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见这朱亮祖向自己疾驰而来,自己的心中又是暗叹其果真是有勇有谋,又是欢喜得其人此刻可逃不出只记得手心;
随即令手下的部队全部退撤,朱亮祖看其撤退想到或许有诈,但想到前方的部队中有着朱元璋,心一横,便提起自己的长枪,再次快马加鞭地追击着朱元璋的部队;
被追着的朱元璋部队见其跟上,为了不让他怀疑,同时也给他点念想,所以将军旗弄倒,士兵们撤退的阵型和步伐都故意乱弄,这一幕朱亮祖都历历在目,心中就再也没有之前的忧虑,追击更快更为坚决,气势如虹地想着势必要取朱元璋的首级;
而朱亮祖此时最不愿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只见朱军的部队被朱军追了数里后,又突然转身杀向自己,且下令之前与自己交战的四位近身高手一同向自己包围住!
面对朱元璋手下数一数二的近战高手的朱亮祖,此刻心中只有朱元璋的首级,对四人包夹丝毫不胆怯,与之左挡右架地厮打开来;双方交战数十个回合过后,杀得兴起的朱亮祖这才感到自己的体力有所不支了,这才想到之前四人轮流向自己杀来,自己又如此费力地前来追击朱军部队,此时又是这四人前来与自己厮杀...
糟了,这真的是中计了!想到这儿,朱亮祖立即加快了击枪地速度和密集,从这四人的包围圈中好不容易冲出了一条道路后,便从这道路奔驰返回原路;当朱亮祖奔驰在原路上的时候,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冲击地是在太快,离自己的部队和将领实在太远了,而此时,自己的后面,还有朱军的吴桢等朱军大将在穷追不舍...
吴桢等人在其后面紧紧追击着,丝毫不能放松,朱亮祖只好且与追上来的人厮打,且向原路撤退,想与自己的部队汇合。而在朱元璋的紧密安排之下,朱亮祖岂能如此轻松地冲出重围,特别是凌振明等人已率兵,在他回程的路上埋伏好,只等其援军到来,就能将援军击灭;当然埋伏在回程的凌振明等人目的在于元军,而埋伏在回程的另一方部队,则是授命前来降服这朱亮祖的!
只见朱亮祖快要与受阻的部队汇合、进城之际,在这条回程的道路上便又杀出了一伙人,拦住了其所乘坐马首,却不像之前四将一样,与其厮杀,而是将其马匹的前脚用小刀所斩断!背着朱亮祖奔驰已久的马匹早已乏力,禁不起痛楚,顿时前脚一嶥,前仆而倒下;
朱亮祖感到了马匹的下垂之感后,立即松开紧锁其肚子的双腿,一跃而下,又一个后翻,便站稳在地上,与赶上来的几名朱军将领又厮杀起来;凌振明见几名朱军将领与之交战后,深怕其又逃出,所以从其援军冲杀而出,与几位其余将领携手,与朱亮祖厮杀起来!
有了凌振明的协助,朱军将领对付精疲力竭的朱亮祖便更是轻松,但也奈何不住其枪法精准,竟没能将其在十余回合周旋之内拿下;
就在双方站打得正酣的时候,朱亮祖的双脚却被朱元璋安排好的一名将领用绊马索所套住,使其顿时站立不稳,方似玉山頽倒一般,凌振明等人见状立即上前将其擒住,这才将其捆缚,饬军抗抬而去。其援军见主将被擒后,又被朱军潜伏的队伍重重阻拦,军心大乱,被杀得七零八落的,只好踉跄而逃。
等将朱亮祖的部队都杀退之后,时间已到了天暮,朱元璋便收兵还营,令凌振明等诸人将朱亮祖捆绑着推入帐篷;朱元璋满头是灰,高抬着头,不看朱元璋一眼,一副很不服气的样子,朱元璋则嘴角上翘,问道:
“ 看来你对今日被吾等俘之事很是不爽,但这兵不厌诈,汝又有何可气呢。”
话毕,朱亮祖的面色便稍有淡然,朱元璋又接着问道:
“汝曾投降于吾,却又背叛了;今日,不知汝是要降,还是要战呢?”朱亮祖闻之,立即朗声说道:
“主公若觉我有用,使我得以生,吾等今后必定为主公效力,绝再吾他意;否则就是死,吾也接受,不必多言!”
