一个达到仁的境界的人,是不会特别讨厌一个人的,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到了仁的境界的时候,对于好的人当然喜欢,但是对于讨厌的人,也不仅仅是讨厌,一个讨厌的人肯定有一些问题才会让人感觉到讨厌的,那么一个仁的人如果看到一个讨厌的人除了不喜欢以外还应该有什么样的表现呢?一个达到了仁的境界的人,如果看到一个大家讨厌的人,他要做的不是和大家一样去讨厌他,他要做的是要用仁的中心思想去感化他,帮助他让他不再那么讨厌。这是一个仁的人所具有的最高品质。
我们知道在佛学里有“菩萨最多情”的说法,什么叫“菩萨最多情”呢?这个就要说到菩萨和罗汉的区别了。菩萨是度己后去度人,罗汉也叫自了汉,罗汉就是只度自己,自己把自己度快乐了就算完。菩萨自己悟了道以后还要回过头来度天下所有苦难的人,这个境界可以说和仁的境界有的一比。
我们学习古史一定要学习南怀瑾大师的方法,就是经史参合,我们看孔子在这里关于这个仁的论述,一般情况下我们很难把孔子真正的意思了解到,那么我们在前面讲过了仁其实就是孔子儒家学说上升到人的本体的精神境界,这个如果我们参照其他宗教的一些学说来比较一下我们就能够比较明白了。
下面这一段是关于一个仁的人的修养问题,孔子说,富与贵,其实都是人所想要的,但是如果不是通过正规的渠道来的则不能要;相反地,贫与贱,所有人都不喜欢,但是如果不是正道的途径去脱离这个贫与贱的境况,那么还不如不去脱离。就是说一个人要用正规的方法使得自己逐渐脱离贫与贱的境况,而不应该剑走偏锋,用不正确的手段去谋取富与贵。君子如果没有了仁,就没有自己的中心思想,还怎么能够取得成就呢?君子哪怕在一顿饭那样短的时间里也不能违背仁的思想境界,匆忙混乱的时候要与仁俱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要与仁同在。
下来这一段孔子又着重指出了仁的爱人思想,他说我没有看到过一个真正喜欢仁的人会不喜欢那个不仁的人。这正喜欢仁的人,那没有什么可说的,可是他如果讨厌那个不仁的人,那他还不能说是一个仁者,因为他不能去感化和教育那个不仁的人,让这个不仁的人的不仁思想从内心除掉。
这个话说的很拗口,我们根据这个意思来概述一下,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很喜欢仁的境界,并且力求自己达到这个仁的境界,那就是很好了,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但是,如果他讨厌一个不仁的人,那他还离仁的境界是有距离的。一个真正的仁的人,应该去怜悯那个不仁的人,通过教育和感化,让这个人的不仁思想发生转变,把这个人的不仁思想从内心去除掉,使得这个人达到仁的境界。这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仁者。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菩萨多情”和“仁者爱人”的意思。
接下来孔子又说了,他说有没有一个人能够时时刻刻让自己的内心和处事能够处于仁的境界呢?我没有见到过力量不够的,就是说只要有这个志向,人人都可以达到,没有因为力量的问题而达不到的,只是毅力和自我修养的问题。接着孔子又说,大概有这样的人吧,但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
这个话的意思是说达到仁的境界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但是达到仁的境界坏境条件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内心,在于我们的毅力和自我修养,可能有人因为其他的原因达不到,但是我没有见过。
孔子告诉我们仁是可以达到的,但是需要极高的修养,这个修养在于我么自心,而不在于外界或者自我力量的问题。
这一段落主要就是讲了一个人达到仁的境界的最高标准,那就是要仁者爱人,不能因为一个人不仁就去讨厌他,不理他,而是要关心爱护他教育感化他达到仁的状态。
孔子关于仁的这个论述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大的问题,因为我们许多人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虽然自我的修养很高,但是是清高,就是自己做的很好,但是看到做的不好的人就很生气,很讨厌,甚至不理这个人,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一个社会现象,所以孔子告诉我们说一个真正的仁者一定是一个有大爱的人,是一个悲天怜人的大师,也就是我们刚刚应用佛教的思想给大家讲的,做人要学菩萨,自己好了还不行,还要大家都好,而不应该学习罗汉,自己好了就完事。
其实这个话在今天来说就是说我们要多一点博爱,少一点自私,尤其是在今天的经济活动中,我们许多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己做的很优秀,但是团队做的很差劲,最后自己就成了孤家寡人,团队其他成员对你也是敬而远之,但是对于一个经济组织来说,不可能一个人可以完成所有的事情,所以说这个问题还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在这里着重汲取一下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大公无私一些,爱人、关心人、帮助人、感化和教育人,让团队一起活动起来,这样才能实现整个组织的发展理想。
