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巧对乾隆联
乾隆纪昀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赏析】
清高宗乾隆南巡时驻跸通州,出上联。纪昀以下联应对。下联末“东西”一词为名词,在此与上联方位词“南北”相对,是此联巧妙之处。
绝对联
石延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憾月常圆
【赏析】
石延年,河南商丘人,北宋文学家。上联出自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金铜仙人因不忍离别故土而深感凄苦,苍天因怜悯动情而为之衰老。相传司马光称此句为“奇绝无对”,石延年一次中秋赏月,兴到即成对出下联。月圆则无憾,月缺则有怨。作者借自然景物抒发一生不得志之愁肠郁悒,情见乎辞。联语皆凝炼之句,对得珠联璧合,故千古流传。若赋予新的内容与感情,当会生俊逸健朗之奇效。
李东阳自题联
李东阳
李东阳气暖
柳下惠风和
【赏析】
相传为明李东阳少时所作。李东阳、柳下惠本为人名,此处“李东”、“柳下”相对,“阳气暖”、“惠风和”相对。柳下惠:春秋时鲁大夫展禽,因禽邑柳下,谥惠,后人称为柳下惠。
寒士贺礼联
佚名
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赏析】
旧时某寒士逢友人做寿,无钱置办贺礼,遂以清水一盂相赠,附一笺书如上联。其友在笺上题以下联作覆。上联隐一“水”字,用成语“君子之交淡如水”句;下联隐一“酒”字,取“醉翁之意不在酒”意,两人通达、淡泊之风跃然纸面。
古文、诗句联
纪昀
太极两仪生四象
春宵一刻值千金
【赏析】
以两毫不相干之事信手拈合,竟成巧对,作者极善谐谑之态呼之欲出。上联出自《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下联出自苏轼《春宵》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一说一道士娶妻,其友人欲作联为贺,因其身份而得上联,却一时难觅下联,纪昀遂以苏轼诗句对之,字面相对严整,又切新婚情境。
禁中观猎联
朱元璋朱棣
风吹马尾千条线
日照龙鳞万点金
【赏析】
《坚瓠集》记朱元璋在禁中观猎,见马疾驰而过,出此上句。长孙朱允炆对以:雨打羊毛一片毡。单就文字、结构、比喻来讲,都还可以,就是立意不高,用语琐屑,形象不雅。朱元璋听了不悦。其四子朱棣见父亲皱眉,知侄子所对之句欠佳,忙以“日照”句应对。用“万点金”喻“龙鳞”确有气魄,又寓含帝王之意。朱棣后来果然从侄子手中夺得帝位,即明成祖。
戴大宾巧对太守联
戴大宾
龙飞
牛舞
【赏析】
明代弘治改元,莆田人进行迎春活动。当时戴大宾年龄尚幼,父兄抱他来看。有人指给太守说这是个神童,太守即以属对相试,说出“龙飞”,原以为他会对出“凤舞”,戴大宾即以“牛舞”相对。太守说不对,戴说:“《吴书》上说,‘百兽率舞’,牛又怎么不舞呢?”太守以为言之有理,且嘉许其新奇。
神童对联显壮志联
邱濬
谁谓犬能欺得虎
焉知鱼不化为龙
【赏析】
不言而喻,富豪自尊自大、蔑视才子,是一副轻慢与无礼的傲气。邱濬答联通过一个反向,表现出自己的豪情壮志。答联充满辩证思维,文词优美,对仗工整,足见邱濬才华不凡。
李东阳妙句答英宗联
明英宗李东阳
书生脚短
天子门高
【赏析】
从辞采与结构可以看出,李东阳少富才华,且自然洒脱,从对句可以想见他的神童风采。他的应对表面讲的是客观事实,依他的才华,也许还有更深的含意,或感叹殿门高横、攀登吃力,或挖苦门槛高立、阻遏人才,或是对笑他脚短的英宗反唇相讥,否认自己脚短,归罪宫殿门高,出语不卑不亢。
左宗棠趣答启蒙师联
左宗棠
子将父做马
父望子成龙
【赏析】
上联活画出父爱子,愿为子做牛做马的舐犊心情与神态。左宗棠的对句之所以深刻和耐人寻味,是因为它把父做子之马的目的表现了出来,同时也把天下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的那种心愿表现了出来,与起联相比是一个飞跃。
白藕巧对联
朱元璋
一弯西子臂
七窍比干心
【赏析】
藕白嫩有节,且微弯,与人臂类似,以美女西施比之,极言其滑嫩白皙。“西子”喻臂,激人联想,起无限遐思。比干是殷纣王的忠臣,据说他心有七窍。藕有小孔,作者联想也极为贴切。作者以比干作比,一表其有学识,二说其怀忠心,且对仗工整,用语简洁,太祖自然欣喜赏识了。
同音巧对联
佚名撰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莫来道者来
【赏析】
