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瑛抱拳微笑道:“崔师兄,你这么急匆匆赶过来找我,所为何事啊?”
崔晋一把揪住郎瑛的衣襟,发怒道:“郎瑛,你小子少和我笑嘻嘻套近乎,你做过什么不地道的事情你心里自然清楚。”
郎瑛倒也不恼怒,依旧笑呵呵地说:“崔师兄,你是个爽快人,不要和我打哑谜啊,我每天打理教尊那边好多事情,哪有闲心猜这个啊。”
崔晋被郎瑛用“教尊”二字压制了一下火气,唔得怔了一下,郎瑛趁势用手慢慢推开崔晋的手,重新整了整衣襟。
刚才显见是郎瑛占了上峰,崔晋心想这郎瑛平日狐假虎威惯了,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气得更是火冒三丈。
这时又想起刚才丰坊对他说的事情,胸中的怒火已经无法控制,大脑一热,用力一推,郎瑛便摔倒在地。
这阳明教功力修为倡导“书剑合一”,并且是以楷书筑基的,所以寻得一本好的碑刻拓本临摹是很重要的。
楷书是从汉隶演变而来,到了唐朝逐渐成熟起来,到了唐末发展到了顶峰,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是最成就最突出的三个楷书大家。
学习楷书一般都由欧、颜、柳入手,而柳体因为结体森严,一丝不苟,临习中一笔不佳,则整字顿觉面目可憎,所以从柳入手难度极高,令人却步。
阳明教中柳彻是柳公权的嫡传后人,他最是推崇柳体,郎瑛也是发自内心喜欢柳体的,所以他二人趣味相投。
而唐钦岳这些比较靠前的弟子们都嫌柳体入手太难,所以极少有人临习柳体,即使有两三个,也是有为了迎合柳彻喜好的目的。
崔晋酷爱欧阳询,所以他是从临习欧体入门筑基的。
欧阳询横跨隋唐两代,在隋朝做过太常博士,到了唐朝又被封为太子率更令,所以也称“欧阳率更”,他的楷书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于平正中见险绝,十分便于初学。
临习书法是离不开好的拓本的,欧阳询传世的楷书名碑有《九成宫碑》、《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皇甫诞碑》四块。
其中《皇甫诞碑》碑立于贞观初年,尚留有欧阳询早年魏碑笔意;化度寺碑立于贞观五年,以方严著称;《九成宫碑》晚《化度寺碑》一年而立,以秀劲名世;而《虞恭公碑》为欧阳询八十岁所写,是其晚年精心之作,可惜碑文残缺过甚,存字不多。
大多数学习欧体楷书的人都是从《九成宫碑》入手的,崔晋也不例外,但是崔晋还有个嗜好,就是喜欢收集稀有的欧氏名碑拓本。
崔晋的家境十分富裕,他父亲置有百顷良田,豪宅数座,因而他可以拿出大把银子来满足自己的收藏喜好。
自从到了阳明教之后,崔晋陆陆续续和其他弟子购买过一些欧阳询的名碑拓本,但是称得上经典稀有的,却未寻得一本收藏,实为憾事。
有天,一个叫夏端方的弟子突然找到崔晋,说自己有本宋拓本的《化度寺碑》,崔晋闻言欣喜若狂。
拓本是用宣纸紧覆在碑碣的文字上,用墨或朱砂打出其文字,然后装裱成册,虽然始于唐代,但是唐拓留存也最少,尤为珍贵。
宋拓碑帖,拓工十分讲究,纸墨都十分精良。所以拓工精良的宋拓本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崔晋打开夏端方拿来的《化度寺碑》,眼睛不由一亮,的确胜过他收藏的拓本数倍不止,来回仔细翻阅了好几遍,爱不释手。
