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最后的决战篇
诗经《木瓜》的来源
公元前659年秋天,哀姜死在了外面,关于哀姜的尸体安葬的问题,齐、鲁两国进行协商,最后,鲁国决定还是把哀姜接回鲁国安葬,因为她毕竟是鲁国的“夫人”,按礼制嫁到鲁国就是鲁国的人,没有道理安葬在别的国家,那样就失了礼仪。也就是季友这样一个懂得礼制的人治理鲁国,才会如此申明大义。
齐国刚刚处理完哀姜的事情,就得到了楚国伐郑的军报,时隔五年,齐国在忙于“鲁难”和北面之事,一时间没有顾及到南面的楚国,楚国已经被子文治理得相当强盛,这是图强后的楚国首次“试敲”中原的大门:郑国。
还有一个信号在告诉管仲楚国开始动了——楚国原来的国号是荆,现在改成了楚,这就在暗示着楚国政府已经雄心勃勃,“楚”在《诗经》里的意思就是茂盛、华丽。
齐国立刻召集诸侯各国的军队前往救援,因为现在的楚国非比往昔,未知实力,所以,齐国叫上了宋国、鲁国、邾国(邾国是前段时间重新臣服于齐国)三个国家,率领联军星夜赶往,还没有到达郑国,攻打郑国的楚军就闻风而退。其实,在整个霸业的征程中,齐国和敌人展开正面的交锋没有几次,事情的结果都是对方得知强大的军事力量过来了,赶紧就跑掉,心理上已经产生了一种震慑。
楚军虽然跑掉了,联军大老远地赶来也不容易,而且和郑国元首郑文公也很久没有见过面了,忙于“鲁难”的原故。
于是,四国元首加上邾国的大夫就在宋国境内的柽这个地方举行会晤,同时签署一下结盟条约,也就是类似“谁有难就去帮谁”的内容。为什么要隔几年要签一次,会盟一下?这跟现在国际上经常反复地签定什么战略合作协定之类的,任何“合同”都有“有效期”,包括人的心理也有“有效期”。今年我们是好朋友,明年就可能有变心的,需要聚聚确定一下,你要是不来、不签,就说明你变心了。
《左传》鲁僖公元年经中记载:“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人于柽”。左丘明先生在后面的“传”中说了,实质上是来救援郑国,顺便会盟一下,这对齐国阵营的巩固是有好处的。
管仲跟齐桓公建议:“既然救援郑国没有打上仗,也就没有什么大功劳,现在正好聚集了一些诸侯,不如把眼前这件事情做了,而且顺路,又是大功一件。”
齐桓公问:“何事?”
管仲笑笑说:“卫国尚破灭,不如城之,以存卫,则名留千史。”
恩,好!齐桓公拍手称:妙!那样等于重新“封卫”,卫国国灭,现在重新帮其建设起来,肯定是千古佳话。
于是,公元前658年,春天,正好是万物复苏的时节,齐桓公率领救援的联军经过卫国,卫国国破,感慨一番,好象杜甫的那句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慨之后,就让诸侯都留下来帮卫国建一座都城,诸侯也不好推辞,内心被刚才齐桓公的感慨而感慨了。《左传》中记载:“二年,春,诸侯城楚丘而封卫焉”。
木瓜恩情
在黄河南面、邻近鲁国和齐国的地方楚丘,开始建造新的城池,基本上就是士兵一人一袋泥土,几万人一堆就成围墙,比较快的。可是,左丘明先生在“传”中说了一小细节:“二年春,诸侯城楚丘而封卫焉。不书所会,后也”。“后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鲁国没有来得及赶上,为什么没有来得及赶上呢?猜测可能是鲁僖公顺道溜回去看看媳妇之类的原故。
齐国大申仁义,为灭亡的卫国建造新城在当时的确是不得了的事情,乱世里面别人都巴不得对方灭亡吞并掉,自己得利,哪损利以为别人的,而齐国的损如此的大。
当时,流亡的卫国国人感激涕泣,奔走相告,高兴得几乎忘记自己国家灭亡的惨痛,无不感恩于齐国。齐国的“仁义”在那刻浸透人们的心理,让人们相信“仁义”未亡,“礼义”尚在,这是自周王朝衰败之后,人们心中燃起对“真”“善”的希望,“百家争鸣”的时代由此而开始。
在《诗经*卫风》有一首当时称赞和感恩齐国的诗《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歌中表达了人们的内心,朴实的百姓没有什么报答的,希望永远是“好朋友”,可惜这个愿望后来被卫文公给破灭了,齐桓公死后,这个所谓的“木瓜”恩情就被砸了个稀巴烂,以致于后人认为这首诗是在讽刺——哪有永远的友好,这些要等到以后说了。卫国人歌颂的《木瓜》奠定了中原安稳的局势,中原各国诸侯即便没有连成一气,起码相互之间暂时没有争斗,这就是个好机会,“家”里面安定了,就可以忙外头的事情。
管仲在结束“城楚丘”的活后,重新启动伐楚大计,对于齐国来说这个时候是个不错的时机,诸侯各国为齐国最近几年的各种举动所感动,齐国的“仁义”已经深入人心,“仁义”是可以召唤人们真心卖命的一种“魔法”。
齐桓公虽然自那次被哄骗之后,稍有安定,但是后来楚国不断强大的消息又惹起他伐楚的欲望,管仲当时已经认同。而因为“鲁难”耽搁之后,齐桓公暂时忘了这码事,可是,楚国突然又冒出来攻打郑国,使得这位霸主又念念不忘起伐楚。
的确,对楚国的军事行动不得不正式开始,而伐楚原本是管仲最后的目标。
伐楚路线图
为什么说伐楚是管仲最后一个目标呢?