该联运用同音字构联,别出心裁。上联的意思是,这里不需要无事可做的闲散人员,这样的人只会吃闭门羹。这里敞开大门欢迎的,是德行高尚的人。下联警示盗贼不要进来,只欢迎有知识、有道德的人进来。该联适用于各机关、厂矿、农村、学校、社会各单位,通俗易懂,针对性强,警示性强。
书名集称对联
汪升
六韬三略
四书五经
【赏析】
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篇,称《六韬》。《三略》,分上略、中略、下略。四书五经,是儒家九部经典的合称,一般地说,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巧对续录联
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
【赏析】
上联,语出《世说新语·假谲》,喻指借空想宽慰自己与别人。三国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家喻户晓。下联语出《三国志·魏书·卢毓传》,喻指徒有虚名而无实惠。
上下联均为三国实事,旨趣相同,骈偶工切,确为妙对。成语对,比较容易对,但像这副如此有趣的,并不多见。
民间俗谚对联
子不嫌母丑
狗不厌家贫
【赏析】
见《巧对续录》。此为民间俗谚对,言人之常情,物之常理,不避同字,颇具情趣。
从修辞上说,这属于暗喻一类,用这两件人人皆知的事,来比喻人恋眷乡土、恋眷祖国之情。
巧对乡绅联
解缙
小犬入门嫌路窄
大鹏展翅恨天低
【赏析】
相传明代有一乡绅,要将解缙叫到他家教训一番。出个上联‘小犬入门嫌路窄’,解缙一挥手,答道:“大鹏展翅恨天低。”出句者本想以强凌弱,占上风头,对句者却能居高临下,抖尽威严。一个委琐骂街,一个豪气逼人。此联奇在用喻,妙在反差。
无情对联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赏析】
上联,为唐诗名句。下联为欧洲三个国名。
就句意而言,上下联毫不相干,连相反都谈不上,但如分解成单词单字,按词义、字义、词性考虑对仗,法与公、国与门、荷、兰与桃、李,比利与争荣,时与日,却极为工稳,从而产生浓厚的“对趣”。这也是典型的无情对例句。
联痴巧对联
方婺如
水如碧玉山如黛
云想衣裳花想容
【赏析】
清代方婺如,卧病在床,于弥留之际,门弟子中二人议论:“有句成诗‘水如碧玉山如黛’不知如何才能对上。”方于枕上听到后,低声答道:“可对‘云想衣裳花想容’。”说完就逝世了。
联语摘引现成的诗句,偶对似出于自然,很有妙趣。方某临终不忘对句,可以算是“联痴”。
地名趣联
项炯
密云不雨通州无水不通舟
钜野皆田即墨有秋皆即麦
【赏析】
联语巧嵌北方地名:密云、通州、钜野、即墨,且以“通州”与“通舟”同音相谐,“即墨”与“即麦”同音相谐,连缀成趣。
民国总统联
王运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赏析】
袁世凯于1912年窃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位,各种势力逐鹿中华,民众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湖南湘潭人清史馆馆长王闿运曾撰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意在嵌“民国总统”四字。有人加上“何分南北”和“不是东西”八字,直刺袁世凯。缀句多用虚词,安排见巧。
喜与悲联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
【赏析】
上联四句,古人称“四喜”,下联四句,古人称“四悲”。联语是从“得意事”、“失意事”的总体意义上成为偶对。本联属自对,即久旱、他乡句,洞房、金榜句,寡妇、将军句,失恩、下第句,句中两两自对,上下联并不相对,这是对联对仗的一种常见对法。
观花鸟图联
朱元璋李基
几幅画图虎不啸龙不吟花不馨香鱼不跳成何良史
一盘棋局车无轮马无足炮无烟火象无牙照甚将军
【赏析】
联语中,良史,本指优秀史官。这里代指反映某一时代风貌、具有历史意义绘画的作者。照甚将军,意为凭什么而为将帅。将军,此处一词两用,意有双关,一是动宾结构,即将对方之军;一是名词,棋局中“将”或“帅”。
上联说画,有龙虎花鱼;下联说棋,有器械人马。可见气象,可见声势,命意不浅。
自题联
华罗庚
三强韩赵魏
九章勾股弦
【赏析】
上联中的“三强”说的是战国时代的韩、赵、魏三个战国,实际上却隐喻着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下联中的“九章”指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九章”又恰好是代表团另一位成员、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华老将人名和数字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信手拈来,巧思之极。一词两义,含蕴深透,妙语双关,文采四溢,比之注释中提到的古人的两副数字联,更饶趣致,从而开辟了数字联的新的“对例”。
