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32500000005

第5章 5.上海!上海!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齐国那些事儿》更多支持!

5.上海!上海!

{作者简介:高金国,笔名高了高,淄博市作家协会理事。著有《唐朝那层窗户纸》、《人生是一场修行》、《乔布斯告诉中国》等畅销书。《齐国那些事儿》是最新创作的一部作品,有出版意向请联系QQ664545044}

上海滩,一个传奇。

可它本来不是一个“滩”,它是有城墙的。它的城墙,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后来为什么没有了呢?

当然是拆了。谁拆的?为什么拆?

官府在官绅士商的一致呼吁下,拆的。原因,是因为上海要开埠,要做买卖,要开放,而城墙妨碍车马通行、商旅往来。所以,大清已经日薄西山的1843年,城墙被拆,“上海城”成了“上海滩”。[i]

临淄(zī),齐国都城。事实上,它也有一个“滩”,不过不叫上海滩,而叫淄河滩。

淄河,是齐国境内比较大的一条河流。临淄之所以叫临淄,就是因为靠近淄河。

那时候的淄河,也是一道天险。姜子牙封齐之后,东边的莱夷人趁其立足未稳,挥师一路西奔,一直杀到了淄河岸边。若不是姜子牙总算在最后一刻赶到并瓦解了莱夷的攻势,临淄一带恐怕就被莱夷占据了。

莱夷人也一直是齐国的心腹大患,直到几百年后,强大的齐国才彻底灭掉了莱夷。

莱夷人恐怕想不到,这座他们差一点占据的都城,日后居然获得了空前发展,一度成为整个周朝最灿烂的城市。

可以说,把春秋战国时期的临淄,比喻为今日的大上海,是毫不夸张的。周的都城是毫无疑问的政治中心,临淄则是毫无疑问的东方第一大都市。

那时候的临淄,繁华到什么样子呢?看一下战国著名说客苏秦同志的描述,就清楚了:

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

看看译文,就知道临淄的繁华了:

临淄有7万户人家,平均每户有3名壮士,三七就是21万人,根本不必征调远方的兵力,光是临淄一城就可以组成21万大军。临淄人民非常富庶,平常人都会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赛狗、赌博、踢球,可见临淄人民的生活多么讲究。临淄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车轴相接、摩肩接踵,把衣襟连起来可成帷帐,把衣袖举起来可成幔幕,擦一把汗可以形成雨。家家生活都非常富裕,人人志气极为高昂。

瞧瞧,和大上海有点像吧?人口多,7万户,一家光男丁差不多有3个,这还没算上老少妇孺呢!那时候一家人,少说也有八九口吧!7万户,最少就是五六十万人,就是放在今天,也不算小。

人多不算啥,关键还富裕,GDP肯定低不了,在经济上能发挥出龙头带动作用。鲁国小弟们跟着大哥好好干,也能分上一杯羹儿。

富裕,繁华,人口多,这都是大都市的标志。当然还有一点,那时的临淄和今日上海很像:活得精致,很“小资”,没事的时候踢个球、吹个萧什么的,悠然自得。典型的优雅小市民。

所以,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这样评价临淄:

临淄一邑的情景,假如苏秦的话不虚,竟是一个近代大都会的样子。地方又近海,或以海道交通而接触些异人异地;并且从早年便成了一个大国,不像邹鲁那样的寒酸。

您瞧瞧,一不小心,傅先生也提到鲁国了。看来这弟兄俩的确是有的打,一个寒酸一个富,骨子里若说一个心思,你信吗?反正高了高不信。

虽说有钱人经常没文化,有文化的经常没钱,但在齐国和鲁国的对比上,却并非如此。齐国有钱,标准的款爷,可文化味儿依然很足。毕竟少了孔孟、少了周礼的传承,和鲁文化毕竟差了点劲儿,但也差不到哪里去——至少在中国的文化大家庭里,不是吃闲饭的,怎么着也算个讲究的食客。

