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吉祥。”衍庆宫承明殿外,一名太监正毕恭毕敬地向一华服男子行礼,“成妃娘娘和韵贵人正在里面陪娘娘说话呢。”
“哦,福公公,我上次过来的时候听闻你病了,现在可好了?”华服男子点了点头,边走边问。
“多谢齐王关心,小病而已,咋家身子骨硬躺躺就没事了。”
“那就好,多保重啊。”说罢,齐王便快步进了殿中。
“母妃万安,成妃娘娘万安,韵贵人万安。”承明殿中,淑妃端坐上首,正与成妃、韵贵人相谈甚欢。
“齐王安好”韵贵人起身回礼。
“好一阵子没有见到齐王了呢,今日倒是巧。”成妃在一旁笑道。
“这孩子,最近都不知道在忙什么,连影都没有。”淑妃也笑道。
“别说齐王,我那个也好一段日子没见着影了。”
“前朝事忙,一直不得空来看望母妃,儿臣惭愧。”
“好了好了,不过是玩笑话,齐王不必在意,臣妾和韵贵人也在此叨扰了娘娘许久,就不打扰娘娘跟齐王闲话家常了,臣妾先行告退。”
“臣妾告退。”韵贵人见状,也跟着成妃告退了。
偌大的承明殿便剩下淑妃母子,宫人均退到殿外,香炉飘出袅袅的虚烟,檀香随着虚烟弥漫整个大殿。齐王走到淑妃左下首坐下。
“听闻最近豫王和安阳长公主结盟了?”淑妃抚了抚衣裙上的皱褶,缓声道。
“三哥本来就有霍氏一族的支持,再加上长孙一族,现在朝堂上有一半是支持他的人,真是如虎添翼。”
“未必,没有一个皇帝喜欢看到皇子势大,豫王此举适得其反,只会让你父皇忌惮他。”
“但父皇很器重他,如果任他坐大,只怕到时候整个朝堂都会落入他手中。”
“明面上的器重,只为让他放松警惕,储君之位,豫王怕是没机会了,璟儿,如今形势你万事都不能出头,切勿露出争储的念头。”
“儿臣知道,儿臣认为真正要警惕的是六哥,父皇一直都属意他为储君,更把自己直接统领的靖绥军都交给他统领······”
“不错,庆王才是需要注意的,一年前若不是群臣反对,他早就是太子了,你父皇现在是在帮他扫清道路呢。”
“如今在军中有势力的,就只有我和六哥,而他却是父皇亲允的······”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拉拢可能成为我们势力的人······”淑妃嘴角微微勾起,“此次中秋家宴你父皇有意为庆王挑选一位王妃,你也未曾纳妃,本宫听闻敬安候有个女儿跟你年龄相近······”
“母妃的意思是借联姻拉拢敬安候和王氏一族?儿臣听闻这位王小姐为正室嫡出,是敬安候的掌上明珠,生得倾国倾城,歌舞双绝,但早已与镇远大将军的儿子凌峰定亲。”
“本宫说的是庶出的两位小姐。”
“这两位小姐倒是不曾听说,只是敬安候的正室是长孙氏,他和长孙一族早已绑在一起,嫡女定亲的对象又是康王的心腹,难道敬安候会为一个庶女倒向我们吗?”
“敬安候看起来是站在长孙一族那一边,但事实上他一直按兵不动,因为这两家就算赢了,都与他关系不大,但女儿贵为皇后就不同了。况且他还有个出仕的儿子需要打算,王氏一族沉寂了这些年,也该出来了······”
“还是母妃思虑周全,可若到时候敬安候投向六哥那我们不就功亏一篑了?毕竟父皇很看重六哥。”
“据说镇远大将军的儿子凌峰很喜欢王卿月,你说他会不会为了心爱的女子转投我们麾下?”淑妃把玩着手中的玉佩,似乎有点漫不经心,“就算不会,但有这么一个女子在,康王就不会疑心他吗?”
“母妃此举一石二鸟,儿臣但凭母妃安排。”
齐王走在宫道上思索着刚才淑妃说的话,不想在拐角处遇见了平王。
“七弟,这么入神在想什么呢?”
“啊,五哥好,我说五哥你今天进宫是去找成妃娘娘的吧?”
“是啊,好一段日子没给母妃请安了,估计等会儿会被抱怨得很惨~”平王挠了挠脑袋叹道,“诶,七弟你这玉佩挺特别的嘛,此玉虽好但并不是宫里的做工,可是佳人相赠?”
“此玉佩不过是我偶然间买来的,但买的时候倒是遇见一位很特别的女子······”
“这么说了这玉佩就是她挑选的?此女眼光不错,若七弟喜欢,不过是个京中贵女,以你身份,定能找到。”
齐王摇了摇头,“不必了,她的身份并不高······”至少比敬安侯府的庶出小姐差远了,在这种勾心斗角的地方,又何必把她牵扯进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