缺衣少食联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赏析】
此谓缺字怪联。上联“二三四五就缺一;六七八九就少十”。此谓奇联、怪联,是作者苦心所造。这类对联,往往含有潜台词,唯有大才者才能识破。我们欣赏对联时,也要学会揣摩联中含有潜台词的本领。
秀才妙对联
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赏析】
从前,某天晚上,乌云密布,有个爱作对联的人,正在家里吟哦,忽然想出半边上联。他便喃喃地念起来。这时,邻居有个穷秀才,听到后,便推门而入,应声相对。主人说:“你对上我的上联,借东西好商量!”秀才笑曰:“我刚才进门的那句话,不正是下联么!”主人一想,叫绝不已。这位秀才,听到上联后,反应如此快,对得如此妙,真令人吃惊。
土地庙联
求公公公道明于千里月
愿婆婆婆心忙似半山云
【赏析】
以求神者的口吻,求土地公公办事公道,愿土地婆婆心存仁慈。通联活泼生动,特别“明”、“忙”二字,用得更富神韵。
故居湘西草堂联
王船山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赏析】
词语自然秀丽,富有情怀。“难留我”和“自照人”,含意极为深邃,耐人寻思。
父女妙对联
王汝玉
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雨
风吹尘起地生不火之烟
【赏析】
王汝玉年幼时,父亲见太阳出,晒化屋顶上的雪,雪水从屋檐上如雨点般滴下,就拟出半边上联,叫汝玉对出下联。七岁的王汝玉立即相对,王父听后,连声叫“绝”!下联比喻形象,含意蕴藉,又与上联构思、手法吻合,可谓奇妙绝对。
杭州宝寺山麓大佛寺联
大肚能容包含色相
开口便笑指点迷途
【赏析】
抓住佛像外部特征,揭示内在禅意、哲理。全联形象生动,词亦有趣。
山海联
林则徐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赏析】
据传,某年元宵节,有位私塾老师,给仅八九岁的林则徐拟出半边上联,叫他对出下联。联云:“点几盏灯,为乾坤作福。”小则徐立即应声对曰:“打一声鼓,替天地行威。”当时颇得老师赞赏。又一次,老师带着学生游览鼓山名胜,叫学生以“山”、“海”二字,作一副七字对联。则徐很快就作出。老师听后,又赞不绝口。诗言志,联亦可言志。此处,林则徐无论应对还是自拟对,除平仄、对仗工整外,更重要的均体现出他远大的抱负。
赞春联
汪先达
一树桃花红间白
两行杨柳翠饶青
【赏析】
联语中“红间白”,指粉红色桃花。“翠饶青”,指青翠色,即鲜绿色。颜色字用了四个,实只二种色样。“间”、“饶”二字,使本来呈静态的桃花、杨柳,变得异常生动。
学童妙对联
某学童
七黑八暗皆为夜
万紫千红总是春
【赏析】
“七黑八暗”,就是“黑暗”,无非镶嵌进“七、八”二字,这是成语构成的一种方法,下联的“万紫千红”,也是同样构词法。上下相比,一暗、一明,一色单、一鲜艳,一暗滞、一明快,一伤感、一乐观,对比强烈。
巧对联
毛先舒
五行金木水火土
七音徵羽角宫商
【赏析】
我国古代音乐有五音阶,依次为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代音乐符号1、2、3、5、6。而在角徵、羽宫之间各出一偏音,称变徵、变宫,相当于现代音乐之4、7二音,共称七音,其基础音阶形态仍为五音之名。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下联以七统领五项物事,是很巧妙的了。
太虚幻境联
曹雪芹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赏析】
此联寓意深刻,至少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在现象与本质意义上观察社会现象的“真假”与“有无”;其二是在绝对与相对意义上认识现实与艺术形象的真假、有无。联语词语凝练,删繁就简,极有理趣,因“亦、还”二字,使联未成回文对,显然这是表达意义的需要,但它回环往复的意味,仍能体会得出。
新婚妙对联
苏小妹秦观
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赏析】
