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0200000021

第21章 22.秣陵镇大吉寺

秣陵镇有座大吉寺。大吉寺在哪儿,如今土生土长的秣陵镇年轻人,也未必知道。

秣陵镇西大街路南有棵大槐树,大槐树向东约150米有条祖师庙街,祖师庙街对面是黄家胡同。这胡同当初是几家黄姓的出路,无名,仅能行人不能过车,后来因为发生争执,经多方调解,各家让数尺作为官胡同,相对宽阔起来,才称为黄家胡同。1980年代,因两所重要学校在此路东侧、南端,改称文化路。

顺着这条文化路或黄家胡同,向南一直走到尽头,就是大吉寺了。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那里过去不是项城一中,****时是项城县五七学校,1978年是项城师范,1986年是项城教师进修学校,2000年是老城高中吗?

对,这些都不错,新中国建国以前这里就是大吉寺,且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原来的路从大槐树西面南小街向南走到尽头,折向东到火神庙街东街口,再向东南延伸,两边都是水坑,路北就是莲溪老虹河故道。路上有座小桥,过了桥再走数十米有一条南北路,路两边都是水坑。路北头是项城一中宿舍院(即原莲溪书院),向南走数十米是原项城一中的东大门。1970年代,把原项城一中改为项城县五七学校(大门改为向北),把一中宿舍院改为老城高中。同时把那条斜路取消,从五七学校大门北二十米的地方修了一条东西路,通往老城高中。2000年教师进修学校搬迁到到水寨,校址校舍全部交给了老城高中。

大吉寺原来并不在秣陵镇,而是在今沈丘县槐店镇东南隅。槐店原名槐坊店,明宣德三年以前是项城县的县治,1948年以前还归项城县管辖,后划归沈丘,1950年代成了沈丘县的县城。槐坊店的得名大约在清朝康乾年间,但历史相当悠久。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国,其中有一个姬姓项国,子爵,国都就在槐店附近(具体位置沙颍河右岸谷水之旁。原谷水为汾河支流,解放后才改归沙颍河水系)。

到了春秋鲁僖公十七年(前643),鲁国灭掉项国。项地远鲁近楚,鲁国鞭长莫及,20年后被楚国吞并。战国时期,楚顷襄王曾封芈燕于项地,芈燕以项为氏,又称项燕,项羽即其后代。此时项地只为一邑,项燕并未建国。西汉置项县,到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始增一“城”字,为项城县,此后名称再无变动。到了明宣德三年,为避黄河水患,项城县治从槐坊店迁至殄寇镇(今秣陵镇。之前称殄寇镇),大吉寺也随着搬迁到殄寇镇。

关于大吉寺的搬迁,清宣统三年《项城县志·祠庙志》是这样记载的:“大吉寺,在县治(今沈丘县槐店附近)东南,创建不知何时,唐人亦有题咏。明洪武初年重建,置僧会司。宣德三年(1458)避水患迁今治(秣陵镇),寺亦随,改于县治西南隅。(秣陵镇西南缺角处,海河东岸、北岸)”这样说来,大吉寺迁至秣陵镇也有五百年的历史了。

大吉寺,原名清源寺,是什么时候创建的?先看一首诗:“石路无尘竹径开,昔年曾伴戴颙来。窗间半偈闻钟后,松下残棋送客回。帘向玉峰藏夜雪,砌因蓝水长秋苔。白莲社里如相问,为说游人是姓雷。”这首名为《大吉寺》的诗,就是写大吉寺及其附近景色的,作者是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县志所说“唐人已有题咏”,唐人指的就是温庭筠。温庭筠生活于公元812年至866年之间,但这并不能说明大吉寺就创建于那个年代,而应该还早。唐德宗时代在公元780年至805年,唐德宗崇佛,在全国各地大建寺院,大吉寺会不会是那个时候建起的?可能还要早。

