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43800000002

第2章 各地讲法汇集(2)

所以我们修持药师法门的,应该把以上几句经文特别注意,依此发起“悲智”的弘愿。假使如此,则能以出世的精神来做世间的事业,也能得上品圆满的戒,也能往生上品,将来速得成佛可无容疑了。

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上所述者,不过是我常对人讲的几样意思。将来暇时,尚拟依据全部经义,编辑较完备的药师法门著作,以备诸君参考。

最后,再就持念药师佛名的方法,略说一下。念佛名时,应依经文,念曰“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不可念消灾延寿药师佛。

新集受三归五戒八戒法式凡例

(一)五戒八戒,当分属於小乘。然欲秉受戒品,应发大菩提心。未可独善一身,偏趣寂灭。虽开遮持犯,不异声闻。而发心起行,宜同大士。清信之侣,幸其自勉!

(二)归戒功德,经论广赞。泛言果报,局在人天。故须勤修净行,期生弥陀净土。宋灵芝元照律师云:“一者入道须有始;二者期心必有终。”言有始者,即须受戒,专志奉持。令於一切时中,对诸尘境,常忆受体。著衣吃饭,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不可暂忘也。言其终者,谓归心净土,决誓往生也。以五浊恶世,末法之时,惑业深缠,惯习难断。自无道力,何由修证?故释迦出世五十余年,说无量法。应可度者,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因缘虽多,难为造入。唯净土法门,是修行径路。故诸经论,偏赞净土。佛法灭尽,唯无量寿经,百年在世。十方劝赞,信不徒然。

(三)受归戒者,应於出家五众边受(出家五众者,苾刍、苾刍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然以从大僧受者(大僧者,苾刍、苾刍尼),为通途常例。必无其人,乃依他众(依成实论及大智度论,皆开自受八戒。灵芝济缘记云:“成智二论,并开自受,文约无师,义兼缘碍。”灵峰云:“受此八关斋法,须一出家人为作证明。不问大小两乘五众,但令毕世不非时食者,便可为师。”设数里内决无其人,或可对经像前自誓秉受耳)。

(四)受归戒者,若依律制,应於师前,一一别受。其有多众并合一时受者,盖为难缘,非是常制。有部毗柰耶杂事云:如来大师将入涅槃,五百壮士愿受归戒,时阿难陀作如是念:“彼诸壮士,於世尊处一一别受近事学者,时既淹久,妨废圆寂,我今宜请与彼一时受其学处。”准斯明文,若无难缘,未可承用。

(五)受归戒时,授戒者说,受者随语。西国法式,唯斯一途。唐义净三藏云:“准如圣教,及以相承,并悉随师说受戒语,无有师说,直问能不,戒事非轻,无容造次。”(是编专宗有部,与他律论之说小有歧异,学者亦毋因是疑谤他宗,以各被一机,并契圣教也。)

(六)诸余经论有云:“不能具受五戒者,一分、二分得受。”若依萨婆多毗尼毗婆沙说:“谓不具受者,不得戒。彼云:问曰:凡受优婆塞戒,设不能具受五戒,若受一戒乃至四戒,受得戒不?答曰:不得。若不得者,有经说有少分优婆塞、多分优婆塞、满分优婆塞,此义云何?答曰:所以作是说者,欲明持戒功德多少,不言有如是受戒法也。”灵峰亦云:“若四分、三分等,既未全受,但可摄入出世福业,未可名戒学也。”准斯而论,今人欲受戒者,当自量度。必谓力弱心怯,不堪致远,未妨先受一分乃至四分,若不尔者,应具受持,乃可名为戒学。岂宜畏难,失其胜利。

(七)今人乞师证明受归依者,辄称归依某师。俗例相承,沿效莫返。循名核实,颇有未安。以所归依者为僧伽,非唯归依某师一人故。灵峰云:归依僧者,则一切僧皆我师也。今世俗士,择一名德比丘礼事之,窃窃然矜曰:吾某知识某法师门人也。彼知识法师者,亦窃窃然矜曰:彼某居士某宰官归依於我者也。噫!果若此,则应曰归依佛、归依法、结交一大德可也,可云归依僧也与哉!故已受归依者,於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皆当尊礼为师,自称弟子,未可骄慢,妄事分别。

