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老师,名叫贾卫华,是个退伍军人,读书时正赶上大联合大串联大字报运动,初中以上的学校基本停课,想读书的无学可上,不想读书的,正好可以云游四方。
贾卫华没有读完初中,在家里无所事事,整日的都是很萎靡,很颓废的样子。
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日子里本来就少有阳光,加上一个阴云密布的贾卫华,作为父母的不得不为儿子的未来操心,于是,就鼓励贾卫华去当兵。
而贾卫华从小也就羡慕军人服装的威武,还曾经求着外婆,带着他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穿着黄军装的照片,至今都还嵌在相框里,挂在家里墙上呢。
当了七年兵,没有被提干,也没有被推荐上军校。干了三年的饲养员,又当了三年半的班长后,就宣布退伍了。
回到家里,接着就是漫长的安置等待,直到半年后,才被分配安置在少管所,担负管教工作,又由于少管所教员不够,就被迫赶鸭子上架,当上了文化课教员。
今天被叶小帅一次又一次地纠错,感觉实在是没有面子,实在是太伤自尊了。
一路冲出教室,也一路骂着自己,没有金钢钻,就别揽瓷器活,就是没有今天的叶小帅,也会有明天林小帅,一片叶子不算什么,要是一片树林,那还得了!罢了,请左所长赶快另作打算吧,我也确实不能再误人子弟了。
骂了一顿自己之后,气也消了不少,反而有些庆幸起来,对叶小帅不但没有了气恼,而且还有了些喜欢的意思。
贾卫华的步伐明显轻快洒脱起来,直接走向了左剑秋的办公室,这里也没有什么讲究,不用敲门就可以直接推门进去,见左剑秋正伏在办公桌上,在埋头写着什么。
贾卫华犹豫了一下,不知道此时能不能打扰左所长,正左右徘徊着,左剑秋头也不抬的问道:“贾卫华同志,有什么事吗?”
贾卫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小心翼翼地问道:“会不会打扰了所长啊?”
左剑秋眼睛睃了贾卫华一眼,心中微微一动,笑着说道:“什么事,搞得这么神经兮兮的?”
贾卫华还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发问着:“所长,你是不是还在为少管所缺文化课教员的事情发愁啊?”
左剑秋很不乐意这样打哑谜一般地交流,对贾卫华今天的怪异表现,有些好气又还笑,他贾卫华平时不是这样的,是个有什么说什么的人,从来不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
左剑秋就干脆地说道:“你今天是怎么啦?这么吞吞吐吐的?到底什么事?直接说吧。”
贾卫华也就在左剑秋的对面坐了下来,索性敞开了说道:“所长,我看新来的这个叶小帅,文化基础不错,建议所长让他做文化课教员。”
左剑秋心里一个咯噔,这个贾卫华还真的敢想,不过这个想法如果能够实施的话,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问着贾卫华:“你怎么知道他文化基础不错?”
贾卫华脸一红,头一低,摇摇手苦笑着说:“唉!今天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左剑秋噗哧一笑,问道:“怎么回事?都让我们的多年优秀的贾老师丢人了。”
贾卫华就将课堂上发生的事说了一遍,说道:“我是被他气着跑到你这里来的,但转念一想,还是我自己文化底子薄,是有些误人子弟啊!你知道吗?这个叶小帅,还是在没有课本的情况下,就指出我的错误哦。”
左剑秋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抬腕看了看手表,说道:“离下课还有十分钟,我们现在去教室。”说着,就站起来向办公室门外走。
贾卫华跟着左剑秋的后面,急切地问道:“我们现在去干什么?”
左剑秋就像没有听到一般,只顾着快步地往教室走,没有搭理贾卫华的问话,弄得贾卫华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生怕左剑秋的什么做法,让人认为自己是个没有胸怀的小肚鸡肠的人,跟一个小孩子计较,比读错字发错音更加丢人。
当左剑秋和贾卫华走进教室门口,却没有看到平常那种乱哄哄的样子,今天真是很不寻常,过去只要教员一离开,尽管这里是少管所,但小孩子爱闹爱动的天性,是任何环境都不可遏制的,他们总会寻找时间挥洒一下。
今天,这样的好机会,他们怎么会自动放弃呢?左剑秋在门口立住脚步,透过门缝,眼睛直钻教室里看,只见叶小帅正站在讲台上,继续讲读着《海燕》。
贾卫华听着里面的讲读声,也禁不住地走到窗户旁边,从窗户往里面看,心里实在是惊诧不已,这个叶小帅,真是不同凡响,要是别的孩子,早就为会不会被老师整而担心,而这个叶小帅竟然像没事人一般,不,他是根本没有当回事。
左剑秋向贾卫华招了招手,就转身离开教室门口往回走,贾卫华也跟着左剑秋,一同回到左剑秋的办公室,刚一落座,贾卫华急切地问道:“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左剑秋明知故问。
贾卫华没有在意,可能也是没心思在意,只是继续说着自己的话:“这个孩子讲课讲得怎么样?”
