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是娘的心头肉。李乘风的状况,母亲胡志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这是咋弄的?身上都是土。”
“没事,娘,路上摔了一下。”天下的子女,但凡离家的,即使已回家,一般都是报喜不报忧。李乘风也是怕母亲担心,就扯了一个慌。
可惜,李乘风的演技再好,也躲不过母亲的眼力,这绝不是摔一下那么简单。
“额头有土,这膝盖上还有土,你是不是被谁打了,然后跪地求饶才……”胡志的话蕴含着强大的侦探思维,窥管见豹,并将激将法融入其中,直接认定李乘风在路上必然做了什么磕头求饶的勾当。
“怎么可能,那四个人被我吓得……”李乘风的嘴还是把不住门,漏了气。
“老实交待吧。”胡志严厉起来。你李乘风哪斗得过母亲大人呢。
李乘风只得把这一路上的经历向母亲描述了一番。
母亲胡志听了,下巴都快掉了,把个手搭在李乘风额头上,“没发烧啊!也不像胡说。”
不过,既然孩子回来了,而且脑袋、胳膊、腰身、大腿等身体器官都是完整的,表面积也没有什么破损,首先可以放下五成的心了。而奇经八脉、五脏六腑等内在的什么身体系统,胡志也有办法知道,她懂得些中医。
“把手伸出来,娘给你把把脉。”这是中医的看病方式,搭搭脉、翻翻眼皮、又看看舌苔,一番望闻问切之后,胡志得出结论:正常。
这里要追述一下李乘风的家族历史了。只有三代,往上就无从知晓了。
首先是李乘风的爷爷,李天道,长安人士,原本也是书香门第,生活无忧。可惜,大约在公元904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那位)做了三件事,把长安城彻底毁了:一是杀光了唐王朝的太监们,姓朱的与太监阶层从此结下梁子,以至于若干年后让太监们祸害最厉害的就是姓朱的。二是强拆,全部移民去洛阳。朱温当起包工头,发动手下大兵们干起了拆迁的勾当,直接把长安城变成废墟。三是干掉唐朝最后的皇帝,自己称帝。
再殷实的家底也经不住兵灾折腾的。李天道于混乱中抢出一条生路,往西逃难,寻求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最后到了贺南山东麓,一看地名,李家庄,缘分啊,就再也没走了,就此安家。
大约十多年前,李乘风的父亲李之还与胡志结为连理,之后便有了李乘风。然而,岁月不饶人,爷爷李天道先一步而去,父亲李之还又中年生病,治了两年多,把田产都变卖了,也没有保住,弃孤儿寡母而去。
如今,李乘风已有十六岁了。
就在父亲李之还生病的两年里,面对巨大的医疗费用,以及时刻需要照顾的病人,母亲胡志只得学了些中医知识。强大的天赋加上迫切的需求,胡志居然在中医学界争取了一块小地方。只是,由于千年之久的性别歧视,并缺少医学世家的招牌,找她看病的人毕竟是不多的,无外乎家穷看不起病、胆子大或缺心眼的这类人。中医大夫的名气是很重要的,嘴上无毛,把脉乱叫。
“给你煮些姜汤吧,喝了好睡觉。”
“好。”
“要不要针灸一下?”
“不要!”
这一夜,一切平安。
公鸡,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禽类,天亮即鸣,从来没有违时的,是人类最早的“闹铃”。这一夜,李乘风家里的公鸡——庄里为数不多的一只,却异常倒霉,被针灸了一下,天亮时就做了一件违心的事情——不鸣了。
李乘风难得可以睡一个自然醒。
母亲胡志早早就等在床前,端详着李乘风。
李乘风睁开眼,看到的就是母亲那张略有得意的脸。
“难道乘我睡觉,给我扎针了!”
李乘风只有苦笑:“扎哪里了?亲娘!”
“扎什么呢,没扎你。娘给你一件宝贝,防身用。”胡志脸上的得意之色更浓了。
宝贝,不同于凡物,具有异常强大的功能。
“宝贝!能收妖怪么?”李乘风惊讶了。
“收什么妖怪啊,给你看看,就是这个。”胡志将一个带手柄的方盒模样的木制件交到李乘风的手上。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木盒,长约七寸、宽四寸、高二寸,内空,一侧有三个长条形方孔,另一侧是一根活动的圆木柄。木盒背上有凹槽,正好卡着一个约二寸的方形小木盒。
“这是什么玩意?吹风用的吗?”李乘风第一次见到这种东西,木柄可以抽动,就轻轻拉动了两下。一股刺鼻的粉灰喷出来,眼睛鼻子一整酸麻辣,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别对着自己用,以后遇到坏人,拿这个喷他们脸上,保准管用。”胡志捂着鼻、口,哈哈直笑。
原来,那二寸的方形小盒中装着麻椒粉之类的刺激之物,拉动木柄,气动粉出。胡志还另外加了两味更霸道的中药粉,效果更加明显。
“亲娘,你咋还干起木匠活来了?”真是全才呀,这么好的东西,李乘风真想多弄几个,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龚大雷,想一想都开心。
“不要随便在外面卖弄,不得已的时候才准你拿出来。否则……”胡志很严厉地嘱咐了一声,目光扫向李乘风爷爷和父亲的灵位,又转回来停在李乘风脸上。
李乘风,爷爷、父亲都在看着你,你可别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否则……
一整个上午,李乘风都帮着母亲处理家务,并将外出搜书的事情跟母亲商量了一遍又一遍。
“知道了,知道了,郭掌柜赏识你,你就好好表现吧。娘给你弄一些草药带着,出门在外肯定用得上。”母亲胡志又要展现她的医学天赋了。
穷人家的孩子,在家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李乘风留了些钱给母亲,以及带回的那本医术——这个必须有。然后,背上书笈,回灵州。书笈中必然装着那件宝贝,还有母亲的中药——母亲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