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虎30岁左右,身体较胖,四肢较短,矮矮的个子却显得十分精神,圆型的脸上一双黑褐色的眼睛特别有神。
邓高瘦高个子,面色黑红,扁平的脸上颧骨大而宽,窄小的鼻子,圆圆的杏仁眼显得十分霸气。
阳赤也是瘦高个子,但却头大脸宽,杏仁眼,鼻根较低扁,声若洪钟。
张骞轻轻折起身,抱拳给三个人行了个礼。
“我是张骞,是朝廷的卫尉。”
讲到“朝廷”两个字,大家都吃惊的对望一眼。
“张骞兄弟,上次相见已两年有余,还不知道你在朝廷做官。”司马虎惊叹地说。
故人相逢,而又不知从何说起。汪龙和司马虎只是默默地望着张骞,三年前和两年前他们与张骞相逢的一幕,渐渐浮现在眼前……
三年前,张骞与汪龙相识与一次武林聚会。会后,二人结伴赶往长安,路上遇到一个老夫正在哭泣,张骞问明原因,原来老夫的孙女杏妮被山庄的一个庄主抢走,走投无路之际正巧与二人相遇。老者讲,庄主身矮体胖,看样子不会什么拳脚,只是他手下有十几个庄丁舞枪弄棒的会些功夫。汪龙安慰老夫一番,对张骞说:“兄弟,你虽在朝廷做官,但也是武林中人,咱们不能袖手旁观呀!”张骞说:“按理,此事应该报官府,耽搁了时辰,只怕杏妮有事……我愿与大哥一起前往山庄。”汪龙说:“好——不过,山庄等于虎穴,他们人多势众,我们两个怕是孤掌难鸣!我在邀请武林道上的朋友,再去山庄不迟……”张骞说:“大哥,事不宜迟,夜长梦多,咱两个深入虎穴,我有一计,可保救出杏妮……”汪龙说:“你有何计?”张骞说:“常言讲,擒贼先擒王,让老者带路,我们可称是老者的亲戚,前往看望杏妮,我们可趁机擒住庄主,让他们放出杏妮,然后再让庄主一个人把我们送到没有危险的地方即可。”汪龙说:“老弟足智多谋,日后将成大事也!”说完,两个人三击掌。
两个人和老夫依计而行,很顺利的进入山庄。听说杏妮的亲戚前来看望,庄主喜迎而出。
张骞向汪龙使了个眼神,汪龙眼疾手快擒住了庄主,吓的庄主直呼饶命,并喝退十几个庄丁让开一条路。在张骞的要求下,庄主让庄丁放出了杏妮。然后,在汪龙的控制下,庄主只身一人把他们送出庄外,又走了数里,汪龙才让庄主返回。
而两年前,张骞与司马虎相逢的事,是在一次偶遇。那天,张骞带领两名军士出长安办事,路遇一个又矮又胖手持大刀的人,此人气喘嘘嘘,脸上有血迹,好像正在被人追杀。张骞双手抱拳,向此人行礼。此人讲,他叫司马虎,因被仇人追杀才如此狼狈。司马虎说:“看兄弟这身打扮,像是朝廷中人,请兄弟救我……”张骞问:“追杀老兄的仇人有多少,他们为何要追杀你?”司马虎说:“他们有五、六个人,武功也相当厉害,追杀我的原因一言难尽……”张骞说:“看老兄面相,一定是武林中人,也是侠义之人——前面山坳里有一片树林,可设计打败你的仇人!”司马虎摇摇头。张骞说:“快随我去,如果仇人追近了,就来不及了!”之后,司马虎快步跟随张骞和两个军士奔前面的山坳而去。
到了树林里,司马虎问张骞:“仇人快追来了,兄弟有何妙计击败他们?”
张骞微微一笑,命两个军士在一处杂草丛生的地方找了三个被猎人废弃的陷井,在陷井上面摆上树枝,又放上不少杂草,还做了伪装……如法炮制,两个军士,在树林里又挖下了两个陷阱。
张骞让司马虎埋伏在一处陷阱旁的草丛中。两个军士埋伏在第二个陷阱旁的草丛中。张骞则埋伏在第三个陷阱旁的草丛中。
张骞又分别向司马虎和两名军士叮嘱了几句。
没过多久,五个手持凶器的壮汉扑进山坳里,他们在树林里左顾右盼,嘴里不停地说些什么。
司马虎和两名军士在草丛中跃起,大喊:“拿命来!”
张骞也跃出草丛,高喊:“张骞在此——”
六个人不知所措,见司马虎又多了三个帮手,先是一楞,接着分头向四个人扑去。
两个人扑往司马虎,都掉进了陷阱里。
两个人扑向军士,也掉入了陷阱里。
另一个手持铜锤的人扑向张骞,也掉到了陷阱里……
陷阱很深,里面插了不少木签,可伤人脚腿,性命无忧,这也是张骞善良心态的体现。
两个军士和司马虎与张骞聚在一起,张骞说:“老兄,不管你们是什么仇恨,还是饶了他们性命吧——趁他们在陷阱里,你赶快走吧,我们也赶回长安!”
司马虎觉得张骞说的有道理,与张骞互报了姓名,扬长而去。张骞带着两名军士向长安方向奔去……
故人相逢,回忆起往事,大家都特别高兴。
汪龙说:“见到昨天兄弟舍身救那个姑娘,你的一腔侠肝义胆,哥哥佩服,佩服——”
张骞忙说:“大哥言重了——扶贫救弱,忠心报国,乃是我自懂事以来立下的誓言,也是家父经常教导的格言……只是家父去年离世,他再没有机会看到我立志报国了……”
“兄弟真是一个当今为世不多的英雄,能有报国大志,也是我阳赤效仿的榜样!”阳赤冲着张骞一揖。
司马虎问:“张骞兄弟,你是成固人吧?”
