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54700000007

第7章 以检奸萌的秦封泥——秦印

秦代印章是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至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建立西汉政权为止的印章。在这段时间内制作的官印和私印的通称。秦国享年15年,流传下来的玺印资料非常有限,在罗福颐主编的《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中,仅收录秦印43方,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秦印,研究职官、地望、印制,只有在新发掘秦墓中获得新的信息。

1995年—1996年底,在西安北郊相家巷汉长安城遗址出土了数千方封泥,经专家考证后认为,全部为秦封泥。笔者认为,秦封泥的发现实际是秦代印章的再现。“封泥”也称“泥封”。这是因为远在隋唐以前,纸张还没有得到广泛使用,文书是以竹简、木牍为书写材料,为了防止文书在传递过程中被人私拆,便在简牍写完以后用绳系之,在绳结处用特制的胶泥加以签缄,然后钤盖上印章,这种绳结处的胶泥就叫做封泥。

在我国古代,封泥不仅用来封缄文书,还用来封缄盛物的陶器或竹箱、木箱、门户锁处等,相当于现在铁路运输中的铅封。

我们从新发现的秦封泥原物上观察到,除印钮形式无法知晓外,其封泥印迹格式,真实程度令人叹服。对秦封泥经过整理考证,对于战国秦、秦、汉初印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往对于秦汉官印界限比较模糊,通过对秦封泥的比较观察,可窥见秦官印制作的一般规律:

(一)印体多呈正方形,其尺寸一般为2.2×2.2至2.4×2.4厘米之间,(汉代人称“寸有所长”就是指印章大小一般都为秦汉时的一寸)。较小的为1.8×1.8至2.1×2.1厘米之间,半通印尺寸一般为1.2×2.3至1.3×2.4厘米之间,较小的为1.1×1.8至1.1×1.9厘米之间,如“右丞相印”,“宦者丞印”,“橘官”,“司马歇”,“王童”。

(二)印面多有界格,方形为“田”字字格,半通印为“日”字界格,其界格比较严格,笔画直挺。

(三)排列顺序有右上角读起,①由上及下顺读如:“右丞相印”。②由左上角读起环形读,如:“左丞相印”。③由右上角读起,顺右上左下横读,如:“泰官库印”。由右上角读起,交叉读,如:“小厩将马”。有五字印右排三字,左排二字,如:“公车司马丞”,也有右排二字左排三字,如:“咸阳工室丞”,有三字印(圆形)上排一字下排二字,如:“中谒者”,二字印多为上下,左右排法如:“少府”,“上官恤”其变化格式为所见古玺印及秦汉印中少见,应属秦印中新发现。通常认为秦半通印是比较低级的职官印,通过新发现秦封泥,笔者认为对于这个观点要重新认识。

(四)印文书体统一与专门入印文字。秦统一中国后,当时“六国异文”,秦始皇让丞相李斯统一文字,李斯在原秦国文字的基础上对全国文字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由于印章有了凭信和不宜被伪造的内在要求,秦代当时就以小篆并根据印章之布局要求,形成了独特的“摹印”篆书入印。其字形略长,结体较散,笔画柔曲引长,线条较细,转折处多圆转,表现出既秀丽挺拔,活泼灵动,又有自然风趣,整齐而不呆板的特点。

(五)印文布局舒放自然,错落有致。如“废丘”,二字一繁一简,印面饰有日字界格,由此产生了一种平衡肃穆之感。“公车司马丞”则右排“公车司”三字,左排“马丞”二字,参差错落,疏密有致。由此可知,秦时印章风格既和战国时官印有一脉相承之处。从秦封泥可看出,秦印风格符合秦代大一统、制度化的时代特征。也可证明秦“符玺令”官印制度已比较成熟,秦代官印作为朝廷授官任职和官吏行使职权的凭证,从皇帝到三公九卿再到地方的郡县乡亭各级官吏都普遍使用。秦王朝为了加强对官印的管理,首先在少府(九卿之一)设“符玺令”(汉称“符节令”,有令有丞),司皇帝玺印掌管之职,并且统一负责所有官印制作和颁发,同时,还制定了官印管理制度,如规定:

