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79100000015

第15章 井陉之战

韩信知道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于是就放心的带着部队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还不到30里的地方,停下在驻扎。到了半夜的时候,他选了轻骑兵2000人,每个人拿了一面代表汉朝的红色的旗子。让他们从小路到赵国的大营附近的山上埋伏下来。他对这些骑兵说,“赵国看到我逃跑,必定会用所有的兵力去追我,大营就空了,你们看到他们出来追我后,就乘机攻进大营,拔了赵国的旗帜,插上我们汉国的旗帜!”

然后命令他的偏将为大家做饭,说,“今天打破赵国后,我们再聚餐!”

他手下的将士们都不信能打败赵国,但谁也没有反驳他,都假装同意他,一起回答道,“好!”

韩信接着说,“赵国已经先占据了有利地形做了大营,他们没看见我的大将旗鼓是不会发动进攻的,怕把我们打败了,我们就逃回去了。”

于是就先派了一万人出来,背着水列开了阵势。赵国的军队果然没有攻击这一万人,反而大笑起来。因为按照兵法,一定要给自己留下撤退的路径。韩信这一背水而战,那到时候打败了,连退路都没有了。这是连普通士兵也不会犯的错误,而偏偏韩信就犯了,所以赵国不管士兵还是军官都笑了起来。

到了天刚蒙蒙亮的时候,韩信就亮出了大将的旗鼓,打着鼓出了井陉口。赵国看到韩信终于出来了,于是就大开营门,攻了出来。韩信指挥大军和赵军打了很久,觉得时间差不多了,韩信就假装抛下了大将军的旗号和战鼓,往水边那只部队靠拢了过去。于是两军合作一处,准备抵抗赵军。

这赵军一看胜局已定,果然如韩信所料,所有的人都冲出营门来攻击韩信和张耳。韩信和张耳这个时候已经合并了两只军队,军士都誓死作战,赵国人虽然多,但也战胜不了。

这个时候韩信安排的那一只奇兵,轻骑2000人看到赵国果然空着大营追击韩信了,立刻找准机会攻到大营里面。占领了大营的外围后,这2000人立刻拔掉了插在外围的原来赵国的旗帜,把汉国的红旗插了上去。

再说回河边的战场,赵国的将领本来以为很快就可以收拾掉韩信的部队了,没想到韩信的部队这么牛B,打了半天愣是没打回来。这个时候自己的部队也呈现出疲态了,赵国的将领就想先回去休整一下,回头再战。没想到赵军回到大营门口之后,看到大营上的旗帜全部换成了汉国的旗帜,还以为赵王,包括赵王的将相已经全都被汉国搞定了。这一下子军心就乱了,很多人就开始逃跑了。赵国的将军虽然大喊着逃跑者斩,并且真的砍了几个逃跑的,但是军心已乱,主帅都死了,大家主心骨都没了,还打个什么劲,所以士兵们还是不停的逃窜。

这边大营中的2000人这个时候已经休整好了,看到赵军乱了,立刻骑着马从大营里面冲了出来。本来马军对步兵就有优势,更何况以逸待劳,以治待哗,以有心算无心,所以这2000骑兵和后面追过来的大军一夹击,赵军立刻就击溃了。那个自称义兵不用奇谋的成安君陈余在战场直接被杀,赵王歇被俘虏。

战斗结束后,韩信手下的将领们就开始献上自己抓到的俘虏和敌人的首级,接着大家就大摆筵席庆贺胜利。

完事之后,大家就问韩信了,“《孙子兵法》上说,‘派兵布阵,要右边和背面靠山,前面和左边临水。’我们也觉得这样才是进可攻,退可守的阵势,但是将军反而命令我们背水而阵,说是要‘破了赵国后会餐’,我们都不信能赢,当时就假答应着,没想到最后反而真的赢了,这是什么缘故?”

