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借口
周王室这招借刀杀人对于齐国来说,是必须接的,头衔不可能不接受,接受了就必须替人家办事,否则是不义。虽然这个头衔可能很虚,但对于齐国,对于管仲的政策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此后齐国头上顶的就不只是一个盟主,而是周王室正式封的“九州之长”,名正言顺地管辖国际事物,以后的征讨也就不用再费周折去请示。
头衔接下来当然是很高兴的,但是,事情该怎么做?有许多种做法。对于卫国,齐国其实在“五大夫谋反”事件时,就已经想制裁一下这个擅自行动的家伙,危害到齐国所尊的周王室,也就等于没有给齐国面子,况且自此以后,也不来“朝齐”。这个时候,正好有这么个机会,能举着这个旨意去收服卫国。但是,这个旨意又有点问题。
什么问题呢?“五大夫谋反”事件的当事人卫惠公已经死掉了,现在执政的是他的儿子卫懿公,按理说父亲犯下的错误没有必要让儿子去承担,如果去惩罚当事人的儿子也不合乎情理,最多就是写封信责令改正错误之类的。
然而,问题要“正”过来看,周王室和齐国都不希望只是写封责令改过的信,他们要卫国服服帖帖地做自己的手下,但又不能无理地去攻打。
那么,这道题目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大家看一下:
周惠王要讨伐的是当年的仇敌卫惠公,但他已经不在了,本来可以不讨伐,可是,周王室还是记恨着卫国,卫国邻近洛阳而与周王室不合,让他感到不安,对他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他明知道旧君已死,还是要齐国去讨伐,给齐国出了这么一道难题。这本是无礼的要求,齐国要去做了的话,就是不仁义,但“无功不受禄”,不做也是不义。那么,办法当然是有的,可以敷衍,就像上面说的写封信讨问之类的。
但是,齐国自己对卫国有一个目的,齐国想讨伐卫国,控制那边的局势,因为卫国不和自己邦交,不臣服自己,当年擅自侵犯周王室,变心了。所以,齐国本身也是想治理一下卫国的,解决一下北面丢失的局势问题。
好了,现在很清晰,周王室的仇敌不存在,但周惠王一定要讨伐。齐国的问题——卫国不臣服自己——还存在,但需要借口。那么,两者目的相近,干嘛不用卫国当年“大逆不道”的借口呢?这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的逻辑,可是这个借口不存在了,也就等于没有借口。
不仅齐桓公想半天想得头疼,我们也很难找到解决的方法。
哎!管仲想到了解决这个逻辑的方法:“这个借口为什么不存在呢?不就是因为当事人卫惠公死了吗?可是,我们不知道当事人死了啊?对不对?因为齐卫两国没有邦交,你们国家死了国君也没有告诉我们,我们是不知道的。”
“嗯,对。”齐桓公再次如梦初醒,高兴地问大家,“你们知道卫国国君卫惠公的事情吗?”
“卫惠公?谁啊?”大臣有摇头的,有默不做声的,心里都在乐,这不是耍无赖嘛!
《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六韬》里说有不准耍无赖的吗?没有。兵法里说:“攻其不备”。这就是耍无赖。
冤大头卫懿公
公元前666年,齐国就这样装着不知道卫惠公的死讯,率领大军悄悄地去解决卫国的问题,一举两得,既办了周王室的事情,又收服了卫国。《左传》中记载:“春,王三月,甲寅,齐人伐卫”。
这次军事行动的用词是“悄悄地”,其实是比较隐匿的,没有叫上任何一个同盟国,为什么呢?因为聪慧的人心里都知道这是在装糊涂,这种行为其实也算是不仁义,所以,管仲建议齐桓公:做是可以做的,自己做,不要牵扯别人,免得贻笑大方。
可巧的是,齐桓公的大军经过鲁国边境,直逼卫国,据说遇上了一个真糊涂的卫国国君卫懿公,不问大军前来讨伐他的原因,以为是无理的侵略,就率着自己的军队和刚到卫国边境的齐国精锐的三军打了一仗,结果打得大败而归,这才静下心来,哭着问:你们干嘛要侵略我们?你们想要什么啊?我们都给。
管仲其实没有真想攻打卫国,还是想本着一贯的战略,达到效果和目的,让对方臣服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开战而损失兵力,这又不是吞并土地。可是,遇到这样一个就知道养宠物鹤的国君有什么办法?自己要冲起来挨一脚,本来就是件冤事,现在他都觉得这个卫懿公更冤,傻得冤。这会才知道来问什么原因,齐国告诉他:我是奉周王的旨意来讨伐“五大夫谋反”事件的罪。
啊?哦!卫懿公差点没从座椅上摔下来,惊讶了半天,才说:“那是我爹做的,不是我做的。”
“哦,是这样啊,怪不得打的时候远远一看不怎么像卫惠公呢。那这个罪是不应该算在你头上的,父亲的罪不应该让儿子背,那就这样吧,误会!”齐国装糊涂地回应。
“误会!实在是误会!”