三、什么样的生活圈子造就什么样的人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上一段讲了仁的最高标准,那么一个人要达到仁的境界是需要通过自我的修养来达到的,那么怎么达到呢?这一段就是关于自我在达到仁的境界修养上的一些论述,我们要好好看一下,这一节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很重要,这也是我们做人的原则和准则。
孔子说,一个人的问题,基本上是受他的社会关系的影响来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问题,基本上是受他的朋友、同事、亲戚和家人组成的这个关系圈的影响所带来的。观察别人的过错,就会知道什么是仁了,换句话说,看到别人的过错,就知道什么是对的,那么这就是在通往仁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接下来孔子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个道很麻烦,就如老子里的“道可道非常道”一样,这么多道每个的意义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我们知道,这里的道是万事万物本来面目的意思,如果一个人早晨知晓了这个道的话,及时晚上死了都是很划算的。
我们知道这个章节是讲仁的,那么这里怎么有出来个道呢?因为仁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的一个体现,这个体现一定是基于一个主题思想的,就是说仁有他的一个本来的理论支撑的,这个支撑就是道,也就是说道是仁的体,仁是道的用。所以说一个人要是知道了这个仁的体,那么就是悟了道,即使悟了就死了,那也是足矣亦!
我们再往下看,接着说道,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立志于修道,但是他还是很在乎居住的环境和自己穿的衣服、吃的饭的话,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意思是什么呢?说一个人要是立志于修道,就不应该对物质享受有所要求,因为这个已经不重要了。如果他很在意,那他怎么可能修道呢?那又有什么可以和他来谈论的呢?这说明我们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一个人的精神追求越高的话,对物质的需求就越低,因为物质环境对一个人的精神是有分化和诱惑的作用的。他必然不能在精神力量上做到专注和精进。也就不能达到仁的状态进而悟道了。
下来孔子说的是君子对于天下事情处理的一个原则,说一个君子在处理天下的事情的时候,无所谓行,也无所谓不行,那么怎么才是行,怎么又才是不行呢?这里又一个原则,就是道义的原则。只要掌握这个原则,就知道怎么去做了。而不是拘泥于一些成见和教条。
下面的话就是君子和小人在仁上面的区别了,孔子说,一个君子他的中心思想在于仁德,而对于一个小人来说,他的中心思想在于个人利害,所以一个君子对于法度是很敬畏的,因为法度就是仁德的尺寸,但是对于一个小人来说,他只凭利害关系去看待事情,只要对自己有好处就可以了。
这个说的还不够,孔子又加了一句,说是一个人如果一味的基于自我的厉害关系而去处理事情,最后招来的只有恩怨。
这个段落主要是讲了一个人在仁的境界修养上要注意的几个点,我们归纳一下主要有要有良好的生活圈子,要从别人的问题看到自己需要注意的方面,处理利害冲突的前提一定是道义,这些都和我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说的也比较明白,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但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基于利害关系去处理事情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要千万的注意,因为如果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取得成就,就不能目光短浅,只在眼前的事情上考虑利害冲突,从而忘记了道义精神,因为我们都是在社会中生活,不可能今天做了这个事情然后你就消失了,所以还应该“风物宜长放眼量”,从大局入手,从长远入手,在道义精神的范围下去做事情,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够长久,我们个人在社会的才能立的住,站的稳。这也是仁的精神境界的要求。
四、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这段开始从仁在人人之间的标准转到了仁在社会中的原则和标准,从第一句我们可以看出来,仁在人与人之间的标准是仁爱,在社会为政的标准是礼了!我们前面说过,礼不但表述的是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礼的内涵,也就是说是礼的表里一致性的问题。我们看孔子是怎么说的。
孔子说,能以礼让为国的人那里有呢?不以礼让为国,而是靠手段和权术来立国,那么还要礼做什么呢?