韩信就说,“这在《孙子兵法》中有说过的,你们虽然读过,但是没有留意到,《孙子兵法》不是说过,‘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并且我所率领的也不是训练有素的精兵,这就是所谓的,‘驱赶着集市上的人去作战’。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把他们置之死地,让他们明白败了就没有活路,一定会死,这样他们才会奋起作战。如果给他们留着撤退的道路,那一有危险,人人各自逃命,那我还怎么能用他们呢?”

众位将领都说,“非常好,不是我们能做到的”

资治通鉴上对井陉之战的记录到这里就结束了。但这个是韩信所指挥的非常经典的一次案例,所以虽然韩信已经指出了之所以胜利之处,但小胖觉得不够细致,还想仔细的分析一下整个战局的过程,仔细研究一下为什么韩信能够胜利。

一般而言,比较常见的攻城过程,就是攻击方在城外驻扎,然后厉兵飨士,如果城池防守不是很严密,那就用云梯,大家通过梯子爬上城楼,砍了敌人,夺取城池。但如果防守严密那就麻烦一些,有很多办法,要么建造攻城楼,就是那种很高的木楼,但是下面又轮子可以推着走,建成之后士兵们在楼上,下面有人推着,直接推到城墙前,然后就可以直接爬上城墙,攻克城池了。要么在城墙外堆土山,等高过城墙了,那城池也就岌岌可危了,还有就是挖地道,或者直接挖进去,或者用炸药炸。再有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水攻,或者火攻等等。上面说的这些办法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攻城之法,一般按照经验来说,攻城方的人力要是守城方的三倍,这样才有可能攻下。当然这个3倍要依具体的情况而定,城池是不是高大坚固,攻城双方的人员素质怎么样,主观意愿上是不是有必死的信念等,都会有影响。但是不管怎么说,传统的攻城方式,对攻击方来说肯定是消耗战,一个是时间有可能会比较长,再一个这可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场厮杀。攻城战中防守方占据着地利,所以防守方的死伤比攻击方会小很多。

知道了攻城战的基本情况,我们就详细来看看摆在韩信面前的困难。韩信要面临的困难可不是一般的多,也不是一般的麻烦。

一、韩信远涉千里客场作战,后勤很难保证,所以只能速战速决,拖久了后勤供应不上。而且搞不好就被人抄了后路,后勤直接就断了,那队伍不用打就散了。

二、韩信手下的士兵素质低。其实韩信本来是可以有很好的兵员素质,但这个时候刘邦和项羽正在荥阳和成皋一线打得不亦乐乎,韩信攻下魏国和代国得到的精兵都被刘邦调走了,所以留下的都是一些战斗力不强的。

三、士兵人数不多。自己这边一共才几万人,而防守方号称有20万,虽然实际没那么多,但肯定是比攻击方多的,那这仗还怎么打?

四、士兵远来疲敝,长时间的作战与行军,没有得到休整,士兵劳累。

五、地理占了绝对的劣势,赵国大营易守难攻。

六、摆在眼前的一个大困难就是井陉的道路崎岖狭窄,不利行军,部队绵延很长,万一哪部分受到攻击,其他部分根本来不及救援。

韩信这边是犯了无数个兵家之忌,按常理,那是九死一生的局势,根本就不应该出兵。

再反观陈余这边,那优势大了去了。城池坚固,易守难攻,以逸待劳,主场作战,地理、人头都熟悉,士兵又多又强,这陈余也是一个百战之将,一眼就看出了自己的优势,所以陈余根本就没把韩信当回事。

我们下面就仔细分析一下韩信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最后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胜利的。

兵法上首先讲究知己知彼,所以韩信的队伍离井陉口还很远的时候,韩信就已经派出了间谍和向导。通过向导,知道了井陉口的路况和地理,而那些间谍们的工作也非常的卓有成效,连陈余这边最高军事会议的情况都能摸清楚。

所以首先第一步,韩信正在发愁怎么才能安全的通过井陉口的道路到达赵军大营的时候,间谍们传回了消息,陈余拒绝了李左车的建议,不会在半路伏击他,而且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震慑其他诸侯,还特地准备给韩信一个机会,让韩信按自己的想法摆好阵势,准备好,然后再正面击垮他,让他败的没有话说。

