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教官联
动地惊天脱裤打门斗五板
穷奢极侈连篮买豆腐三斤
【赏析】
明清时县学中教官为最穷酸之官职,其属下除书吏外,仅一名门役而已,所以打门役屁股,于教官而言自是大事一桩。下联极写其穷况,令人读之忍俊不禁。
讽李鸿章、翁同联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赏析】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官至大学士,职同宰相,曾多次代表清廷签订卖国条约,并有受贿之嫌。翁同龢:江苏常熟人,曾任户部尚书。清代户部尚书亦司钱谷,故称司农。当时多年荒馑,时人多归咎于他。旧时往往对名位高者以其籍贯称之,故二人有“李合肥”、“翁常熟”之称。
讥讽袁世凯挽联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赏析】
六君子:杨度等六人组成“筹安会”拥袁称帝。二陈汤:袁大势已去时,拥有地盘的亲信陈树藩、陈宦、汤芗铭又相继背袁,宣布独立,袁遂气死。“六君子”与“二陈汤”又是中药名,有双关之妙。
讽吹牛拍马者联
冯梦龙
拍马
吹牛
【赏析】
故事说的虽是阴曹地府中事,实际上却是讥讽人间那些良心丧尽,心灵扭曲,毫无德行可言,一味对权势谄媚讨好,以捞取个人资本和好处的势利小人。该联简洁洗练,对仗工整。
郑板桥以联讽时联
郑板桥
饱暖富豪讲风雅
饥馑画人爱银钱
【赏析】
上联的意思是:富豪人家食饱衣暖,没有米粮之忧,就要弄诗作文附庸风雅,用以装潢门面,欺世盗名。下联的意思是:作为一个画家,应将作画看作是高尚的艺术行为,但对于一个衣食难继的画家,首先是要挣钱养家糊口,于是出现了卖画求钱的画家。上联讥讽胸无点墨的富豪,下联从侧面说明知识分子在旧社会的可怜地位。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封建社会制度所造成的不公正现象。
讽秦桧夫妇联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赏析】
作者借秦桧夫妇之口的互相指责,以归咎陷害忠良的历史罪责。上联的意思是:咳!我虽然本来就丧失良心,可是如果妻子贤良,怎么能到达这种地步?意谓秦桧虽罪恶多端,王氏的责任也不容推卸。下联的意思是:呸!我虽然是长舌妇,可若不是老贼你,我也落不到今天的地步。夫妻合伙做了一笔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肮脏交易,受到万民唾骂和指责。联中二人互相埋怨,互相怪罪,其丑恶嘴脸跃然纸上。真可以说是绘声绘形,活灵活现。作者嬉笑怒骂,别出心裁,独具一格。
讥讽老童生联
行年八十尚称童可谓寿考
到老五经犹未熟不愧书生
【赏析】
该联是讥讽到老也未考中秀才的老童生的。上联说,年到八十岁了还是童生,可谓高寿而考;下联说,到老五经也没有学熟,可真不愧是书生。讥讽了终生应试而未考中,又尚不知悔的老童生的迂腐和痴心。下联“书生”一语双关,既是名词,也是词组,极妙。全联讽刺意味浓,言在此而意在彼,由讥讽人到揭露科举制度弊端,很有教育意义。
讽袁世凯、汪精卫联
国祚不长八十多天袁皇帝
封疆何窄两三条巷伪政权
【赏析】
本联把袁世凯和汪精卫两个卖国贼联系在一起,对其进行着意讽刺。袁世凯废民国建帝制,违背民愿,逆历史潮流,只做了83天皇帝就气死了,可以说是国运不长。汪精卫投靠日本人建立卖国政权,自命为主席,可疆域太窄太狭,也不过几条巷子,说明他不得民心,很快垮台。上联从时间上说反动政权是短命的,下联从地域上讲卖国贼难以立足。上下联都充满对卖国贼的仇恨和诅咒。该联主要是针对汪精卫的,预示他很快垮台,表达了人民的心愿。
谐音讥讽旧政府联
刘师亮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赏析】
