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老公孙的事儿已经过去好多时日,范蠡以为这只是他人生历程中精彩的一笔,过去了也就过去了,至多留下一些值得骄傲的回忆。
殊不知这个事件开启了他人生命运的转机,真正影响了他的一生。如果没有这件事情的发生,他的人生历程可能会重新改写。
每天都去醴姜家打酒,两个人不见面是不可能的。而且有几次见面,令范蠡久久回味,不能自已。那是在树林里,小河边,山脚下,免不了情话绵绵,搂抱亲吻。
如果不是因为师父的训言和自己强大的定力,他和她之间什么事儿都已经发生了,事实上有一次差点就擦枪走火。
然而不能!他必须要保持最后的底线,否则非但违背了师父的训诫,而且会伤害到醴姜的一生。就这样偷偷摸摸抱一下亲一下,已经感到非常的羞愧和不安了,只是他无法抗拒醴姜的娇媚和柔情。
就这样吧,总有一天对醴姜还是伤害,只求不要将她伤到最深!
师父教授的课程已经非常广泛而深入。
武功方面,先天一元功法已经练得日臻成熟,一旦进入状态,很容易将先天之气调动起来,并且感到天地之气通过百会穴和涌泉穴源源不断输入体内,精气神充盈全身。
直到有一次练功的时候,眼前眉心之处突然闪现几道金色光圈,睁开眼睛之后,居然能清晰看到看到五里之外山上的树木,师父说他的任督二脉已经打通了!
剑法、箭法、拳法、轻功、点穴都已经十分纯熟,一套五禽戏打得荡气回肠,有时候就连师父都自称甘拜下风。当然范蠡在师父面前是不敢骄傲的,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师父就是大海,总有出人意料之处,而自己至多就是一桶水。
文科方面,五经六艺都已经学得差不多了。诗、书易、礼、乐,礼、乐、射、御、书、数,似乎只剩下“御”了。
前世自己虽然喜欢历史,却大多集中在秦汉三国、唐元明清,以及近代史,对先秦历史知之不多。殊不知上古和先秦时代的历史是那样丰富多彩,正是通过师父的讲述才有了比较清晰的脉络和印象,使他对那个时代的人物和时间甚为感佩。
其它的不用说了,那才是真正的国学!前世自己也有所了解,却只不过是些零碎的皮毛,远没有从师父那里学来的那样系统和深厚,他感觉自己深深被这个时代的文化所陶醉,以至于他现在说起话来也喜欢之乎者也。
然而他并没有想到,师父的知识海洋里,还有令他更为惊诧和痴迷的东西!
======
这一日,师父在石床上闭目静坐,面容沉静而严肃。范蠡在石床下垂手而立,心中忐忑。
他最为惶惑不安的时候,并非师父严厉训斥的时候,而是师父一言不发的时候。这样的时刻往往意味着师父会有重要的话要说,而且你根本无法猜测出来。
“徒儿,为师昨夜偶得一卦,徒儿的人生大机缘就要来了!”师父缓缓睁开眼睛道。
范蠡诧异道:“师父,到底是何卦?是何机缘?”
师父道:“卦象显示,徒儿将逢遇贵人,此人将为徒儿带来人生大转折!”
范蠡迷惑道:“师父便是徒儿的贵人,徒儿还会逢遇哪个贵人呢?”
师父道:“至于哪个贵人,为师也不得而知,然而卦象明显,为师深信不疑,徒儿即将鲲鹏展翅了!”
范蠡摇头道:“徒儿不信!徒儿的贵人就是师父,就算徒儿能够有所出脱,那也仰仗师父的引领,徒儿愿一生追随师父!”
师父微笑道:“徒儿休得执拗!若是徒儿登高,为师不过是垫脚之石,若是徒儿远飞,为师不过是助力之风,徒儿的宏愿之路,还需要贵人提携啊!
况且徒儿的人生机缘,也是徒儿自己所创,这也是徒儿的造化所在。就譬如徒儿与为师的缘分,不也是徒儿苦苦寻觅所得么?”
范蠡依然迷惑道:“然而,除了师父之外,徒儿并没有寻找哪个贵人啊!”
师父道:“万事万物,总有因果。为师以为,徒儿此次的人生机缘,当与徒儿驱逐宛令大有关联!”
范蠡摇头道:“徒儿还是不懂!”
师父道:“到时候你就懂了,徒儿不必多想了,顺其自然吧!”
“哦”,范蠡轻轻答应。
他想不明白自己会遇到什么贵人,自家又没有做官的亲戚,自己在社会上也没有什么交际,就算想要寻找个出路,也是投靠无门,哪来的什么贵人呢?他现在真正关心的问题是,师父今日会教授什么有趣的东西呢?
师父果然说道:“徒儿,自今日起,为师再教授你两门课程吧。”
范蠡欣喜道:“师父,什么课程?”
师父道:“太公六韬与御驾之术。”
范蠡疑惑道:“何为六韬?何为御驾?”
师父道:“所谓六韬,乃是先师姜太公望所著,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因而叫做《六韬》。
此书涉及治国治兵、战略战术、兵法权谋、纵横捭阖,其内容博大精深、精邃富赡,为兵家必学之韬略!”
范蠡喜出望外道:“太好了!师父快点教给徒儿吧!”
师父微笑道:“徒儿暂且面壁去吧!”
范蠡来不及向师父告辞,转身便向石壁跑去。师父好些日子没有石壁上写文了,想必今日写的又是好东西!
抬眼望去,却见石壁上密密匝匝写满了字儿,洒脱、豪放而工整,看起来令人心情舒畅。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义之所在,天下赴之。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范蠡不由得轻声朗读起来,只觉得荡气回肠,酣畅淋漓,一股浩然之气扑面而来。
接下来的一整天时间,他大多时候流连在石壁之前,认真诵读,仔细揣摩,越读越觉得滋味悠长,脑洞大开。
直到夕阳下之时,师父喊道:“徒儿,今日暂且学到这儿吧,徒儿过来,为师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