这韩信听到了这个消息,那真是意外之喜。因为按照陈余的想法,自己不但不用担心井陉口的行军了,而且也不用费时费力的去攻城了。这个陈余妄自尊大,一定会出营和自己对战。要是去攻城的话,靠着自己这点兵力,无异于肉包子打狗。没想到眼前的这两个大困难居然这么就解决了,真是菩萨保佑,大吉大利了。

不过虽然可以到大营布阵了,眼下也远远不到可以放心的地步。因为自己带的这些士兵,无论是数量、素质还是士气,都不是赵军的对手,如果真的像陈余所期望的在战场上直接硬碰硬解决,那自己的失败将是毫无悬念的。

必须要有一个办法把自己的劣势拟补起来。那怎么办呢?现在自己的军队实力陈余也早就探听的一清二楚了,想要通过造势来震慑赵军也没戏了,赵军主场作战,地理环境非常熟悉,想要打个埋伏还真不太可能。所以对于一般的将领来说,即使是现在没有了前面的两大不利条件,那想战胜对手,也是不可能的,那韩信会怎么做呢?

我们来看看韩信的安排。一共安排了三支队伍,首先安排了一支2000人的骑兵埋伏在大营边上的高山上准备劫营,接着安排了一支10000人的队伍先去背水安排下阵势,最后自己整了大将旗鼓,摇旗呐喊的出了井陉口,在赵军大营前摆下了阵势。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韩信的总体思路是这样的,战役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佯装战败,第二个阶段是相持,第三个阶段是内外夹击。

第一阶段佯装战败

自己先带主力和赵军来打一场,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找一个时机,一方面不能损失太多的兵力,一方面又要做出支撑不住的样子,在这个时候佯装战败,向水边的军队靠拢。赵军这时看到自己战败了,怕自己逃走,赵军应该会把所有的兵力都调出来追击自己,准备全歼自己交战的军队和水边等候的军队。

第二阶段相持

和水上军并作一军之后,自己回身再战。只要到了这个时间点,拿我们的胜负就进入单行道了。因为这个时候,有两个条件达到了,一个是那2000骑兵已经驰入赵军大营,把旗帜都换成汉国的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但断了赵军的归路,更重要的是彻底击垮了赵军的军心;二是我们的士兵已经准备殊死战斗了。我们的士兵逃到水边,这个不是真的败逃,要是真的败逃的话,那的确是要输的,人人逃命,没有人会想着回来战斗,就像前些日子刘邦的56万联军被项羽的三万精兵赶下了河一样。但我们的士兵早就知道这个假装败逃是计划的一部分,而且思想工作早就做好了,打赢了,大伙升官发财,打输了,命都没有了。所以这个时候他们的状态,就像当年项羽破釜沉舟,士兵只带三天口粮时候的状态一样,都是准备拼命的。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的士兵虽然少,素质差,但是人人死战,不肯败退,所以赵军人数虽多,那也肯定战胜不了我们。

第三阶段夹击

到了这个阶段,赵军就会已经比较郁闷了,原来预料的摧枯拉朽式的胜利他们是看不到了,但部队还不至于慌乱。赵军久攻不下,必定会返回大营休整。赵军的将领的确有资格这样做,他们会觉得打不过就回去嘛,反正这里是他们的主场,打不过慢慢耗也耗死我们,还怕我们飞上天去。但等他们回到大营的时候,发现旗帜被换了,就会以为整个大营已经被我们占领,他们的主子也在我们手里,那他们就会失去主心骨,失去希望,这个时候他们就不只是郁闷了,而是真正的慌了。他们会觉得败局已定。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那些休息好的2000骑兵再从营里冲出来,蹂躏这些疲惫不堪心慌意乱的步兵,那就好比猛虎钻进了羊群,必定所向披靡,我们的主力再从后面一追击,赵军的败亡那就是指日可待了。