我们知道孔子所处的时代,我们不至一次的讲过了,孔子所处的时代的问题,基本上礼乐崩坏了嘛!所以孔子在这里发出了感慨,我们往下看,这个不仅仅是感慨就结束了,感慨是为了说明下面的问题。
孔子说,人不要担心自己没有地位,关键是你自己怎么能够立得住,这个立得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不要怕自己没有地位,关键是你自己达到了在这个地位上能够立得住的根本了没有,什么根本,就是你的修养,你的学问达到那个地步了没有?达到什么地步呢?就是达到了仁的地步了没有。接着他又说,你不要怕自己没有知己,就是说不要怕没有人知道你,只要你的水平到了那个地步,别人自然可以知道你的。
这个话讲着讲着又讲回来了,我们看这个话的最后是不是和学而篇的最后一样的意思呢?这就是论语的精妙之处。论语的前后的连贯性是不容大家怀疑的。我们说论语一本书说了什么?就是说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道理。那么这个做人处事总是要和外部环境结合起来的,所以说环境、机遇、条件都会有一个时间点的,所以当这些东西没有达到的时候,人生的苦闷就出来了,很多人觉得自己空有一身本领无处施展,所以就怨天忧人,所以孔子不止一次的说过,你一定要把你做好,做到位,不要怕没有机会,不要把别人不赏识你,只要你自己做到位了,总会有赏识你的人的,也许有一天你做到位了回头一看,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呢!
清朝学士王国维说过,人的一生可以用三首词来概括,说开始的时候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过程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的时候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就是这个写照。一个人刚出社会,看什么都是茫茫然,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设立人生目标,目标设立后就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了,这个时候就是孔子多次讲的不要怕没有人知道你,关键是你自己要把自己修到位的问题,这个时候一方面要加强自己的个人修养,另一个方面就是要积累人生经验,使得自己的为人处世合乎仁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暮然回首”的时候的。我们很多人其实都是在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出问题的,出问题不外乎一个是“看得破,忍不过”一个是“想得到,做不来”。就是说这个事情是能看清楚的,也是能够想明白的,但是就是忍不住寂寞,忍不住穷困,最后还忍不住自己的手脚,结果就是半途而废了。所以说我们在社会上去处身立事,在某个阶段的时候一定要甘于寂寞,甘于平凡,甘于在时间中去磨练自己,修炼自己,先让自己强大起来,机会来的时候,你准备充足了,就没有问题了。
五、吾道一以贯之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一句我们把它单独列出来是要说明一个大的问题,我们先看这个话的意思,说是有一天,孔子看到曾子走了过来,就把曾子叫住了,对曾子说,参,我的学说一以贯之。曾子说,是,我知道了。曾子走出来后,围在门口的学生都问他,老师说的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说的就是忠恕的道理罢了。
这个话就此说完了,可是我们看,为什么孔子不说我的学说就是忠恕呢?为什么孔子说一以贯之,曾子就说我知道了呢?这个问题很大?