张骞说:“大哥,我是成固人。没想到两年后我们却在这里见面,真是幸会幸会……”
“我也是成固人,咱们俩是同乡,只是我父母早丧,十几岁我就离开了老家,至今在江湖上过着刀尖上的生活,很少想起老家啦……可是,听了兄弟的报国大志,我的心也热了呀——”
司马虎说起经历,眼圈湿了。
大家都有思乡之情,于是,一片沉默。
张骞被赵淤扶着坐了起来,他的一番话打破了沉默。
“现在的国家自陛下登基之后,正逢盛世,可是西域的匈奴王单于多次派人越过长城南下,进犯我中原地区。匈奴军除了杀人放火,抢掠大量的财物外,还俘虏咱们大批的汉民去做他们的奴隶。当年,大汉开国皇帝刘邦曾经试图抵抗匈奴军,他也曾亲自率兵出征,结果反而在平城白登山(山西省大同市东)被匈奴军围困了七天七夜,只能答应采用陈平的计策,向单于阏氏求情,才得以脱身。在当时十分危急的形势下,迫使刘邦采用娄敬的建议,以刘姓宗室女儿冒充公主嫁给单于冒顿,还以丰厚的丝绸和珠宝等作为陪嫁礼品,并应允以后每年送给匈奴大量物资,这才暂时缓和了匈奴军的压力……此后,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汉王朝基本上都沿用了这种屈辱的和亲政策。但按年纳贡财物,并不能满足匈奴首领愈来愈大的贪欲,他们仍然不断地派兵进犯中原。当年,汉文帝曾经断然下令向匈奴进军反击,是他第一次改变了汉高祖以来大汉对匈奴的和亲政策,现在是汉武帝登基的第三年,他虽然只有18岁,可却有着雄才大略,朝中大臣们大都支持他出击匈奴,以雪前耻。”
众人听后,都不由啧啧称赞起来。
张决子说:“张骞兄弟,我佩服你的学识,可你这个‘郎’官在朝廷内算个多大的官呀?”
“是呀,兄弟!你刚才不是讲过你是个‘卫尉’吗?”李耗子说。
张骞有些尴尬的笑了:“各位大哥,‘卫尉’就是天子大院里的护卫,按咱们乡下讲,就是大户人家看家护院的家丁!”
“呵呵……”司马虎忍不住大笑起来:“兄弟,你的官也太小了吧,我认为,你空有一番报国大志!这么小的官,哪有机会跟匈奴军打仗啊?干脆,跟着我们走江湖吧……”
张骞腾地从床上跃到地上。
“大丈夫立志报国,官大官小也无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们都是年轻力壮,更是报效国家的大好机会……我虽然在朝廷内只是个看家护院的,但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带领大军出击匈奴,不获胜利,决不收兵!”
“好……”
“好兄弟……”
大家“叭叭”鼓起掌来。
“哎呀,兄弟,你怎能下床了!”阳赤说。
“是呀,我也不知道咋下来了的!”张骞风趣的说:“可能是我的伤好了吧!”
“呵呵……呵呵呵……”
大家又是一阵大笑。
汪龙对赵淤、赵泥讲:“你们俩去弄些酒菜来,我愿与张骞结拜为异姓兄弟——”
“太好了!——我们也愿意与张骞兄弟八拜之交!”
大家异口同声。
半袋烟功夫,一桌酒菜摆上了。
摆上祭品后,众人跪下,在这个沉寂的乡下大院,汪龙、李耗子、张决子、赵淤、赵泥、阳赤、司马虎、邓高与张骞结为异性兄弟。
汪龙排行老大,阳赤居次。
张骞年龄最小,这年24岁,排行最后,义称“九弟”。
这时,张骞才突然想起昨天傍晚被侯爷抢走的母女俩的安危。司马虎说:“我们三个人跟踪了侯爷,他把母女俩分别关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厢房,一个是柴房,侯爷的儿子进了厢房,要求姑娘顺从于他。可是,没有想到,她却哭叫着跑了出来……侯爷问儿子咋回事,但儿子说啥也不讲,气得喝醉了酒的侯爷愤然而去。”
阳赤说:“我认为,这母女两个并非等闲之辈,看她们的架势一定都是练过功夫的……”
“是啊!”汪龙拍了拍脑门,“昨天看她们自始至终都是一脸的冰冷,好像对张骞和侯爷的儿子相救,并不感什么兴趣。侯爷的人把他们往马上抱,她们两个一点挣扎反抗的意思也没有!”
张骞说:“大哥说的很对,我看她们的面相,肯定不是汉人!”
“不管她们是哪里的人,反正不能受侯爷的欺辱,我们一定要把她们救出来!”李耗子说。
大家都同意李耗子的建议。
夜黑月明,除了几声狗吠,长安城内一片沉寂。
张骞一行在阳赤、司马虎、邓高的带领下,潜入侯爷的府宅。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大红灯笼下,五个家丁被人倒挂着吊在了一棵大树上,嘴里还噻了东西。
关押母女俩的厢房和柴房的房门大开,却不见了母女俩的踪影。
面对突然变故,张骞一行只好离开了这个府宅。
风“嗖嗖”吹着,众人都感到了丝丝寒意。
汪龙说:“张骞兄弟,这几天,我已经给阳赤、司马虎两位兄弟相约了一件事,你打算去哪里呢?”
张骞说:“我有要事在身,以后有机会,大家再聚。”
九兄弟约好了以后会面的地址和联络暗号。
告别汪龙一行,张骞消失在夜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