辛亥革命迫使清朝皇帝退位,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果实,又逐渐被反动军阀窃取,结果军阀混战,烽火连天;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不堪重负,饥寒交迫。民国初期,人们满怀期望,曾高呼“民国万岁”,以为从此可以“天下太平”了。但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却成了真正的“民国万税”和“天下太贫”。作者利用谐音将颂语变为讥讽,给军阀一记响亮的耳光。当时该联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有很大影响。
讽时局谐联
空袭无常贵客茶资先付
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
【赏析】
上联的意思是,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说不定什么时候进行空袭,茶馆的客人生命安全没有保障,店主唯恐茶客不等支付茶资就被飞机炸死,所以一进茶馆,先收茶资。下联的意思是,官方明令,不准议论国防大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然而政府却明令“休谈”国事,这除了表明当局害怕民主,不敢广开言路外;还说明他们心中有鬼,其卖国行径、媚敌事实怕传播开来,因而就以恐怖手段来压制人民。对联表面是就事论事,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实则字里行间都渗透着讥讽与嘲谑。
改字讽权贵联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
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赏析】
进士改为“进土”,由喜事变成咒语,对父子双中进士来说,真是大煞风景,大伤元气。妻、媳成为官夫人,对于进士父子是可喜可贺的事,却变成“失夫”为寡,可真够晦气的。好好的联语成了咒语和辱骂,这对于进士全家,无疑如挨了闷棍,吃了黄连,窝囊得很。
讥讽科举取仕联
并未出房亏得个白头发秀才
何尝中试倒做了黑耳朵举人
【赏析】
上联说多年寒窗苦读都没有考中举人,满头白发了,还是个秀才;下联讲,秋闱又不中,皇帝老子可怜见地,赐给一个举人名额,岂不知已经是两耳昏昏的人了。
传说该联为安徽无为县某钦赐举人所写,发泄了对科举制度的不满与抗议。此联文字通达,中间的停顿利于抒发情感。
言旧社会层层盘剥联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泥干水尽
朝廷刮州府州府刮县县刮民民穷国危
【赏析】
该联采用比兴手法。上联以鱼、虾、泥依次相欺的事实说明在生物界存在着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现象。下联直写社会现状,朝廷搜刮州府,州府搜刮县衙,县衙鱼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民不聊生,国家危急,朝廷自然朝不虑夕。全联警示当局者不要挥霍无度、搜刮无限,同时也在哀叹百姓不堪重负、难以支撑,它是封建社会官府盘剥百姓的极好写照。
讥讽某县令联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
【赏析】
起句都是引用此县官的原联,下面分别对“子”字和“山”字进行诠释,采用县令自身的口气,诙谐有趣。上联意思是,爱民若子,其实是爱金子、银子,它们才真正是我的孩子呢!下联意思是,执法如山,我执法但靠谁钱多,何人后台硬,难道真是山吗!全联揭露了旧官僚的贪婪和枉法,很有代表性,是针砭时弊、切中要害的好联。
