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55200000045

第45章 南下受阻

建文帝认为耿炳文毕竟是老了,行事过于谨慎了,遂从真定前线召耿炳文,念在他是洪武朝时期硕果仅存的老将份上,建文帝并没有过多的为难于他,耿炳文从此也就蜗居在家,不再过问战事,但不久之后就遭人弹劾,说他在与燕王的作战中消极应对有私通叛军之嫌,建文帝还算明事理,多次表示不会责怪于他,但耿炳文终究受不了众人的流言蜚语,在愧疚与不安中上吊自杀。

建文帝召回了耿炳文,在任命新主帅的问题上着实是让他头疼了一番,当初任命耿炳文为主帅时就已是无可奈何之举,眼下耿炳文既然不能担当大任,想从本就人才紧缺的朝廷中选择一名主帅已是难上加难。

就在建文帝为难之际,黄子澄向建文帝举荐了岐阳王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李文忠十九岁上便奉朱元璋之命领军出征,平定浙江、福建,战功素著,非常得朱元璋赏识。洪武二年,李文忠率军俘获元顺帝的孙子、后妃及公主数百人,一并缴获宋、元玉玺、金宝、珊、锁圭无数,朱元璋念其功勋卓著,封其为曹国公。

李文忠生性耿直,常劝朱元璋少诛戮,又曾反对朱元璋远征日本,后又说宫中宦者过盛,认为“非天子不尽刑人之义”,渐渐便引起了朱元璋的猜忌。洪武十六年冬李文忠身患恶疾,朱元璋曾亲临探视,在病中李文忠老调重弹,劝说朱元璋少杀戮,朱元璋大怒,拂袖而去,并暗中嘱咐太医择机毒死李文忠。李文忠死后,朱元璋非常后悔,曾道:“李文忠,朕之魏征也。”追封其为岐阳王,谥武靖,肖像功臣庙,位列第三,赐葬钟山之阴,并善待他的儿子李景隆,命其世袭曹国公爵位。

建文帝想到李文忠在军中素来以勇猛善谋为名,心想虎父无犬子。便同意了黄子澄的看法。但齐泰深知李景隆为人,知道李景隆只是一个会纸上谈兵的纨绔子弟,不堪重用,极力反对,但建文帝却是不以为然,更何况他也没有更好的人选。

于是建文帝拜李景隆为大将军,誓师出征,领兵五十万。

燕王其实为反抗朝廷谋划了许多年了,对朝廷也是多有了解,深知李景隆之能。当他得知建文帝竟将五十万的倾国之兵交付给李景隆时,大喜过望,说道:“真乃天助本王,韩信以旷世之才,统兵才得多多益善,他李景隆一乳臭未干的后生小子,何德何能能统帅五十万大军。本王可以断言,赵括之败,必然在今日重演,本王必胜。”不仅如此,燕王还当场指出李景隆必败的五大原因:第一、为将者政令不明,纪律不敕,上下异心,死生离志。第二、今北地早寒,南卒裘褐不足,披冒霜雪,手足俱寒,甚者堕指,又士无羸粮,马无宿槁。第三、不量险易,深入趋利。第四、贪而不治,智信不足,气盈而愎,仁勇俱无,威令不行,三军易挠。第五、部曲喧哗,金鼓无节,好谀喜佞,专任小人。

此话一传入李景隆耳中,令他大为光火,咬牙切齿的道:“燕贼竟敢如此小瞧于我,不生擒此贼,我李景隆誓不为人。”殊不知,燕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燕王深知李景隆本就无能统帅五十万大军,如今又是处于大怒之中,决策不明,自然是更易取胜。