上联意在“今夜不雨”。下联表示“明天成霜”。此联故事是虚构的,秦观与苏小妹没有成亲的事,但对联却是一副佳作:前面大肆铺垫渲染,都巧妙地为最后的“不雨”和“成霜”服务,极合自然事理,这样产生的双关效应则更强烈和出人意料。
君臣妙对联
乾隆纪昀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赏析】
联属回文对,正读倒读,不害文意,不失平仄。联语巧用店名、寺名。论联艺有巧夺天工之妙,确为千古佳对。清末,有一书生,仍嫌对句不足,以“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作下联,同样是妙趣横生。
店主妙对天子联
朱元璋
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
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赏析】
联语精用数字、方位词,对仗工稳,命意合于时宜。以“东西”对“南北”,是典型的借对,即借“东西”两字所能表示的方位与“南北”对。
月下漫步联
高启杨基
玉兔捣药嫦娥许我十五圆
喜鹊成桥织女约郎初七渡
【赏析】
出句对明月而发奇想,下联仰河汉而动巧思,都是取材于嫦娥奔月、牛郎织女这些民间神话。十五月圆,普照天下,偏说“许我”,很有个性;“玉兔捣药、喜鹊成桥”,为子虚之事,属奇思幻想,竟被说成真事一般。对句“初七”,指七月七日,民间称乞巧节,所幸“初”字可当数词用,也算是一巧。
相思草联
苏轼李之仪
草号相思思岸柳眉弯腰细
花名含笑笑石榴齿露皮斑
【赏析】
上联从“相思”想开去,所思在岸柳,柳叶眉弯,柳枝腰细;下联从“草”引出“花”来,推出“含笑”,笑那石榴果熟时裂口露子,皮色斑驳。全由“相思”二字,生发出两种形象,一正一反,耐人寻思。又用顶针、排比修辞,有声情并茂之美。
词牌巧对联
梁元锴
南乡子前常忆秦娥寻芳草
西江月下最念奴娇浣溪纱
【赏析】
联语是以词牌名缀成巧对。上联含“南乡子”、“忆秦娥”、“寻芳草”三词牌;下联含“西江月”、“念奴娇”、“浣溪纱”三词牌。
父子妙对联
顾鼎臣
柳线莺梭织成江南三月锦
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赏析】
上联,以织造作比喻,描绘江南春色:柳条如线,飞莺如梭,织成江南三月锦绣美景。下联,以鸿雁传书设喻,写塞北秋寒:云天如笺,秋雁如字,传来塞北秋寒之讯。
渡江联
宋文甫
树影横江鱼游枝头鸦宿浪
山色倒海龙吟岩畔虎鸣滩
【赏析】
联语上下均从树影、山色倒映水中构思:鱼游枝头,枝头是影;鸦宿浪尖,鸦是影。龙吟岩畔,岩畔是影;虎鸣沙滩,虎是影。察物细致,文思巧妙。联中事物搭配,树与鸦,江与鱼,山与虎,海与龙,都是一为景物,一为与之有关联的动物,显得十分严谨与和谐。
妙对知府联
袁炜
湖山倒影鱼游松顶鹤栖波
日月循环兔走天边乌入地
【赏析】
联语借“湖山倒影”发端,写出水中鱼在“松影”中游泳,山上鹤之影又映在波中这样一种奇绝景象,欲对实难。袁炜不愧奇才。因月有“玉兔”之名、日有“金乌”之号,而借代巧用,举重若轻,缀句成文而收合璧之妙。
老少互祝联
顾璘张居正
雏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
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赏析】
联语有叱咤风云的英雄之气。切合身份是制联中应注意的,它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合乎自己的口吻,二是合乎对方的情况。顾璘称张居正为“雏鹤”,鼓励他“学飞”,张居正称顾璘为“潜龙”,祈祝他“奋起”,用词及语气都很合适。
登山观水联
顾鼎臣
碧天连水水连天水天一色
明月伴星星伴月星月交辉
【赏析】
联语用复字、顶针格,上下联前句,主语宾语交叉使用,形成“小回文”。写山水壮观宏阔,写星月恬静怡神,均如诗如画,语言简达,意境深远。
师生巧对联
刘昌
酷日如炉云似火烈石焚山
轻烟似缕雨如丝经天纬地
【赏析】
上联如炉似火,已见炎夏烈日之酷,再以烈石焚山补充,赤日更显炎热至极。下联似缕如丝,可想象出烟雨弥漫之状,又以经天纬地补足,更显得漫天细雨,不辨天地。两下相偶极为工妙,尤其经天纬地,似得神来之笔。联中两个比喻词“如、似”,交替使用,行文便生动起来了。
巧对“将军”联
莫天佑沈龙
至勇至刚能文能武无上将军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音菩萨
【赏析】
联语用复辞格,尤以对句出于稚子之口,才思、文思,非同小可。在生死关头,能以联相规劝,除文才之外,还要有胆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