因为在这些诸侯国里,国土面积没有比楚国大的诸侯国,前文说了楚国占着湖北、湖南两省的地域,齐国也仅仅是半个山东省。军事实力呢?楚国或许战备没有这些中原大国先进一点,但蛮夷也是和北方的“土匪”那样善战,特别能依托地形。齐国如果要打嬴楚国,在军事实力上就必须团结中原诸侯一起,可是,目前中原诸侯并不算真正团结。再者,齐国离楚国比较远,从山东到湖北现在做火车也要十几个小时,何况是带着军队步行前往呢,就是一场远征。所以,这是管仲最后的目标,但是它要提前了,因为这只狼已经危险到了他现在建立的霸业。
伐楚提前了,就意味着没有万全的把握和实力,胜利的概率就很低,怎么办呢?没有万全的把握和实力就必须缜密安排,只有缜密的安排和精心的准备才能把胜利的概略提高,就像“勤能补缺”一样。
管仲把伐楚从步骤上提前,那么原本的霸业战略步骤里,在伐楚之前还有哪些没有完成的事情呢?首先中原的各国虽然基本臣服,但也有零星的未处理;其次是北方的那些“土匪”北狄、赤狄、北戎等没有平定;再者就是南方蛮夷,在楚国旁边有许多小蛮夷国家在楚国的威慑下臣服于楚国,但他们时刻担心被楚国吃掉。把这些小国拉拢过来,把楚国孤立,是在计划中伐楚前的最后一步。可现在这些都搞乱了,这就是千变万化的乱世政局。
虽然那几步“处理零星小国”“平定狄人戎人”的基础没法做了,但拉拢楚国周边的蛮夷小国,这必须做,因为这个是伐楚的必要条件,起码在进攻路线上要做到妥当,没有阻击,秘密性,也要防止楚国的支援立刻到达给战斗造成不利的影响。
搬到版图上,就清晰多了,就是清理蔡国和楚国交界地区的障碍,因为齐国的联军是在那里拉开战争,如果周边没有处理好,一旦齐国的联军进入,会反被左右的这些小**队突然夹攻、包围,陷入被动的困境,那么,这场战争就会惨败。
管仲虽然不是什么厉害的将军,也没有“真枪实弹”地带过什么兵打过战,但精通兵法的应用和战略的部署,就好象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开国元勋***一样,他也没有真正带过兵去打仗,大多是在后方指挥,照样厉害无比。原因何在?善于读书,善于思考。管仲一生读书无数,特别珍爱姜太公的《六韬》。
那有人要问了,为什么“纸上谈兵”的赵括会失败,他也熟读兵书?千万不要误会“读书”,饱读书籍不是没有用,只是没有做到思考,赵括如果不去打仗,他可以做一个好老师。如果他善于思考,就不应该会败。
思考!管仲对着版图思考到了深夜,战略是从蔡国侵入楚国,可是也有从东面还是西面的选择,从哪个方向,战线不可能拉得很长,突破口只有一个。管仲最后选择了东面,东面的颖川县的位置,东面因为有淮河的地理优势,楚国设防军队较少。
那么,在版图上可以看到在这个位置上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叫江国,在河的北面,也就是靠着蔡国这面。另一个叫黄国,在河的南面。如果要从蔡国东面进入楚国,就要渡过这一条河,而且行动必须是隐秘的,这样才能保证给楚国来个突然袭击。而在这条线路上的江、黄两个诸侯国就十分重要,起码要使他们不阻碍远征的行动,而且要“视而不见”,让军队像一条蛇般静静地过去。
怎么样才能让这两个国家不阻扰而且“视而不见”呢?攻打他们,使他们屈服,那肯定是不行的,也容易暴露远征的目标,只有讨好他们。其实,这两个诸侯国表面上是臣服楚国,实际上呢,是害怕楚国这只“狼”,只能乖乖的,否则,就更会被吃掉,但他们乖乖的还是日夜担心自己的安危,因为“狼是吃肉的”,在不断地吞并和扩张,早晚会轮到他们。依照他们的这种心理,就可以进一步拉拢,但必须是秘密进行的,毕竟他们也担心投靠齐国会被楚国知道,楚国这只“狼”就会来吃他们。
会江、黄
齐国政府把战略方案告诉宋桓公,两国首脑就决定开始行动。宋国相对于江、黄这两个国家比较近,也有些交往,由宋国方面出面联系他们,当然首先就是送礼,派人做“说客”,但暂时不能把要经过他们国界的军事行动告诉这两个国家的元首,只能先看看他们愿不愿意投靠过来。还要保证一旦他们投靠过来,如果有人侵犯他们,齐国作为中原霸主必然相救,“救燕”、“存鲁”、“屡次救邢”、“存卫”就是很好的例子,国破了,齐国也能帮你重建。
日益在楚国强权威胁下的江、黄两国看到有这么“仁义”的霸主,可以保证国家的安全,并且是有许多真实例子的,他们自然是要往那边靠。人总是希望生活的安宁幸福,没有担忧,没有危险。
于是,江、黄两国在这种“安全”的诱惑下,在公元前658年,两国国君就秘密前往宋国的贯这个地方与齐桓公、宋桓公结盟。
《左传》中记载:“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这里称呼“人”,而不称呼爵位。有的史学家认为是两国属于蛮夷,鲁国的史官特意贬低他们,有的史学家认为并非国君本人亲自前来,只是派大夫前去,各有所述,可想是因为此次行动比较秘密,所以,没有太多史料记载其目的,导致模糊不清。《左传》的“经”中也只是说“服江、黄也”,大概鲁国的史官也根本不知道江、黄两国来参加盟会的是什么人物,齐国自然没有告知,只得知有这么一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