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树的等待
管仲曾经跟齐桓公说过,当老百姓的腰包鼓鼓的那天才是国家真正富强起来的时候,才是霸业真正开始的时刻,这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因为齐襄公时期的战争和骚乱使国内经济空虚疲惫,国人厌倦了战争,提不起精神去出征打仗,需要休养生息。
齐桓公说:“我是个急脾气,怕等不了太久,会不耐烦,你给个时间吧?”
管仲微笑地指着外面刚种下的栀子树苗说:“等到它结果,便是霸业开始的时候。”栀子树苗种下,一般来说要长二三年才能开花结果,长则五六年,有时候不定期。
齐桓公心想:这不一样没有给时间吗?那就等吧。可是,他的心里老是痒痒,想做点什么事情,有那么点想打仗的瘾,憋啊憋啊,怕憋不住做出什么来,延误了管仲治理国家的进度,就把自己急切的心情埋没在酒色之中,不问政事,整日听曲,沉迷美色,有人来上奏,直接就说:“去问仲父。”但是,他心里隐隐约约还是会浮现那种痒痒,一痒的时候就去看看那棵树苗,浇灌它。
公元前681年,春,万物复苏,齐桓公一觉睡醒之后,发现自己已经足足隐忍了二年零六个月。这天,他的雄心如春天的万物般复苏了,无法阻挡。他找来了管仲,虽然院里那棵栀子树还没开花结果,但是他不能等了,不能听天由命地等一棵树开花结果才开始他的霸业,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管仲从府里出来,望着满野的绿意盎然,也感觉到国君突然召见他,看来是“发春了”。或许这个时刻应该到来,内心忧喜参半,其实,在他的理念里,还没有到开始外交行动的时候,但是世事并非是按想象中那样去发展的。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并非是因为某一天的到来一蹴而就,这也仅仅是个开端,就像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到了从学校毕业的那天,即将踏上复杂的社会,前方的道路远比在学校攻读课程困难得多,而且遥不可期。
齐桓公急切地把管仲找来,又不好意思直接开口说我们开始霸业的征程吧,左思右想,带着商量的口气委婉地说:“仲父啊!寡人觉得国内粮食很充足,人民比较富裕,又懂得礼义,社会秩序治理得很好,你看,是不是可以去称霸做盟主了?”《东周列国志》中叫“立盟定伯”,这跟武侠小说里武林大会的味道相近,就是召集诸侯各国的首脑开会,在会上选出一个主持国际政局的盟主,当然一般来说谁最强大谁做盟主,伯或者方伯就是盟主的称呼。在武侠小说里,一开始当武林盟主的都是武功天下第一的人,在现实的国际外交上也是这样,谁的军事实力最强,就是谁坐这个位置,但是,后来管仲悟出了另一番道理,或者说理论。
管仲心里一笑,明白了齐桓公的意思,不就是实在憋不住了嘛,尿憋不住总要去撒掉的,欲望也一样,我是不会过分阻拦你的。他皱皱眉头说:“当今诸侯,强于齐者甚众。然皆自逞其雄,不尊奉周王,所以不能成霸。周虽衰微,乃天下之共主。”
也就是说现在的国际形势是周王朝并没有到灭亡的地步,人们的意识里还存在“周王朝子民”的概念,武力吞并天下的时候还没有到,任何人都不可能说让他灭亡就灭亡,就好像一个苹果没有成熟,是不可能立刻让它成熟,历史是有规律的。
齐桓公听了管仲前半段话,原本熊熊燃烧的心立时凉了半截,他屏息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管仲接着说:“奉天子以令诸侯,内尊王室,外攘四夷。列国之中,衰弱者扶之,强横者抑之,昏乱不共命者,率诸侯讨之。海内诸侯,皆知我之无私,必相率而朝于齐。不动兵车,而霸可成矣。”
如果你现在要称霸,只有一条路。这是管仲对以往事例的历史分析,成功地总结出来的这么一条独创的路线,他甚至是第一个提出可以不以武力为主要手段来征服世界的人,那就是“尊王攘夷”,这个方针类似于后世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然曹操有模仿管仲的嫌疑。而管仲是“尊天子以令诸侯”,更要高明得多,“挟”和“尊”是两种绝对不同的态度,最起码“尊”不会像“挟”那么让人反感而引发群雄反抗,军事实力相当的时候,德行最高的人往往能服众做首领。
“哦,如果不用武力,那行得通吗?”齐桓公还是有些不明白。
“并不是说不用武力,主要是用仁义征服人心,但如果遇到那种蛮横无理的,自然就要动用强大的武力。极端地说不用武力是不现实的,但是多年战乱,人们厌恶动用武力的国家,所以,先讲道理,然后随机应变。”
《孙子兵法》亦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指的就是外交手段的运用远远胜于武力,计谋的使用能敌得上百万的雄师。
“妙哉!”齐桓公听到这样的解释,感到淋漓尽致的畅快。
霸业启动
在阳春三月的江南,这个时节应该是满野的油菜花开,飘香宜人。齐桓公坐在北方山东省的宫殿里,当然闻不到杭州这个当时属于蛮夷地方的香味,但是他心中那棵栀子树已经开花了,香气使他飘飘欲仙,他如饥似渴地问管仲:“那么现在我们首先要做什么呢?”
“开一次盟会。”
开一次盟会?
这里又要借武侠小说来说明一下,一般武林中要是有帮派想称霸,往往就要自己召集各派开一次武林大会,第一个原因当然是要大家选举自己当盟主,但主要的原因是想试探各派,有哪些异己势力,好一个一个地去铲除,然后顺利地坐上这个位置。武林大会是许多武侠小说中人物纷争的开始,而这个盟会也是类似。
管仲的计划是这样:“先试探清楚有哪些国家反对,然后一个一个解决,从而基本上统一他们的认识,那就是中原盟主的位子是齐桓公的。”
原本春种开始的季节,各个诸侯听到小道消息说齐桓公要召开盟会,议论纷纷,各有各的打算,也有些想趁这个机会坐一把第一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