因为《大吉寺》诗中提到了戴颙曾来此。戴颙(377—441),谯郡銍县(今安徽濉溪)人,字仲若,著名的艺术家,在雕塑、绘画、诗文和音乐等方面造诣很深,尤精音乐。父戴逵善琴书,颙并传之,凡诸音律,皆能挥手,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作新声;以孝行著称,年十六遭父忧,隐居不仕,后其宅建为招隐寺。诗中提到的“白莲社”,指的是白莲教,最早就是“净土宗”,东晋慧远禅师在庐山东林寺建立白莲社,正是戴颙少年时期。

诗中还提到“游人姓雷”,指的是南朝宋人雷次宗(386~448),字仲伦,豫章南昌人,方志家、教育家、佛学家。少入庐山,师事著名佛学大师慧远大师,从学三礼、毛诗,并修净业,兼通儒佛。后立馆于东林寺之东,首创分科教学,对隋唐时代专科教育的发展有直接影响。两次被皇帝请到京城讲授儒学,齐高帝萧道成曾是他的学生。与彭城刘遗民,雁门周续之,新蔡毕颖之,南阳宗炳、张士民、李硕等,从远游,并“沙门千余人”结白莲社。为东林十八贤之一,对净土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果像温庭筠在诗中所说的“昔年曾伴戴颙来”、“白莲社里如相问,为说游人是姓雷”,大吉寺的年代相当久远。考证二人身世,温庭筠所说不是空穴来风。

佛教最早是东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的,大吉寺会不会是东汉明帝时期创建的?如果是东汉明帝时期创建的,大吉寺的年代就更久远了。不过,这只是猜测。

清宣统三年《项城县志·祠庙志》在记载大吉寺的时候还说:“成化二十一年(1485)重修,邑进士张遇碑记现存:‘凡遇庆贺,官吏师生习仪于此。朔望讲约亦聚于此。’年久渐圮。康熙五年(1666)邑生员阎熔,里民袁印茂、唐文华、方华德等重修。二十五年(1686)知县顾宗芳重修。”咸丰七年(1857)王淑性、李连城率众重修。同治五年(1866)合邑绅商补修。岁久倾圮后,又重建人祖殿三楹,拜殿三间,千佛殿三间,观音阁一间,客厅三间,斋房十三间,山门五间,瘟神殿三间,罗祖殿三间,院外十王殿三间,五佛殿、葛仙殿各四间,前后山门以及周围垣墉。据老年人说,大吉寺宣统年间尚保存完好,民国年间尚有残殿数间。大吉寺所处位置高出其他地面一米有余,山门向东开,即原项城一中东大门处。

大吉寺里还埋葬着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据宣统三年《项城县志·祠庙志》记载:“傅忠壮公墓,在城(旧项城县城,今秣陵镇)内大吉寺门前百余步。”邑人阎松墅书碑曰:“呜呼!公当有明之季,不惜一身以全项。父老相传,公遇难遗骸殓棺浮厝于大吉寺门庑间。因寺僧不德,庙貌剥离,门庭浸毁,倾垣断瓦之所覆压。因举公之槥(棺木)而瘗(埋葬)之,日久竟至泯灭无传。。咸丰七年(1857)。。邑人筑城掘土,见柏棺漆丹古色蔚然,与父老传闻者适相符合。前邑侯彭公(彭旭,字暄坞,新化人。清道光举人。咸丰九年任项城知县)博采旁证,确知为公墓。因修冢植垣于大吉寺门前百余步,冀将来有所稽考,不至益久而鲜据。”应该位于原项城一中的操场内,今老城高中所建学生宿舍楼处,今已无存。

傅忠壮公为何人?就是傅宗龙,时任明兵部尚书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负责追剿李自成起义军,成效不大。崇祯十四年(1641)被李自成起义军牵引到今上蔡县和店镇孟营大败之,再牵引到火烧店(今平舆县东和店),激战三昼夜,兵败被俘,李自成起义军准备利用他赚开项城县城,宁死不从,并告知城内真相,被义军杀于西关吊桥处,谥忠壮。

