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喜欢历史的人,我并非只是喜欢历史故事,我最喜欢的是历史故事背后的那些需要让人猜测,推敲的东西。有些值得反思,有些值得学习,有些则值得借鉴。想我中华五千年的智慧,文明璀璨不是空口说白话的。喜欢看历史的我,总也不能使自己不卖弄卖弄,但是每每给周围些许好友,亲人讲起来的时候,他们莫不是漠然以对。这种感觉很不好,不是他们愿意漠然,而是他们对我所说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或者根本不知道我所讲出的各个极具特色的历史人物。尤其一次与一朋友畅聊,当我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开始大肆讲故事的时候,我的朋友突然打断我,问道:“那个霍去病是谁?”
当时我是一惊,真不曾想到,他作为一个大专生,甚至连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霍去病都不知道是谁,可知当时我是有多么的震惊与悲痛。更有甚者,我身边的部分朋友因为受抗战片的洗脑,竟然惶惶而论道:“其实咱们国家根本就不用生产什么武器,等人家再打过来,我们抢就行了!”这种论调让我对诸多毫无根据胡编瞎拍的抗战剧相当痛恨的同时,又对身边怎么如此之多毫无历史观念的人感到担忧。这种担忧或许只是多余,毕竟他们虽无知,但最起码还知道怎么去迎合这个社会。可面对着信息量如此爆发的年代,我们也绝对不能忘记自己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某一个夜晚,突然一个想法袭来,我觉得有必要侃一侃《资治通鉴》这部司马光耗时十九年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被称为是帝王之书,或许里面的故事都极具代表性。能给人以深省。
这部巨著从战国到五代,具体时间是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当当上在推销这本巨著的时候,说一代伟人毛主席,酷爱《通鉴》,伴其一生,通读一十七遍,至书页残破,仍爱不释卷,甚至有人这么推荐此书道:“不看此书何以从政?不读此书何能当好官?这是一本帝王权谋生存之书,更是新时期公务员、企业家、管理者必看的智慧书。”
一部史学巨著能有如此能量乎?我一开始也只是好奇,索性购买一整套老版的书,潜心学习,每次阅读都觉得想说的话很多,对每个人物,每件历史事件也都有自己的小小见解。于是慢慢的就有一种写读史心得的冲动。当然,我有自知之明,毕竟自己不是什么正统学究,对待历史著作也只考虑其本意,至于作品局限,影响,甚至失误都不敢妄言。所以,我才言“侃”。这样即便本人在论述的时候偶有不妥,也只是我一家之言。
做此书的目的只有一个,出于对历史的爱好,想以史为鉴。当然,如果有可能,希望那些想了解历史,又觉得历史很枯燥的人,有一个可以随时翻阅的地方。
我深知自己的水平有限,虽然随身备了一本古汉语字典,但是对于某些翻译还有自己的狭隘之处,遇到某些不好理解的句子,怎么翻译都觉得不通顺,不理想。无奈之下只得拜读并引用柏杨老前辈的《白话版资治通鉴》中的精华,在参考的时候,有时觉得在某些地方和柏杨老前辈翻译的有一定出入,为了稳妥起见,在不破坏总体脉络的情况下,索性按照自己的来,至于对于书中各种人物出处,由于条件限制,所能查阅之史籍实在有限,不得已只有依托于百度百科,通过网络一一寻找,然后再加以揣摩之后才敢下笔。所以许多人物事迹出自何典何处,我还真不能详细的说出来。望那些高深的有识之士不要取笑,若有何不妥之处,还望诸公不吝赐教,以便我及时改正。再者,略有历史根基的人都知道,《资治通鉴》乃为编年体史书,他不是按照一个系统的故事走下去的,而是根据时间的推移去写的,所以想系统的叙述某个人的一件尤为重要或者影响极大的事很难,在这方面,我为了便于对某历史人物的理解,对某些历史事件会一次性描述完。时间上,就难免会有错乱了,但我仍会努力使之不失本来面目。对于《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老先生许多对历史的评论,我并没有完全记录下来,毕竟我想要完成的是一部有我自己见解的史书。
再者,司马光老先生的《资治通鉴》,时间越往前,历史事件越笼统,所以有些地方,根据对历史情况的理解加以推测,添加了一些自己额外的想法。当然前提是凡是《资治通鉴》里面的任何历史事件,我都没有任何更改。
好了,废话少说言归正传。
《资治通鉴》开篇便写道:“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充理检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
