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9300000085

第85章 惊悉壮士宁丧命愿献残躯保民生(完)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是文天祥就义的日子。这一天,兵马司监狱内外,直到柴巿口刑场,全都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卫兵,戒备森严:最外一层,是手持盾牌与弯刀的蒙古军士,密密匝匝地拦阻着街道两旁围观的人群;中间一层,是手执长弓短弩、两面同时高度戒备着的蒙古射手;走在中间的,前后都是骑着蒙古矮**的蒙古铁骑,各执一面皮制盾牌,背负两张组合反曲弓和数囊羽箭,马鞍上竖插一支长矛和腰挎一柄战斧或马刀,头带铁制头盔和皮制护颈,一律身穿丝绸内衣,有的几乎不被甲,也有的身披轻便的鳞片甲。端的是威风凛凛,见了心寒!去那层层叠叠的鞑子中间,正“吱吱呀呀”地行进着一辆囚车,囚车上文天祥昂头挺胸、毫无惧色;又有五百御林军全副武装地押送着,前呼后拥!

时有上万市民听到文天祥行将就义的消息,自动聚集在街道两旁为他送行;伍术领着属下帮众混杂其间,本待劫了法场,但见鞑子如此戒备森严,竟无可乘之机,到底不敢轻举妄动,心道:“毕竟自己一念生,将关乎千人命哪!”

从监狱到柴巿口刑场,文天祥走得神态自若,举止安详。临刑前,有好奇者上前问文天祥道:“丞相与文璧兄弟二人,为何举止如此迥异?”文天祥不卑不亢、堂堂正正地答道:“我守节不降是为忠君,弟弟保身舍义是为孝养父母和传承后代;我兄弟二人,忠孝两全。”监斩官问:“丞相还有什么话要说?回奏尚可免死,且能立就宰相、枢密使等高职。”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什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拜了数拜,道:“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后不再说话,引颈就刑,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

哀哉!“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一代英雄,遽尔长辞,不能达志!

壮哉!“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为人臣子,忠孝两全,死得其所!

行刑後不久,俄有诏使止之,然文天祥已死,忽必烈闻之亦不免惋惜说:“好男子,不为吾用,杀之诚可惜也。”遂下诏赠天祥为庐陵郡公,谥曰忠武。

文天祥就义之后,围观人群眼睁睁地看着文天祥视死如归,倒在了血泊之中;一时群情悲痛,万人齐哭,声震天宇,说不尽的哀戚。放眼望去,但见其中有捧着头哭的,有晃着脑袋哭的,有捶胸痛苦的,有顿脚大哭的,有捂着脸哭的,有半蹲着哭的,也有哑着声儿哭的······众生百态,哀同形异!

伍术见状,递个眼色,帮众会意,急忙推波助澜;霎时激起大家失去理智的骚动,有人甚至将要冲进刑场玩命了!可是元军早有戒备,及时发动三层警卫,强将围观人群驱除殆尽;伍术等人寡不敌众,只好怏怏而退了。

所幸张千载早备得有一木匣,于是冒着杀头的风险,趁着混乱,偷偷地私藏了文天祥的首级。

次日,其妻欧阳夫人从东宫得旨令收尸,江南十位义士将天祥无头尸身,熏沐收殓;欧阳氏在为他收尸时,在他的衣带中发现了他留下的绝笔自赞——《绝命词》,其序曰:“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今天与之机,谨向南百拜以死。”又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他用生命和诗作,为立国三百二十年的大宋王朝,涂抹了最后同时也是最亮丽的一笔。

后来,元相脱脱修的宋史中这样评价他道:“我世祖皇帝以天地有容之量,既壮其节,又惜其才,留之数年,如虎兕在柙,百计驯之,终不可得。观其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

欧阳夫人当时蒙江南十位义士相助,奉天祥灵柩葬于都城小南门外五里道傍,立石碑刻“信公”二字。南人留居燕京者悲歌慷慨以悼挽、置酒醴酹祭文丞相。

张千载后经多方打探,方才得知文天祥夫人欧阳氏的下落,又历尽艰险,将文天祥的头发、牙齿、首级,及其生前的部分文稿等送到了欧阳氏的手中。直至助欧阳氏,负其颅骨归葬庐陵。后来,人们便把朋友之间重情重义的生死之交,称为“生死交情,千载一鹗。”

