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段儿时间总要去书店转转,看书、买书已经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午饭后去了书店,出来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也许是还沉浸在刚才挑书买书的兴奋中,虽错过了饭点儿,却也不觉得肚子饿。街道行人少了,也安静了许多,拎着一包书悠然朝家走去。行不多远就走不动了,只好站在路边儿等出租车,望着提兜里的战利品,满足之余还多少生出来点感慨。读书,对现在的人来说似乎是个很简单的事儿,太普通,太容易了,想读什么书,就有什么书,与三十多年前相比,真乃天上也地下也。
大学所学的专业是经济,属于文科类,可能与所学专业有关,从那时起就有了买书的习惯。校园里有个很不起眼却是唯一的小书店,坐落在学生区与教学区之间的一间平房里,面积不大,书也有限,但大家却很爱光顾。当时还没有开架售书的方式(现在书店的营销模式,搁在当时想都想不到,连听都没听说过),大家都是隔着柜台交易,人挨着人,人挤着人,挑选书籍是要看售货员脸色的。每当有新书来的时候,小小的书店一下子就被人群涌满了,自己每月不多的几块零用钱大部分也都花在了这里。那年代,只有星期天才休息,周末进城就是逛钟楼书店、古旧书店、新安书店等。书的种类太少了,想多读点书还是挺难的。
记得那时班里有位同学,生活费的大部分都用于买书了,身上穿的棉袄还是几个同学凑钱给他买的,毕业分配到外地工作,临走时到火车站托运行李,除了几箱子书几乎没别的东西。那时书也便宜,块把儿钱就能买本很厚的书,家里存的那套《莎士比亚全集》就是那时买的,才花了十块钱左右。
喜欢买书,也喜欢藏书,每一本书似乎都是自己的孩子,每买一本书都要盖个戳,或者留下自己的印记,看着高兴,读着也亲切。这么多年,给自己有条不成文的要求,不给他人借书,不得已借出去了,就像孩子远离了自己,心里空落落的,念念不忘,直到还回来为止。很多年前,友人从香港带回来一套绣像《金瓶梅词话》,结果让同学借去了,就如同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现在提起来还有点心疼。俗话说书非借而不能读也,而我却觉得非自己的书难读,原因有二,一来读自己亲自挑选的书踏实亲切,有种占有欲;二是读书时可以拿支笔随便勾画,任意点评,满足自己的狂想欲。
现在的书太丰富了,挑书时痛苦,付钱时心疼。
201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