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隶属于国家的教育机构,负责以举国之力培养具有潜力的年轻人。太庙本身是一座古朴的建筑,白墙灰瓦并不怎么起眼,平日里静静的立在京都的喧嚣之内,却会散发出一种安静而高深莫测的气场,仿佛千载悠悠,我自岿然不动。
然而今天,太庙却成为了众生喧嚣的中心,就连阳光都集中洒进太庙的院落,洒在众多天之骄子的身上,最终落在了太庙主门的一块牌匾,牌匾上面镌刻着八个字——“文以载道,武以立德”,这八个字正是太庙育人之道的精髓。
放眼望去,太庙内外,涌动着人山人海,参加大朝试的虽然只有108人,但观众却是数以万计的,人声鼎沸遍布了整个京都。京华烟云,万人空巷,那些因为其他原因没能赶来的人们,也在竞相讨论着大朝试的盛况。
“快看,那是东方蓬莱国的人,各个都是仙风道骨,尤其是为首的两个人。”
“那两个人可都是巅峰聚引境的高手,据说还有一人到了凝练境的边缘。”
“你们说的是他们的大师兄余煜荀,要知道他不仅修为了得,就连文采学识也是出类拔萃的,号称读过了万卷书,可是这届大朝试最大的夺冠热门。”
“那边的两个人虎背熊腰,看起来也很厉害。”
“笨蛋,那是北方雪域国的郭鹏飞、郭鹏展两兄弟,自小在非人的雪原深处训练,力大无穷,自然实力惊人。”
“快看,那边还有三个美女,尤其中间那位,啧啧。”
“就知道看美女,当心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人家可以南方圣女国的人间仙子,中间的那位正是公认的下任圣女罗韵,你这凡胎就不要多想了!”
“据说圣女国以女性为尊,有着数千年的传承和独特的女性功法,每位圣女的实力都深不可测。”
“那不是欧阳坤吗?欧阳家的独苗,据说很多人都在看好他。”
“是啊,大家都在赌注他将是十六岁以下第一个迈入凝练境的少年高手。”
……
方仲永和雷逸在人群之中,听着七嘴八舌的议论,他们的眼光也在场内扫来扫去,随着众人的议论,他们也得以认识到几个绝顶人物。
就在这万众瞩目之中,一位老者缓缓走了出来,独自站在了太庙的高台上,环视了一下立在场下的考生们。老者给人的感觉恰如菩提低眉般不怒自威,转瞬间场内所有的嘈杂都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看向这个老人家,等待着老人家的讲话。
这位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庙的院长孔丘,同时也是彩云国的帝王师,早已立在凝练境的巅峰,要不是因为这方天地的限制,早已迈入了淬体境。在这方小世界里,他可以说是无上的存在,甚至都没有人敢向他挑战。
“各位考生,欢迎你们来参加本届大朝试,无论你们最终是否成为太庙的学生,我都希望你们记住太庙的祖训——文以载道,武以立德,这八个字也是修行者的立身之本。无道无德者,必遭天诛地灭,身魂破灭不得轮回。请记住:文以载道,武以立德,少年强则天下强,少年自由则天下自由!
因此,你们也应该了解,真正的知识和修为,不是被教给的,而是通过百转千回的实践获得的。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一切的教育,在给你支持的同时,也会带来限制,遮蔽你见天地之大道的目光。
你们或许早已被自己的前辈们告知,这个世界是如何的,但千万不要就此拥抱即使是貌似的种种说法,一切都得经过你们自己的检证——这是你们的权利,千万不要放弃。森罗万象,请你们敞开自己的心胸和视野去看、去体会真真切切的感受周围,就算痛苦、就算是泪,也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伤悲。成败得失、甘苦哀乐,都请亲证,这是你们自己的人生,而你们还年轻,还有着无限的希望。最后,请你们记住,太庙永远都会站在你们的身后,支持着你们!
