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盟邑、向邑在表面上向郑国求和,不久又背叛郑国。
【盟邑、向邑:公元前712年,周桓公以东周王畿内的盟、向等十二邑来交换郑国的田地。但盟邑、向邑是属于周武王时代的司寇苏忿生家族的(盟邑、向邑不是周桓王的土地),周桓王拿别人的土地与郑国交换,盟邑、向邑的人民肯定不会轻易答应】
【这时的郑庄公正志得意满,哪能容许公开的背叛。】
秋季,郑军、齐军、卫军攻打盟邑、向邑(为惩罚上述两地的背叛行为而采取的军事行动,也是借以向周桓王示威,因为盟邑、向邑既叛郑,必然亲近周朝)。
周桓王把盟邑、向邑的百姓迁到成周附近的郏地(也就是说郑国只得到两座空城。那时候人口稀少,得到人口就是得到生产力,只有地没有人,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