其实关于司马光那么长的头衔倒没有什么值得注意,主要是后面四个字“奉敕编集”,这几个字的分量是相当大的,奉敕编集就是说这是按照皇上的意思办的,领导发话了,不论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干这件差事,也只有唯命是从,只是看你干得好干得坏了。许多历史学家都异口同声说司马光怎么怎么喜欢历史,甚至其祖上都与写史分不开,作为晚辈的他耳濡目染,不喜欢是说不过去的。这样子理解我认为有偏差。司马光爱好历史是真的,可我们无从考证出司马光是否真的喜欢写历史,古人编史可有的为难了,什么都是靠人工一点点查找佐证,况且司马光当时在王安石变法之后,离开朝政长达十五年,其中的各种体味,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然而不争的事实是,在这十五年间,司马光却真的完成了一部流传百世的史学巨著。这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奉敕编集,一部分原因是自己不做则已,做就做好。这种踏实,在现在我们的企业里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威烈王,姓姬,名午,周考王之子。威烈王是姬午死后的谥号,按谥法:猛以刚果曰威,有功安民曰烈。他于公元前403年,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此即“三家分晋”。也就是部分历史学家所认定的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作为天子的威烈王在政治立场上支持赵魏韩,致使三家分掉晋国,他这样做即使周王室少了一座靠山,又引发了战国下克上的大潮,自此燕,楚,魏,赵,韩,齐,秦纷纷称王不复五霸尊王攘夷之事!从而间接引发田齐代姜导致战国臣克君,父克子,兄克弟的混乱时期。何为尊王攘夷?就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威烈王的这一举措,或许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但是这也给周王朝的灭亡埋下一颗重磅炸弹。所以说,作为一个领导人,每一个决策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要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而埋下自我毁灭的祸根。这一事件其实直接影响周朝将来的命运,于是司马光对此进行了着重分析。侧重点在礼,分,名。也就是礼教,地位与名分的说教。原文如下: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臣司马光曰:我听说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要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什么是礼教?就是法纪。什么是区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别。什么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四海之广,亿民之众,都受制于天子一人。尽管是才能超群、智慧绝伦的人,也不能不在天子足下为他奔走服务,这难道不是以礼作为礼纪朝纲的作用吗!所以,天子统率三公,三公督率诸侯国君,诸侯国君节制卿、大夫官员,卿、大夫官员又统治士人百姓。权贵支配贱民,贱民服从权贵。上层指挥下层就好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行动,树木的根和干支配枝和叶;下层服侍上层就好像人的四肢卫护心腹,树木的枝和叶遮护根和干,这样才能上下层互相保护,从而使国家得到长治久安。所以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的了。
但是如果天子维护了,没有人听怎么办?这点司马光没有说。从古至今不听话的文臣武将何止千百,他们不都是不听话的人么。人们为什么不听话?原因是不是还是在于高高在上的执政者呢?
司马光的这段话,生动的阐述了怎么样才能当一个合格的部下,同时也告诫领导们,维护好秩序才是最最重要的。甚至拿出《周易》里面的乾坤来警醒世人君主。作为封建时代受儒家文化影响颇深的司马光能如此认识,无可厚非,可我却对这个观点有一点看法。
前提是,仅仅局限于这一论述而谈。
司马光一直在强调的无非是怎样才能保证一个团体有秩序的走下去,才煞费苦心的给我们讲一大堆道理,但是作为现代人,我们为一个团体的将来考虑,是不是应该把领导人的能力也算进来?一个领导人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那么这个团队即便拥有再好的秩序,运转的无论多么健康,员工多么优秀,最终所有人都会为这个领导的能力买单。所以,作为我们,除了考虑怎么制定一个良好的制度,最最主要的还是要首先有一个值得我们去拥护追随的领导,否则一切免谈!至于公司制度,我们暂时放在第二位吧!
关于司马光的这段评论,对理解整部《通鉴》有着举足若轻的作用,他既锁定了此书的精髓,又阐明了此书的用意。更让我们了解到作者的思想,以便接下来我们更容易撇开作者当时的局限性来解读此书。当所有的一切都圈定之后,真正的历史画卷便由此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