李景隆任大将军后,以德州为大本营,调集各路兵马包括耿炳文留在真定的十余万残兵,统兵五十万,于九月十一日进驻河间府。

九月初,江阴侯吴高率辽东兵攻打永平郡,永平郡告急,本来这是李景隆攻打燕王的最好时机,可李景隆却是犹豫不决,燕王趁此机会,于九月十九分兵救援永平郡。到九月廿五,击败吴高后,燕王当机立断,决定趁势偷袭大宁,一方面解决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可获得防守大宁的精锐部队。同时也可将李景隆引到北平,而此时的北平其实已是一座空城,遂下令世子朱高炽尽一切全力坚守北平城,等待救援。

到十月初六,燕军经小路到达大宁城下。燕王只率领一干门客进入大宁城内。燕王见到宁王后便向其哭诉自己已是走投无路,希望能通过宁王向朝廷上书请求赦免。宁王被燕王所惑,将其留在大宁城内,随后就上书朝廷提出赦免燕王。在此期间,燕王却令手下门客结交并贿赂大宁的军官。在大宁城内居住了七八天后,燕王借口回北平城处理事情,等待朝廷降罪,宁王不疑有他,亲自送燕王至郊外。

一行人来到大宁城郊时,燕王便令手下控制住了宁王,宁王大怒,下令手下兵士袭击燕王,殊不知大宁的官兵已经被燕王收买,归附了燕王。燕王将宁王及其家人押到北平,后又将其迁徙到江西南昌。燕王未费一兵一卒便攻下的大宁城,尽收大宁数万兵马,这其中还包括来自蒙古的雇佣军朵颜三卫。

就在燕王袭击大宁的时候,李景隆引大军攻打北平城。李景隆将军队驻扎在郑村坝,向北平九门进攻,燕王世子接到的命令是坚守北平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朱高炽跟随燕王多年,深谙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道理,深夜派了小股兵力偷袭李景隆的大本营,为北平的坚守获得了一定的喘息时间。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十月的北平已是异常寒冷,朱高炽接受门客建议,趁夜里汲水浇于城墙之上,使敌人不能攀爬。燕王父子在北平城经营多年,百姓均感念其恩德,对燕王颇为拥戴,在朝廷军队攻打最急之时,城内的百姓纷纷自发的组织起来反抗,就连城中的妇女也从城头上往下扔石头。

李景隆以数十倍于北平城的兵力攻打北平城,却是徒劳无功。本来朝廷军队是有机会攻入北平城的,都督瞿能攻打张掖门时,曾一度取得胜利,却在紧要关头被李景隆所忌,功败垂成。

燕王取得了大宁城的军队后,便下令军队火速向北平开拔。于十一月初渡过白河,遭遇李景隆部将陈晖所领的万余人马,死战一番,终于将其击败。燕王乘胜追击,与李景隆会战于郑村坝。燕军一鼓作气,左突右击,连破李景隆七营,此战以李景隆大败告终。李景隆战败之后下令郑村坝的所有朝廷军队轻装撤离,将数以十万计的辎重粮草留给了燕军。李景隆在撤退之时又犯了为将之大忌,竟然没有通知围攻北平城的军队,所以燕军轻易的便解决了北平城之困。郑村坝一战,朝廷损失十余万人马。