题土地庙讽时局联
夫人莫擦摩登红谨防特务吊膀子
老爷快留八字胡免得保长抓壮丁
【赏析】
上联是土地爷爷奉劝土地娘娘的话:夫人你不要抹胭脂擦口红,要小心防止特务看上你,对你无礼。下联是土地娘娘奉劝土地爷爷的话:老爷你赶快留八字胡吧,不然保长要抓你的壮丁。全联针对当时的黑暗统治,给予无情揭露和鞭挞,以土地庙泥胎对话的口气,更为辛辣和深刻。
巧改成语咒列强联
陈良琛
日暮可堪途更远
中干其奈外犹强
【赏析】
上联的意思是,日本侵略者是落山的太阳,还能行更远的路吗!揭示了日本侵略者已是穷途末路,亡日就在眼前。下联的意思是,侵略者虽已内部气虚力竭,但外表还是强大的,这也不能小看哟!揭露其本质,提示人们坚持斗争,不要松懈麻痹。由于成语颠倒化裁,加之语气助词的运用,整个联句就显得很有战斗力。
联句骂汉奸联
杨三已死无苏丑
李二先生是汉奸
【赏析】
该联上联只是对杨鸣玉去世表示惋惜,说因他的死所产生的苏丑空白无人填补。下联直截了当地说李鸿章是汉奸,是对他一生所为的定评。该联最突出的特点是直抒胸臆,褒贬一目了然。文字简明扼要,对仗极为工整,战斗性较强。
讥讽官样文章联
官衔有例起头大
文学无凭下气通
【赏析】
该联系讥讽官府公文或当官的署名文章,不是靠文章的质量博得众人,而是靠吓人和唬人那一套。上联的意思是,官衔本来是有定例的,但他却故意以“大起头”唬人,或在官职上、或在作者介绍上、或在开头的语气上、或在行文过程中,以此抬高自己,抬高文章。下联的意思是,在文学上、文字技巧上无凭无据,平淡无奇,像是一通屁话。
官府公文或假作斯文的官样文章,历来就有假大空的通病。这副对联,对此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讥讽不学无术者联
一代奇书镜花绿
千秋名士杜林胡
【赏析】
本联采取将错就错的手法,将错的东西录入联中,以便引起读者捧腹大笑,笑后便是思索。该联寓冷静思索于幽默之中,由小映大,批判一段历史,是“文革”联中珍品。
讽两江总督联
两江呆人障
三省钓鱼行
【赏析】
上联归结两江一带军政吏治日趋颓败的原因是“呆人作障”,既讥讽两江总督的自我标榜、自我吹嘘,又揭露两江总督尤其是刘坤一以“两江保障”为幌子欺骗上司、欺骗世人,实际上却做尽坏事,他们是自欺欺人的“呆人”。下联意思是,刘坤一等人口说“钧衡”,却连一点行动都没有,实际上是在沽名钓誉,是钓誉的行家,从而揭露了刘坤一等人的虚伪和愚蠢。采用巧妙的拆字法,增添了联语的谐趣,同时也达到了辛辣讥讽的目的。
讥讽依势待人者联
阮元
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赏析】
全联文字简朴,不加雕琢,寥寥几字,却活画出僧人趋炎附势的心态神情,人们可以从僧人想到世人。本联讥讽僧人,也讥讽世俗,嬉笑中针砭时弊,是一剂匡正世风和医治流俗的良药。
吴淞间缙绅联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赏析】
战国时思想家尹文称“孝、悌、忠、信”为四行,春秋时政治家管夷吾称“礼义廉耻”为“四维”,这八个字在封建社会一直被奉为行为准则。可联语少了一个“耻”字,“无耻”!上联七个数,没有“八”字,“亡八”。全联意为“亡八无耻”,是老百姓痛骂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文痞讼棍的快语,词语虽欠雅,倒也切中要害,痛快淋漓。
巧对联
廖道南伦以训
人心不足蛇吞象
天理难亡獭祭鱼
【赏析】
联语暗以籍贯相讽。伦以训是广东人,那里称蛇蛮之地,上联以蛇代伦,讥笑他贪心不足。廖道南是湖南人,那里水产丰富,民间多晒鱼干,常以干鱼讥笑人,下联的鱼指廖道南,说他升迁,如同被贪吃的獭祭祀一样,最终没有好下场。獭祭鱼,见《礼记·月令》,獭贪食,常把捕到的鱼陈列在水边,如陈物而祭祀一般。