回至吉州,择日破土。恰巧文天祥二弟文璧遣弟文璋、子文升至广东惠州迁奉母曾夫人灵柩回乡,与文天祥之柩舟相会于江浒,乡人惊叹,以为孝感天地,不期而会。

次年,文璧延请吉水王仁山地师卜葬文公于富田东南二十里木湖,其侄儿文升继其嗣,为搭庐守墓三年,以表孝道。

文天祥杀身以成仁,其浩然正气万古流芳。

王炎午听说文天祥已死,又写了《望祭文丞相文》,曰:

“相国文公再被执时,予尝为文生祭之。已而庐陵张千载心弘毅,自燕山持丞相发与齿归。丞相既得死矣,呜呼痛哉,谨哭望奠,再致一言:

呜呼!扶颠持危,文山诸葛,相国虽同,而公死节。倡义举勇,文山张巡,杀身不异,而公秉钧。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事谬身执,义当勇决,祭公速公,童子易箦。何知天意,佑忠怜才,留公一死,易水金台。乘气捐躯,壮士其或,久而不易,雪霜松柏。嗟哉文山!山高水深,难回者天,不负者心。常山之舌,侍中之血,日月韬光,山河改色。生为名臣,死为烈星,不然劲气,为风为霆。干将莫邪,或寄良治,出世则神,入土不化。今夕何夕,斗转河斜,中有茫光,非公也耶。”

王幼孙也怀着异常的悲痛的心情,用泪水写了一篇《祭文丞相信国公归葬文》,以哀悼和祭奠自己的好友。(王幼孙这篇《归葬文》和前面提到的《生祭文丞相信国公文》,载《吉安栋头王氏族谱》、《文氏通谱》和《庐陵县志》、《吉安府志》。)

汪元量也作了《孚丘道人招魂歌》九首,形式模仿杜甫的《同谷七歌》,为文天祥招魂。

汪元量伴随三宫在北方生活了十三年,期间常出席元主举行的各种筵席,并以琴名于大都,受到元主的特别恩遇。他还授瀛国公赵隰诗书,曾出仕翰林院,奉命降香。及至至元二十五年,太皇太后、王昭仪仙逝,十八岁的瀛国公赵隰入吐蕃学佛法,其母全太后入正智寺为尼,他守候的宋室王族分崩离析,此时汪元量毅然决然地上书太祖请求南归,终得元世祖许可,黄冠以归,自号水云子。南归后,他组诗社,过潇湘,入蜀川,访旧友;并为文天祥的事迹所感,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钱塘,筑“湖山隐处”,自称“野水闲云一钓蓑”。据传他行踪飘忽,被时人称为“神仙”,终老山水。

谢翱后来闻之,于苏台、越台、严台三哭祭,其中携友登严子陵钓台,作《登西台恸哭记》以挽。其为避元统治者的**,词语多隐蔽,但文中悲哀沉痛、泣血吞声之情,实不能自掩。

谢翱当年与文天祥分手后,背井离乡流落于浙水东,留永嘉、括苍四年,往来鄞越复五年。及流落婺、睦州等地,创办“汐社”,与方凤、吴思齐、邓牧等结月泉吟社,以诗会友,以诗结义,聚集民间抗元力量,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其后的至元二十六年四月初五,被喻为“铁脊男儿”的谢枋得在元大都绝食殉国,谢翱获此噩耗,悲愤交加,和泪研墨写下《哭广信谢公》。至元成宗元贞元年秋,谢翱竟因恸哭亡国友而肺病复发,卧榻不起。年仅47岁的谢翱客死他乡后,其友方风、吴思齐等人遵其遗嘱,将其埋葬于爱国隐士严子陵钓鱼台南面山源,以诗殉葬,并在墓前左边修建了许剑亭,以作永久纪念。

以此观之:以义相交,真情弥笃!

伍术并本帮帮众,以及为数不多的幸存武林群雄,当日亲眼看见文天祥死于非命,而又迫于淫威,不敢施救;待到后来强遭驱散,复聚于居处,伍术等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悲愤不能自抑!

此后一连数日,大家都沉浸在莫名的悲痛之中,无法自已;此后好容易平复了心情,群雄眼见复宋无望,于是纷纷欲作归计。伍术也不阻挡,任由其便;惟与手下帮众坚守于此,静候郑毅的消息——毕竟他至今生死未明,伍术怎舍得离他而去?!