李景隆仓皇逃窜后,向朝廷隐瞒了兵败的消息,又花重金收买了一干权臣替他在建文帝跟前周旋,建文帝不明就理,反而奖励了李景隆,仍令他任平燕主帅,并令他择机出征。

建文帝二年四月,李景隆奉命会同郭英、吴杰等人,集结兵将60万余人,再将北伐。李景隆为造声势,号称百万雄师,进抵河北雄县的白河沟,发誓要通过此战来一雪前耻。

燕王面对来势汹汹的朝廷兵马却也不惧,令张玉、朱能、陈亨等率军十余万迎战。在战争之初的半个月里,战斗十分激烈,燕军损失惨重,李景隆更按捺不住得意的情绪,大放厥词,向朝廷表示平定燕贼指日可待,朝廷也被短暂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干权臣为了能在战争中分一杯羹,纷纷向建文帝举荐自己的亲信子侄担任将领建文帝也都一一应允,而这一批人中大多是靠着祖上余荫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并没有多大才能,而且个个眼高手低,李景隆资历又太浅,不能约束他们,如此一来,就造成了朝廷军队政令不一的局面,不能乘胜扩大战果。而燕王的军队,则不放过任何有利时机,和李景隆军中的内应里应外合,乘机反扑,力挫朝廷兵马,李景隆兵败如山倒,只得再次败逃,退走德州。燕王却是并不打算如此轻易的放过他,派大军追踪而至,李景隆一逃再逃,燕王却是得理不饶人,尾追不舍,终于在济南打败了李景隆所辖的十余万人马。自此一战,燕王声震天下,使朝廷从此不敢小视燕王,也使得一干贪生怕死的文臣开始游说建文帝和燕王和谈。

李景隆败逃之后,燕王派兵围住了济南,济南乃贯通南北的交通要塞,只要攻下了济南,兵指南京可谓是指日可待。燕王派人入城招降,济南布政使铁铉却是不为所动,将燕王使者斩首并将首级悬挂于城墙上示众,燕王见状大怒,下令攻城。山东布政使和都督盛庸率军顽抗。

由于济南的军事地位极其重要,燕王对此是志在必得,燕王观察了济南城外的地形,接受门客建议,决定放水淹城,这下铁铉坐不住了,派人送来一封降书:今大王奉太祖遗命,兴仁义之师,清君王之侧,余本当执鞭随镫于大王麾下,然余本为布衣,得先皇赏识,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相距王师乃不得以而为之,今大王兵临城下,为保一城之百姓,还望大王不弃,入城共商安民之良策,余自当清席扫榻,以待大王来。

燕王接到降书后,自是大喜过望,部将提醒他可能有诈时,燕王却是不以然:本王自举事以来,履战履胜,势如破竹,量他铁铉还能掂量得清楚,纵使他有诈,有本王数十万大军坐镇城外,量他也不敢将本王怎么样。

道衍大师见劝说不过,道:“如此也好,济南贯通南北,如若真能拿下济南城,于王爷大业实有大益,进可南下攻打,退可回疆自守,既然王爷执意前往,还是多带些人过去吧,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哪。”

燕王道:“不,为了向那铁铉表示本王的诚意,本王决定只带几名护卫前往。”

道衍大师向李醇风看了一眼,李醇风心领神会,道:“王爷,就让小侄陪您去吧,如若那铁铉包藏祸心,小侄也可护您周全。”

燕王这次没有拒绝,自开战以来,李醇风和马三保一道随侍在燕王左右,多次在战阵中救得燕王性命,数月之前的白河沟一战中,若非李醇风趁势射倒了李景隆的帅旗,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想打败李景隆恐怕也还得费些日子。而寒钰铃也奉命召来一干唐门弟子充当军医,多次将瘟疫扼杀在萌芽状态。燕王对李醇风和寒钰铃俩人还是比较倚重的。

次日,燕王只率了十余名亲兵就向济南城进发,一行人走到济南城下,正准备进城时,李醇风发现了不对,飞身离马,一把将燕王托起,就在这电光闪石的一刹那间,城墙上预设的铁板落下,砸中了燕王坐骑的马头,燕王见状大惊,心知如若再往前一步,后果是不堪设想。李醇风召来自己的坐骑,让燕王骑上,李醇风示意马三保护送燕王回营,自己率人殿后。城头上铁铉见功败垂成,大叹可惜,派兵出城,企图将燕王斩于城下,怎奈随行了十余名亲兵都是燕王培养多年的心腹亲兵,皆有以一挡十之能,再加上一个李醇风,铁铉派出城的百余名兵士并未讨到什么便宜,而此时燕王早已远去,离开了城上弓箭手的射程之内,铁铉老羞成怒,加派人手出城,立志要将李醇风等人斩于城下,稍泄心头之火。就在李醇风等人被数百军士围困之时,燕王麾下部将朱能引兵来救,想是道衍大师早想到铁铉会有这一手,暗中布置了伏兵,朱能在付出了损失了数十名兵士的代价后,终于将李醇风等人救回。