1962年至1965年,我在项城一中读书,当时一中的格局分为三部分(只算教学区,不算宿舍院,宿舍院莲溪书院另有专述):西部为教学区,前后四排房教室,砖墙机瓦顶,每排十五间,每排四个教室,中间有一个三间大活动室,全部是解放后新建。教室西面是一个南北坑,坑西面是学生厕所,建在老城隍遗址上,高出地面两米。厕所南端有西大门,不常开。前排教室前为空地,作为学生课间休息活动用。空地南边为学生大伙和茶水房。伙房南面是苇子坑(1980年代用旧城隍土填平,校院延伸至南海河岸边),坑南是旧城隍。

中部为教师办公区,为两节四合院。后院最北面正房十二间,砖墙机瓦顶,出厦,为教师办公室。东西厢房各十五六间,砖墙机瓦顶,设有教师办公室、图书室、医疗室等。均属解放后新建。2000年还存有东厢房三间,应为大吉寺旧房。东厢房正中为学校东大门(有大门楼),向东到操场。从东大门向西为通道,通往教学区,西厢房正中只有过道,没有大门。东西路南面有六间腰屋,砖墙布瓦顶,为校长室、教导处和会议室。腰屋南面为前院,院内有东西两个小花园,中间有小路,养有牡丹、菊花、木槿等。花园前是倒座房,土墙草顶,为教师伙房、工人住室等。后院约占整个院子的三分之二。

东部为操场,南东北三面有围墙,向北通往后院宿舍区。从原来的斜路到达西大街。

西部区和中部区之间有一南北路,向北到北院墙止。1970年代,项城五七学校将中部部分西厢房和腰屋拆除,又建三排正房,作为教师宿舍用,开北大门。1986年,项城师范在学生大伙北面空地上建正房十五间,作为河大体育班教学用。

1988年,老城高中房屋不够用,将操场全部地皮和办公区东部一半房屋划给高中。

1992年项城教师进修学校削平厕所高岗,填平教室西面水坑,作为操场。将教室和西厢房之间南北路加宽,向北直达西大街。

2000年,项城教师进修学校合并于项城中专,校舍全部交给老城高中。当时还存在东厢房三间。2002年,老城高中拆掉原河大体育班用房,建起一栋四层教学楼。2004年,老城高中在老操场东部建起一栋四层学生宿舍楼。

如今,大吉寺老房屋一间也没有了,连个影子也看不见了。

补遗:1、据说大吉寺内有一眼浇花井,砖甕,人们曾把一作恶多端的寺僧填到此井中,然后用一碾盘盖住,如今已找不到位置。

2、1992年,我和曹三民都在教师进修学校任教,进修学校在南面旧城隍的北侧位置上开辟菜园,我们二人刨地时挖出很多人骨,杂乱无章的堆放着,估计应该是古代战争遗留下的攻城敌人的遗骸。

3、大吉寺遗物存留有大钟一口,四尺多高,直径三尺多,足有上千斤重,上镌文字与花纹,架在两个砖砌柱台上方铁梁上,笔者1957年还曾见过,记不清文字写的是什么了,也不知是铁铸还是铜铸的了。当时作为学校信号钟用,用粗木棒敲击,声音浑厚,夜间能听十几里。1962年再到项城一中上学,再没见到此钟,不知其下落了。

同类推荐
  • 一钟定江山

    一钟定江山

    长篇历史言情小说《一钟定江山》以大宋王朝名将苏颂发明的浑天仪神钟的归宿为线索,描写了苏颂与辽国公主花田和宋朝阁阁含黛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情纠葛,既有金戈铁马的战场厮杀,又有儿女情长的缠绵悱恻,在中原的和平与痴心爱人之间权衡,苏颂最后选择了花田,一往情深青梅竹马的含黛阁阁最终终身未嫁,为了营救苏歌,最终献出了生命。演绎了一曲荡气回肠感召日月的保家卫国和拯救爱情的旷世畸恋。
  • 江山如歌之芳华如梦

    江山如歌之芳华如梦

    一场上古的误会一场灭族的恩怨一颗复仇的心使她步入后庭十年宫斗十年战争她爱上了仇人的儿子却不得以杀了他又一个人给了她爱却又血染战场悲痛欲绝的她最终身着龙袍在万岁声中坐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开创锦和盛世
  • 辛亥:国运1911