中丞筹办妓捐联
大中丞借花献佛
小女子为国捐躯
【赏析】
清光绪间某中丞以增加国库收入为名筹办妓捐,使妓业合法化,有人以此联进行嘲讽。
此联命意正大,直刺时弊,短而有力。联中一些词有专指的谐趣:花,为妓业之称;佛,指慈禧太后;捐躯者,卖身也,形容从妓的小女子,再恰当不过了。
王畏岩巧讽六秀才联
王畏岩
六秀才只通六窍
万景楼遗臭万年
【赏析】
清末嘉定中学堂内,有六个秀才教师,名为先生,实则不学无术。百姓都很讨厌他们。一天,同游嘉定城外高标山万景楼,游兴所至,共同凑了一副对联,贴在楼上:“六秀才同游一日,万景楼从此千秋”。当地名士王畏岩特别厌恶这六个狂妄无知之徒,于是作了这副对联。说“六窍”是隐切“一窍不通”;说“万景楼遗臭万年”,那是指他们的那副对联在楼上万年遗臭。联语用复辞、隐词格的手法,进行讽刺,有令人回味的意趣。
嘲安徽霍山县令祝寿联
佚名撰
大老爷做生银也要钱也要红白兼收何分南北
小百姓该死麦未熟稻未熟青黄不接有甚东西
【赏析】
在写作手法上,该联全用反对法。“小百姓”反对“大老爷”,“该死”反对“做生”,“青黄不接”反对“红白兼收”,“有甚东西”反对“何分南北”,用语针锋相对,含意深刻,创作上的艺术手法运用是十分成功的。
福建福州鼓山涌泉寺弥勒座联
王廷琤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么来由
【赏析】
这副对联用语通俗、幽默、诙谐。联语构思精巧,匠心独运,对于佛门圣地的大菩萨也极尽褒贬之意。但不用一般的铺陈叙说,而是褒中夹嘲,贬内又含笑。妙绝。
在写作手法上,该联的显著特点是设问法的运用恰到好处,把对联中蕴含的诗情、哲理、褒贬……留与世世代代读者去思索、去品味、去回答。
讽县令王寅门联
佚名撰
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
寅属虎全需鸡犬牛羊
【赏析】
这副对联,在创作手法上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用典恰到好处;二是比喻形象生动;三是首嵌法的运用。这里将王寅二字分别嵌藏于联首,如不细看,难解联意,如若详加分析,则有谜语风味,非常吸引人,解得联意之后,颇能愉悦身心,给人以痛快之感。
爱国志士自题联
佚名撰
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将来怎样;
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量也无妨。
【赏析】
上联拟伊藤博文嘲笑口气,傲气凌人,不可一世。下联拟李鸿章辩解口语,对李鸿章打肿脸充胖子,恬不知耻地装出宽宏大量的媚态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全联使伊藤的狂妄贪凶和李鸿章的厚颜无耻跃然纸上,足以省人。
慈禧太后生日联
章炳麟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赏析】
1904年夏历10月10日,是慈禧太后70岁生日。她荒淫无耻地强令全国为她祝寿。章炳麟作对联予以有力的讽刺。上联连用三个“到”字,点明慈禧太后不顾人民死活,贪图享乐的几件典型事例。下联扣住慈禧太后每一次生日时所发生的每一个令人痛心的史实,揭露和控诉她给国家、给民族造成的灾难和危害。该联的特点是语言辛辣,笔触犀利,对比巧妙,特别是将无耻文人阿谀慈禧“一人有庆,万寿无疆”的媚语,颠倒用之,其修辞效果真是妙不可言。
蒲松龄故居画像联
郭沫若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赏析】