至少,其文化对中华文化,有五大贡献。先说明白,这五大贡献不是老高胡诌,而是以严谨治学闻名的傅斯年先生总结的。傅先生曾经干过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和台湾大学校长,怎么着也算个权威吧。

这五大贡献,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算上物质的,那就更没法数了。光现在留在淄博的物质遗产,能有多少?数起来恐怕很麻烦的。

◎第一大贡献:宗教

齐国对中华文化的贡献里面,打头的,居然是宗教。你恐怕想不到;其实老高也没想到。不过,仔细想想,傅老先生说得在理。

有个词,您可能听说过,不过不是很熟悉:方士。方士,就是方术之士,简单来说,就是懂点法术的人。另一个词您肯定熟悉:道士。没错,方士就是道士的祖宗,发展到后来,人们就把这些人叫做道士了。

历史上有个著名的事件,叫做“焚书坑儒”,秦始皇干的坏事儿。不过说实在话,秦始皇坑的大部分不是“儒生”,而是方士。为什么要坑方士呢?因为有很多方士忽悠秦始皇,说世界上有长生不老之药,您只要有信心、有决心、有钱——当然最关键的是有钱,您的出点血,咱就能把长生不老药给您弄来!

秦始皇可不是什么唯物主义者,他还真信了。劳民伤财、大把大把地挥霍了钱财、精力和时间之后,秦始皇越琢磨越不对劲儿了。方士是聪明人,秦始皇也不是傻子啊,智商250。他一想,这些人不是在骗我吧?

他多少有点疑心,方士们还最怕这个。为什么?秦始皇这家伙可不是什么好同志,杀人不眨眼,十分残暴。有俩方士越琢磨越不对味儿,万一找不到仙药,一句话圆不好,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啊!得,三十六计走为上,脚底抹油,这俩小子溜了。

这俩小子一溜不打紧,秦始皇多聪明,立马清醒了:世界上若真的有长生不老仙药,号称上天入地赛神仙的方士还用得着逃跑吗?骗子,这帮骗子!杀,杀,杀!460多个人,其中多数是披着儒家外衣的方士,就这样被秦始皇“坑”了。

这些方士的源头,就在咱们齐国。也有一小部分,是源自燕国。不可否认,方士最初的时候,有骗人的成分;但他们也为道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民间,最信奉的就是“神仙”。而神仙,毫无疑问是道教的产物。有的人会把神仙和佛混为一谈,但事实上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宗教。宗教文化的融合,让中国的百姓不由自主把佛也列入神仙一类了。

说到这里,齐人的后代们,该自豪一点了。婆婆妈妈们整天念叨的“神仙保佑”,就与咱们齐文化有关联啊。

◎第二大贡献:五行论

唉,好不容易看到齐文化对祖国人民的伟大贡献,没想到却是关于神仙的。不过,神仙也好啊,毕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缺了这种寄托,老百姓的生活该多苦啊。

接下来的第二大贡献,比神仙宗教稍微好了一点,多少体现了一点古代人对自然界的考察;不过,总体上,还是有点迷信色彩的——那就是五行论。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们现在探讨的,都是咱们的祖宗在几千年前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您想让咱们的老祖先们发明个苹果手机、折腾点“云计算”,可能吗?要考虑当时的条件。神仙论也好,五行论也好,毕竟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阴阳五行理论,到底算不算迷信?严格来说,有些内容有迷信色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阴阳五行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客观认识,也有唯物主义的影子。比如水能克火,土能克水,阴阳相生相长等等,都具有一定的辩证色彩。所以,把他们全归于迷信,也不合理。

阴阳五行理论到底什么时候出现,已经无从考证。但毫无疑问——有可能是产生于齐国,而且齐人对五行的研究,是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您想想,《封神演义》中的姜太公,是个什么形象?能掐会算的神仙。

相传子牙同志年轻的时候,就去昆仑山求仙,拜元始天尊为师,后修仙不成,被天尊派下山,在俗世中算卦度日。后来钓鱼钓到了周文王,老同志发了新芽,老树开新花,终于一展抱负。

