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熙回过味来,臊地满脸通红,莫二娃又把一勺鱼汤喂过来,笑道:“金老师跟俺一般大,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没经历过的事儿要是连想都不想,那才不正常呢!好啦!没啥可害羞的,反正这屋也没别人,俺出去后啥也不说!来!咱接着喝汤!”
“不喝……”
“梭鱼汤只要凉了就发腥,再热更难喝,要是你真不喝了的话,那俺就喝了,不能糟蹋东西,梭鱼可不是常见的鱼。”
金银熙是真馋,一听这话,马上又张开嘴等着莫二娃喂,郎情妾意的味道弥漫在狭窄的船舱中,看来这姑娘已经完全把这只妖孽当成是自己的男朋友了。
鱼汤喂完,金银熙自个儿躺下,把眼一闭,道:“这次能绑松点么?”
莫二娃笑了起来,道:“不用绑了!再过半个小时咱们就要靠岸獐岛了,现在船队已经进入了近岸航道,你既然过了这个晕船劲儿,那你就不会再晕了!”
金银熙侧过头看看他,问:“獐岛?咱们的第一站不是叫青堆么?”
“临时更改的航线!刚才海事局发布了气象预警,说俩小时之后黄海北部要起九级以上的大风,命令所有大风可能波及范围内的船舶就近避风,距离咱们船队最近的避风点就是獐岛。”
“啊?九级大风?”
“对!黄海北部是冷暖气流对吹、冷暖海流对冲的地方,冬天经常出现这种突发的天气状况,这在俺们渔民眼里都是家常便饭了!”
说完,莫二娃叼起一支烟,刚想点上却又把火机放下,打算出舱去抽,金银熙赶紧把他叫住,道:“唉唉唉!莫菩萨,你去哪啊?”
莫二娃回头看看她,道:“俺抽烟去啊!”
金银熙坐了起来,指指桌上的烟灰缸,道:“你就在这抽呗?这不是有烟灰缸么?”
“这虽然有烟灰缸,但这还有你啊!你嗓子不好,俺要是在这抽烟不熏到你了?”
“那……没事儿的!”
莫二娃看看她那表情,又是一笑,直接走过去给人家穿鞋,一边穿一边道:“你这家伙比小娃娃还缺乏安全感,肯定是听俺说了要刮九级风,吓得不敢自个儿在舱里呆了!走吧!反正你现在也不晕船了,俺带着你去甲板上看看光景、透透风吧!”
八十年代的中国男人不犯贱,找遍全东北恐怕也找不到几个能帮女人穿鞋的主,所以当莫二娃捉住金银熙的脚腕做出这个亲密动作的时候,金银熙感觉到的不是害臊,而是满满的幸福和惊喜。
没过多久,船队开进獐岛南侧的半圆形海湾,附近的船只也都在陆陆续续往里进,原本就很热闹的小岛,这下子变得更加热闹了。
介绍一下这个獐岛吧!
这个小岛隶属于辽东市东沟县管辖,面积只有0.8平方公里,山青崖峻、林木茂盛,山坡上全都是三十年后跟随那部满口胡言的《甄嬛传》一起走红的合欢树。湛蓝的天空下,波涛汹涌的黄海一望无际,海浪每一次冲上岸滩,都仿佛能荡起岛上的千堆积雪,颇有几分“海上桃源”的韵味。
獐岛地处周边四个渔场的中间地带,来此作业的渔船经常会在这里休整避风,所以这里的三十来户原住渔民也跟其他地方的渔民有所不同。开着机械舢板在海里捕鱼,这只是岛上老人们的爱好,而青壮年的正业则是开旅馆、开餐馆、开商店、收海鲜,家家户户都是住别墅的小老板,小岛看起来比贫穷的辽东市区还要繁荣热闹。
这个岛上最有钱的是个狐媚漂亮的女人,名叫徐慧娘,今年三十三岁,祖传的“花船老大”。她虽然在岛上没有门店、不做生意,但活跃在附近渔场的四条“花船”却全是她的买卖,岛上那栋比驻军宿舍楼都大的四层白楼就是她的员工宿舍。
更有趣的是,岛上的渔民因为她恪守祖训,不在岛上做生意与乡亲们争利,一个个都特别敬重她,改革后的第一场村长选举,徐慧娘就全票当选,成了岛上的领导--渔民的世界就是这么狂野,什么法律法规到了他们这儿,他们保准给你玩坏了。
獐岛没有专业的码头,所以任何船只进到这里来,都得停在这个海湾里,然后再坐收费的机械舢板摆渡上岸。往常这活儿都是各家手下的船工干,但莫字船旗出现后,老板们全都从家里跑出来,亲自驾船过来接莫二娃了。
徐慧娘穿着一套直至今天都很少有人穿得起的白色貂皮大衣,站在船头冲莫二娃行抱拳礼,领着渔民们打招呼,道:“莫老大顺风!莫家船队的大小爷们儿顺风!”