且说燕王回营之后,大怒,下令围城攻打济南城,想到放水淹城虽是个好办法,但受损失最大的却还是城中的老百姓,便放弃了这一计策。那铁铉和盛庸的才能不是草包李景隆能比的,率领城中军民顽抗,以致于燕王攻城数月无功。燕王于是从北边调来数十门大炮,决定炮击济南城。

不几日,济南城就受不住了。朝廷见济南城危急,遣使求和,燕王置之不理。燕王不是傻子,除非朝廷能将皇位让予他,他才可能罢手,他在起事的那一天就便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一条道走到黑,兵临南京城下,身登大宝,君临天下。

十数日过后,铁铉接受幕僚献计,于城墙上立了数十块牌子,上书“太祖高皇帝之灵位”,并令城上兵士放下兵器,和兵士一道身着麻衣孝服立于城墙之上。燕王见状只得下令停止炮击。天下人都知道燕王起事是借口太祖遗命清君之侧,燕王还想在众人面前维持这一形象,而对方也摸准了燕王的心思,他是做了婊子还想立牌坊。

此时,李景隆又命部将平安进军河间府,扰乱燕军粮道,致使燕王进退不得,而此时燕王得到消息称朝廷已经派了使臣前往北平,似乎有招降之意。燕王担心后院起火,于是撤兵回了北平。李景隆、盛庸、铁铉则是乘胜追击,大败燕军,收复了德州。李景隆也总算是为自己挽回了一些颜面。

在燕王回撤北平的途中,李醇风借故落后,独自牵着着一骑马缓慢的在乡间行走,看着大战过后十室九空的局面,远处还有一群衣衫褴褛的乡民赶着猪牛羊在赶路,看样子应该是躲避战祸的难民,想着他们不久前还开心的生活在家乡,现在却不得不流离失所,不禁有些黯然。没多久,寒钰铃骑着马寻了过来,见李醇风没有骑马,也翻身下了马。

寒钰铃一边收拾马缰一边问道:“风哥,看你脸色很差,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哦,没什么,大概是这次攻打济南不顺利,王爷心情不好,影响到我了吧!”李醇风认为一个江湖男儿如此多愁善感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不愿意在寒钰铃面前表现出来。

可寒钰铃的聪慧在当世算得第一,哪能看不出丈夫心中所想,嗔道:“嘁,骗鬼了吧,王爷心情好不好关你什么事儿,你不过是客卿的身份,又不是他军中大将,估计你也没想过建功立业什么的,我想你肯定是看着沿途逃难的百姓和这些被大军践踏的良田,心有所感吧!”

李醇风心思被寒钰铃一语道破,讪讪的笑了笑,道:“看来娶个过于聪慧的妻子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在你面前,我都没有秘密了。”

寒钰铃听了李醇风的调侃,颇觉不好意思,开解道:“风哥,你也别想太多了,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我们只要做到无愧于心也就是了。佛家向有宿命之说,这些老百姓的悲惨遭遇可能就是他们的宿命吧,怨不得谁。”

李醇风苦笑道:“无愧于心,哪那么简单,说真的,铃儿,以前咱们在江湖上的时候,我也算得上是杀人如麻吧,却没有丝毫的悔意,可是这段时间在王爷身边,也没杀几个人,这些人的遭遇按说也不是我造成的,我怎么就感觉心里很难受呢?”

寒钰铃侧身替马理了理鬃毛,道:“这个不难解释,之前你杀的那些人都是罪大恶极你认为该死的人,你认为你是在替天行道,你当然不会觉得有什么了,而这些老百姓都是无辜的,看着他们离乡背井流离失所你却无可奈何,即使他们的遭遇不能归罪于你,你也会觉得很不好受了,其实,我心里又何曾好受了,可是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除非能说服王爷与朝廷休战言和,又能让朝廷不再追究王爷谋反的罪名,可是你觉得这可能吗?”

