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们要收回我们的世界!
——约翰·康纳
《————————————————————》
天罡15年,公元2049年。人类与“天网”在东方战场上的中原大会战——
人类联盟的东方战场最高统帅秦崇太站在指挥台中央,巨大的全息作战地图环绕着他,海量的战场图文信号、数据推演不断显示,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更是决定人类未来的所在。
时空轮回、斗转星移,秦崇太不确定自己是第几次站在了这片战场上——肯定不是第一次,但却很可能是最后一次!
而在当下的启示录时代,经过了三十多年生死斗争,跨越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人类英雄——秦崇太!这个神一般的男人,依然是机器人统治者“天网”无法撼动的存在!
这里是东方战场的最高统帅部,也是中原大会战的前线。
秦崇太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各类信息,在这幅全息地图的背后,百余名高级参谋官、技术专家和情报精英组成的团队,正紧张地从SQ(注:“SQ”是“智能战场指挥系统”的简称,详见本书第二卷之“智能战场指挥系统”等章节。)提供的重要实时数据中,迅速筛选出最关键、最准确、最可行的信息和计划传输到作战地图上,由秦崇太作出最终的判断和决策,他的命令将被快速传达的整个战场的各个角落。
这是一场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会战——
为了一举消灭三大战场中人类反抗军主力——东方反抗军,“天网”在此投入百余万部“终结者”的庞大机械集群,这个空前的机械集群囊括了“天网”在全球的全部精锐;
而东方反抗军也进行了人类历史最大规模的作战动员——东方战场的各类参战人员达到了惊天的一亿人,实际上东方战场上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投入了这次战斗。
不仅如此,为了支援这场决定性的会战,泛欧战场和北美战场的军民,也在人类联盟的号召下充分动员了起来。
中原大会战,是人类与“天网”的宿命之战,战斗的结果将决定两个文明的未来。
在天罡时代,人类在技术领域和单兵战斗力方面仍远远落后“天网”;但全人类已前所未有地团结在一起,并且数量上始终占据绝对优势;
可是秦崇太也十分清楚,就“团结”而言,机器的统一协同是人类无法比拟的,而在人类与”天网”的斗争过程中,数量永远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在方舟时代早期,仅仅几部“终结者”就能消灭成千上万的人类部队,(注:见本书第一卷之“4VS20000”章节。);
而就在脚下这片战场上,三十年前“南京屠难”所留下的累累遗骨仍随处可见;“终结者”的数量至今只是人类的几百分之一,却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横扫全球、肆意屠戮、为所欲为……
虽然人类已经是今非昔比,但很显然,敌强我弱的态势并未逆转。
但是,程式化的机械天生缺乏灵活性,因而战略战术的变幻是“天网”最大短板。
直觉告诉秦崇太,打破战略相持局面的契机已悄然显现,他敢于在如此态势之下进行决战,是因为他自信,自己在东方战场上的宏大战略已经实现——
在中原战场的北面,远东方面军和北亚方面军一部联合发动钳形攻势,直逼“北京蚁穴”,经过广渠、左安、永定三次战役,突破北部塔防区,消灭了“天网”北方防线大量有生力量,“北京蚁穴”几成为一座孤城,远东与北亚的部队在继续围困“北京蚁穴”的同时,已抽调精锐部队马不停蹄地投入中原会战。
西面的西亚方面军主力,在泛欧战场东欧方面军及中国西北901集团军余部的配合下,经过长途奔袭和连番苦战,终于攻克了“兰州蚁穴”,其锋芒直逼全球最大的机器之城——号称“天都”的“西安蜂巢”。
北亚方面军主力也从宁夏、蒙古方向对“天都”作出迂回攻击,南亚方面军一部也从四川方向进军“西安蜂巢”,“西安蜂巢”遭到战略包围,与“中原塔防区”的联系已基本被切断。
南亚次大陆方面军(注:主要指印度方面军。)在中亚方面军的配合下,对“新德里蜂巢”发动了新一轮猛攻。
“新德里蜂巢”塔防区经营多年、防御相当稳固,印度方面军与中亚方面军进展缓慢,本在秦崇太的预料之中,对“新德里蜂巢”的攻击主要只为战略牵制,使“新德里蜂巢”之敌在东方军主力出击之时,无法对东方战场的大后方——南亚战区形成威胁。
在以上战略目标实现的同时,秦崇太亲自率领东方军主力——中央集团军群,(注:中央集团军群主要由东方军反抗军的主力——南亚方面军组成,还包括了其他各部的精锐力量。)打过“安全线”向着中原“塔防区”挺近,(注:关于“安全线”与“塔防区”,可参见本书第一卷之“‘二审日’之前东方战场的局面”等章节。)经过一系列虚虚实实的攻防战之后,突将兵锋直指“南京蚁穴”。
中原“塔防区“是全球最大的“天网”控制区,“南京蚁穴”与“西安蜂巢”遥相呼应,是中原塔防区和核心据点,可谓“天网”控制全球之根本。
秦崇太有意将东方军的所有主力在此展开,最终吸引“天网”调动了全球精锐前来决战。
这也是秦崇太设计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
秦崇太知道,“天网”在此集中了如此庞大的力量,那其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兵力必然骤减,在人类联盟的协调指挥下,全球其他地区的反抗军借此机会四处出击、连战连捷;
“天网”的应对也是程式化的,就是将强大的战争机器集中于中原战场,以速战速决的方式一举消灭东方军主力,而后再将部队调去逐一解决其他地区的反抗军。
而秦崇太则指挥东方反抗军,以南亚战区为根本,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及部队数量与“天网”反复鏖战,在坚持中寻找“天网”的破绽、等待最佳的决战机会。
战斗、战斗!鹿死谁手,尚未知晓!
……
夜幕降临,秦崇太的耳边再次响起了系统发出的人体超负荷提醒,他这才意思到,自己又有40多个小时没合眼了。
他决定马上去好好睡一觉,虽然面对严密精准的机器,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但毕竟战斗还只是开始,要打赢这场伟大的会战、要完成约翰·康纳将军的遗愿——“收回我们的世界”,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秦崇太随口向参谋们布置了几句,就快步从指挥台径直走向休息室,在休息室他用几分钟简单洗漱了之后,就躺进了休眠床内,(注:休眠床是一种睡眠设施,可以制造出一个适合睡眠的感官环境。)
但休眠床一套程序运作下来,却迟迟无法令秦崇太安然入睡。
于是,秦崇太又开始了回忆——
曾几何时,秦崇太的记忆中,充斥了众多亦真亦假、似是而非的片段。
这些梦幻般的碎片看似荒诞无序,却终归屡屡于现实中演绎。
随着周遭飞速变化、随着熟悉的一切渐行渐远,这种不知是过去还是未来的印记、这种他曾经想摆脱的梦魇,竟产生了**般的魔力。
很多时候,只有沉浸在如此回忆中,才能让他些许宁静,才能令他安然入睡——
今晚的回忆,会从哪儿开始呢?……
《————————————————————》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永远都活在回忆里。
这种人固然不对,却是值得原谅的,
因为他们的往事实在太刻骨铭心。
——古龙·《怒剑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