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大书房,坐落在小寨东路路南,离小寨十字很近。能起这样一个名字的人一定是个高人,能担得起这一个名号的主人也一定是个高士。
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这里,车水马龙中,关中大书房古朴的招牌煞是惹眼。由于还未到开门时间,只得站在路边观望,行色匆匆的人们对路边不怎么起眼的店面很少留意,对于路边的大书房多半也是如此。
透过橱窗向里望去,里面别致的陈设很吸引人,有一股拉扯着催促着让你尽快进去的气息。里面正在做开业前准备的员工似乎明白了等在门外人的心思,提前打开了门,很有礼貌地将顾客让了进去。
跨进门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木车轮,它静静地躺在那里,无声无息,可那粗糙斑驳的轮毂像是在诉说曾经有过的辉煌。抬脚向里,穿过门厅,四周青砖灰瓦,仿佛进入了关中农家大院,院墙边一架马车立着靠在墙上,像是才拉完柴草回来。那叫不上名字的老车、挂在墙上的老照片以及书桌上的马灯、角落里的食盒、一排排各式各样的老椅子都默默地静候在一边,等待着读者的亲近。在这里老物件随处可见,但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这哪里是书店?这就是活生生的关中民俗展览,是书香人家中的书房。
游走在书海中,犹如穿梭在历史中,走着看着,一边抚摸着,一边思索着,儿时的记忆就像幻灯片似的,一张张、一幅幅在脑海中闪过,眼前的情景不就是记忆的保存、味道的寻觅和生活的传承吗?
书店见得多了,去过的书店也不在少数。多年养成的习惯,只要得空就去逛书店。那时西安市内为数不多的几家书店,诸如钟楼书店,南大街口的新安书店,南院门的古旧书店是必到的地方,可惜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个个已面目全非了,保留下来的也不是那个味儿了。书店越开越大,越来越陌生。
通往二层的楼梯由木板搭就而成,台阶上很随意的摆放了些麻布坐垫,供读者坐着读书。上得楼来,视野开阔了许多,这是利用大厅的层高搭建的平台,倚栏环顾,楼上楼下一览无余。
楼上的陈设除了继续保留了主题风格外,读书的氛围渐浓,顺右手向里走,一个小院出现在了眼前,门是敞开的,门口一幅海报特别引人注目,上书“何不夜读,二十四小时万邦夜未眠”。这是关中大书房率先在西安市做的二十四小时夜读店,是文化西安的点睛之作,为喜欢读书又苦于没有个夜读环境的人准备的。这里也是作者与读者见面交流的场所之一。
书店通常被认为是书籍买卖的场所,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能够把书店作为购书、读书和作者与读者相互交流的过程,赋予书籍人文关怀的意义,应该说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从这点上讲,书房的主人是个真正的高士。
人未进门,香味已出,这香味有茶香、墨香、咖啡香,还有那古朴的家具香,但在这混合的香味中,我闻到的更多的是书香。
20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