(八)今人受五戒已,辄尔披五条衣,手持坐具,坏滥制仪,获罪叵测。依佛律制,必出家落发已,乃授缦条衣。若五条衣,唯有大僧方许披服。今以白衣,滥同大僧,深为未可(方等陀罗尼经云:“在家二众入坛行道,著无缝三衣。”无缝,即是缦条,非五衣也。又成实论云:“听畜一礼忏衣,名曰钵吒。”钵吒,即缦条也。据经论言:“著缦条衣,亦可听许;但准律部,无是明文,不著弥善”)。若坐具者,梵言尼师但那。旧译作泥师坛,此云坐具,亦云卧具。唯大僧用,以衬毡席,防其污秽。此土敷以礼拜,盖出讹传。大僧持之,犹乖圣教;况在俗众,悖乱甚矣(义净三藏云:“尼师但那,本为衬替卧具,恐有所损,不拟余用。敷地礼拜,不见有文。故违圣言,谁代当罪”)。

(九)既受戒已,若犯上品重罪,即不可悔。若犯中品、下品轻罪,悉属可悔。宜依律制,向僧众前,发露说罪,罪乃可灭。岂可妄谈实相,轻视作法。灵峰云:“说罪而不观心,犹能决罪之流;傥谈理而不发露,决难清罪之源。若必耻作法,而不肯奉行,则是顾惜体面,隐忍覆藏,全未了知罪性本空,岂名慧日!”又云:“世人正造罪时,实是大恶,不以为耻;向人发露,善中之善,反以为羞。甘於恶而苦於善,遂成恶中之恶,永无出期,颠倒愚痴,莫此为甚。”今於篇末,依有部律,酌定说罪之文。若承用时,未可铺缀仪章,增减字句。是为圣制,不须僭易。

(十)末世已来,受归戒者,多宗华山三归五戒正范。曲逗时机,是彼所长。惜其仪文,少伤繁缛。灵峰受三归五戒法,颇称精要,承用者希,盖可怅叹(陈熙愿谓此法唯约受者自说,而略录之。若师前受,仍依华山。寻绎斯言,实出臆断,戒事法式,宜遵圣教,若以西土常规,目为略录,别宗异制,偏尚繁文,是非涸肴,若为安可!恐怀先惑,聊复辨陈)。是编集录,悉承有部(具云根本说一切有部。唐义净三藏法师留学印度二十余年,专攻此部。归国已来,译传此部律文凡十九部,近二百卷。精确详明,世称新律)。宗彼律文,出其受法,简捷明了,不逾数行。西土相传,并依此制,匪曰泥古,且示一例,可用与否,愿任后贤!

改习惯

癸酉在泉州承天寺讲

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而自然现於身口者,名曰习惯。

习惯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善者。常人对於不善之习惯,而略称之曰习惯。今依俗语而标题也。

在家人之教育,以矫正习惯为主。出家人亦尔。但近世出家人,唯尚谈玄说妙。於自己微细之习惯,固置之不问。即自己一言一动,极粗显易知之习惯,亦罕有加以注意者。可痛叹也。

余於三十岁时,即觉知自己恶习惯太重,颇思尽力对治。出家以来,恒战战兢兢,不敢任情适意。但自愧恶习太重。二十年来,所矫正者百无一二。自今以后,愿努力痛改。更愿有缘诸道侣,亦皆奋袂兴起,同致力於此也。

吾人之习惯甚多。今欲改正,宜依如何之方法耶?若胪列多条,而一时改正,则心劳而效少,以余经验言之,宜先举一条乃至三四条,逐日努力检点,既已改正,后再逐渐增加可耳。

今春以来,有道侣数人,与余同研律学,颇注意於改正习惯。数月以来,稍有成效。今愿述其往事,以告诸公。但诸公欲自改其习惯,不必尽依此数条,尽可随宜酌定。余今所述者,特为诸公作参考耳。

学律诸道侣,已改正习惯,有七条。

一、食不言。现时中等以上各寺院,皆有此制,故改正甚易。

二、不非时食。初讲律时,即由大众自己发心,同持此戒。后来学者亦尔。遂成定例。

三、衣服朴素整齐。或有旧制,色质未能合宜者,暂作内衣,外罩如法之服。

四、别修礼诵等课程。每日除听讲、研究、钞写及随寺众课诵外,皆别自立礼诵等课程,尽力行之。或有每晨於佛前跪读法华经者,或有读华严经者,或有读金刚经者,或每日念佛一万以上者。

五、不闲谈。出家人每喜聚众闲谈,虚丧光阴,废弛道业,可悲可痛!今诸道侣,已能渐除此习。每於食后、或傍晚、休息之时,皆於树下檐边,或经行、或端坐、若默诵佛号、若朗读经文、若默然摄念。

