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他还需要努力。
——莎拉·康纳
《————————————————————》
“醒醒啊!醒醒吧!……”
好温柔,静香的声音……
但秦崇太一醒来就意识到,这只是休眠床的唤醒模式,模式的语音,是他自己定义的。
他刚坐起来,屋内的全息信号就打开了,紧接着一连串标红的紧急战报信息就开始播放……
“好家伙!开始要动真格的了!”秦崇太一边有条不紊地穿衣洗漱,脑子里一边飞速地分析战况——
经过连番拉锯和消耗,一个星期之前,认为时机成熟的秦崇太作出大胆的战略决策,率先亮出家底,以位列东方军三大主力之首的独立军展开奇袭,一举攻克以“合肥蚁穴”为核心的十余座据点,随后命令中央集团军群在此集结大修工事,并进一步包围了“武汉蚁穴”,形成与“南京蚁穴”对峙的局面。
同时完成集结的滨海集团军群(注:滨海集团军群由完成“北京蚁穴”的远东方面军和北亚方面军等部队组成,该集团军的主要作战任务,是沿海岸线向“南京蚁穴”方向攻击前进,清除沿岸的“天网”据点和港口,与中央集团军群共同夹击“南京蚁穴”,同时肩负解放日本相关岛屿的任务。为了迷惑“天网”,滨海集团军群在战役前期曾作出攻击“太原蚁穴”的姿态,令“天网”误以为其最终目标是与西北方面军群夹击“西安蜂巢”。滨海集团军群的部队从远东一路向南作战,损耗极大,在中原大战中后期主要扮演牵制和佯攻的角色。)及西北集团军群(注:西北集团军群的主要作战任务,是围困“西安蜂巢”,斩断“西安蜂巢”与“南京蚁穴”之间的联系,为中央集团军群攻击“南京蚁穴”创造条件。)也展开了大规模进攻,策应中央集团军群的战斗。
“合肥蚁穴”是“南京蚁穴”的屏障,它与“武汉蚁穴”也是“安全线”上的重要门户,直接关系到“中原塔防区”的稳固,防御非常严密,但“天网”被滨海集团军群和西北集团军群的行动迷惑,防御稍有疏忽就被秦崇太抓了个正着,而秦崇太此举对“天网”来说可谓强烈的挑衅,因为“天网”正四处寻找东方军的主力决战,而秦崇太竟敢虎口拔牙,而且还摆开了对打架势,要知道,人类在与机器面对面的对决中,始终处于明显的劣势。而且如果不计后果的话,“天网”几乎可以攻克任何想攻克的目标,杀死任何想杀死的人!
当秦崇太站上指挥台上的时候,看到战局的发展正如他所料——“天网”果然被“激怒”了。
“天网”的主力——中原机械集群迅速集结,“南京蜂巢”方向之敌更是倾巢而出,以泰山压顶之势向合肥方向展开全线反攻,意图彻底碾碎秦崇太率领中央集团军群,中原机械集群是“天网”在全球最庞大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南京方向之敌更是由各类高端“终结者”组成的特混部队,此前一直蛰伏不出,现在它如钢铁洪流般滚滚而来,如何应对?这在战略准备和临战应变都不容有错,惯看了大场面的秦崇太沉着应战,不断根据情况的变化,向部队发出作战指令,但他心里清楚,决战拼的是硬东西,任何的战略、战术、科技、武器、决策、实力……到了最后,都要演变为血与火的对决。
战况的惨烈超乎想象。
战斗第一天,东方军在中原战场上就损失了100万部队,其中仅中央集团军群就损失了40万人,之后一段时间,中央集团军群每天的减员都在10万人之上,东方军的将士们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可即便如,也无法延缓“终结者”的铁蹄,仅仅3天后,南京机械集群的前锋就兵临合肥。
“时间”在启示录时代是最关键的元素。
这是秦崇太所能想到的最不利的情况。
东方军在中原战场投入的作战部队约2000万,其中有500万部队隶属中央集团军群,按照战前的推演,如果中央集团军群溃败,那中原会战必败无疑,而中原会战如若失败,那东方战场的局面将倒退到方舟时代中期的样子,而在方舟时代中期的时候,人类还处于灭绝的边缘……
机器不会再给人类机会的,也无法再去指望时空逆转的小概率事件。
生死存亡就在此刻。
由于机器的进攻过**猛,东方军在合肥防御体系还没能完成,各部也没有完全进入作战位置,在机器面前固防死守本就是下策,更何况出现了这种极为不利的局面,所以参谋团及SQ系统都给出同样的参考策略,就是放弃在死守合肥的既定方针,将防御战变为运动战,只将部分主力逐次投入合肥战区进行防御,在拖延消耗了对面的机械集群之后,在伺机反攻或做进一步打算。
运动战是东方军的强项,也更能发挥人类的战略优势。
但时间紧迫,秦崇太决意在与机器步步死磕。
又一场血腥的攻防战在合肥城下展开。
战斗是从合肥的外围攻防展开的。
中原机械集群四面攻来,南京的机器军团更强势地采取中央突破的方法,将机械集群排成数十个方形和三角形的阵势,对东方军的各个防御阵地同时发动持续猛攻,昼夜对前沿实施猛烈轰炸,并将上千个T型“终结者”特战队,空投到东方军的防区实施破坏攻击。东方军一面拼命与机器人的缠斗,一面依托地形,利用各类机械和人力疯狂挖掘堑壕、坑道等各类掩体,并大量埋设诡雷,各支部队轮番出击,利用每一幢建筑、每一条坑道、每一处沟渠、每一座高地、每一堆废墟狙击“终结者”,坑道部队与地面部队协同作战,以夜战方式不断对机械集群的侧翼发动反攻,以此减轻正面防御部队的压力,正面部队甚至不惜在毫无掩蔽的平原与“终结者展”开对攻,所有参战部队都承受着巨大的损失,有时一个主力师攻上去,1、2个小时就打没了,全息地图上的战损数据令人心惊肉跳,但秦崇太不为所动,逐次将一支支部队投入这个“绞肉机”中,前线将士也是死战不退,如此血战数日,在付出了重大代价之后,终于延缓了“天网”的攻势……
与“天网”的又一番激斗之后,秦崇太并不觉得疲惫,作为一个天生的斗士,血与火的考验和对决总能激发他的斗志和潜能,但秦崇太决定抓紧时间去休息一下,他深知战斗才刚刚开始,全力投入的时机远未成熟,机器是不知疲倦的,而自己可是血肉之躯,必须调整精力和状态,去应对最危急最关键的局面,同时秦崇太相信,他的团队可以应付好目前的局面。
为了能让帮助秦崇太尽快入睡,休眠床开始播放轻音乐,并缓缓释放助眠芳香混合气体,这台休眠床是科技部门为最高统帅特制的,能为使用者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务,很难相信,这台如此“贴心”的设备,其核心元器件——学习型电浆反应芯片,近来自于一部杀戮无数的T类“终结者”。
根据秦崇太的脑波和情绪分析,休眠床播放的音乐是雅尼的《十一月的天空》,而混合气体中加入淡淡的薰衣草芳香,这让秦崇太想起了某位杨姓故人身影,往昔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中闪现,随着回忆的线索,他渐渐进入了梦乡。
《————————————————————》
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也。
——司马懿·《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