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新兵中的我,被分配到了广州军区(HN军区榆林要塞区〕守备第九团。到达目的地后,团部就把每个营的新兵编成一个新兵连,我是在第四营新兵连。这个新兵连临时驻扎在崖县(现在的SY市〕藤桥镇境内其中的一块营盘里,这块营盘在一个小山窝里被一大片橡胶林遮掩。兵在这里成了星星点点,胶林才是这块土地的主人。热带的树木花草很茂盛,橡胶林更显得可绿遍热带的世界。橡胶林布满这里的丘陵山间,看来是当地人们的有意为之。一棵一棵的树柱一排一排的挺立在那里,就象军人的队列那么整齐而有气势。树冠向四周扩张,树枝与树枝相拥,树叶与树叶亲密无间。浓密的树叶给我们新兵训练创造了天然的庇荫场。我们这批新兵来自五湖四海,其适应的气候条件各有不同,但这橡胶林里传给我们的享受是那样一致的阴凉。而夜幕下的橡胶林还有另外一种景象,稀稀拉拉的小小光亮在林地间游来游去,一会儿看不见了,一会儿又冒出来了。像是萤火虫的穿梭和起舞。后来才知道这是胶林工人,必须在黑夜里,头戴着小小的罩灯,手拿割胶工具,穿行在每棵胶林树下,割胶或者是收取胶汁。橡胶林地没有大阳光线的直射,杂草和其他小树苗很难在这里面生长,地面上铺满了厚厚的一层枯黄色的自然落下的胶树叶,人行走在树林里,脚底下会发出“吱吱”的声音。斜坡上,你还可以借助地面上那遍光滑的橡胶叶仰天躺下任由滑向平地,让你找一会儿时滑梯的感觉。橡胶林地还是这里的黎族小伙和姑娘谈情说爱的好去处,因为外界听不到他们春心的荡漾和衷肠的倾诉。
而我们新兵在这里与这遍橡胶林为伍,炎阳下当然不是享受林中的凉爽。绿丛中更不能对谈情说爱想入非非。是为守卫这块美好的疆土而伍。我们的唯一,就是必须立起军人的风貌,掌握过硬的军事技术本领。新兵连的集训,就是要你学习和操练一个军人最基本的要领和素质。养成一个军人的仪表和威武。于是在这遍幽静的橡胶林,一时操声一遍。“一、二、一”的脚步声震动林地,“杀、杀、杀”的刺刀声穿透林山,“立正、稍息”的口令声回荡林空。新兵连的培训是严格的,紧张的。营盘给我们的圈定,连队的干部、教官以致班长给出的灌输、示范、诱导、训诫和操弄,让我们这些新兵很不适应,兵营里的我们已经失去了自己。而这样的结果,就像橡胶林一样,虽然不属于它自己,但扎根生长、挺直向上和繁枝茂叶的气势不可阻挡。我在这里集训当然不甘落后,认真训练《队列条令》、《内务条令》所规定的科目和步枪射击技术。力争使自己尽快融入一个军人的角色。
新兵连的驻扎环境虽然是被橡胶林的青山环抱,但其居住和生活条件与现在比起来还是相当艰苦。可当时的我们是全然不觉得。因为社会还停留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而军人则是跳出了那样的窘迫。
我们的伙食,早晨大多是馒头和稀饭,中午和晚上是米饭加一荤一素一汤的菜食,虽然荤莱只是点缀,汤是刷锅清汤,但总是会让你吃饱。吃饭时,还没有饭堂。一个班的兵分两桌蹬在地上端着饭碗围着两盆菜,就这样吃着每天的一二三餐,但我们已经很满足。
晚上睡的是地铺,一个排两个班二十来个新兵被安排在一间三十多平米的营房里,水泥地面上的中间留出一个人行通道,两边铺上一张张草席,每张草席每个新兵叠放上自己的军被,这就是我们的安寝之所。每边大铺的首尾两头分别是班长和副班长的铺位,我们晚上睡觉就被夹在了中间。房角处,排长也是和我们间开来摊开了一个人的铺位。于是我们的一举一动被规在了班长和排长的视线之内。