六、不阅报。各地日报,社会新闻栏中,关於杀盗淫妄等事,记载最详。而淫欲诸事,尤描摹尽致。虽无淫欲之人,常阅报纸,亦必受其熏染。此为现代世俗教育家所痛慨者。故学律诸道侣,近已自己发心不阅报纸。

七、常劳动。出家人性多懒惰,不喜劳动。今学律诸道侣,皆已发心,每日扫除大殿及僧房檐下,并奋力作其他种种劳动之事。

以上已改正之习惯,共有七条。

尚有近来特实行改正之二条,亦附列於下:

一、食碗所剩饭粒。印光法师最不喜此事。若见剩饭粒者,即当面痛诃斥之。所谓施主一粒米、恩重大如山也。但若烂粥烂面留滞碗上不易除去者,则非此限。

二、坐时注意威仪。垂足坐时,双腿平列。不宜左右互相翘架,更不宜耸立或直伸。余於在家时,已改此习惯。且现代出家人普通之威仪,亦不许如此。想此习惯不难改正也。

总之,学律诸道侣,改正习惯时,皆由自己发心。决无人出命令而禁止之也。

改过实验谈

癸酉正月在厦门妙释寺讲

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新春联,人多著新衣,口言恭贺新禧、新年大吉等。我等素信佛法之人,当此万象更新时,亦应一新乃可。我等所谓新者何,亦如常人贴新春联、著新衣等以为新乎?曰:不然。我等所谓新者,乃是改过自新也。但“改过自新”四字范围太广,若欲演讲,不知从何说起。今且就余五十年来修省改过所实验者,略举数端为诸君言之。

余於讲说之前,有须预陈者,即是以下所引诸书,虽多出於儒书,而实合於佛法。因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事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於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以下分为总论别示二门。

总论者,即是说明改过之次第:

一、学 须先多读佛书儒书,详知善恶之区别及改过迁善之法。倘因佛儒诸书浩如烟海,无力遍读,而亦难於了解者,可以先读《格言联璧》一部。余自儿时,即读此书。归信佛法以后,亦常常翻阅,甚觉其亲切而有味也。此书佛学书局有排印本甚精。

二、省 既已学矣,即须常常自己省察,所有一言一动,为善欤,为恶欤?若为恶者,即当痛改。除时时注意改过之外,又於每日临睡时,再将一日所行之事,详细思之。能每日写录日记,尤善。

三、改 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

别示者,即是分别说明余五十年来改过迁善之事。但其事甚多,不可胜举。今且举十条为常人所不甚注意者,先与诸君言之。《华严经》中皆用十之数目,乃是用十以表示无尽之意。今余说改过之事,仅举十条,亦尔;正以示余之过失甚多,实无尽也。此次讲说时间甚短,每条之中仅略明大意,未能详言,若欲知者,且俟他日面谈耳。

一、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曰:“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伯玉为当时之贤人,彼使人於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圣贤尚如此虚心,我等可以贡高自满乎!

二、慎独 吾等凡有所作所为,起念动心,佛菩萨乃至诸鬼神等,无不尽知尽见。若时时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为。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又引《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数语为余所常常忆念不忘者也。

三、宽厚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贤处事,唯宽唯厚。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四、吃亏 古人云:“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时有贤人某临终,子孙请遗训,贤人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五、寡言 此事最为紧要。孔子云:“驷不及舌。”可畏哉!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六、不说人过 古人云:“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责於人。”以上数语,余常不敢忘。

七、不文己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我众须知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

八、不覆己过 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处,即须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发露陈谢,忏悔前愆。万不可顾惜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

九、闻谤不辩 古人云:“何以息谤?曰:无辩。”又云:“吃得小亏,则不至於吃大亏。”余三十年来屡次经验,深信此数语真实不虚。

十、不瞋 瞋习最不易除。古贤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华严经》云:“一念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

同类推荐
  • 老子与神话

    老子与神话

    本书从神话研究的角度,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解析《老子》这一中华经典的人类学内涵。首先避开了学术界一贯采用的从哲学到哲学的“便道”,而是以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和材料作为参照,对《老子》一书中的神话思维、道与永恒回归神话、《道德经》的母神原型、祭祀王和大母神崇拜等做了追本溯源式的哲学通解。
  •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本书对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禅人禅事、禅思禅语,进行深入的挖掘。精选了数则流传千年的佛学故事,进行了精当的评述,篇篇隽永,字字珠玑。阐释佛禅智慧,探讨人生哲理。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中国佛教文学

