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卢俊义带领两个伙计,一路从大名府杀进信德府,只为要救父亲。
当卢俊义和两个伙计进城后,向林英说明情况。林英好生敬佩卢俊义的本事,一边将他迎进府衙内,一边差人去通报卢进原。
不多时,卢进原和梁振骑马来到府衙。卢俊义一见父亲安然无恙,顿时放下心来。精神一松,无边的倦意袭来,立马昏了过去。
卢俊义想来的时候,已是第二天早上了。卢俊义吃过早饭,正在漱口,卢进原带着一个官员进了卢俊义的房间。
卢进原对卢俊义说道:“我儿,来,来拜见你张世伯。”
卢俊义看了一眼那人,一个与父亲年纪不相上下,一身儒雅气质的六旬老人,当即便叩首道:“张世伯在上,受小侄一拜。”
“呵呵,这是你的公子?”那人一边扶起卢俊义,一边笑着问卢进原。
卢进原笑道:“正是犬子,他听说信德府被围,担心我的安危,特地赶过来保护我的。”言语间透着无比的骄傲。
卢俊义不知对方身份,因此不好冒然称呼,便问父亲。
卢进原给他介绍说,这是信德府的通判张岚。
在宋朝,每个州除了知府外,设有通判一人,牵制知府的权利,州府内发出的文件必须由通判签署后才能生效。因此这张岚也算是个高官。他曾与卢俊义是同榜进士,关系要好。
张岚听说卢俊义是从城外杀进来的,立刻对着这个少年刮目相看,不禁为了他的孝心,更是为他的英勇。要知道现在信德城四面被围,想要进城,没有通天本事,怎么能够办到。
张岚问:“贤侄,如今城外形势如何?”
卢俊义说:“我来的时候,辽军已将信德城三面围定,只在南门留了稀少兵力。他们的意图是让我们弃城而从南门突围。”
“哦?这个情况……”张岚捋这胡须没有再说下去。
卢俊义一楞,忙问:“有什么不对吗?”
卢进原道:“那可能是昨天的情况。从今早开始,辽军已经在四面部署了相同的兵力,如今正在全力攻打。”
卢俊义深吸了一口气,说道:“那如此说来,辽人是不打算让我们突围出去了。”
张岚又问卢俊义:“听说贤侄跟随东京御拳馆周侗学艺,不知对目前形势有何见解?”
卢俊义见一介地方大员竟向自己询问军事建议,不禁紧张起来,想了一下,说道:“恰叫世伯问起,小侄惶恐。依小侄愚见,信德城破只在早晚之间,我们不如就此突围出去,以退为进,保全实力。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朝廷各路大军一到,那时我们再回军反击,此城便可失而复得。”
卢进原不可置否的摇摇头,说道:“如今辽军已四面将信德城围定,想要突围,恐怕不容易。”
卢俊义顿时想起师父跟自己说过的那个他用火牛解救狄青将军的故事,高兴的一拍脑袋,说道:“或许我有个办法。”
在卢进原和张岚惊讶的表情中,卢俊义将他的主意说了一遍。
张岚听后一阵大笑,说:“卢兄真是好福气啊。有子如此,此生无憾也!”
卢进原心里受用,嘴上谦虚道:“说来惭愧,卢某本不欲此子做一介武人,但他天性向武,我也无可奈何,只得随他跟周侗学习武艺。他若能为大宋建些许功劳,那也都是他是师父调教的好。”
张岚正想再夸卢俊义两句,就听见外面大喊起来。
“辽军进城了!”
“北门失守,辽军进城了!”
“快跑啊——”
一时间府衙外面人声鼎沸,鸡鸣狗叫之声,哭喊哀嚎之声,交织在一起,城内混乱异常。此时辽兵已攻破北门,正在由北往南屠城。
卢俊义一个激灵,立马对张岚说:“世伯,事不宜迟,我们赶紧突围吧。”
张岚答应一声,就马不停蹄的去安排。
没用半个时辰,所有物资都已准备妥当,张岚带领着一千城内守军,来到南城门下。在两千匹马尾巴上,绑上浸满桐油的笤帚,用火点燃。
然后打开城门,任凭这些吃惊的马向前冲去。
城外的辽军正在奋力的攻城,突然见到城门从内打开了,登时大喜,正要进城,突然见到一匹匹受惊的战马向箭一样冲射出来。辽军大惊,纷纷后退,许多人躲避不及,都被踩踏到马蹄下。
卢俊义、张岚等人指挥着一千军兵,随后杀了出来。辽兵抵挡不住,纷纷溃退到两边,任由他们突围而去。
辽军大帐内,元帅谭云虎听说城内有守军从南门突围了,顿时暴跳如雷。魏敬德在南城门外被杀,如今又有守军从南门外突围,是谁指挥的宋军,这么厉害?
