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行出现一个长相精致的少爷,询问着去西北的价钱,只是临近年关,很多人都摇头不接这生意。
“小公子,你要去西北,这时候最好去客栈找一些商队,看看有没有同行的商队搭个伙。”一位略上年纪的大爷好心的指点。
贾襄闻言感激朝他道了谢,又打听了哪些客栈商队比较多后,转而朝这些客栈走去。
酒楼人蛇混杂,贾襄没有莽撞的就上去问人,而是点了些东西坐在那,慢慢的观察,终于在坐了两个时辰后,她发现一个比较可靠的。
好在运气不错,对方简单的询问了她的身份,和去西北理由后,让她交了几十两的车马费,就点头同意了,而运气更好的是,这商队明天一早就出发。
一路上,听得最多的,便是顾安的各种大功绩,对于他本人是如何性情,大家知道的并不多。
当大伙热闹的吃着元宵,猜着灯谜的时候,他们这一行人,正满身风霜的到达西都府地界。
“于公子,你从这官道往前走半时辰,便能进城。”商队掌柜对着她抱了抱拳。
贾襄感激的作揖,再次感谢后,背着包袱往充满了未知挑战的西都府走去。
西都城里,到处是张灯结彩,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在这么一个热闹的节日,人们还是不畏严寒的走上街头,个个穿新衣戴新饰,尤其一些极具名族特色的匈奴突厥人,让这个极具中原特色的节日,多了一抹异域风情。
贾襄边双手搓着,边呵着气。
“小哥,买个花灯吧,讨个好彩头。”灯摊小贩见她站在摊前,热情的招呼了起来。
贾襄对他笑了笑,指着其中一盏道:“这灯是不是猜中了谜语,就不需要花钱了。”
小贩点了点头:“对的,对的,猜中哪个彩灯下的灯谜,这灯就归小哥了。”
贾襄仰着头道:“那我先看看,看看能不能猜中一个,免费得一个。”
小贩听了乐呵道:“行,别看我这摊子小,可这灯谜却不简单,我可是请了镇上的秀才老爷给出的,一般人那是不好猜的。”
小贩这话,让旁边一些本来看看的人,也起了好奇心,个个皆围了过来,凑着热闹捏着红纸讨论了起来。
贾襄倒不是真有多么想要这灯,只是难得碰上这样的节日,就当旅程开始前的放松。
而街的另一头,一个修长高大却不粗犷的身影,背着双手慢慢的逛着,像一只黑夜中的雄鹰,即使在这热闹逼人的街市中,那股孑然独立间散发的傲视天地的气息,依旧浓烈夺目。
花灯街上,贾襄提着猜谜的来的花灯,左顾右盼的逛着,逛了不久,人潮忽然的汹涌了起来,大家全多往一个地方涌去,于落莲也不知道前面有什么,只能被迫的随着人群,往前挤着,别人都是越挤越往后,她是越挤越往前,而手上的花灯早已不知被挤到哪里去了。
等到了地方,于落莲才发现,原来是在放篝火,围着篝火的是舞龙舞狮的表演。
随着表演的深入,人群里一次次的爆发出欢呼,那架势比现代看明星演唱会还high。
贾襄待了一会儿,就努力往外围挤,她需要赶在狂欢落幕之前,找到一个住宿的地方,不然这严寒天气,露宿街头,很有可能明天便是一具尸体了。
只是她刚挤出人群,还没等缓好气,肩膀上的包袱就被人一扯,接着便看到一条黑影哧溜的往人少的地方跑去。
“我去。”贾襄愣了下,立马拔腿狂追,那包袱里可放着她的全部身家啊。
“抓贼啊,抓小偷啊!”
眼看着对方和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贾襄嘶声力竭的喊了起来,无奈不论哪个时代,看热闹的多,见义勇为的少。
气喘吁吁的贾襄,看也没看的伸手抓住旁边的男人:“帮我……帮我抓前面的小偷,找回来的财物,我分你一半作为答谢。”
顾安看了看拉着自己,弯着身不停喘气的少年,眉头皱了一下,伸手扯开攀住他臂膀的手。
于落莲愣了下,双手更是死死的攀着,抬头瞪向他道:“你就帮个忙吧,我实在跑不动了,那包里有一千多两的银票,拿回来分你一半不亏的。”
顾安面无表情的盯了一下,沉声道:“你不放开我,我怎么替你去追小偷。”
贾襄顿时一囧,急急的放开手:“对不起,那你快去吧,快去吧,那小偷顺着那条路跑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