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绪年间,项城县(今秣陵镇)东大街路北有座高大宅院,大门楼上方书写“高府”两个大字,门前立有不倒铁旗杆,俗称高家老院。你道这高府为何家府邸?原来是高崃云始建,他的儿子高钦中、高钊中兄弟俩续建的。
高崃云,字晓江,号芝崖,嘉庆二十五年(1820)庚辰科进士。任浙江丽水县知县,后调任永嘉县知县,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恩科浙江乡试同考官,授文林郎赠中宪大夫(正四品),为官清廉正直,任劳任怨,五十岁病卒于永嘉知县任上。
高钦中,字敬直,号恒溪,道光三十年(1850)庚戌科二甲进士,分配到吏部的考功司任职,官至吏部郎中,赏戴花翎,正四品。他认为人的聪明不值得恃仗,踏踏实实做事才是根本,因而号“恒溪”。同治八年(1869)春因肺病突发不治身亡。
高钊中,字勉之,人称高老勉,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二甲进士,赐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任翰林编修,国史馆协修,历任湖北提督学政(提督学政俗称学台,是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主持乡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三年一任,非翰林出身不能充任),充功臣馆篡修,上书房行走,云南提督学政,累升侍讲转待读,加封四品,教育皇子。其官虽然只有四品,却教育过皇子,曾任光绪帝的老师,在京可以入阁拜相,出京可任一省提督学政,与巡抚同等职位,故而门生遍天下,清贵得很。
这父子三人都是进士,也都做过四品高官,尤其是高钊中还做过光绪帝的老师,帝师家门前可以立铁旗杆,那是何等的荣耀?在家乡县城里建座宅院,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高府西北角有一小角门,出小角门有一六尺小巷,向南通往东大街,上街买菜卖柴都走这条小巷。小巷西边是清真寺大院,宅基缺东南一角。缺角南北长五丈,东西宽一尺半,建有院墙,也有角门可供出入,但教民以宅院不能成方为遗憾。
清真寺是******教******(即回民)举行礼拜、举行宗教功课、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回民虽然也可以从这小巷通过,总觉得大院不能成方很不如意。有一年天下大雨,把院墙冲倒了。天晴后修院墙时未与高家商议,自作主张强行向外垒了一尺半,把大院趁成了方形。
高氏族人一见,心想,小巷本来是官中所有,并非单属哪一家。两家本来就隔着六尺宽的小胡同,行人过往都嫌不方便,现在你回民强行占去一尺半,还叫人走路不走?柴禾捆还能不能过去?这不是硬往眼里推石磙吗?你家强行占据一尺半,难道我家就不能占据一尺半吗?于是把自家院墙推倒,准备向西也移动一尺半。
回民看到高家也要把小巷占据一尺半,六尺巷只剩三尺了,这怎么能行?不顾自己不对在先,不甘示弱,立即聚集起百余人,手持大刀长矛、鸟枪火铳,准备与高家拼命。
高家年轻人看到这种情况,心想,明明是你们回民先做错了事,我家学着你家的样子你家就不愿意了,还拿刀拎枪准备开仗,未免有些欺人太甚了!一下在高家老院也聚集了百余人,也准备了刀枪,摩拳擦掌,准备和回民大干一场。
两家一二百人一见面,各自占据有利地形,先是高声争辩谁是谁非。一二百人个个高声嚷嚷,如何能辨得清是非曲直来?吵着闹着,刀枪举起来了,严阵以待,准备厮杀,大有一触即发之势,眼看一场流血事件就要发生。
高氏老族长读过书阅历广,看到这种情形,怕闹出命案不好收拾,急了,忙把儿孙们叫回家,低声说了一番话,年轻人都说这样最好,比出了人命强!老族长赶紧修书一封,派人骑马快速送进京城,请示帝师高钊中,想以此压制回民。
送信的见了老爷,说明来因,呈上书信。高钊中看了,没有说话,毫不犹豫的在原书信上写道:“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尚在,不见昔日秦始皇。千金能买宅和地,万金难买邻颂扬!和睦乡里为仁道,团结回民更应当。”然后把书信交给来人,命他火速返程,请族长把信转交给县令。
项城县令接到高钊中书信,打开看完,很受感动,认为高钊中身为光绪帝的师傅,身居高位,有权不仗权有势不仗势,不但不欺压回民,还要团结回民,实在是高风亮节,于是亲自到清真寺内宣读高钊中书信。
阿訇和回民听了高钊中高翰林的诗书,方知自己做错了事情,为高钊中高翰林的深明大义而个个感激万分。阿訇眼含热泪说:“高大人对我回族之深情,胜似兄弟,恩重如山,让墙之德,我之回民世代不忘。高大人能不与我等计较,我等为何不能谦让?它能让出三尺,我也能让出三尺,以供两家行走方便!”
阿訇发话了,回民先动手,把院墙向西移动三尺。高家见了,人家知错让了咱还有啥说的,也连忙把院墙向东移动三尺。于是狭窄的六尺小胡同变成了九尺大宽巷,不但行人走着方便了,而且可以过大车了。两家握手言和了。
县令先为高翰林之举感动,又被回民义举打动了,遂命人制作木匾一方,当场亲笔书写“仁和巷”三字,挂在街口,以作纪念,表彰回汉两族让墙之德!
高钊中的言行蕴含着中华传统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更体现出为官者德治礼序、崇德重礼的文化精华。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失三尺之地,换万世流芳。高钊中的谦逊礼让,不仅成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典范,更是中华民族里仁为美、和谐理念的充分体现。这便是一代儒臣风范的体现。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中华民族有着根深蒂固的家国思想、家国情怀,“仁和巷”的故事彰显了儒家修身、齐家、仁者爱人的博大内涵,更在为官修德方面,留下了最好的文化传承遗产。
知古鉴今,为政以德,正心修身,讲规矩、守戒律,即使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吸收传统文化的充足营养,坚持他律和自律相结合,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让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仍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至今,“仁和巷”已百余年矣,后改名为“清真街”。回汉两族始终团结亲密,睦邻相处亲如一家。昔之“仁和巷”回汉两家重仁道和睦相处,今之“清真街”房舍街道改观,人的精神面貌一新,成为民族团结的楷模!
两家礼让之举和高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