我们知道佛学有一个叫传心之法的,后来佛教传到我国后的禅宗也有一个叫参话头的说法,也就是说在合适的时机一句话就能使一个人悟道。大概是曾子走过来的时候孔子看到他的神态觉得曾子实际已经有所悟了,所以孔子在这里点了曾子一下,但是对于曾子来说,同学们问题他的时候,他没有办法给他们讲清楚,因为他们没有到那个地步,所以没有办法说,就敷衍了同学们一把而已。
这一段为什么要放在这里呢?我们刚才讲了,孔子在讲仁的时候又说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里又讲到了道,我们说道就是仁的本体,仁就是道的使用,那么曾子看起来是对仁的本体是悟出来了,孔子也观察到了,所以孔子才把曾子叫住,和他有了一个谈话。就像佛学里的“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一样,因为曾子懂了,孔子也知道了,所以师生就有了这么一个对话。至于曾子懂得了什么?孔子又传了什么,这个东西我们现在的人,到不了那个境界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这句就讲到此为止吧!
六、取义让利,见贤思齐
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两句话其实意思比较明白,君子处理事情首先考虑的是义,小人首先考虑的是有没有利可图。后面说的是我们看到一个贤德的人就考虑自己应该达到他那个地步,而我们看到一个不贤德的人自己内心就应该自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问题呢?
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第二个问题可能我们平时都可以做到一些,比如我们看到一个行径很恶劣的人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在自己的内心想一下,大部分人想的是好在我还不是这个样子,要不然丢死人了。可是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怎么看呢?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名,天下攘攘都为利。”这个问题上我们今天的社会很难去讲,还是我们上面所说过的“风物宜长放眼量。”做人应该做到的是“求名应求万世名,求利应为天下利。”人还是需要一些这样的精神的,我们看到许多富有的人将财富回馈于社会等一些问题,我们就应该知道,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的财富积累,而且会基业长青,关键就是在义的前提下做长久的天下利的事情,这个是我们目前需要注意的。千万不能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这样不会长久的。
七、孝的基石作用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我们看孔子讲仁的时候话题一转又开始讲孝了,我们知道,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石,所以说无论是仁还是礼,孝都是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的,如果没有孝这个前提,那么再讲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都是空中楼阁的事情。我们来看孔子从仁的境界里是怎么来讲孝的。这个和以前是有一些区别的,不是孝的精神的区别,是则重点的区别。
孔子说,我们侍奉父母,看到他们不对的地方,就要委婉的讲出来,如果奉劝没有作用,还是要恭敬的对待父母,去承担他们的后果,并且不要有怨言。
这个话和前面的“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对应来看,南怀瑾先生关于父亲去世后三年,不改变自己在父亲在的时候的志向就对应上了。如果我们把“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解释成三年不改父亲走过的道路的话,和这个就相悖了。
说到孝,我们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父母确实在一些事情上也会有问题的,这个我们都应该有体会,那么作为子女,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劝阻要委婉,尽力去劝,如果不行,就要准备着自己承担这个问题的后果。这就是孝在仁这个境界中应该做的。
我们往下看,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远门,如果确实要出远门的话,应该对父母有一个安顿的方法。南怀瑾大师的这个说法很好,因为我们出门,去什么地方这个应该在出门的时候就有方向了,所以说“出门要有个方向”这个解释不是很恰当的,那么这个“游必有方。”就应该是出门的时候要把父母的事情安排好的意思。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个问题又来了,上次说的是父亲去世后,那么这次说什么呢?我们刚讲了要出门,那么这里说的就应该是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自己的志向应该和在父母身边是一样的。这样一方面能够时常怀念父母,怀念在家的时候,另一方面也就是孝敬的表现了。
孔子下面说,我们对父母的年龄要知道,一个是为父母的年高增寿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们年纪大了,衰老了而感到悲伤。
我们看这个段落,每每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是很感慨,人生最伟大的爱就是父母对我们的爱了,我们看到的这些我们在父母面前的心态和表现,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对待我们的呢?从小父母都在做我们的榜样,力求我们能够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从呱呱坠地开始,疼爱有加,到了成人离开家门,那种思念和担忧不知道比我们对父母的思念要深厚多少倍呢?