“徐老大满载!各位獐岛的乡亲和各路船老大们满载!”
“莫老大,我们听说你在鸭绿江上干掉了朝鲜的王牌部队,气死了一个军长不说,还把整整一个军吓得丢盔卸甲,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真的!不过这朝鲜人就是一群不咬人的叫唤狗,谁去了都能****一票,没啥可提的!”
“哎呀!莫老大就是有范儿!干了这么惊天动地的事儿还觉得没啥可提的,这要是换了别人,早都把自个儿吹上天去了!莫老大,上船吧!我这村长今天亲自渡您上岸,您可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哟!”
和一般的乡村、小镇不同,给渔民做中继站的海岛渔村,别说是旅馆和饭店,就连******小卖部都配备了站着接快活的卖花女,莫二娃为了不污染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上岸后就要求岛民们找个“为生点”的地方安顿孩子,徐慧娘听懂了他的意思,让岛民们一人带几个孩子回自己家里住。
安顿好这些碍手碍脚的小累赘,莫二娃下令船队放假、自由活动,那些没捞着朝鲜娘们儿、这些天快被“鸭绿江老大妈”折磨疯了的船工们一听到命令,一个个是嗷嗷叫着奔向四处,有的去泡澡、有的去剪头,还有的直接钻进了那挂羊头卖狗肉、跳舞都不穿衣裳的“渔村文化大舞台”。
莫二娃和船队的头头们自然没手下人这么自在,徐慧娘做东,和岛上的渔民们、其他来此避风的船老大们一起,包下岛上最大的“满载酒店”宴会厅,置办酒席欢迎他们--渔民出海不带太多钱,所以为渔场服务的船只和海岛做生意,结算方式也有货币和渔获两类,这个岛的渔民收到的渔获全都要买到桃园村的渔港,店里进货也是按照一手批发价在桃园村小量拿货,渔民们都是桃园俱乐部的成员,都对莫二娃充满感激。
渔民喝酒,陪酒的必不可少,大家刚刚在宴会厅里坐下,岛上各家店里凑起来的头牌美女就先于酒菜排队走了出来,流氓们乐得使劲鼓掌。
老村长眼前一亮,舔舔舌头,叹道:“****!这么年轻、这么漂亮?竟然比楚山郡的质量还高?大妹子,你们这岛子四面八方都是海,你们从哪弄这么多好姑娘?”
徐慧娘打趣儿,道:“这得感谢国家啊!”
八三严打距今已有三年,那些被抓的小孩子们也已经陆陆续续刑满释放,由于当时的社会观念很传统,那些在家门口公审公判的小伙子或许还能靠着出力讨个生活,但那些正是好年纪的女孩却是无法回归家庭、无法找到工作,只能沦落风尘,成为这一行的新一代主力。
说完感谢国家的理由,徐慧娘给莫二娃倒上杯茶,道:“莫老大,我们花船自古以来就有好汉领航的规矩,您刚刚在鸭绿江上打败朝鲜人,龙王爷就用一场大风把您吹到獐岛来避风,这明摆着要是让我们獐岛花船队挂上莫字船旗啊!”
和普通渔民一样,花船也是令行禁止、规矩繁多。
她们的船老大不随便接活,要接也只接固定一个在海上有身份、有地位、能给这一船弱女子当靠山的男人,以后受了欺负就提这人的名号,性质等同于小马子们的“跟老大”,选的男人一般都是海上的渔霸,这就叫“好汉领航”了。
很有意思的是,这帮不知亲爹是谁、由老娘亲自带入这行的奇怪女人为了遵守行规,不管跟老大的时间多长、感情多深,都会按次向这个男人收费。很多人都直接搬到一起过了大半辈子、儿孙满堂了,但老太婆还是坚决不要正房名分,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儿也是向老头子要钱,只是这个收费多半是象征性,老头子交完一分钱,还能领回去五毛零花。
莫二娃诧异地看看徐慧娘,问:“徐姐,改革前东沟宋二哥就把你给包下来了,改革后你搞花船也是他给你领航,据说他孩子都是你生的,这咋还……呵呵,徐姐,俺要是给你领航的话,那俺不是抢了人家宋二哥的人么?”
徐慧娘叹了口气,道:“宋二强已经玩够我,把我给甩了,莫老大进港的时候,难道没看到我的四条花船都没挂他的船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