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18400000005

第5章 清明拜读《忆父》有感

清明,闲居在家的日子,顺手拿起放在桌上的一本小书,书名叫《地平线》,是散文大家王宗仁老师的一本集子。

书是网购来的,昨天才到。

这几日,快递的电话来个不停,邮箱的信息较以往多了起来,估计,传达室的保安也要跟着忙活一阵子了。从孔夫子旧书网上购买的王老的书籍陆续返回来了,有时是一本,有时是两本,有邮局寄来的,也有速递公司送来的。书都较为陈旧,出版的时间也有些年头了,有的可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有个别书籍在扉页上留有王老的签名,“请某某指正”,落款,王宗仁,这些书又尤显得珍贵。

《地平线》这本书,是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99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当时的定价只有4.5元。全书共收入了王老42篇散文。书中内容提要介绍:作者描绘了祖国西部的雪山壮景,沙漠风光和解放军官兵在青藏高原上的生活,书写了所感所悟,昔人往事以及对八百里秦川的眷恋。

这是一本小书,比标准32开还小了一圈儿。最先拿起这本书阅读,是由于封皮上的两句话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

“我狂妄时,常常觉得自己很虚弱;我冷静时,总是感到心里很充实。”

宋体红字儿,醒目的印在黑色的封皮上。耐人寻味的两句话,留下了饱含哲理的人生思考。也是书桌上,在众多的王老的书籍中,一下子吸引住我的原因。

王老是陕西扶风人,今年七十有六,39年生人,他是著名的军旅作家,是从一名青藏线上汽车兵成长起来的文学大家,也是大我两轮的“兔子”。

我与王老结识于乙未羊年的二月初八。那天,三月二十七日下午,北京,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老友伍先生邀约了几位好友晚间相聚,席间一位和善的长者微笑着主动与大家握手问候,经介绍才知道,这就是深受大家敬重的散文大家王宗仁。王老的多篇散文被中学课本选用,这对任何一个作家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誉。

“我叫王宗仁,我与李宗仁同名,但不同姓,好记”,王老风趣的自我介绍使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大家谈天说地,讲文学,谝收藏,聊养生。更多的是在听王老讲,听他讲,他与青藏高原的故事。

王老,苦出身,1958年入伍,成为了一名汽车兵,常年奔跑在青藏线上,风餐露宿,风雪无阻。他把身边发生的事情,化作感动,用笔描绘出了千里青藏线上一幅幅可歌可泣的场面。

他100余次青藏之行,写了成百上千篇讴歌青藏高原的诗篇,这该是何等的大爱,何等的情怀,是什么样的精神在支撑着他?我的内心由敬重而敬仰。埋怨自己没能好好读书,没能早点读到他写的书,没能早点结识王老。

这也是为什么买了这么多王老写的书的缘由。

翻开《地平线》的封面,排在目录第一篇的散文是《忆父》。

今天是农历的清明,是中国人扫墓祭祖的日子。按照古训“早清明,晚十一”的说法,上个星期天我从北京回来就去了墓地,祭奠了我早逝的娘亲。真是巧了,清明之日,读王老先生的怀念父亲、母亲的文章,感同深受,一股感恩报德之情再次油然而生。

那天,与王老初次交谈中,聊到了农村的现状,有感慨,也有无奈。他特别提到了文革前的农村干部,说,应该好好关心一下他们,“他们是我们党在基层最坚强、最忠实的柱石。可惜,许多人不一定在世了”。当时,我并没有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只是觉得那批五十年代就在党里的老布尔什维克,他们有着朴素的阶级感情,勤劳守纪,任劳任怨。当我读完《忆父》这篇散文,我才意识到,王老为什么会给我提起这样一群人。

文中提到,那天也是4月5日,清明节,离北京亚运会开幕很近了。他回到家乡祭奠父亲,站在父亲坟前,默默地沉思着。

他记得,他曾在1961年,举国上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时候,请探亲假从青藏高原回家乡看望重病卧床的父亲,“他活活被累成了这个样子”,“母亲坐在靠门的草墩上,给我讲着父亲是怎样受累的,她拧了一把鼻涕,却没见流泪,但讲得很悲怆”。

他回忆起那次探亲时,母亲给他讲过的这一个故事。在那个全民性的饥饿时期,不怕苦,不怕死,就怕饿。为了生存,“乡下人填充胃囊空缺的唯一充饥物,是长在田里的,喂养牲口的苜蓿”,“为了争取到起码的活命权,村民中的偷风比祖祖辈辈任何时候都盛行和公开化了”。“他是生产队长,也是解放初就入党的老党员,他绝对不能容忍任何损公肥私的事情发生在他管辖的地面上”,父亲总是像一尊石碑一样站在地头,守护着集体的财产。终于有一天,父亲承受不了了,他是人,也是父亲,面对冰锅冷灶,他无语、惆怅。为此,他毅然选择进山,用母亲亲手纺织的粗布去换粮食。这期间,社员可是高兴了,不必再偷偷摸摸进苜蓿地了,精神上得到了空前的解脱,但母亲和弟妹们再没有撅过一次苜蓿,全靠乡亲们接济。五、六天后,粮食换回来了,父亲也倒了,病从此攒下了。病好之后,“父亲又出现在苜蓿地头,仍然那么威严,贼们见了他腿肚总要颤抖。”