瞧瞧《封神演义》给姜太公塑造的形象,也就不难理解齐国对五行论的贡献了。

《封神演义》属于“逗你玩”之列,都是神话传说,没多少可信性。《史记》就不同了。司马迁同志在《史记》中记载了齐人对五行论的贡献。

这个人名叫邹衍,齐国人,生活的时代在孟子之后。这人也是个老愤青,看到诸侯骄奢淫逸、道德底线下降,内心十分不满。不满怎么办呢,愤青又不敢造反。思来想去,有招了,我还是教育一下这些不听话的贵族吧。

怎么教育呢?教育自己的孩子都挺难,何况教育贵族。要想把贵族忽悠住,必须有一套玄妙的理论。苦思冥想之后,邹衍同志写成了一套“怪异迂阔”的学说,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这么多字,用竹简书写,那还不得堆满满一屋!

既然玄妙,拿这套理论,必须从小事无说起,然后又推广到无限大的事物,乃至整个宇宙;还要从开天辟地说起,讲述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循环相胜的道理。

说得很玄妙、很讲究,但邹衍同志写了几十万字,却一直没忘自己最初为什么写这么多字——因为自己是个愤青,看不惯诸侯们的骄奢淫逸,要让他们学会节俭,懂得修身养性。不像高了高,写着写着,就忘了自己为什么写了。

所以,写到最后,邹衍的书,最终都归结于一点:你们这些诸侯,一定要仁义,一定要节俭!这才是符合阴阳五行大义的,要不然,老邹作鬼也不会放过你……

一不小心,老邹就出名了。当然,首先是他的理论出名了,王公贵族们看了他的书,无不“惧然”,一个个脸色大变,心向往之:邹先生说得真好啊!看完之后,接着又说:不行啊,书上说得好,可老子做不到啊(其后不能行之)!

一方面,说人家的理论好,一方面,说自己做不到。古往今来,好像都这样哈。邹衍同志气得鼻子冒烟:这帮傻缺们。

为了对付这帮脑残的诸侯,邹衍同志想了想,既然你们如此傻缺,我就不能把你们当一般人看了,智商低就要有低智商的教育方式。好吧,老子身体力行,上门教化你们吧。

于是,他周游列国,推广自己的理论。诸侯们对他很尊敬,梁昭王亲自到城外迎接,赵国平原君亲自用袖子给他擦拭座位,燕昭王慎之手拿扫帚、在他前面倒退而行以迎接他。呜呼,真隆重啊。

战国时代,五行论在齐国、燕国都非常流行,这一点毋庸置疑。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方士也好(道教学说)、研究阴阳五行论(玄学)的也好(其实这两者往往难以区分),都喜欢“儒服儒号”,“皆诵法孔子”,穿儒家的衣服、背诵孔子的语录,看上去和儒生差别不大。所以,秦始皇“焚书坑方士”才会被人们误认为“焚书坑儒”。

◎第三大贡献:政论

前两大贡献,咱们淄博人说起来,都有那么一点底气不足。为啥呀?万一碰上一个爱较真的主儿,就容易跟你抬杠:你们齐国这叫啥贡献呀,又是道士神仙又是阴阳五行的,没啥意义呀!

要说它们没意义,咱们还真得讨论讨论,不过这话题可就扯远了去了。还是要辩证地看,宗教信仰和阴阳五行对古代社会而言也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后者被中医理论利用后,积极的一面更被发扬光大了。

即便这两大贡献功过五五分,精华、糟粕各半,那您也甭着急,后面不是还有三大贡献嘛。后面这些,您说起来的时候,就可以壮着胆子说了,没问题!