李醇风闻言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铃儿,你说我们效忠王爷,是不是一开始就错了,虽然王爷自起兵靖难之日起,屡战屡胜,可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说朝廷方面,就王爷这边,在几个月前的郑村坝一役就折扣了好几万将士,这次攻打济南失利,又将近两万人马将尸骨留在了异地他乡,多数连名字都没能留下。我们这算是助纣为虐吗?”

寒钰铃闻言不禁笑了笑,道:“风哥,你未免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你以为你是谁啊,虽然在王爷起兵的过程中,我们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事真与我们半点儿关系也没有,你想啊,王爷多年来紧守北方门户,使得蒙古骑兵不能南下,手握重兵,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太祖皇帝在世的时候,还能压着他不敢造次,论威信、论军功,太祖皇帝驾崩后本就应该由王爷来继承皇位,可是太祖皇帝却将皇位传给了孙子,可京城的那个小皇帝年岁还没我俩大,自出生后就深居禁宫,哪能压得住这些叔叔啊,他为了巩固皇位就必然得削藩,他这些叔王能如此轻易的让他得逞吗?那些没兵权的王爷还好说,因为他们没有实力,削藩之后小皇帝也不会拿他们如何。可王爷就不一样了,如果他接受了削藩必定没好下场,王爷他能不奋起一搏吗?可怜太祖皇帝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临死之前替子孙清理掉了朝廷中的阻力,却没考虑到这些儿子对孙子的威胁,导致小皇帝现在虽拥有超过王爷几十倍的兵力,却是无将可用,你也看到了,连李景隆这样的废物都能当上平燕大元帅,统率三军。”

李醇风叹道:“眼前的情景让我想起了幼时听家中宾客时常唱的一起曲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成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寒钰铃接口道:“这是前朝诗人张养浩途经潼关时写的一首怀古的曲子,我爹爹很喜欢,我家听雨轩还挂着一副他手书的卷轴。确实,自古兵祸连结,不管正义的一方出于何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最终苦的却是无辜的百姓,真希望这场该死的战争早点结束,我们也好解脱。”

李醇风道:“但愿如此。好了,铃儿,我们快走吧,天黑之前不赶上大部队,我们就得在荒地里过夜了。”

寒钰铃上马后,道:“风哥,王爷这次攻打济南失利,被迫回撤济南,估计短时间内,不会再有什么大的动作了,既然你在军中待得也不愉快,不如回北平后,我们就向王爷请辞吧,离开家也有段时间了,我好想爹爹和母亲。”

李醇风本来也有此意,回应道:“是应该回去看看他们老人家了,顺便也请咱爹爹给咱们出出主意,不过要想回去也琢磨个好理由才行,最近才发现王爷也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最好能让三保替咱们向王爷说话,王爷身边最信任的除了道衍大师就是他了。”

却说朝廷这边,由于李景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一败再败,将朝廷的六十万大军丢得是一干二净,建文帝对他已是极度失望,下令召回了李景隆。黄子澄、练子宁、叶希贤等大臣纷纷上书请求斩了李景隆,但朱允文生性仁慈,又念在他是名将之后,并没有过多的责难于他,只是撤免了他大将军的职务,命他和谷王一道守卫金川门,与之前的平燕主帅相比,守卫金川门相当于就是一个闲职,金川门是国都的最后一道屏障,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燕王再强大也不可能打到国都来。后来发生的情况证明朱允文就是因为过于仁慈,以致于丢了江山,当然这是后话。