上联称赞蒲松龄写的关于狐仙妖鬼的小说故事,思想格调比一般文人墨客写的文章要高出一筹;下联则进一步指出他讽刺贪官污吏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写得极为深刻有力。此副对联寓意深刻,语言诙谐,对偶工整,笔力雄健,堪称佳作。
“智通寺”门联
曹雪芹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赏析】
这副对联的特点是语浅而意深。它的深层意思在于:一是联中的“忘缩手”“想回头”,词意深远,耐人寻味。二是该联为贾雨村所见所思,联系一下贾雨村在宦海中的沉浮,又何尝不是对他本人在日后仕途上事先给予的一个严重警告!三是对联对破寺老僧所处的荒凉之景的装点,实际上是对宁荣二府未来衰败之景的暗示。四是对联写得辞浅而意深,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熟悉,没有作者的生活阅历和对世道的深谙,此情此景和切合此情景的对联是写不出来的。
讽西太后联
佚名撰
垂帘廿余年年年割地
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赏析】
这副对联虽然简短,然而讽刺十分有力,字字如刀直刺慈禧。上联追述史实,指斥慈禧腐朽无能,割地求和,丧权辱国,清室为最;下联揭露慈禧尊号的虚伪性,考其言行,无一字相符,她权欲、淫欲、贪欲、名利欲、嫉妒欲等等,古今少有地集于一身。真是字字欺天。
宋湘羞举子联
宋湘
东鸟西飞满地凤凰难下足
南麟北跃遍地虎子尽低头
【赏析】
据传,广东梅县宋湘,是位岭南才子。一次,他进省城过考时,许多举子欺负他,刻薄地拟出半边上联,叫他对下联。出完上联,他们哈哈大笑。那知宋湘应声相对。这突如其来的反击,使他们暗暗羞愧,并赞许他的才思敏捷。
宋湘才思敏捷,下联与上联针锋相对,不但内容对得恰切,而且气势雄兀,较上联更高一筹。妙极!
戏挽袁世凯联
总统府新华宫生于是死于是
推戴书劝进表民意耶帝意耶
【赏析】
袁世凯妄图称帝,结果遭到全国人民声讨,不久帝位夭折,自己亦郁郁而死。故某生巧作此联,暗加讽刺,真是讽意入木三分。
巧讽主考官联
左丘明两眼无珠
赵子龙一身是胆
【赏析】
清代科举考试,弊端层出无穷。康熙年间,一次江南乡试,正主考姓左,副主考姓赵,受贿将富商程某等数人录为举人。落第的考生不服,便把一尊财神塑像抬到文庙,又将科场大门上的“贡院”匾额,改成“卖完”二字,当作横披。然后在大门两旁,贴出一副如上对联。这样一闹,左、赵二人,都受到严惩。
此联用典奇妙,切合二主考姓氏,痛骂左某“两眼无珠”,录取不才;又揭发赵某“一身是胆”,贪财枉法。全联构思用意,贴切精妙。
巧讽慈禧联
章太炎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三年败绩割地求和
【赏析】
慈禧生日,章太炎拟出此联进行讽刺,真堪入木三分。
口大欺天联
少目焉能评文字
欠金安可望功名
【赏析】
清乾隆时,有个吴省钦,为直隶学政,一向玩权受贿,士人恨之入骨。某年乡试,他又被任命为主考。有位穷秀才,无钱贿赂,自知无望,于是就愤然在考场门口,拟题一匾一联。这一匾一联,弄得那位吴大人名声扫地,无法混下去,清廷也只得在临试前,撤其主考,另找别人代替。
此匾此联,巧将“吴省钦”三字拆开,分解成句,词语紧切人事,讽刺极为深刻、自然。
讽粪税联
郭沫若
自古未闻粪有税
而今只有屁无捐
【赏析】
据传,郭沫若十四岁时,他离家到乐山去念书;进城时,目睹守门官吏、衙役,见老百姓挑一担粪,也要捐上一个铜板。他一气之下,就写出这副讽刺性尖锐的对联,以表示抗议。
讽本钦联
一木焉能支大厦
欠金何必起高楼
【赏析】
清代长沙有个巡抚,名叫陈本钦。他在任职期间,突然提出要重修自己的书院和楼房;于是巧立税捐名目,进行收刮民财。待修建完工后,有人将“本钦”二字,拆开写出此联,加以讽刺。
兵败山海关联
八哨勇同行幸免头颅葬冀北
半文钱不值有何面目见江东
【赏析】
