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莱州府衙门。
面对着各卫所、各县城不断发来的告急文书,知州大人头简直要炸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可近些年来军饷本就越来越少,各级官员还要剥削一笔,各卫所的将军别提养兵了,自己都养不起。卫所只有少量的老实人和兵油子把守,老实人不敢逃兵役,兵油子能在卫所有限的资源中再获得一些油水来。将军们往往也是蹭个资历,或者混个日子。等到调任京城或者告老还乡,也就算熬出了头。所幸山东各地包括莱州府历来无事,虽不是盛世却也平安。可这番倭寇不是三两个人的流寇骚扰而是大规模入侵,一下子就把纸糊的莱州府各卫所捅个稀烂。
“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啊!”知州大人自言自语道。
带着西洋眼镜的师爷束手站在一边,一言不敢发。
知州大人忽然想起了他,转头怒问道:“你怎么不说话,平日里鬼点子甚多,这时候变哑巴了?”
“这……这……大人,此乃军务,小的不擅长啊。”
知州大人也醒悟到:“对啊,这是军务,应该叫将军来。”赶快吩咐下人,“快去,快去找赵将军来!”
赵将军,名将之后,莱州府都指挥佥事,统管莱州府军务。
下人去了不久就回来禀报:“报告老爷,赵将军……赵将军他……”
“他怎么了?”
“赵将军,他,他已经两天没在州卫所出现了。”
“这个人,怎么不出现了呢,难道生病了?”知州大人很困惑。
“唉,大人,赵将军养尊处优,哪会儿那么容易生病啊,肯定是听说倭寇来了逃跑了!”眼镜师爷没有抗敌的主意,对于这方面的事情倒是看的明白。
“是啊,这个……”知州大人恍然大悟,但还是有些不解,“不过,倭寇距离这里还有数百里,怎么……”
“大人啊,赵将军这是早做准备啊。等倭寇杀过来,再跑就来不及了。”眼镜师爷一语道破天机。
“这……这……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大人,咱们也收拾收拾逃吧!”眼镜师爷终于把他的想法说出来了。
“好……好……不过,抗倭不力至多降职调任,但在任逃跑可是要杀头的啊!”知州大人还算清醒,心中觉得不妥。
“大人,我听说倭寇都是手撕活人的,那可比杀头更恐怖!”
“唉,容我再想想。”知州大人犹豫不决,愈加慌乱。
“大人,唉,总之小的追随大人。”眼镜师爷虽然没有大能耐,忠心倒是有点。
这时,忽然外面吵乱起来。
“外面发生何事,怎么如此喧闹?”知州大人问道。
“大人,不好了,倭寇杀到莱州城下了!”外面有人冲进来报告。
“啊,这么快!”知州大人和眼镜师爷同时喊道。
“快,快告诉夫人收拾细软。”知州大人慌忙道。
“大人,这个时候还收拾细软有何用,快点逃吧。小的护送您快点走。”眼镜师爷无奈道。
“这……这……这可如何是好。”知州大人已经彻底慌了,脚迈不开步,只能喃喃自语。
外面的喊杀声更盛。
难道,难道倭寇已经杀入城中?
这时,又有人来禀报:“报告大人,城门已经关闭,倭寇被关在城门外了。有一股军队正与倭寇混战!”
“哦?此话当真?”知州已经说不出话来了,这话是眼镜师爷说的。
“启禀师爷,是真的。小的们正在城楼上观战呢!”
师爷连忙拉住知州大人:“大人,我们有援军了!大伙都在城楼上看着呢,您最好也去城楼上看看,这时正需要您振奋军心,主持大局呢!”
“哦,哦?对对,振奋军心,主持大局。”知州大人也醒悟过来,在眼镜师爷的搀扶下来到了城楼之上。
只见城下,明军和倭寇战成一团。都传说倭寇善战,一人可抵十个明军,一方面是因为倭寇大部分都是流浪的武士,个个身经百战,一方面是因为手中的武器——长刀质地极品,远胜明军的武器。可是这伙明军,手中个个以盾牌为主,只防御不进攻。倭寇气急败坏,却也没有办法。
片刻之后,倭寇和明军气力渐消,各自聚拢在一起,找机会休息。
这时,山丘上出现个明军,手挥令旗,摇晃着呐喊着什么。
城楼上众人和城下的明军倭寇通通看向了手持令旗的明军,不明所以。
悄然间,从另外的方向,冲出一骑骏马。马上一员骁将,金盔铁甲,手持亮银枪,瞬间杀入倭寇当中,斩杀了四个倭寇。
这时,倭寇也醒悟过来,原来手持令旗呐喊的明军只是幌子,真正的杀机来自于这员骑将。赶忙围拢上来,长刀不断的劈向马和马上的骁将。
面对包围,马上之人毫无畏惧。长枪抡起,几个离得近的倭寇顿时被击飞。无奈倭寇人多,几刀砍去,人倒无事,马却挨了刀。一吃痛,马儿便在倭寇群中狂奔起来。一方面又撞飞了几个倭寇,一方面也将马上之人陷入危险的境地。
来将用力一夹马,稳住了一些,长枪连刺,又有几个倭寇中了枪。可马儿终究受不住一刀一刀的重伤,又开始狂奔起来。眼见马儿失控,来将飞身下马,长枪飞出,正中倭寇首领的胸口。又双手抵住两个冲上来的倭寇,施展神力,轮起来。如同三国时的典韦,一时倭寇不敢近身。
首领既亡,又无力对付眼前疯一般的明将,倭寇进退两难。这时,明军纷纷射起了弓箭,倭寇的长刀善于进攻,但是对于箭雨抵抗力有限。那个将军更是从中间杀出,不一会的工夫,一百多倭寇竟然全部倒在了战场之上。
眼见得胜,知州大人十分兴奋,手舞足蹈起来。眼镜师爷忙提醒道:“大人,快下令打开城门迎接小将军入城啊。”
“对,对,来人啊,快开城门,快请小将军入城。”
城门大开,城下的明军列队进城,莱州府的百姓们夹道欢迎。知州大人和眼镜师爷也没回到衙门里,而是站在大道当中主动欢迎。
为首的小将军见到知州大人来迎,慌忙行礼:“大人在上,恕末将铠甲在身,无法下跪行礼。”
“哎,哎,不用多礼。将军率军守卫了我莱州府,乃是大功一件。区区小利,何必在乎。我任莱州知州多年,竟然不知我莱州竟有如此良将。不知将军贵姓,现在负责哪个卫所啊?”
“这……末将戚继光,不是隶属于莱州的,现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听闻倭寇登陆莱州,特来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