我在此宣布,本届大朝试正式开幕!”
话音刚落,场内场外骤然爆发出经久不衰的掌声、喝彩声,方仲永和雷逸一同立在场内,也被院长的讲话所打动,一时间对大自由的境界若有所思。
“第一场考试是文试,请诸位考生随我来。”
这时,一位考官模样的人站了出来,对众考生说道,大家也都随着他进到了一个巨大的阶梯课室中。
“诸位考生,希望你们记住,文武双修才能终成大道,这次文科测验不限时长,答完为止,桌子上摆放的便是你们的考卷。”
看到桌子上堆积如山的考卷,众人皆是大惊,大家一边找寻写着自己名字的座位,一边在心里感叹,这恐怕一天一夜也是答不完的啊。
待到大家都已经坐定,考官这才开口说道:
“还请各位考生注意,本次考试没有场间休息,没有吃饭睡觉的空闲,请你们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现在,考试开始!”
很快,就传来阵阵奋笔疾书的声音,而在前世早已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方仲永,则是不急不缓地慢慢摊开考卷,他忽然心头一喜,这考卷上的内容,大抵都可以在早前何伯给他找来的书籍上找到。比如这个世界的天文地理、诗词歌赋/历史哲学等等,其中并没有任何关于修炼功法的问题。
熟悉的考题也让方仲永放松下来,他环视了一下场内,却不想和一个场间少年四目相对,那名少年看了他一眼,二话不说的起身向考官走去,昂首挺胸,身姿卓绝。方仲永心里一惊,开场不足五分钟,这家伙竟然交了白卷!而且还交的理直气壮、豪气万千,方仲永不由自主地观察着这个家伙。
这个家伙身材着实不高,也就比七岁的方仲永高出几个厘米,也像是未满十岁的少年,但是其交白卷的气魄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模仿的。莫非他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神秘人?方仲永在心里思量着,直到对方淡定的走出了考场,在太庙一个阴凉处静静开始打坐。
方仲永这才收回了心思,缓缓摊开了考卷,气定神闲地落笔答题,不知谁何驷六虬兮上天作乐府,落笔殿前如有神。
安静的会场,只有齐刷刷的书写声,一个时辰、两个时辰过去,终于有考生开始陆续交卷,他们大多摇着头、叹着气,万般无奈的走出考场。三个时辰过去,考场里只剩下位数不多的二十几个考生,他们的头上也都渗透着汗珠,唯有方仲永和余煜荀二人仍然气定神闲、不为所动。
当时间来到第五个时辰的时候,考场里仅剩下方仲永、余煜荀、雷逸、欧阳坤、罗韵等五人,外面已经夜色朦胧,每个考生的桌子上都多了一个烛台,大家映着烛光继续默默地书写着。
忽然同时响起来两声长叹,雷逸竟和欧阳坤同时起身,交了卷子,没过多久,罗韵也上前交了试卷。
第六个时辰、第七个时辰、第八个时辰……
场内的方仲永和余煜荀也都开始不断滴汗,已经交卷的考生们早已回家休息,只剩下几个太庙的人员偶尔展开一阵讨论。
“余煜荀答题到现在还是情理之中,那个小屁孩是怎么回事?”
“你们说他是不是在里面睡着了,哈哈哈!”
“有可能,不然他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撑到现在。”
“不过据说那个孩子在测验的时候引发了石块的异象。”
“后来不是证明那只是石块的故障吗?”
就在外面考官们议论的时候,方仲永忽然舒展开眉头,以一个句点收尾,抬头看了一眼冷清的考场,竟不期然与余煜荀四目相对,彼此笑了一笑,同时起身走向了考官。这时,已经是第二日的清晨,一缕阳光洒落考场。
“我宣布,文试结束,明日午时发榜公布成绩,请两位考生回去好好休息。”
就这样,大朝试第一场,最终历时九个时辰,创造了历史上耗时最长的文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