昔湖南巡抚吴大征,平日好谈兵法,并以枪法自负。某年东事起,朝廷令吴领兵出山海关,与日本作战,结果战败。经朝议夺职,仍回湖南继任。当时某氏拟出此联,进行嘲讽。
联语辛辣,爱自夸兵法者足戒。
槐树联
君王有罪无人问
古树无辜受锁枷
【赏析】
古树:这里是指北京景山东麓之槐树。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仓惶出逃,在景山东麓的一棵槐树上自缢身死。后来,清兵占领北京后,清统治者为收买人心,认为崇祯之死,罪在“槐树”,故用铁链锁住此树。
作者拟联,采用对比手法,讽喻更为深刻有力。
挽讽秦桧联
秦涧泉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赏析】
秦涧泉,江苏南京人。清乾隆状元,官至侍讲学士。上联“人从宋后”是推广而论,“羞名桧”,是指人皆以起名“桧”而感到羞耻。下联“我到坟前”切时切地,切人切情,作为秦氏后裔,见先祖跪地遭人唾骂,自然而生“愧姓秦”的感慨,既有自惭之情,又有自解之意。此联构思新巧,立意深刻,既切合身份,又不失身份,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毫不忌讳,观点明确,虽无一字谈秦桧所作所为,但“羞名桧”、“愧姓秦”六字分量足矣。联语直言秦桧之名,不仅置之句末,还将其名姓颠倒,寓意更为深矣。
炭联
徐宗干
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灰
【赏析】
作者借炭燃烧前后的变化,运用“隐曲”的修辞法撰联,含而不露地嘲讽了旧时那些在官场宦途上迷醉于利禄者。这些人未曾发迹也即“黑”得还不为人所知时,还不至于那样低三下四、奴颜婢膝,可是当他们有朝一日平步青云后,马上变得骄横跋扈,不可一世。但是,物极必反。这类得意忘形的小人必将因其丑行恶迹而遭人唾骂,最终难逃脱“十分红处便成灰”的下场。
讽“公局”联
石达开
公肥几只狗
局瘦一方民
【赏析】
石达开,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名将,封为翼王。此联讽地主恶霸所开设的“公局”,一针见血地揭穿“公局”敲诈勒索、中饱私囊的实质,怒斥土豪劣绅形同畜生。“公”取公然之意,“局”取骗局之意,“肥”、“瘦”之对,有如匕首,极富战斗性。
妙讽国民政府联
顾此失彼
问东答西
【赏析】
此联主要讽刺抗战时期,民国政府仍大量设置各类顾问、专员、参议等闲职,只领薪水,不负实际责任。联语上下联当句成对,出、对句又互相对仗,十分工切。寥寥八个字,使这些庸吏之态,跃然纸上。
讽挽光绪与西太后联
秀才
洒几点普通泪
死两个特别人
【赏析】
1908年,清光绪皇帝与西太后相继去世。朝廷下令各家各户都要贴挽联,当时一个读书人贴了这副对联。这副对联的格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调侃”。“普通”、“特别”两个字,是既普通又特别的传神之处。
巧讽洪承畴联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赏析】
明朝大臣洪承畴与清军作战被俘投降,后在清朝为官。他仕清后,曾自书门联:
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有人在两联之末分别加上“矣”、“乎”二字,将洪联表忠心的意思完全转个儿,变作辛辣讽刺。这种将别人的联语添上尾巴的形式,称为“续句联”。续句联多含讽刺、谐趣,以续成之后恰与原联意义相反者为佳。
嘲讽知府联
一目不明开口便成两片
草头割断此身应受八刀
【赏析】
清代汉阳知府梁鼎芬借办新政损害商民,有人在其衙门贴此联相讽。上下联分别将“鼎”、“芬”作拆字格处理,另有横额“黄粱一梦”,切其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