1.唯皇帝以美玉为“玺”,臣民不能用,称“印”。

2.官印以方寸大小定制,文字以小篆镌刻。

3.印文均须有边栏、界格。

4.严禁私刻或盗用官印。

5.不准遗失。

秦代“符玺令”的设置与官印制度的确立,具有开创意义,它对后世封建王朝官印的规范与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示范作用。通过对秦封泥的进一步认识,对秦印鉴别设立三个标准:①职官,地理合于秦制,与汉制有异。②文字风格、结构同于已知的秦文字小篆。③印面大部分有田字格、日字格。④田字格印一般自右竖读。有了这么多的秦封泥对于我们研究秦印提供了翔实的物证,并且真实表现了秦印。因我们目前视野有限,对战国晚期的秦国、秦王朝、汉初的印章(封泥),仍有划分不清的,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同类推荐
  •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中国的赏石文化,有着极为深邃的文化传承。观赏石缺少了文化内涵,将失去收藏价值;赏石收藏的精致理念,也是收藏价值的保证。《观赏石鉴赏与收藏》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赏石文化的渊源、传承与内涵,中国古今名石图谱、观赏石的意韵与鉴赏、观赏石的命题与配座、观赏石的收藏价值与投资等方面的内容。作者将以收藏鉴赏家的丰富经验、文化学者的深厚修养,带你踏上访石的旅途,体验惊鸿的心悸,获取文化的滋养和享受收获的喜悦。
  •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主要介绍了中国著名的石窟及石窟雕塑绘画等不朽艺术。包括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克孜尔石窟群、大佛寺石窟、响堂山石窟、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千佛崖石窟、花山谜窟等。
  •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在书法史上被称为“第二书圣”。多少年来,他的名字和他的一系列气势磅礴的碑刻书法一起,声名远播,走进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寻常百姓家。他的书香和风骨传遍了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颜真卿以他正直、坚贞、刚烈的崇高人格和雄强伟岸、端庄肃穆、浑厚壮观的书法风格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颜真卿与颜体》介绍了颜真卿的家世背景、生平事迹、书法创作历程,对颜体也作了概要。
  • 世界文明史简编

    世界文明史简编

    书稿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为指导,吸收当今史学界最新的学术成果,以史学家的严谨态度,并从文明史本身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着手展开阐述。《世界文明史简编》内容包括:文明的起源、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希伯来—犹太文明、古代美洲文明、西方中古文明、拜占庭与俄罗斯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印度中古文明、日本中古文明、科学革命、产业革命、走向全球化。
热门推荐
  • 萧萧至琴

    萧萧至琴

    本是无聊玩游戏,见到大神收徒,玩家浅夏微凉决定拜大神为师。大神不会收普通玩家?NONONO,大神高冷地嗯了一声将浅夏微凉地收为了徒弟。半个月没联系的师父大人竟然决定带自己打副本,浅夏微凉一边惊奇一边……拒绝了!师傅大人在上,徒儿一定不是故意要那么早打副本的啊!
  • 酒香引得离人归

    酒香引得离人归

    又是一个午后,秋风伴着酒香徐徐吹过,吸引着来来往往的路人,洛雅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眯着眼享受着午后的阳光。曾几何时,她和某人也曾这般惬意。“相公,刚吃完午饭就躺下会长肉的!”某人嘟着嘴抗议。“你肉那么多还怕再长么?”某人的话把某人彻底激怒,上手就挠,结果…“唔…”某人如愿的吧唧吧唧嘴,“嗯…味道果然好!”后来某人成了红苹果。是的,她信。再一天,她如往常一样眯着眼享受着午后的阳光,一人儿轻轻扣窗,“打扰打扰,小生被这酒香吸引,寻得这里,可否赏口酒喝?”
  •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腥红诀

    腥红诀

    对兄弟,他两肋插刀;对朋友,他倾尽全力;对对手,他敬重无比;对敌人,他斩草除根;对妹妹,他在所不惜;他就是他,星动九天之上,傲世苍穹之间。
  • 零之匙

    零之匙

    一个身份不明的青年,因身怀绝世秘密,而遭到神秘组织的追捕。古老的家族,宇内的强者纷纷现身。惊天阴谋悄然酝酿着,只为那一切的终极
  • 如果我要牵你手,你会不会跟我走

    如果我要牵你手,你会不会跟我走

    “美女,这么晚了,一个人在这里干什么呢?让哥哥好好的陪陪你怎么样啊!”她遇上流氓,却幸好被他救下,紧接着一场内衣风波,遇上一个调皮十足的恶魔,陪酒女郎事件,遇到儿时伙伴,他们三个,到底哪一个才是她的归宿?
  • 居家生活实用妙招经典

    居家生活实用妙招经典

    本书就收录了居家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妙招,并且将这些妙招介绍给读者。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够让读者非常快速地掌握这些技巧,并且很容易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慢慢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 我爱你,永世为约

    我爱你,永世为约

    名流世家小姐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隐于国际一流大学,期翼着能够获得一份真挚的情谊,能获得救赎。无关身世背景,无关金钱利益。一个温润如玉,一个热烈似火,站在爱情的双叉路口,唐筱暖举足不定......当所谓的爱情在权势面前变得不堪一击,当昔日好友针锋相对处处刁难,当背叛、欺骗、污蔑纷纷而至......在这混乱的漩涡里,是继续沉沦还是勇敢转身?这条错误的路已快到尽头,如果我此刻转身,你是否还愿意拥我入怀?或......任我,步向深渊从此万劫不复。
  • 清净观世音菩萨普贤陀罗尼经

    清净观世音菩萨普贤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灭世魔女

    灭世魔女

    血海深仇,家族浩劫,禁忌之恋,……从仙道,回到魔界的她,该如何抉择,亦魔亦仙?纵横天地之间,是天灾,还是浩劫,只为一个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