军人特别强调搞好内务卫生,并要进行单个的训练。寝室内各个铺位的被子必须叠放成豆腐方块一样,摆放一致,衣物、挎包、腰带、鞋帽的挂放或者是摆置必须整齐划一、排列有序、方便使用。就是室外的洗嗽架也要整洁一致的摆放着洗嗽用具。口杯、牙具、水捅、毛巾和饭碗必须是一个尺寸,一种颜色,一个朝向成队列形放置。
所谓“不用规矩就不能成方圆”正是兵营的写照。
白天的训练不能总在橡胶林的阴凉下,这样训练出来的兵会很娇惯很脆弱,因此炎阳下的站立、操步、瞄准和拼刺,几乎每天都在锻造着我们每一个新兵,直到你汗流浃背,气虚喘喘甚至是倒下。
新兵连除了军事训练,还要接受政治教育。这里没有室内课堂,只有胶林树下的露天课堂。要上政治课了,连队的每个排集合起队伍依排序成队列整齐地集聚在橡胶林下,盘腿而坐,面对一块用三角支架立起的黑板,聆听新兵连政治指导员政治理论的灌输和政治思想的教诲。政治课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合格军人除了练就过硬的军事本领外,还要武装自己的政治思想,强化精神素质的提升。
这里新兵连的文化活动不是很丰富,课余饭后只有打打篮球,练练器械。每个礼拜组织全连在露天看一次电影。新兵连的营盘离团部比较远,团部电影组不方便一个一个下到连队放映。于是连队只有每次拉出我们这支队伍行军山外,集中在全团新兵连的放映点,才能看一场电影。
即使看电影这样短距离的行军,也成了全连新兵步伐一致操练的战场。行军中,我们听从着带兵的值班排长大声发出的“一、二、一“的口令,迈着“齐步走”的步伐,抬头挺胸,斗志昂扬,意气风发,高喊着“一、二、三、四”的口号。“跨、跨、跨”的脚步踏平了山路,摇动了山梁,同时也震撼着我的心灵。
放映前的半个小时,是我进兵营看到的最热闹的场面。全团各个新兵连汇集在一个宽阔的地带,形成一个一个方阵,新兵们盘腿而坐。这时,拉歌的号子就会在方阵间传响起来。瞬间,军歌嘹亮,气宇轩昂,你唱完了我登场。也只有这里我才感觉到了新兵笑容的燃放和对疲惫的宣泄。
新兵连的个人空间极其有限,不能一个人单帮遛出营区,好像橡胶林以外的世界是不能随意触摸的。就是上厕所也要向班长报告。这倒不是怕你占了茅坑不拉屎,而是部队必须对每一个军人的行踪要了如指掌。即使给你的个人休闲时间,也就只能洗洗衣服或者盘坐在铺位上垫起自己的被子写写家信、看看书。且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区段内进行。当然新兵蛋子也会利用这个时段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聊家常,倾吐乡思,交流志向,曝些笑料。于是,新兵战士们乡愁的思绪、共勉的话题和开怀的欲望也只能显露在这个时段的节点上。
新兵连的训练,这里只给了一个月的时间。条件的简陋、艰苦,训练的紧张、严格,纪律的约束和内务的规矩,新兵们还来不及完全体会到意义的高度。他们的心态还迂回在一种新奇、探试、期望的情感世界中。但他们的气质和行动上展示的是个个蓬勃朝气、虎虎生气和拼发志气。于是橡胶林中每天传响的只有新兵战士的操练战歌。当我看到橡胶林勃勃旺盛的生机,我就赞美战士们锐意苦练的昂扬。集训一个月,可以说我们圆满地完成了军人入门的规定训练科目。
敬礼!橡胶林。敬礼!新兵连。我要正式分配到连队了。
再见,橡胶林!您的**泽惠着人类,那么我们的汗水也将无悔地洒向这遍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