“你也是不对啊!不经常来齐国走走,要经常来,哪怕是一次,刚才打的时候也认得,就不至于会打起来了,以后,要经常过来一下。”意思是要来“朝齐”。
“是,是,是,寡人一定来,一定来。”
卫懿公自己受了冤,还得向人家道歉,谁让他糊里糊涂地去和人家打。齐国是有损失的,如果先问清楚,就不会损失了,这是谁的错,是他卫懿公的,所以,他还要派了大儿子开方带着礼物去慰问齐桓公的大军。
还有更冤的在后头呢,他的大儿子开方不是带着礼物去慰问还停留在卫国边境的齐国大军了嘛,一般他国的使臣来慰问军队,军队总要摆出一副强大的军容来迎接,让对方感觉到本**事实力的强盛。齐国就摆出了一副强大的阵容,让卫国使者见了震撼,回去之后在国君面前称赞,让卫国国君知道齐国的实力。
不肖子开方
卫懿公的大儿子开方这么一去,果然被这副阵容惊呆了,无数的旗帜飘扬,一排排整齐的战车,铁甲战袍的威武将士,当时经管仲整编过的齐**队的确算得上是精锐部队。这个卫国的储君、太子爷开方居然被中原这个强国的军容所吸引,就好像贫穷的西部地区的孩子,被沿海城市来旅游的阔气商人的衣着和汽车所吸引,幻想着那边的美好,于是,他做了一个震惊的决定:跟齐桓公走!
跟我走?齐桓公也是很惊讶,这个人居然放弃太子的地位和将要得到的国君宝座,甘愿跟着我去当人臣,很不可思议,心里不由就喜欢上这个年轻人,收下了他。但管仲心里是不高兴的,因为一个人放弃家庭,放弃荣华富贵,那他去追求什么呢?必然有更强烈的野心和欲望——畸形的。而且,夺人的儿女也不是一件好事。
开方见齐桓公肯带他走,就连家里都没有通知一声,好像家里经常虐待他一样,高高兴兴地直接跟着齐桓公走掉。卫国那边,卫懿公派儿子去慰问快一天了,左等右等都没有回来,结果,跟人跑掉了。作为父亲,确实很郁闷,原来就很冤的一件事情,现在更加冤、更加倒霉、更加绝望。
开方这个人后来在野史上和齐国的坚貂、易牙并称“三贵”,就是受到齐桓公特别宠爱的三个奸臣。
卫国这件事就算大功告成,《左传》中记载:“春,齐侯伐卫,战,败卫师,数之以王命,取赂而还”。看到了没有?“取赂而还”,打了人家,人家还要送东西给你,不仅白打,而且还白拿。后来,有许多史学家,就说这种行为是极其不道义的,冤打了人家,还拿人家的东西。的确是不道义!
齐国不仅白打白拿,而且还凯旋而归,即便是“不道义”,可是,还是有人跑来求助,谁呢?郑国。
当初郑文公的父亲郑厉公死皮赖脸地要脱离齐国,现在郑厉公的儿子竟然做和他父亲相违背的事情,死皮赖脸地求齐国赶快去救他,再晚就来不及了。郑文公这个年轻人毕竟没有经历过什么凶险,现在有点事情就害怕得要尿裤子了,是什么事情呢?
说起来算满大的,但对于郑国来说,是经常经历的。南方蛮夷楚国已经出兵前来攻打郑国,其实,郑国几乎年年都会受到楚国或者南方蛮夷的一些小骚扰。但这次据说是正式出兵,所以,这是个消息有点让人担忧,难道强大的楚国要开始吞并中原的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