孝在中华民族精神里占的重要地位我们在这里就不说了,我们知道这篇是讲仁的,那么孝在我们达到仁的这个境界里是出于什么样的位置呢?孝就是仁的基石,是仁的前提,做不到孝顺,那么什么都不用提了,还讲什么仁呢?还能怎么去为人处世呢?
八、
仁也要讲方式方法的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上一段讲了仁和孝的关系,这段又开始讲仁和信得关系了。我们知道孔子在前面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里孔子再一次提出来守信的问题,并且特别指出,一个仁的人在守信方面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轻易承诺什么,因为承诺了就必须做到,所以孔子说以前的人不随便说话,也就是不乱讲话,为什么呢?为了是怕自己说了做不到。我们常说的“一诺千金”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行为有约束,自己讲话也很谨慎,如果还会出问题的话,那是很少见的事情。君子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君子说话很谨慎,看着好像很迟钝的样子,但是做其事情来却很敏捷勤快。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我们称之为满嘴跑火车的人,说话不着边际,不懂装懂,整个一个大忽悠,但是要做起事情来早不不见人了,这也是目前社会浮躁的一个写照。
最后这两句是里“仁篇”的一个总结了。我们从“八佾”篇里就可以看出来,一般情况下,《论语》每篇在总结的时候,总是要把这个篇幅的中心思想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点出来,等于是正反的比较,正是我们说的什么事情都不可过分,拿捏到分寸为最好。
我们看第一句“德不孤,必有邻。”我们知道,一个人道德学问很好的时候,往往有时会有些清苦,真正学问修养好的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孔子这里说,其实仁的人是不孤独的,因为一定会有和你一样的人,当你们认识了,你就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
最后这一句是子游说的,子游说对待君主如果劝谏过多,就会遭到羞辱;对待朋友如果规劝的过分,就会彼此疏远。这个我们应该深有体会,人人都不喜欢别人说自己,人人都喜欢别人顺着自己说,如果你老是在说别人的不是,如果这个人是你的上司,那他就会在权利的框架内对你不利,如果是你的朋友,那他就不跟你玩了。这个我们一定要注意啊!不是说我们不能劝谏上司或者是朋友。关键是要有一个合适的方法。人人都有面子,谁都要维护自己的尊严,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灵活的去处理问题,这样你的上司和朋友都会感激你的。但是如果你不说行吗?不说就是滑头,就是违背了仁者爱人的准则的,所以说说还是要说,关键看怎么说了。
这篇里仁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回头简单看一下,仁是孔子儒家学说的至高思想,是上升到了具有宗教成分的主题思想。所以达到仁的境界是很难的,我们在一些章节里可以看到,孔子无论是对自己的学生还是对那个时代的优秀人物的评价的时候,在谈到仁的时候都是说自己没有看到他们达到的仁的状态。
还有一个我们要注意到的就是仁的中心思想里面的最高标准,就是我们常说的仁者爱人,这个在我们的《八佾》篇里也有类似的学说,说我们不能看不起失礼的人,我们要教育感化这个失礼的人使得他转变成为懂得礼的人,同样对于仁者来说,也要更加爱护和关心不仁的人,教育和感化他们向仁的方向前进。
接下来孔子的学说的完整性我们在这一篇里完全可以领略一二,孔子讲仁的时候,不是空洞的,不是抽象的,而是从人的本身角度来论述仁的作用,在这个论述中,孔子把义、礼、信和孝的精神作了进一步的论述,直指我们为人处世的各个环节,同时也说明了仁的境界中这些自我的修养都应该达到很高的标准。
最后孔子又讲了仁的使用注意的方法,就是说虽然仁者爱人,但是这种爱,这种教育与感化也是需要方式方法的,如果不顾及一个人的自尊,本身就是在做不仁的事情。用不仁的方法来教育一个人达到仁的地步,你本身就站不住,怎么可以让别人站的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