朱元璋听后收起了笑容,一脸严肃地说道:
“好!好一个壮士!”随后又亲自帮其解开捆绑他的绳子,令其坐下,朱亮祖没想到自己不光背叛过他,现在还杀了他手下如此多的将士;
此时作为降将的他,却还能得此待遇;想到这些后就立即向朱元璋下跪叩谢;两人在帐营中攀谈了下局势和宁国城城内的情况后,朱元璋便令凌振明带其到离自己较近的帐篷中先睡下,以此方式表示对其的尊重和信任;
同时,也暗示了凌振明在暗中监察他的举动;因为此时的降将,都不可能让朱元璋再完完全全的信任。到了第二日,没有了朱亮祖的宁国城不再是坚不可摧,朱元璋与李善长、凌振明商议之后,就开始饬造飞车,编竹为重蔽,只用了一日就将其完成;
到了朱亮祖被降后的第三日,朱军部队分数道而进,使得宁国城内的守将们看到了都摇着头,深知已再无胜算的他们,纷纷开城迎降....
朱元璋顺利地拿下宁国城的一星期,又立即召集凌振明、徐达等将领,与李善长等参谋,一起到的自己帐篷内,共同商量进攻宣城;
没等帐篷内的众人讨论出到底派谁用什么方法攻宣城的时候,刚投降不久的朱亮祖走上前来,抱枕双拳,主动请缨道:
“承蒙元帅的大恩,使得末将仍苟活于世,所以很是感激;此番前去攻打宣城一事,还望元帅给予机会,使吾有机会报答汝。”
朱亮祖的此话一出,被其伤及腿部的常遇春第一站出来反对,说道:
“元帅留其性命,定是看重此人的武艺与胆魄,吾等亦对此精湛武艺也是佩服,能将其收入军中,末将也别无二言;但此番战役,若要是派遣此人前去,末将还请元帅莫忘陈埜先这背信弃义之人...”
这次没等常遇春说完,帐篷内的其余将领和参谋都对朱元璋逐一地请柬,表示自己的担忧,同时也推荐了徐达、常遇春、凌振明等人前去;朱元璋见诸位将领的反应如此之强烈,又想着安抚朱亮祖的心,但要抚平其他将领的不满....
其目光又看向了凌振明、李善长二人;随即,李善长走到众人面前,对朱元璋抱拳请柬道:
“元帅,臣以为这为朱将军身材魁梧、枪法精妙,且能以一敌四而不败下阵来,此乃难得之猛才啊,只是之前有所迷茫而误入歧途,所才有了背叛之事,此望元帅多多包含,此刻正是我军用人之际,万不可因其小事而乱了大局,微臣还望元帅多考虑下此人为妙。”
李善长话毕后,凌振明也走到众人前面,说道:
“方才李相国所言极是啊,末将也认为此人的武功了得,且也有了悔改之意,再投吾等军中;再者,末将以为,吾等均为汉人,此刻共面大敌,何须再对过去多言,此时应多为信任才是。”
话毕,便与李善长微笑着对视一眼,都抱拳退下,众人也不再说话;过了半刻中,闭着双目沉思的朱元璋睁大了眼睛,对众人说道:
“好,此次征伐就依李相国和凌将军之意,让朱将军率军前去宣城试试吧。”
朱亮祖谢过朱元璋后便退下,不再与众人多言;等到了第二日天一亮,便带着几千人奔袭宣城,朱元璋当然在这军中安排了自己的几位心腹随军而去,没料朱亮祖率军前去几日之后,便传来捷报,宣城已被其攻下。
朱元璋闻后大喜,诸位将领也前来,纷纷祝贺,朱元璋喜笑颜开地点点头,随后召开了会议,决议了留下凌振明、徐达、常遇春等人留守宁国,静待后命,其余的部将分兵进攻江阴、泰兴、太湖等地,自己则先率军回金陵。
过了两个多月后,太湖、泰兴、江阴等地细数被朱元璋的部队所拿下;在金陵的朱元璋见捷报频传,便立即传令驻守宁国城的凌振明、徐达等将领进攻常熟。
常熟地处于江南之富饶之地,因常年没有天灾而得名,有着“江南福地”之美誉;凌振明、徐达此番前去,早就料想到张士诚一定很重视常熟这物华天宝的风水宝地,所以这常熟的防御定相当之坚固;
所以在出发之前,朱军上下的将士们都聚在一起,召开了战前大会,鼓励了将士们勇往直前的同时,也安抚了将士的家属们的心,将一些粮食和银两当做军饷赠予他们....
凌振明也特地安排了十几名精心培育的探子,在出发后的几日内,便得到了情报:“张士德率兵已到常熟来援。”
凌振明疑惑地问道:
“这张士德,何许人也?与这张士诚有何关系?”徐达笑道:
“这世德,小字叫九六,系张士诚亲弟;张士诚作乱,统是他一人主谋,浙西一带,亦是他略定,吾等闻他素得上心,智勇兼备,与那朱亮祖不相上下,此人前来,吾等必有一番恶斗啊!恐怕是不能轻敌...”
话音刚落,便忽然有人从军队中走出,没走到凌振明、徐达的身前,就说道:“偌大一个盐贩,怕他作甚?末将愿充头阵,若叨元帅洪福,定能将其擒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