散文的结尾有两句话,也许就是我要找的答案,也是王老想要表达的意思。“乡村共产党员的肩头就是一座山,任何邪恶都难以从此越过……他既是父亲,又是一位共和国老党员。”

清明时节,能读到这样的好文,真是大幸。缅怀了亲人,也引发了许多思索。我们的父亲无不是:在燃烧中失去,燃烧尽了,将血与骨还有灵魂一起埋进家乡贫瘠的土壤。离开他深深地恋着、恨着的这个世界。

2015/4/6

同类推荐
  • 山川之英:四川省区域地质调查队五十年风云录

    山川之英:四川省区域地质调查队五十年风云录

    本书收入112篇纪实文章,分为开创时期、改革年代、新的世纪三部分,记录了不同历史背景下地质工作者的工作经历与情感。同时辑录了四川区地质调查人员创作的散文、诗歌、小说等20篇。
  • 假面具中的爱情

    假面具中的爱情

    本书分两部分:前部分主要收集了陈瑜清一生所翻译的外国文学及霞飞元帅回忆录等译作后面部分是他所撰写的回忆录、纪念和记事文,大多数发表在各类期刊上,也有以书信的形式对早年往事和亲友的回忆,这部分作品按照发表的时间进行编排,同时把作者父亲在50年代所写的《自传》整理编入其中。
  • 贝壳风铃

    贝壳风铃

    文苑精品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法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
  • 寻找卡拉

    寻找卡拉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它象征性地概括了二十几年前或十几年前确实发生过的文化现象。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期,那也是短篇小说的“黄金时期”。那时的文学期刊包括诗刊,都办得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文学热”是那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改革大潮一浪接一浪,生活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各路人马纷纷“下海”,一些诗人、作家也耐不住“万元户”的诱惑。潮流变了,“文学”不再是热点,多数期刊的发行量每况愈下,一些报纸的文学副刊也被砍去,代之以流行的时尚娱乐和衣食住行的专刊、专栏。为了生存,许多刊物改为时尚杂志、实用杂志,或者改版内面何小学生或中学生的杂志。
  • 元曲之美

    元曲之美

    本书作者选取了二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元曲作家,用充满爱和美的笔触,如诉衷肠般通过品评曲人们的作品、思想生平,让我们了解元曲、欣赏元曲,最终爱上元曲,并附有原作欣赏及曲人小传。
热门推荐
  • 再怎么美丽也只是曾经

    再怎么美丽也只是曾经

    那年那月那日的相遇,只此一眼便让我别不开眼。少年时期,想起初遇的那一瞬间泪悄声无息的流了下来。或许,我们本就不应该遇见!若,人生只若初见,该有多好?
  • 召唤丶全球使命

    召唤丶全球使命

    当,世界混乱。当,人类反目。当,危机将临。当。。。。。。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湮末之日

    湮末之日

    如果每一秒都被穿胸破腹般的疼痛折磨着,这个人能活下去吗?一个邪恶的诅咒,一段丧家之恨,一场永不停息的折磨,一名幸存者……为了找到仇人的踪迹,孟衍堕入更深的黑暗之中,冷酷的凝视着,化为最恐怖的传说。
  • 重生大唐之新唐帝国

    重生大唐之新唐帝国

    李恪带着一颗能种田的青色小珠重新回到了大唐,会发生什么?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种田文的小清新,也可以感受历史文的磅礴厚重。简介来的终觉浅,一起来看新唐国。问渠哪得清如许,新唐国中有惊喜。新人作者求罩求推荐求收藏,作者今拜谢
  • 繁境

    繁境

    她幼时经历追捕,不小心坠入了异地。她不知如何在这陌生大陆中生存。这里的一切和原来都不相同,她也失去了亲人的庇护。她择地修魔,只因魔道力量更强。这一选择,让她的世界彻底翻转……
  • 冷帝心头宝:枭宠小狐妃

    冷帝心头宝:枭宠小狐妃

    她只是一个单纯的老司机,一次意外,穿越到了……一只狐狸身上……还被一美男王爷领养……从此节操尽毁……进宫第一次,被帅哥皇帝调戏进宫第二次,被公狐狸调戏……某日,某女化形成人。天地绝色,萌虐天下。“打算去哪?”某王爷的声音响起。某女理直气壮:“为自己一生的幸福做准备。”某王爷的凤眼微微眯起,大手一挥,某女滚到了床上。“蠢狐狸,你只能是我的。”ps不要被简介骗了……,标签才是正点。
  • 文刀何广文传

    文刀何广文传

    意义即存在!哲学,诗歌,小说,等多种元素构成的现实记忆碎片。
  • 因为你不畏惧

    因为你不畏惧

    萝嫱熙永栀,情洛满眼开。两代人的爱情,两代人的命运纠葛。回忆就像一张网,我们越是挣扎,它就越紧。淡淡的回忆如丁香花一般,迷人的香味,总是在每个人心中流淌。我叫萝栀,萝是紫腾萝的萝,栀是栀子花的栀…我有一个人人羡慕的家,但这个家现在去支离破碎,父亲的去逝,母亲的抛弃。让我这个曾经单纯善良变得满目仇恨,今于算计。方敬尧,谢谢你曾经出现过在我的生命……你说你不愿意将就,可是我们不得不向命运低头。
  • 三千乱世

    三千乱世

    异世大陆,风云变幻。群雄阙起,王者更迭。在这乱世,立于不败,方显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