    辛亥:国运1911

    本书介绍了清末黄花岗起义、立宪运动、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1911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 永不消逝的城池

    永不消逝的城池

    本书收录虹玲从一名文学爱好者到成为一名作家的相应作品,可从中看出一名作家的成长心理路程。
  • 武乱大周

    武乱大周

    大周千载,盛极而衰,兴帝逆天而行,国兴族弱,五代单传寿不过三十,杨信登基,天机莫测,八载而定四方,弱冠之年远走天涯,国势复衰,天灾人祸,烽烟四起。杨信回朝欲以一己之力再逆天行,兴衰成败熟可知。以武乱周,成败由人。
热门推荐
  • 逝去的时间里

    逝去的时间里

    古老的预言,恶灵再次涌动,处处迷雾与荆棘,我不知何谓爱与使命,不知何谓光明未来。我只想拥有那一片安宁,尽管我是一个伟大的魔法师......
  • 梨花巷

    梨花巷

    城中著名花花公子,胸大无脑十八线老模,轻松的麻雀变凤凰..........
  • 帝破乾坤

    帝破乾坤

    被遗弃的家族旁系,没有修炼秘笈,只有祖传《器典》,一个从小被欺负的闷骚男林枫修元气,练真元。走上一条属于强者的道路。
  • 绝世复制

    绝世复制

    本是八旬老顽童,却因为玩游戏来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洪荒。本以为会平凡的度过一生却意外的发现自己游戏中复制别人道法的能力也随之来到了这里。本欲做个小仙逍遥自在,却无奈惹下诸多强大死敌!是命运的抉择,还是天道的眷顾?不一样的洪荒世界,一切尽在《无限复制》
  • 遥远了爱恋

    遥远了爱恋

    你一见倾心时,我却懵懂无知,等待最苦。你的十年守护,我用一生来还,等我好吗?
  • 超强异能者

    超强异能者

    被命运选中的你会选择什么,左轩选择坦然接受,作为被命运选择的左轩,拥有了与世界抗衡的实力,不仅如此,随着实力的增强,发现了一系列不为人知的东西,一切尽在(超强异能者)
  • 莫忘天涯

    莫忘天涯

    未经处世的少年逃离亲人踏上江湖路追求他想要的快意恩仇,可是事与愿违一切并非他所想亲人的身死使他内心愧疚不已整个人宛如行尸走肉一般,恐惧,惭愧,悲伤,仇恨,时刻伴随着他,仅有十几岁的他将如何脱离这些?能否重踏江湖路,血洗仇敌,独步天下。
  • 领主咆哮

    领主咆哮

    现代军人异世重生,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公爵家的二公子。作为王国闻名的废材贵族,艾伦表示压力很大。管家很神叨、属民穷又刁。古堡旧又破,女仆很健硕。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废材贵族表示他的理想很简单,就是干翻一切想逆袭的刁民!
  • 安墨的魔法时

    安墨的魔法时

    安墨-切尔斯,穿越异世成为银龙阿斯特尔的后裔却为禁魔体质,且看她如何拯救开尔仑往那强者巅峰走去。本文男强女强,还有萌宠相伴~
  • 就是要上天

    就是要上天

    阁下何不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刘口如是对着硕男说道,与此同时的,他还从裤衩里掏出那黢黑臭手故作潇洒的用力扣了抠鼻子。看着眼前恶心的让人想吐的废物,硕男心里却是一笑:这垃圾怎么总是缠着自己,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想到这儿,他缓缓关上了正在放着禁忌级动作电影的电脑,然后也不管裤子几乎都被顶破了这件事,反而是掏出一颗烟叼在嘴里,暗自陶醉的喃喃自语道:“我要是会飞那该多好啊,那可是装逼绝技啊!”平淡都市暗藏玄机,天真主角突生异能!世界格局风云涌动,且看硕男,如何纵横捭阖、百无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