撤了李景隆之后,建文帝着实为大元帅的人选头疼,本来趁着燕王回撤北平组织大军对燕王进行讨伐是最好的时机,满朝文武竟然找不出一个适合担任大元帅的人。无奈之下,只得接受朝臣建议,破例命铁铉参赞山东军务,不久又升为兵部尚书,封盛庸为历城侯,替代李景隆为平燕大将军,再次驻兵于德州、定州、沧州一带。可此时已经错过了围剿燕王最好的时机。

却说燕王匆匆撤军回师北平后,见到的却是悬挂于城墙上朝廷使臣的人头,心下快慰。他回到燕王府后,世子朱高炽奉上朝廷使者带来的密信,燕王见那密信上火漆封印完好无损,心知朱高炽连信的内容都没有看,心想同在帝王家,却能做到父子连心,不复玄武门之惨剧,着实不易,自然是大喜过望,重赏了朱高炽。

随后燕王请来了北平城中有名的法师,在道衍大师的带领下为在战争中死去兵士超度,并下令全城寒食三日。

燕王鉴于李醇风在军中出色的表现,欲封李醇风一个副将之职,李醇风却是坚辞不受,声称自己乃闲云野鹤的江湖中人,于行兵打仗一事素不精通,恐负了燕王信任。燕王见李醇风如此说也只得作罢,后又赏赐李醇风一些金银珠宝,李醇风仍是不受。

同类推荐
  • 东锦堂

    东锦堂

    武林归我手,江山如我腹。武林恩怨,朝廷争夺。遗失孤儿,勇夺权利。
  • 灭世行者

    灭世行者

    千年圣战中造就了多少种族霸王,显身出了多少无敌诸神,放逐出多少地狱使者?千年之前,他是一方种族霸主,为了她献出性命。千年之后,她成为了一族之王,为了他等待千年。各方强者处于现世,他再次翻起千年之久的记忆!
  • 龙门风云

    龙门风云

    龙门。被江湖人誉之为狗的江湖第一大门派。他们在江湖上名声狼藉,每一个帮众都秉持着“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霸道信念。终于,在一个极寒的冬夜,龙门最大的附属帮派“龙翼门”宣告背叛。此后,龙门如失去了左膀右臂一般,大伤元气。如此一来,就让一些有意除“狗”而后快者有机可乘。
  • 天隐江湖

    天隐江湖

    超凡于江湖各大势力的隐世家族,亦正亦邪!其未来掌控人为追查消失与江湖的父母踪迹和家族存在的使命而踏入江湖!
  • 七煞邪尊

    七煞邪尊

    原名《残影断魂劫》。清初乱世,各方势力群起,逐鹿中原。传言中的武林至宝再度现身江湖。掀起新一轮血雨腥风。天下之难,苍生之劫!为夺势,他心狠手辣,无恶不作,誓要与天相抗;为复仇,她机关算尽,以弄权为基石,以爱情为工具。因缘际会之下,当一个生性纯朴的正派弟子卷入了这场惊天阴谋,涉世之初的他,受人蒙蔽,为人棋子。当他一步步走向巅峰,才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一个骗局。私心与道义,他将如何取舍?阴谋环环相扣,局中更藏迷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看爱恨情仇云消雨散,看权欲野心灰飞烟灭。在诡计与阴谋,情感与仇恨交织下,宝物终将如何归属,恩怨又该如何了结?在这片狼烟四起、满目疮痍的土地上,为您上演一场血火洗礼的巅峰大戏!
热门推荐
  • 呆萌师徒:恶魔之子

    呆萌师徒:恶魔之子

    她不是废柴,她要向所有人证明,她,不是废柴!和呆萌师父一起游历,开心不已,可她的呆萌师父怎就不要她了?她很失落,接受不能。但当他死乞白赖地来找她回去时,她毅然决然地将神级空间一甩:“我不会像一个垃圾一样被你们丢来丢去!”她恼了,她怒了,可这家伙,阴魂不散:“为师,好像喜欢上你了。”
  • 暖男闺蜜我爱你

