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超级T型“终结者”进行时空穿梭,回到过去刺杀人类未来重要的领导人,或是在领导人出生前刺杀其父母,以改变未来的不利战局……这就是“天网”杀手锏式的恐怖战法——时空暗杀战略。(注:详见《启示录时代的战场》中的“终结者”各章节。)
约翰·康纳最伟大的成就,就是破解了“天网”的时空暗杀战略。
时空暗杀战略的核心,就是“时空穿梭技术”,这是“天网”独创的、无以伦比的、革命性的技术。是机器文明技术能力的极致表现,人类至今、并很可能在今后很长很长的时间里,都无法掌握“时空穿梭技术”的核心原理。约翰·康纳的技术团队曾试图破解“时空穿梭”的技术原理,但很快发现这一技术远远超出人类的能力范围,“时空穿梭”的技术难度,超越了“科学”乃至超越了“科幻”,是属于“玄幻”级别的,而“天网”竟然在“十几年间”就做到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地球上有史以来出现的“最伟大的奇迹”。
而机器最不擅长的,就是创造“奇迹”。(注:原因见本书第一卷之“搏杀论”章节。)
约翰·康纳没有放弃,他深知破解“时空穿梭技术”是这场战争是否该坚持下去的基础,更关系到人类的未来。于是他和丹尼·戴森(注:丹尼·戴森就是迈尔斯·戴森的儿子。迈尔斯·戴森是“审判日”触发前,塞伯汀公司特别企划部的负责人,直接负责“终结者”和“天网”的相关研究,详见《启示录时代的战场》一书中的“终结者2”章节。)、爱迪·鲁宾斯坦(注:爱迪·鲁宾斯坦是迈尔斯·戴森的特别企划部助手,具体见《启示录时代的战场》的“终结者2”章节。迈尔斯·戴森为了人类的未来而牺牲后,爱迪·鲁宾斯坦接手了“终结者”和“天网”的相关研究,“审判日”触发前,他被丹尼·戴森说服,带着塞伯汀公司关键技术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避世生活,因而逃过了之后时空穿梭“TX终结者”的暗杀及“审判日”的劫难,“审判日”之后后,他与丹尼·戴森一道投奔了约翰·康纳,成为了北美军中的重要的军事科技人员。)以及凯尔·里斯另辟蹊径,开始研究“时空穿梭技术”的弱点和应用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爱迪·鲁宾斯坦首先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天网”所有的技术,实际上都是从人类技术的基础发展而来的,“天网”整合了人类所有的技术并进行了非凡的创新,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天网”就是人类的“徒弟”,但这个“徒弟”以其无比的潜力、已远远把“师傅”甩在了身后——但是,“时空穿梭技术”是唯一的特例。
爱迪·鲁宾斯坦对“时空穿梭技术”的探索实际上在“审判日”前就展开了,在经过不断的研究后他提出,“时空穿梭技术”是“天网”唯一的“原创”技术,而且他还发现了一个更为惊人的现象——“天网”很可能在“审判日”触发后,就“即刻”开始建造“时空机器”,“母巢”和“时空机器”的建造是同时展开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母巢”可以说是“时空机器”的工程基础,这说明了个什么问题呢?这说明“天网”没有对“时空机器”进行“研究”,而是直接把它“造”出来的!
这个推论似乎很难站住脚,但通过观测计算“母巢”中“时空机器”的建造速度,与“十几年”的确大致吻合。“天网”开发新技术的能力的确无可比拟,但“天网”终归不是不是“神”吧!“时空穿梭技术”的理论准备时间,绝对应比工程实践——也就是制造时空机器所需的时间,要长许多、许多………许多倍!我们稍微瞄一眼“时空穿梭”的理论模型,就知道“审判日”之前人类在这方面的研究,真连门都没摸到。“天网”从我们这个“师傅”这,不可能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那“天网”是如何知道“时空机器”的制造原理的呢?