魏敬德是他新纳小妾的哥哥,也就是他的大舅子,出征前小妾魏敬兰千叮咛万嘱咐,要好生照顾她的哥哥。现在可倒好,自己将魏敬德放在危险性最小的南门,反倒让宋人给杀掉了。正因如此,他才改变命令,四面攻城,破城后无论男女老幼,竭尽屠戮。
此时南城门已经大开,卢俊义他们在前冲杀而去,他们后面是流民和散兵,也都争先恐后的向城外蜂拥。
南门外的辽军经过最初的慌乱之后,又恢复了秩序,他们组成战斗队形,再次封锁住南城门的缺口,将跑出城门的散兵和流民一一砍杀。
卢俊义他们此时已顾不得身后是何种情况,只管拼命的向南奔逃。南边是大名府,那里有十万雄兵把守,只要进了大名府就安全了。
卢俊义一行以前多人马不停蹄的赶了一日一夜,终于回到了大名府。此时大名府城墙上众军正严阵以待,卢俊义匹马来到城下叫门。
大名府府尹左丘成正在巡城,从此经过。看到卢俊义他们身着宋人兵服,便问:“你们从何处来?”
卢俊义高声答道:“我们是信德府兵马,如今信德府失陷,只有我们这些人马逃了出来。有信德府通判大人在此作证,快开城门!”
张岚也纵马来到城下,高喊道:“我是信德府通判,快开城门!”
左丘成往下一看,见果然是张岚。便命令放下吊桥,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城。
卢俊义他们进城后,疲累异常,一千多人纷纷倒下马来呼呼大睡,张岚也支撑不住,伏在马上睡着了。
左丘成走下城墙,来到卢俊义他们近前,问道:“你等众人怎地从信德府而来?如今那里情形如何?”
卢俊义下马对左丘成施礼后,说道:“回禀大人,如今信德府怕是已经被屠城了。”
左丘成听后,倒吸了一口冷气,“既已屠城,你们是如何逃出来的?你又是何人?”
卢俊义道:“回大人,小人姓卢,名俊义。也是大名府人氏,只因父亲去邢州探望朋友,以致被困。草民心系父亲安危,这才前去相救父亲。小人也略会写武艺,因此能杀透重围,逃出生天。”
这时左丘成才注意到卢俊义手里的玄铁枪,看着有些眼熟。又问道:“不知你师父是……?”
“家师陕西大侠周侗。”
“呵呵,原来如此。我说你这枪怎地如此眼熟,我跟你师父也是老朋友了。”排除了卢俊义是辽国奸细的嫌疑后,他又说:“好了,你们也累了,回去休息吧。”
卢俊义向左丘成告辞之后,将一千军马交给大名府守军,便带着父亲和两个伙计回卢家庄去了。
三天之后,卢俊义才弄清楚这次辽国为何会突然出兵进犯大宋。原来数月之间,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听信了佞臣耶律乙辛的建议,想要扩张辽国的版图,因此才向宋朝进兵。
此时大名府城外,已经聚集了十五万辽军。元帅谭云虎亲自督战,一时间辽军士气大盛。
久经战阵的左丘成丝毫不惧怯。他手里握有十万雄兵,加上大名城城池坚固,易守难攻,自然不会惧怕辽兵。
辽军每日在场下骂战,宋军将士气不过,竭尽请命出站。左丘成等的就是这个时刻,因此便派出三万精兵,出城迎敌。
没想到,战阵之上,辽兵大将谭木龙连斩杀三员宋军上将,左丘成心疼不已。从此坚守城池,避战不出。
辽兵随军参谋萧兀海通晓兵法,向谭云虎建议道:“攻城者,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我们只要扰乱城内军民的心,令彼不攻自乱,我们就有机可乘了。”
谭云虎接受萧兀海的建议,命人做好数千只信箭,射进城去。信上大言辽兵如何如何,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旦破城竭尽屠戮。这一招果然奏效,两日之后,城内人心开始浮动,许多商贾巨富都在考虑着尽早逃离大名府,举家南迁。
面对这种局面,左丘成知道唯有打一次胜仗,挫一挫辽军的士气,才能重新稳固住城内的民心。
于是左丘成在大名府内各大繁华路段及菜市口皆贴出告示,招募能征敢战之士前去御敌。
卢俊义从管家刘三那里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兴奋异常,便跑去向父亲请求出城杀敌。没想到父亲,一反常态的没有反对,而是爽快的答应了。
这令卢俊义非常惊讶,他本来以为还要费一番口舌才行。其实他不知道,在回大名府的路上,卢进原见到辽兵肆意屠杀宋人的场景时,便早已改变了主意。
卢进原作为一个儒家弟子,心中一直坚信:以民为天。那些身处底层,辛勤劳作的百姓,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在平常年月里遇到水灾、旱灾就已令他们自顾不暇,如今又遇上兵灾。百姓何辜,为何要遭受这么多磨难?
这些多苦多难的百姓,这些处在兵灾中的百姓,或许只有绝对的武力才能拯救他们,所以他准许儿子上战场为国杀敌。
左丘成再次见到卢俊义的时候,卢俊义已精神焕发。左丘成喜爱卢俊义,也相信卢俊义的本事,周侗名扬天下,他教出来的徒弟定然也不逊色。左丘成得知卢俊义没有甲胄,便从府库内挑选了一身最好的雁翎甲送给他,准许他随军出战。
当宋辽两军再次对阵大名城下的时候,卢俊义只感觉到内心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一种不可压抑的嗜血冲动涌上心头,就像是一只埋藏在心底的杀戮怪兽被唤醒了。
辽国大将谭云龙纵马来到近前,嚣张地叫道:“无胆鼠辈,哪个敢来送死?”
左丘成环顾左右,问道:“谁敢出战?”
卢俊义还未开口,切听到一人抢先喊道:“我来!”
众人只见一个少年晃着一把蘸金大斧跑出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