整个总体思路是非常缜密的,但是要想取胜,细节上还必须仔细考虑。

一、去埋伏的骑兵不能够让赵军发现。所以骑兵出发的时候是在半夜,先去埋伏起来。要是白天行军的话,指不定就会被赵军的侦察兵发现。

二、水边的军队去布阵的时候,不能被赵军攻击。因为只有一万人,如果遭到攻击,那必定会死路一条。这个没有办法,因为逃不过,只能在赵军眼皮子底下把这一万人布置过去。韩信这个时候根据间谍的情报,决定让着一万人先行,而不是跟着自己所带的主力一起行动。因为他料定让着一万人先行,陈余也不会攻击,因为陈余想要的是光明正大的正面击败自己,只要没有见到自己出来,这些小鱼小虾的陈余是不会在意的。如果这一万人跟着自己,万一马上就打起来了,那这一万人有可能来不及去河边布置。事实证明韩信看的确实非常准,陈余确实就没动这一万人。

三、交战之前要迷惑敌人,示敌以弱,以防敌人发现破绽,趁自己立足未稳攻击自己。要做到这一点,韩信特地让军士敲着鼓出了井陉口,弄出很大的气势,然后到大营前布阵。这种行为在陈余看来,就好像一只兔子拿着个小木棍在猛虎面前耀武扬威一样,陈余这个时候根本不屑于攻击。韩信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所以从从容容的把阵势布好,等待交战。

到了这里,韩信就确定了作战方略,并且顺顺当当的把三支参战部队运行到了指定的位置。

其实从整个战争过程来看,最失败的就是陈余的态度。太自信,太妄自尊大。他对自己的对手根本就不了解,只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就敢拒绝李左车的建议,放弃绝对的地理优势,把敌人放进门。而且在韩信把一万士兵就在他面前背水而阵的时候,根本没有思考这意味着什么,在他看来,韩信这种布置不过是个小儿科的接应军队,在主力失败后,这支接应军队就会如同墙头的草一样不堪一击,一吹就倒。但是他忘了不久之前,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就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一幕。当时项羽带着楚军为救援赵国,曾经破釜沉舟,命令士兵只带三日的粮食,去攻击当时谁也不敢攻击的秦军。结果楚军怀着必死之心,以一当十,锐不可当。这件事陈余当时亲眼所见,没想到不久之后,当类似的一幕重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依然没有能看透其中的奥秘,结果军败身死,和张耳只见的恩恩怨怨终于也彻底画上了句号。

同类推荐
  • 创殇

    创殇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大明小贼

    大明小贼

    街头小偷李慕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明朝成化年间,无法绕开一个普遍的问题。圣人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为修身?李慕:强撸灰飞烟灭!何为齐家?李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兴大明人丁,颇有压力!何为治国?李慕:窃玉窃香,如窃大国,此小事尔!何为平天下?李慕:那么多问题,很饿了,先去吃点茶叶蛋,泡面先,如此重大的议题,日后再说!且看李慕,错了,且看这小贼如何纵横大明!
  • 近代中国史事与人物:郑云山学术论文集

    近代中国史事与人物:郑云山学术论文集

    本书主要介绍了:郑云山才师是中国近代史领域里眼界开阔、功力深厚、学风严谨、卓有成就的著名学者。他对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滴血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等诸多专题都下过功夫,发表过一大批很我影响的论文。
  • 三国之雄风再起

    三国之雄风再起

    唐飞本是一个中科院的一个平凡的院士但是一件神奇的石头把他卷进了一个人才辈出风起云涌的造势时代且看他如何在三国从无到有发展自己的势力继而统一三国而后又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让隋唐盛世提前到来
  • 城市英雄

    城市英雄

    本书以独特的角度表现武昌首义。全书前后有著名学者章开沅、冯天瑜二位先生所作的序言和作者本人创作谈式的后记。正文部分共18章,前面5章归纳了武汉的城市历史地位和酝酿武昌首义的社会大环境;中间9章叙述了湖北地区革命组织的建立与武昌首义暨阳夏保卫战的发生经过;后面4章回顾了武昌首义的意义及影响包括首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清晰,结构合理。
热门推荐
  • 斗米也养恩