好容易等了弥月光景,郑毅仍然杳无音讯,不意那冷若梅却找上门来,一见面就道:“你们果然远在这里,害我找得好苦!”

——冷若梅自随“许夫人”陈淑祯于龙岩与郑虎臣及郑毅父子分别后,转战于闽南各地,继续抗元,却被蒲寿庚等率军扑灭。冷若梅等含泪埋葬“许夫人”后,被蒲寿庚等持续派兵清剿,终于无法立足,只得作鸟兽散,俱各四散逃命。

冷若梅孤苦无依,意欲投靠郑虎臣父子,不料久寻无踪;只得四处游荡,冀获偶遇之喜。哪知这日偶然来到越州,听闻唐兀(党项)僧侣、吐蕃高僧八思巴的弟子杨琏真迦就任元朝江南释教都总统(后改江淮释教都总统)、掌江南佛教事务后,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不断盗掘钱塘、越州宋陵,窃取陵中珍宝,弃尸骨于草莽之间。百姓慑于元朝当局的淫威,大多敢怒而不敢言;幸赖越州人唐珏等以假骨易诸帝遗骨,葬于兰亭,植冬青树为识。后杨琏真迦复取假骨,杂以牛马枯骨,在临安故宫中筑白塔镇压,名曰“镇本”。

曾有元朝官员和赵宋宗室请求元世祖保护宋陵,但元世祖忽必烈均置之不理。这一来是因为杨琏真迦盗墓所得的宝物很多都献给了元政府,忽必烈曾用这些宝物装修天衣寺。二来当时宋朝虽亡,但仍不断有人打着复兴宋室的旗号起义反元,杨琏真迦借机上“压胜”之说,提出建造佛塔、佛寺,将宋帝遗骸置于其下,以压服宋人。这种说法正好迎合了忽必烈稳定统治的想法,忽必烈也想借发掘宋陵的机会,断绝百姓对赵宋的留恋与怀念,因此对杨琏真迦的盗墓举动采取了极为反常的支持态度。

冷若梅当时听得大怒,欲凭一己之力铲除这个佛门败类;不料此人行无显踪、居无定所,一直追到燕京,还是未能如愿。却无意中听说文天祥已死,郑虎臣和曹猛等为了救他,早已死去;郑毅至今杳无踪迹,伍术在此苦苦静候等语。遂经多方探寻,终于找上门来!

当下,冷若梅从伍术等人的嘴里,终于证实了所有的道听途说原来都是真的,不禁悲从中来,顿时大哭了一场,嘴里不住价、神经兮兮地喃喃自语:“郑毅,你在哪里,在哪里呀?!”

同类推荐
  • 战国涅槃

    战国涅槃

    对于口口声声说着“奉献于民”,私底下却横征暴敛、随时准备逃逸国外的大部分官员们,哄抬物价,生活淫靡的贵族们,以及那只为皇位和奢侈的生活殚精竭虑的皇室成员,吴非已经忍无可忍了,在最后的战役之前先刮起一阵裹挟着黑雾的腥风血雨吧。
  • 说书人故事

    说书人故事

    说书人的前世今生,说书人的气息从未褪去。唐家温文尔雅,罗家毫不退步,顾家始终不渝,刺破黑暗从未改变的便是信仰和仙气,永存心底。
  • 史贼

    史贼

    历史不仅是可以用来篡改,扭曲和戏说的,而且是可以被盗窃的,更是可以用来买卖的。有一种贼,只偷历史,因为他们觉得历史最能卖个好价钱。一个落魄青年,为了历史的真实,与当今世界顶尖盗贼展开生死博斗……。
  • 世界通史

    世界通史

    本书分为上古史、中世纪史、近代、现代、当代五个部分,记录人类自诞生至21世纪初的进化与文明发展历程,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民族、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
  • 大明火枪兵

