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激昂诗句的结束,秦小强回过头看向被救起的众人。众人也看着眼前的皇帝,只见他站在船头,双眼目光如炬,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大块血迹。陆秀夫立马上前帮忙擦拭,众人则心疼不已。
可海面上急促的嘭嘭声还在继续着,这悲壮的场景连上帝似乎都不忍再看下去,于是用手挡住了崖山上的一切----天暗了,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跟着上帝滴下了他慈悲的眼泪---海上大雨倾盆。风声,雨声,雷声似乎想掩盖这嘭嘭的落水声,一直持续了近两个时辰。
傍晚落水声已经没有了,雨也停了,众人在甲板上围在一起瑟瑟的发抖着。
秦小强扫视众人后心里一阵暖流充遍全身。原本救上来的近千人,全部挤在甲板上,和谢国民的船员是混在一起的,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人已经改变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出人意料的将谢国民的船员和自己割开,还有一些人直接就堵住了船楼的出入口,这样谢国民的船员就在不经意间被大宋的士兵给围了起来,就连陆秀夫也站到了自己和谢国民之间。这切都是为了保护自己。
这时宋军中有一校尉模样的人突然冲上前来,来到秦小强身前扯着一副公鸭嗓子道:“皇上啊,要为我们大宋将士报仇啊!”
秦小强听到这个声音,差点就笑出来,再看那人皮肤白净,虽身着甲胄,可行止仪态却似一副女人模样。这定是个太监,秦小强心道。
“好,朕答应你,你起来吧,”忍住笑的秦小强一把扶起他。心道:这个小太监和陆秀夫一样,是上来保驾的。心里又是一阵感动。
陆秀夫看了眼小太监,这个小太监正是伺候皇上的小喜子。二人心领神会,陆秀夫一把抓住校尉的手到:“你且留下,你是何人麾下,稍待片刻与我详细道来。”
“是,丞相大人”小太监朝陆秀夫挤眉弄眼的说完,便很自然的站到秦小强身后。
站在边上的谢国民是何等的精明,怎么看不出众人对他的提防。便向后退了一步跪下道:“皇上,草民谢国民受太傅张世杰大人之命前来接应皇上,怎奈海上屡次躲避元军战船,不得以耽误了时间,来到崖山海面,却闻知皇上已被围困与崖山之上,无耐只能躲在此处探查情况,草民死罪啊!”
“当真是张大人命你前来的吗?”秦小强双眼盯着谢国民说道。秦小强没见过张世杰,自然不清楚张世杰做事方法,只能求助于左丞相陆秀夫,便用眼神瞥了一眼陆秀夫。
陆秀夫心领神会。他看着这个商人心道:商人自古多出奸诈狡舌之辈,这说词怎能轻信。便问道:“谢先生是张大人吩咐来接少帝的吗?不知道太傅张世杰现在何处啊?”
“陆相公,草民句句实言啊。我与张大人相识多年,草民常年海上行走商船与番邦贸易,故而此次崖山海战之前,张大人料想陆上补给必被元军切断,只要能保证海战的胜利,补给便有我的商船从扶桑国运来供应。可谁知张鸿范奸诈,我宋朝水师大败,张大人帅船突出重围,后命令手下亲信来崖山接应皇上,怎奈那人办事不周,空船而回,张大人欲亲自来崖山,可战船目标太大,只好命令我带着众人来此接应,谁知来晚一步,害的皇上屡受惊吓,草民有罪啊!!!”谢国民跪在地上坦荡地接着说道:“临行时,张大人说有要事要办,至于何事,张大人说此事陆相公自知。张大人还让我们在湛江海面硇洲岛与他汇合。”
“可有凭证?”陆秀夫心想张士杰大人领兵多年,做事向来滴水不漏,如果谢国民所说非虚,张大人肯定会给他某种身份凭证的。
“有。陆相公请看张大人的手书。”谢国民拿出一个丝绢说道。
陆秀夫接过手书,仔细一看丝绢上只有一行蝇头小楷:谢应命接三阳。这句话意思再明确不过,三指的是丙,阳是日,这三阳当然是指少帝。这字迹陆秀夫更是熟悉,正是张世杰亲书无疑。
“皇上,此书的确是张太傅所书,谢先生舍生忘死前来救架,实乃我大宋的恩人啊。”陆秀夫将手书拿到秦小强面前肯定的说道。
听到陆秀夫的话秦小强悬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伸手去扶谢国民并说道:“谢先生快快起来,回头朕定要好好赏赐你。”又大声对这众人道:“谢先生是我大宋的忠臣,更是朕的救命恩人!也是尔等的救命恩人!将士们我们一起向先生拜谢!”说完秦小强就要带头要跪下来。
谢国民哪敢接受皇帝的叩拜,立马上前跪着扶起小皇帝道:“皇上这都是一个大宋子民分内之事,有何功劳可言!万万不可折煞草民。”又对着众位军士道:“众位将军快快起来,小民承受不起啊!”
众人跪在地上还是一动未动,陆秀夫站起来道:“谢先生请起,先生当得起大家一拜。”又对众人吩咐道:“都起来吧,各自休息,少倾听从少帝旨意。”
“是”众人齐齐的回答道,立马船上的气氛缓和起来。一众人和船员开始攀,船员也纷纷拿出水和食物给众人分吃,所有人都露出了放松的神情。
唯有秦小强依然面带忧色心道:眼下元军战舰遍布崖山海域一带,区区一艘商船要如何脱险呢?又能否和张世杰大人顺利汇合了?即便和张大人平安汇合,哪里才是这一船人的立身之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