    暖男闺蜜我爱你

    在一次偶然之中,她的邻居成了她的男闺蜜,在他冰冷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炽热的心。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会护着她,不管得罪谁,他也不会让她受到任何伤害。终于,她爱上了他,而他对她的呵护使她成为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她被迫放弃了他,他却执着地不肯放手。在离别之时,他对她说:“作为你的男闺蜜,我觉得我有义务告诉你,我爱你,胜过任何人。今天,你要离开,我不拦着,但请你记住,我,会等你!”
  • 完宰世界

    完宰世界

    千千世界,唯一主宰..........谁主沉浮!
  • 重生娇妻:杀手老婆不好惹

    重生娇妻:杀手老婆不好惹

    她,前世是国际杀手,却因为一次任务意外死亡;重生后,她是三线明星,一路走红,只为寻找死亡真相。他,是京城萧少,豪门世家,妥妥的“高富帅”,人前他是“夜色”的幕后Boss,暗地里却是和国安部配合,守护着这个国家。一次次的交际,让他们在交锋中产生好感。强者与强者的对决,你准备好了么?
  • 叛逆的我:救助站的生活

    叛逆的我:救助站的生活

    那天我离家出走,在认识到社会的可恨和可敬后,随着好心人的指示找到了救助站。虽然在里面的生活只是短短一个星期,并且里面天天吃面条的习惯都快把我的肚子给吃抽经了。但是,让我感到的快乐和满足的不仅仅是我的初恋,还有大家在一起所构成的有趣和温馨。
  • 倾城丑妃

    倾城丑妃

    21世纪杀手穿越重生,她成了被妹妹下毒毁容的林家大小姐。老天再给她一次机会,她只想认真地重活一次。可这一世,她仍然没有选择命运的机会。一纸赐婚,她被迫嫁给同样心不甘情不愿地冷漠王爷。“不要靠近本王,也别想在越王府耍花样!”新婚夜,某男嫌弃地别过眼,这女人多看一眼都会折寿。“王爷放心,咱们都是身不由己!我只想要好好活下去,咱们各过各的!”可是相处下来,他却渐渐为她的赤子之心所感染,看她的眼神也渐渐解冻。“楚越,你不要打我主意啊!我心里有人了!”“林子姜,你是本王的人!你的身子和心,都只能是本王的!”“你说过会放我走的!你不能说话不算话!”“本王不记得自己何时说过这话了!你是本王的妻子,本王不休妻,你就休想去别的男人那里!“楚越你……你大爷的!你耍无赖!”“本王还有更无赖的!你要不要试试?”某男说着,渐渐将那女子逼到了墙角。
  • 冷血杀神

    冷血杀神

    一个纯情少年转变成傲世杀神的故事,神挡杀神、魔阻屠魔,杀随心动,纵横神魔两界!杀神临世天下惊!杀神临世神魔乱!杀神临世时空变!一个类似地球的空间,一个剑于魔法的世界!一个斗气纵横,魔法焚世的世界!
  • 繁华那年遇见你

    繁华那年遇见你

    那年遇见你,是我的幸运;如今爱上他,是我一生的意外。你总说爱不是强留,但没有强硬的爱,还是爱吗?我的一生的意外都是因为你……我不担心你的离开,但我害怕会再也见不到你!
  • 一品俊王妃

    一品俊王妃

    宋锦书的神棍哥哥把宋锦书当做试验品,然后穿越了!穿就穿吧!可是天不公啊!嫁人了?嫁给王爷了?王爷还是个傻子?尼玛~“宋锦尧!你个王八蛋!我要回去!”某只仰天大吼。他,痴傻王爷,俊俏脸庞,无害眼睛,任性好玩,唯爱她!她,爱玩爱闹,精灵古怪,单纯善良,节操木有,她爱他!他们的日子明里过得快乐安详,实则暗潮汹涌,为了皇位,你争我抢,傻王爷为保宋锦书不再装傻,而傻王爷酝酿的计划也只能及早实施。【简介无能,不喜绕道】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