    大明火枪兵

    穿越大明改写历史,抗日援朝,睦邻友邦;金戈铁马,收服女真;怒海扬帆,征伐东倭;万炮齐鸣,驱逐荷兰;云帆济海,开疆拓土。向世界发出最强音:“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神宗朱翊钧:四夷臣服,宇内清澄,全赖兴汉一己之功,有此良臣,朕无忧矣!光宗朱常洛:大明中兴,全赖兴汉一己之功,真乃肱股重臣,首辅之位非其莫属!熹宗朱由校:宇内臣服,全赖兴汉一己之功,朕册封爱卿为异性亲王,主政全球!思宗朱由检:兴汉四世老臣,活了恁大岁数咋还不归位,也好让朕施展治世才华!他再不殡天,朕去煤山上吊!潘兴汉:大明非一人之大明,乃百姓之天下!崇祯小儿,你就在紫禁城规矩呆着吧,政事自有帝国内阁议会裁决!努儿哈赤、郑成功、李自成,你们三位陪孤环游地球,视察大明帝国。扬帆起锚,前进!
热门推荐
  • 上古剑道

    上古剑道

    一代剑神楚风,重回年幼时代。这一世,他逆天而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上一次的遗憾,都将在这一世弥补。
  • 新王归来

    新王归来

    玄幻、悬疑、穿越、恐怖、言情还有点少儿不宜无厘头,我勒个擦!正常人类切勿模仿!猴子是渴望稳重,我是渴望正经!看什么看?难道除了帅你就看不出点别的?!
  • 倾世江山千寒飞雪

    倾世江山千寒飞雪

    简介:女主夜千寒和夜飞雪本是拥有奇术的神族后人,因在现世无法得到认可,所以过着孤孤单单的生活,但是自从那场意外穿越到盛阳大陆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金钱,权势,地位,神兽,神器……等等,我们只要有这些就够了啊,干嘛还要做那个酷帅的妖王的情感专家啊?还有,谁能告诉我这妖孽傲娇的国师和那个腹黑呆萌的王爷究竟是什么鬼啊!?
  • 大衣至世

    大衣至世

    世间飘渺,成神真的那么容易么?叶天邪!出生于上苍大陆北冥之地叶氏一族!但刚出生,便遭叶家无视!这一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那不灭的火焰,炙热的天日,耀眼的星辰,永盛的传奇,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传奇!
  • 弑星盟

    弑星盟

    抬头,仰望星空那深邃的夜和璀璨的星光,可以让人暂时忘却烦恼,还可以幻想你想要但又得不到的东西,或者回忆从前的美好,不过思绪飞的再远,也有回归现实的时候。公元2036年,一颗带有病毒的陨石坠入华夏国境内。末世降临,危机爆发。奋起抵抗的人们却不知道,一场巨大阴谋在那一刻已经笼罩了整个地球......
  • 熊猫大小姐

    熊猫大小姐

    晨飒,芳龄21,未婚,标准吃货,不优雅,不少女,是她的特点,糊里糊涂。——钟梓健钟梓健,芳龄25,未婚,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打得过流氓修的了电脑,浑身上下透露着贱人腹黑的气质。——晨飒
  • 云动天下

    云动天下

    天地初开,九人并存,亿万年修成一界却被恶势力掠夺,为守护,他界寻人,平凡少年狗屎穿,看主角如何玩转九界,改变天下!
  • 月默

    月默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当时,蒋介石正集中力量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日本侵略者妥协退让。东北军执行蒋介石「不抵抗主义」的命令,未进行有组织的抵抗。当晚,日军攻占北大营,19日占领了整个沈阳城。他们的故事也从此处开始.......——你教我日语吧。[我从未告诉他,其实我会日语。]——你喜欢我?用什么证明?[我从未告诉他,其实我也喜欢你。]——知道吗?我和你永远不可能成为恋人![我从未告诉他,其实多年后的我依旧想念着他。]
  • The Love Affairs Of A Bibliomaniac

    The Love Affairs Of A Bibliomania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剑雀痕两生花

    一剑雀痕两生花

    前生,她是剑圣之徒,却直到死都从未拥有过剑圣之剑雀痕。忘川之上,她遇到他派来的人,然而手心的名字却意外地被彼岸花汁洗去。这一世,她忘记了一切,终于遇到了自己心爱的人,却又因为世间种种,他们历经折磨。唯独黄泉下的那一滴眼泪,那一份守护,绵软悠长。世有名剑曰雀痕,通体银光,身雕雀尾,剑吟如泣,此剑为剑圣历代相传,当雀痕在剑圣手中时,所雕雀痕化为凤尾。剑柄内附有雀痕剑谱。然自第三代剑神慕闲公子突然归隐,此剑便下落不明。百年内,无人曾见雀痕。一把剑,两世情,三生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