原来这化度寺碑命运最为多舛,该碑文是《北齐书》作者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亲自书碑,原碑石被发现时已断砌于陕西终南山的一个佛寺中。
北宋庆历年间,河南知府范雍来寺庙游览,见到此碑后叹为至宝,徘徊许久不忍离去。一名寺僧听说后误以为碑中藏宝,遂下狠心再次断碑寻宝,结果一无所获,便偷偷将已断为三截的石碑残石丢弃到寺后。
范雍重访此碑时,看到它又遭磨难,叹息不已,遂派人将残石买回重新砌好修复后,立于赐书楼下。
靖康之乱中,此石碑被藏于井中,乱后又被捞出来棰拓了数十本,此后原石便不知所终了。
由于原石的拓本极少,因此在宋代就已经千金难得了,南宋江湖诗派领袖刘克庄曾花了十年时间搜求,在了却心愿后发出了“收拾一碑劳十载,此生凡事不须忙”的欣叹。
《化度寺碑》的妙处,在于严劲缜密,神气深隐,具有体方笔圆之妙,有超尘绝世之概。南宋书家姜夔说:“化度胜于醴泉,骎骎入于神品”。
崔晋虽然对碑刻拓本有所研究,但是毕竟年纪尚轻,所以不敢轻易出手购买,有心拿着去让深得欧体笔法的仙佐吕确去给鉴定一下真伪,但是又怕吕确见了喜欢,直接掏了银子买去,到头来弄得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
阳明教里有专门传授书法技艺的老师,但是柳彻立了规矩,不让这些老师们给弟子鉴定碑帖刻本的真伪,因为这样的话,弟子们会耽于私下买卖拓本牟利,而无法安心习书修行。
当然崔晋更不敢直接拿了去找教尊柳彻给鉴定,这事让郎瑛去办还差不多,柳彻对郎瑛那是十分溺爱。
所以崔晋打定主意后找到郎瑛,和郎瑛说了许多奉承话,郎瑛委实难以推脱,最后只好答应了下来。
郎瑛拿着这拓本去给柳彻看,柳彻翻了几眼并不置可否,他晓得肯定是别人委托郎瑛来办此事的,只是说如果是有弟子想出售此拓本,可以自己过来和他直接商量价钱。
郎瑛退下去把这话一字不漏的转诉给了崔晋,崔晋听后有点发懵,琢磨了好久,觉得柳彻说的最后那句话比较靠谱,既然柳彻也想要买,那就是真的了。
因为这唐拓和宋拓珍贵稀有,所以有些人为了谋取暴利,就在唐拓和宋拓的真品上进行复制加工,然后再想方设法做旧冒充真品,实为复刻本。
崔晋担心夏端方准备卖给他的就是复刻本,所以心里一直不踏实。但是夏端方索要的价格并不高,也就三千两银子,这价钱要是真品宋拓本的话着实是白菜价格了,所以这价钱对崔晋来说十分具有诱惑力。
夏端方这人平时比较整在,不喜欢和别人交往过甚,所以崔晋打听了半天,也没探听到夏端方的为人处事特征。
崔晋最后还曾试探问夏端方关于这个拓本的来历,本以为夏端方会编造出一段惊心动魄的段子来蒙他,没想到夏端方只是说非偷非抢,至于流传次序说多了都是传奇没必要,主要的是辨别真伪就行。
这话的确出乎崔晋的意外,夏端方那一副你爱买不买的样子,实在看不出什么急于骗人脱手的猫腻,崔晋的疑心也就慢慢消弭了。
崔晋心里也有小九九打算,即使夏端方骗了他,反正都在同一个门派,走眼的话直接找夏端方退货就行了,自己也不损失什么,所以最后崔晋拿定主意了去购买。
因为三千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崔晋身边没有这么多钱,所以便请假带了夏端方回他家里拿钱。
谁曾想,夏端方收了银子,回到阳明教后把拓本交给崔晋后,第二天便人间蒸发了,了无音讯。
这事情在阳明教弟子中炸开了锅,人们都说崔晋中了夏端方的圈套,花了巨资买了个不值钱的翻刻本,这手段实在太高明了,崔晋是傻瓜之类的话语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