对这一现象的合理的解释,直到“天罡时代”,才由东方战场的加藤道外博士(注:关于加藤道外博士,详见本书第一卷的“铁臂·阿童木”等章节。)给出。
在约翰·康纳方面,因为一定要在特定的时间,将凯尔·里斯和“鲍伯叔叔”传送到过去,以拯救母亲和自己,所以没有时间在“时空机器”的制造原理上纠结,因而他和团队成员把精力集中“时空穿梭技术”在弱点和应用问题上,在丹尼·戴森和爱迪·鲁宾斯坦的帮助下,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场关乎人类未来的(注:当然也是关乎机器的。)“时空博弈”,在残酷战争的幕后展开。
针对“天网”的“时空暗杀战略”,约翰·康纳制定的战略很简单——“天网”不是试图通过改变“过去”去改变“现在”和“未来”吗?那证明“现在”和“未来”是对“天网”不利的,甚至可能是“天网”惧怕的。既然对“天网”不利,那就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历史按照既定的轨迹发展下去。
约翰·康纳的计划是在极其隐蔽的情况下实施的,当时除了极少数参与者,没有任何人知道,最近世人才根据解密档案对此有所了解,《反“天网”斗争史》一书中就揭示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时空博弈”例子——
大家知道,于方舟元年11月11日抵达泛欧战场的第一支泛欧分遣队的队长,是巴瑞拉·乔斯上尉,他是启示录时代早期的战术大师,但不为人知的是,巴瑞拉·乔斯的名字和身份都是所谓“虚构的真实”,他的真名其实是保罗·戴维斯,“审判日”前他是洛杉矶市的一名副警长,曾在现场目击塞伯汀公司研发中心的袭击事件,(注:详见《启示录时代的战场》一书中的“终结者2”章节。)并参与了该事件的后继调查工作,这段工作经历使得他对“终结者”、“天网”和“审判日”的相关信息深信不疑,后来他设法与丹尼·戴森等人在暗中保持联络,“审判日”后巴瑞拉·乔斯迅速加入了反抗军,并在作战中表现出色,因而被选作首支泛欧分遣队的队长。但为什么给要给他一个“巴瑞拉·乔斯”虚构的身份呢?原来在进行时空暗杀的TX型“终结者”被毁后,凯瑟琳·布鲁斯特从它的残存的数据中,找到了了TX的刺杀任务名单,后来保罗·戴维斯加入反抗军后,又提供了许多他认为与“终结者”有关的案件资料,最后确定,TX在时空穿梭后的第一件任务,就是杀害了一个叫巴瑞拉·乔斯的普通百姓,(注:详见《启示录时代的战场》的“终结者3”一章的开头。),约翰·康纳从“鲍伯二叔”(注:即第二部被约翰·康纳派到过去保护自己的“无间终结者”,见《启示录时代的战场》的“终结者3”章节)了解到,TX要刺杀的人都是“审判日”之后重要的反抗军领导人,巴瑞拉·乔斯”在“天网”的数据里,是日后“北美军派到泛欧的重要军事将领,日后对“天网”在泛欧战场上最重要的堡垒——“柏林蜂巢”,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破坏……”,但问题是TX进行穿梭时,北美军的各项战略实施顺利、全球反抗军也在战争中开始占据了上风,既然“巴瑞拉·乔斯”被刺杀后,没有对启示录时代的反抗军造成负面影响,约翰·康纳于是做出了一个博弈性的决策——“让时间的按照原有的逻辑走、让‘天网’按照错误的逻辑走。”于是在保罗·戴维斯出发前,给他虚构了一个巴瑞拉·乔斯的身份,引诱“天网”将宝贵的时空资源,花在这样一个“虚构的真实”人物身上。当然“巴瑞拉·乔斯”——也就是保罗·戴维斯也不辱使命,在“中欧会战”中率部攻入“柏林蜂巢”,使得反抗军第一次缴获了一颗“蜂巢之心”,由此获取了大量“天网”的机密情报……
“虚构的真实”——巴瑞拉·乔斯,只是“时空博弈”中的其中一出,约翰·康纳以其智慧、勇气、毅力和执行力,率领他优秀的部下,之后又取得了关乎“时空之钥”的“洛杉矶之战”的胜利,甚至不得不亲手将自己的父亲凯尔·里斯及“义父”鲍伯叔叔送到过去,并最终牺牲了自己……在技术和力量都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约翰·康纳获得了“时空博弈”胜利,
约翰·康纳作为人类英雄第一人,真是实至名归。
当然仅从一个方面是无法完全击败“天网”的,后来加藤道外和爱迪·鲁宾斯坦发现,“天网”的“时空穿梭技术”,不仅仅是为了“时空暗杀战略”设计的,这项技术的终极目的是“修正本源性错误”,这是个复杂的哲学性问题,本书将在后面详细论述。不论如何由于约翰·康纳的存在,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这场“时空博弈”的结果对人类来说起码不是负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