左剑秋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有点意思。”又抬头看向贾卫华问道:“谁安排他讲课的?是你安排的?”
贾卫华说:“怎么会是我安排的,当时我气得只想狠狠地揍他,那有时间安排他讲课!嗯,是谁让他讲课的?”贾卫华似乎才感觉不对,“对呀!谁让他讲课的?”
左剑秋感叹着:“这个孩子是个异数。”难道是叶小帅自己逞能,主动上去讲课的,那他的胆子也太大了,,没有一点纪律不说,对他人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那就不能太放纵,更不能让他做什么文化课教员。
如果是别人安排的,那又是谁呢?这个人想要做什么?左剑秋一时间,思绪翻滚。
左剑秋对贾卫华说:“这样,这事暂时不要声张,你先去摸摸底,到底是谁让他讲课的,这个必须弄清楚。另外,我等会也把他教到办公室谈谈。”
贾卫华点点头说道:“好!”嘴里虽然这么回答着,贾卫华不明白左剑秋为什么这样做,是叶小帅主动讲课的也好,还是有人安排的也好,有什么大问题吗?有必要弄得这么诡异吗?
其实,既不是叶小帅主动上去讲课的,更不是什么人安排的。只是贾卫华甩手走后,先是冼丰、张力健和谢援新他们几个,为叶小帅担心,纷纷催促着叶小帅去找贾卫华道歉,在叶小帅坚决表示,自己是不会道歉的,因为自己是对的,而是贾老师真的读错了字。
看着叶小帅是个油盐不进的主,大家也就选择放弃了。尔后,冼丰就问贾老师后来是哪个字又读错了。
叶小帅就告诉他,是“蜿蜒”两个字读错了,应该读wanyan,不是读yuanyan,而且蜿蜒的蜒,是读第上声,不是读平声。
接着叶小帅就谈起了高尔基,谈起了《海燕》的写作背景,谈起了俄国沙皇和十月革命,谈起了《海燕》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文章中所蕴含的号召力。
随着叶小帅讲解的渐渐深入扩展,慢慢地所有学员都离开座位,围拢在叶小帅身边,静静地悄然无声,叶小帅讲得忘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不自觉地站起身来,就如在学校时一样,撒开着讲。
不站起来不打紧,这一站起来,叶小帅心里道了一声,糟了!整个教室里大部分座位上,都没有了人,全部聚集在一起,必须让每个人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教员走了,教室里的秩序不能乱。
心里这样一想,叶小帅就直接走上讲台,全体学员的眼睛齐齐地随着叶小帅的人脚步移动,不知道叶小帅要干什么。
在人们的一片惊愕中,叶小帅站在讲台上,朗声说道:“大家如果喜欢听我讲,就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我就在老师回来前继续讲,虽然老师不在课堂,我们还是要保持教室的良好秩序,对不对?”
所有人一听叶小帅这样说,也没有提出反对的,都安静地返回座位上坐下来。
当贾卫华将了解到的情况,向左剑秋一说,左剑秋呵呵一笑,说了句赞赏意味很浓的话:“很好!这个孩子还有些组织能力和控制局面的能力。”
这话一说出口,左剑秋也感觉有些不合时宜,对着贾卫华有点难堪的笑笑。其实就是左剑秋自己想多了,贾卫华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什么,而且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就接着左剑秋的话问道:“所长,是不是可以考虑我的建议?我就觉到这个孩子教的肯定比我好。”
左剑秋说:“这事急不得,下午我和这个叶小帅谈谈,明天我们两个人去厅里,报告请示一下,如果厅里同意,那就好办了,不然……”
“不然我继续顶着名,课让叶小帅来上。”贾卫华急切地建议着。
左剑秋想了想说道:“这也是一个办法。要么在你上课的时候,先就叫他讲讲课试试?”
贾卫华满脸笑开了花,立即百分百的同意,就答应一个字,好!
年仅一十二岁的叶小帅,就这样成为了合安省少年管教所的文化课教员,也许就是教育史上年龄最小的老师了,不过没有经过考证,不能说肯定是,至少在当时是这个国度里,年龄最小的。
可惜的是,叶小帅并没有把教师,作为一个终身职业,否则,应该是会有非凡的成就,这里面,既有时代环境的原因,更多的还是个人的选择。
叶小帅虽然做教师的时间不长,但所取得的成绩却是很不错的,他所带的班级,在全国监狱系统的少管所教育评比中,连续两次名列前茅,获得国家、省、市的多次表彰。
特别是跟他学习的学员,很大一部分都成为了叶小帅后来事业的中坚力量,还有一部分人在政界、在商界、在学界,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