    中国佛教文学

    本书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佛教的产生与基本要义、萌芽期——汉魏六朝佛教文学、发展兴盛期——唐宋佛教文学、衰变期——元明清佛教文学、余响期——佛教与近现代文学
热门推荐
  • 夜帝的赌神小妻

    夜帝的赌神小妻

    一出生就被说是天煞孤星,爷爷不疼奶奶不爱,父亲都把她送走了,她就这样磕磕绊绊的长大了,可是谁也没有料到一场机缘巧合竟然成了女赌神,还有有了不同常人的桃花运,是不是老天爷看她可怜,对她后半生的照顾?
  • 年痕

    年痕

    80年代,一群60后人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他们惶恐、迷惘、忐忑,他们青春、活泼、憧憬;他们受过苦难,他们也遇上了难得的机遇;他们跌倒过,他们还需顽强地站起......
  • 亲,别爱我

    亲,别爱我

    尚明觉和他一起长大的好友墨田逸打赌:追各自喜欢的女孩,谁追不上就要给对方洗一年的球衣。尚明觉喜欢上了与他偶然相撞的女孩,萧湘怡。而墨田逸喜欢上了误打他一拳的女孩,舒洁。追爱,却追出两段感人的故事。
  • 自由帝都

    自由帝都

    神秘种族的子嗣,同时掌握圣光与黑暗双重力量的自由骑士,立志建立强大的帝国迎战大陆深处的邪恶!一道道阴谋被拆穿,一层层迷雾被揭开。尘埃落尽之后,却发现皆是诸神力命运下的傀偶。对抗超越一切的强大,唯一的力量源泉只有天下万民的人心所向。通往真正自由道路的最终利器正是人们心中那股永不磨灭的希望。
  • 先秦散文研究

    先秦散文研究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先秦叙事散文的发展与繁荣、《尚书》《春秋》与《国语》、《左传》、《战国策》、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概况、先秦说理散文的早期作品等。
  • 黑暗兽王(兽王系列)

    黑暗兽王(兽王系列)

    昏迷的兰虎被一头巨鲸吞入肚中,好在幸运地被前往南极冰海寻找宠兽卵的符青青姐弟给救出,兰虎于是在符青青姐弟的捕鲸船上待了下来。兰虎受伤严重,许多经脉淤塞受创,一身暗能量被毁了十之八九,但是兰虎很快发现南极冰海是凝聚冰系暗能量核心的最佳环境……黑暗兽王苏尔与鲲鹏联手劫走封印鼎、放走火鸦,令神兽贪狼十分震怒。神兽贪狼在桃花源中选中了柳远藤、苦丁茶、速影、大力这四个非常具有潜力的弟子,将火鸦的力量赐给他们,命他们组成小队,追击苏尔。苏尔的踪迹在神鹰城出现,四人前往神鹰城,一场与城主府的碰撞势在必行……
  • 西河记

    西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锦绣江山:天下乱

    锦绣江山:天下乱

    她注定是属于江湖的假少年,却为了国和家摇身变成一阕山河的真公主。从辽东岐山到皇城建康,步步为营费尽心机,为的是司马氏的锦绣江山。他注定是属于山林的隐士,才华惊艳,谋略惊人,却不得不坐上高高的王位,为的是拓跋氏的辉煌。乱世之中,两个绝无可能的身份,两个注定坎坷的姓氏,从一介草莽到北魏皇后,从一名隐士到统一北方的君王,二十年风霜雨雪,换来你我一朝对酒当歌。【其实这才是正剧】一个吊儿郎当的公主立志睡了自己的师父一定要她上他下并将其绘为春宫图发放至普天之下每一个人手中然后仰天大笑:“老子睡了容峥!”
  • 平民公主的国民老公

    平民公主的国民老公

    就在他把她吻到意乱情迷的时候,他却突然开口“该死,你今晚吃大蒜了吗?”看着他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她忍不住脸红使出全身力气下次推开他。
  • 斗星辰

    斗星辰

    陆小辰想:自己好歹也是在地球上土生土长的,虽然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天地灵气,但一方水土一方人,哪怕是个屁,那也是咱地球上的屁,拿到这个鬼地方来,也是个稀罕物。说来惭愧,就在我们为毕业后找工作而绞尽脑汁的时候,陆小辰已经以地球人的身份在斗气世界中吃香喝辣了。=======斗气种类:天冥、玄冥、黄冥、赤冥、紫冥、青冥。斗气分级:一至十三芒斗境。【起点首发等待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