这第三大贡献,就是管仲和晏婴的政论,合称“管晏政论”。所谓政论,就是政治主张。这玩意儿可算是很有“意义”了吧。

管仲的治国主张,主要体现在“经营国家”方面,在他的治理下,齐国由大变强、由强变富,具体细节,后面咱们还会再讲。

至于晏婴,他的思想也很有代表性,很有点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子。比如,晏婴认为,炒菜要放各种佐料,要讲究火候,你不能光放盐不放醋,也不能光知道大火不知道用小伙,要学会搭配,这菜才能做好——等等,晏婴同志好像不是厨师呀?

没错,晏婴虽然不是厨师,可是个治国理政的大厨。那时候的诸侯都懒啊,懒得脑子都不动弹,还都是些吃货。面对一个个吃货,你跟他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他听得进去吗?所以嘛,面对吃货,就要从“吃”说起。你一说吃,国君们就来兴趣了。

晏婴和齐国国君讲政论,就先从“吃”说起,把国君的胃口吊起来。然后,再谈风花雪月,说说高雅音乐:不仅炒菜如此,音乐也是如此啊!你不能光有低音没有高音,不能光有独唱没有伴奏,都要配合起来才成。然后,慢慢的,就说到自己治国理政的道理上了:治理国家也是如此,要讲究配合,君要配合臣,臣才能更好的辅助君,“相济”才能“相成”。

这也是一种成功学。单打独斗,很难成功;相互配合,才能成大事。

怎么样,晏婴同志的理论,值得一看吧?

◎第四大贡献:齐儒学

◎第五大贡献:齐文辞

这两大贡献也很突出,不过相对枯燥一点,所以干脆合起来,简单说一下。

儒学发端于鲁国,可咱们前面说过,鲁国势力小,又不如齐国富裕,渐渐的,很多大儒开始“出国留学”,逐渐流向齐国了。没法子,人家有钱啊。文化人就爱到有钱的地方走穴,钱多人傻,谁不爱来?

折腾着,折腾着,齐国就把鲁国儒学的风头给抢尽了。到了汉武帝时期,齐地已成了整个中国儒学最盛之地。公孙弘、董仲舒等大儒,都属于齐学一派。

至于文辞,大家都知道战国时代的楚辞厉害,英勇投江为后人换来端午节小长假的屈原,就是楚辞的代表人物。为了这个端午小长假,提到楚辞的时候,高了高都会痛哭流涕的悼念一下屈原同志。

当然了,不能跑题,咱们说的是齐国文辞。战国时代的文辞,以齐、楚二地最盛,当然两地的文辞各有特色。唯一遗憾的是,楚国有个舍身为后人创造小长假的屈大夫,齐国没有,仅此而已。

说完了五大贡献,关于齐国历史的这篇序言,总算写完了。您看累了没?读者之累,作者之罪,后面的内容,咱尽量轻松点,别整这么枯燥。

最后,用傅斯年先生的“四统一论”作为结语,您也可以借此一窥齐文化对中国之影响:

统一中国国土者——秦;

统一中国文教者——鲁;

统一中国宗教者——齐;

统一中国管术者,三晋。(小说《齐国那些事儿》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同类推荐
  • 三国十八扯

    三国十八扯

    本书选读了《后汉书》和《晋书》中部分与三国人物相关的文字,从十八个方面诠释三国历史的思路大纲,包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天下健者,岂唯董公;从卖草鞋到做皇帝;生子当如孙仲谋;文人自贱始无行等。
  • 琳琅纪

    琳琅纪

    唐隆元年,韦后大权独揽,韦氏一族祸乱朝政,相王李旦之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于帝都长安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及韦氏一族。同年,尊李旦为帝,年号为‘景元’。李隆基为太子,景云三年,李旦禅让太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至此,本书故事由此开始……..
  • 史记·本纪(国学今读大书院)

    史记·本纪(国学今读大书院)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经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在尊崇原著体例,忠实于原著的同时,也对原著中的篇目进行了适当地删减,力图将最具代表性的篇章呈现在读者面前,以突出对当时社会乃至后世影响深远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史实,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更能从中学到做人处事的无穷智慧和高深谋略。
  • 大梁往事

