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莫非是大名鼎鼎的李斯么?听说此人原是楚国上蔡人(1),早年为郡小吏,后师从荀子**王之术,学成后入秦,为秦王所用,自此名重于世。呵,不知这个传奇人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周青臣一面想,一面也随着众人朝大门口望。不多时,一个器宇非凡的人近来了,这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美髯飘飘,头戴高山冠(2),身披绿袍(3),腰佩长剑,一举一动,皆有傲视群雄之概。众人震撼了,不由自主地起了身,恭敬候迎。周青臣也微笑着,暗叹道:“仪态非凡,不愧为天下闻名的俊杰呀!”正欲引领众人行礼,不想李斯已先行一步,口里道:“鄙人对诸位先生可谓仰慕已久,常恨无缘拜会;前些日子,秦王遣某来此公干,得令之日,欣喜若狂,迫不及待,恨不得背生双翼,飞来至此,以慰骚动之心;故一路马不停蹄,紧赶慢赶,不想还是来迟了,实为憾事!”又长叹一声。
(1)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2)高山冠:又名“侧注冠”,形似通天冠,顶直竖,不斜,无山述展筩。为中外官、谒者、仆射所服。(3)袍:秦始皇在位时,规定官至三品以上者,绿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绢为之。秦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为贵。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它们基本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领、袖都饰有花边。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内衣。袍服下摆,常打一排密裥,有的还裁制成月牙弯曲状。这种袍服是汉代官吏的普通装束,不论文武职别都可穿着。
众人既惊且喜,纷纷道:廷尉客气了!适才之言,实令我等深感荣幸!李斯大笑,“心愿已了,心实大慰!岂能不趁机向诸位讨教一番?不知尊意如何?”周青臣道:“能与廷尉高谈阔论,实乃人生一大快事!”众人也纷纷表态:求之不得!李斯又大笑,“名士聚会,自是越多越好!”说完向外轻呼道:“长史(1),快领先生们进来吧!”
(1)长史:音zhǎngshǐ官名,秦置。汉相国﹑丞相,后汉太尉﹑司徒﹑司空﹑将军府各有长史。
一语未了,一个身长九尺,姿貌雄伟,英气十足,穿戴齐整的年轻人便跨过了门槛,引领着一班名士,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威风凛凛地向众人走近。众人见其面目不凡,潇洒飘逸,赞叹不已,问是何人。李斯笑道:“这人大家可能有点面生,但诸位对他的哥哥应该很熟识。此人乃蒙骜之孙、蒙武之子、蒙恬之弟——蒙毅,现任长史。”众人闻言惊叹:兄弟俩都如此精明干练,令人敬佩!蒙毅红了脸,行礼道:“诸位先生过誉了!”接着将那班名士介绍给众人认识,分别是:黄疵、桂贞、侯生、卢生、高堂生、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1)。
(1):皆为史料所载之秦博士。其中后四人即西汉初期的商山四皓。
寒暄一番后,众人便分宾主而坐。周青臣先发语道:“吾等远在临淄,时常耳闻一些关于廷尉的掌故,却不知真假?”李斯闻言暗想:“这人是稷下学宫的祭酒,颇有见识。若不先将他驳倒,恐众士欺我大秦无人。”便笑回道:“细说无妨,吾将一一解之。”周青臣也不客气,大方地说:“听闻廷尉昔日微贱时曾在故楚作小吏,见吏舍的厕中之鼠常吃不洁之物,一见人或狗靠近,就惊恐地逃之夭夭;后见仓库之鼠,居大庑之下(1)偷吃存粮却无人犬惊扰之忧,故体态丰腴,颇为自在;于是慨然叹曰:人之贤不肖(2),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敢问果有此事乎?”
(1)大庑之下:堂下周围有走廊的大房子。(2)不肖:不才,没本事。
“似此等极少为人所知之秘事,先生竟然也知晓?稷下学宫不愧为卧虎藏龙之地呀!”李斯大方地一笑,“确有其事,并非虚言!”见众人议论纷纷,辩解道:“无论是厕中鼠还是仓中鼠,其天分基本一样,可为什么境况如此不同:一个过得惊恐、一个活得安逸呢?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呀!人是贤良富贵还是失意困窘,难道不如同那两类老鼠一样么?不是因为天分差异极大,而是也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呀!环境的不同,可以决定一个人是一事无成还是名垂青史;所以一个人要想改变其命运,就必须先设法改变其所处的环境。”众人觉得有理,拊掌大赞。李斯得意地笑了。
鲍白令之问道:“后来足下师从荀子,习法家之术,学成后弃楚入秦,就是为了改变环境,以求更高之名望和更厚之利益么?”李斯脸色微变,又迅速恢复如常,“先生之言,话糙理不糙!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难道不是很自然的事、很常见的道理么?至于“弃楚入秦”,“弃”字用得很不恰当。圣人云:天下本一家,不分彼此;又说: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理当能者居之;故某学成入秦,不算背弃故楚,因为天下本一家;又因当今天下,秦王最贤,故更应入秦以佐之。”见众人还有疑虑,又笑道:“诸位先生之中,大多皆非齐国人,却为何远离故土,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地来到稷下学宫呢?不就是因为此处重视贤者,待遇优厚么?吾学成后不回故国,辅佐秦王,其原因与诸位是一样的呀!”众人面面相觑,哑口无言,虽觉得有理,却都不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