    斗米也养恩

    升米养恩也养仇,斗米养仇也养恩!人性的复杂不是能够用升米、斗米就可以量出来的。每个人都想做潇洒的施恩主,不愿做憋屈的受恩奴,要不然就不会有“嗟来之食!”这个词的出现。本文应该归类于种田经商,其中没有明确的施恩、受恩,只是以刘余金、王洪英夫妻俩为主线,讲述这一家子从无到有、从农村到城市、从被动做好事到主动付出的一个平凡小世界。因为有玄幻的超强外挂和金手指,因此在里面强加了很多理想性的东西。不要考究,因为现实中付不起那个代价。还是觉得《斗米也养恩》更加贴切一点,因此改回最初定下的书名。这还是清水文,有些不喜欢平平淡淡的朋友只怕不会爱看。
  • 时光里的芊芊

    时光里的芊芊

    有多远的距离,以为闻不到你的气息。谁知道你背影那么长,回头就看到你,过去让它过去。来不及喜欢你,白云缠绕着蓝天,如果不能永远在一起,也至少给我们怀念的勇气,拥抱的权利。
  • 九州须臾录

    九州须臾录

    路过的客人请你暂且停下来,请听我叙九州一段光阴一段事。
  • 魔君重生之人界风云

    魔君重生之人界风云

    何为爱?何为恨?万年累世,何不可放?生亦何欢,死亦不悲!万年前,他只是平凡人群中的一粒沙,完成着宿命的任务,以其天资勤奋道德,本应是仙界一路畅通,却惨遭背叛之痛,直至深受之人被困,却意外开启魔界至尊之魂。他有情,有义,有担当,一腔热血却未救下爱人而心死,但他的万念俱灰使他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那个伙伴……所在敌人却反成助力成就了他天门飞升之路。万年后,他已放下一切,却不顾一切卷土重来,众人惶恐,却不知,他只为了一个真相……却不想竟是如此不堪!
  • 剑仙李白

    剑仙李白

    李白是诗仙。这件事情,广为人知。但其实,李白也是剑仙,知道的人不多。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不是吹的,而是真的。李白的一生成就,诗篇只是随口而作,剑术才是最牛逼的。
  • 护送

    护送

    年满18,终于可以接任务出门。作为任务菜鸟,郑晓书很有自知之明的选择了一个芝麻级别的辅助任务,计划出门打打酱油熟悉熟悉外界,结果短程任务竟也一波三折,各种狼狈。虽然最后报酬可观,却也给初出茅庐的郑晓书留下了大大的心理阴影。
  • 冰火奇侠传

    冰火奇侠传

    人妖结合,天理不容!就算天不容许,也要逆天而行,化身妖魔又何妨!
  • 护美狂医闯都市

    护美狂医闯都市

    京都中心医院特病科,名义为特病处理,实际是无法治愈之病患的最后收容所。秦昊作为主治医师,专业黑锅人士,难道前程尽留于此?异石突变,天书偶得,来自三国的传承之力——曹操的绝世功法,以及华佗的神医之术。从此潜心研究绝世功夫《枭雄诀》,以及起死回生,去病延年的超凡妙法!有病?治!死亡医生摇身一变,成为绝世狂医!千金小姐,娇俏护士,美女病人闻名纷沓而至......劫匪?杀!菜鸟凡人表京都中心医院特病科,名义为特病处理,实际是无法治愈之病患的最后收容所。秦昊作为主治医师,专业黑锅人士,难道前程尽留于此?异石突变,天书偶得,来……
  • 修真云少

    修真云少

    刘云小时生患重病,被神秘人所救。当他重回都市之时,必让整个都市因他而翻天覆地!一身医术,亦能医人,也能杀人;一身棋术,无人可比,所向披靡;一身功力,无人可敌,斩杀千军。这也使他抱得美人归;冷艳总裁、可人萝莉、成熟御姐统统都到碗里来!!
  • 怪你年少,怪我轻狂

    怪你年少,怪我轻狂

    “祎晨,祎晨,你说我们的名字是不是天生一对??”“凌大少,你不觉得你该看脑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