    大梁往事

    他,是佳人心中完美无缺的相公,也是皇帝心中智谋过人的臣子。他,是乱臣贼党心中无法拔除的克星,也是百姓心中造福于民的好官。心计少年,再世为人。从落魄走向功名,用智谋换取一切。谋一段生意经,开一篇征战史。布一局权臣斗,谱一曲塞外歌。
  • 阳天帝国

    阳天帝国

    巨月的卫星中一颗蓝绿相间的星球上一个少年苏醒了
热门推荐
  • 下一刻,寻找爱

    下一刻,寻找爱

    本人游手好闲,写写作品,请多支持我的作品,感谢大家,会很感谢很感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TFBoys之倾世爱恋

    TFBoys之倾世爱恋

    当我们可爱的三小只遇上他们的真爱的时候,他们会怎样捍卫纯真的爱情呢?他们会不会是一见钟情呢?四叶草快来看陌梦曦写的小说《TFBOYS之倾世爱恋》哦!
  • 娇妃难娶

    娇妃难娶

    欧阳然本是现代的一名成功商人,异能组织杀手。却不想在自己的婚礼的上被那个最爱的男人杀死,在异世的一个农村重来一世,本来已经不再相信人,可是没想到三个奇葩的哥哥让自己打开了心扉,最后又来了个高冷的王爷要守护终生,谁稀罕,老娘我就想自己种田自己过日子。
  • 将军难宠下堂妻

    将军难宠下堂妻

    撕心裂肺的背叛,带着复仇而生,却发现一切都变的不同,在背叛与信任之间纠结。“你个混蛋,我要坚定的休夫,然后找一群男人,让你头顶长满绿草!!!”“你尽可试一试,到时候是你胜还是我赢,记住,欠下的债注定要还!”
  • 傲娇蜜宠:男神,你站住

    傲娇蜜宠:男神,你站住

    追了多年的男神突然反过来追自己怎么办?芮锦夏可一点也不着急,就让他好好享受一下追人是什么滋味。不过…说好的男神呢?说好的高岭之花呢?说好的有脸盲症呢?确定是跟在自己身后这个死皮赖脸的男人吗?她以前是不是追了个假男神…芮锦夏最骄傲的事,追到游诺皔;芮锦夏最得意的事,让世界都知道她喜欢游诺皔。游诺皔最开心的事,身后有个小女人每天“纠缠自己”;游诺皔最幸福的事,芮锦夏,幸好我记得你的脸,幸好在你还没放弃我的时候,我及时拥抱住了你!【芮锦夏:“我最幸运的事,遇见你,迷恋你,喜欢你,直至你认清了我的这张脸。”游诺皔:“你的脸是我藏于心底无法掩去的悸动!所以,我会任它绽放,光芒万丈。”】【原名:锦夏未落】
  • 霸道校草的甜心公主

    霸道校草的甜心公主

    在慕容朵朵遇到他之前,她整天闷闷不乐,“我讨厌你,离我远一点。”“给我一个机会,忘掉他好吗?”她享受着这般幸福,而“他”的出现,打破了宁静的生活。慕容朵朵忍着痛,想拼命忘记他……“当年我的离开是不得已的,原谅我好吗?”看着他清秀的面容,心抽搐了一下。“不行,你是我哥,不可以”说完,慕容朵朵转身跑了出去。颜离浩看着她这番模样,将嘴靠近她的脸,吻了上去………………
  •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本书包括文人文学、书法艺术、美术绘画、音乐戏曲舞蹈、陶瓷雕塑、建筑艺术、民间工艺七章内容。
  • 封妖卷

    封妖卷

    “融雪无声浸古道,轻掩浅石没溪桥。奇景依旧人心老,马鸣猿啼风萧萧。”这是一个小少年成长为绝世高手的故事。
  • 偏偏喜欢你tfboys

    偏偏喜欢你tfboys

    安雅慧,韩筱墨,南江笙三人是从小就一起长大的闺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们来到了重庆,在机场遇见了tfboys,接下来又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