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五更时,紫云绕凤阁,瑞气罩龙亭。万千威仪,十足贵气。御柳如烟锁重楼,长廊似雪白玉阶。屋舍俨然,金碧层层。御穹殿前百官齐列,目凝神重,仪态周正。
??“皇帝临朝——!”一声尖利悠长声远远传来,众官一怔,立即整衣下拜,叩首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远远声乐传来,一众锦绣衣中一明黄身影稳步而来。一列青衣宫娥提香炉,擎羽扇鱼贯而入。
???黄金殿上,皇帝高坐。俯视下列朝臣,面色威严,双目如炬,只是面容似有几分苍白。半晌,众人只听一声“众卿平身。”忙呼谢恩,抚衣而起,身愈直,颜愈恭,目不斜视,静心凝神。
??见众官起身,便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只见百官列中,当先一黛紫官服出列奏曰:“启禀陛下,昨日东秦国二皇子皇甫流殇和使臣东秦尚书柳仪已经进京,现安排在使臣驿馆。不知陛下何时接见?”
??北燕皇帝蓝凌昊下视看去,见原来是礼部尚书李哲启奏。便开口道:“李爱卿有何想法?”
??李哲见皇帝发问,便躬身继续道:“如今只东秦使臣进京,其他诸国明日会进京,不如等西贞与南蜀使臣进京后,再统一安排觐见。如此也方便些。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众官闻言都赞同点头,皇帝也十分满意,道:“李爱卿所言甚和朕之心意。如此礼部便便宜行事。但切记不可怠慢东秦贵宾。”
“微臣遵命!”李哲叩首领命,退入列中。
??殿头官刚欲开口无事退朝,便有一青衣官服匆匆出列,拜首,朗声道:“臣大理寺丞武甄有事启奏。昨日东秦使臣进京之时,在京门突遭刺客袭击,幸好当时太子殿下带京城护卫队在,将刺客全部绞杀。此时,东秦二皇子,要求给予说法。请陛下裁决。”
??闻言,皇帝蓝凌昊脸色凝重,眉峰凝聚。众大臣也一阵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此事大家昨日都有所耳闻,使臣进京当天京门遇刺,此事确实不能忽视,京城重地,天子脚下,竞发生此等有伤国家尊严,危言两国友好之事,却是让人不禁心惊!幸好没有使臣伤亡,不然,这恐怕会引起两国的安定!
??见众人议论纷纷,皇帝脸色愈加不好看,一时有些气塞,咳嗽出声。众大臣立即闭口不言,垂头直立。
??一旁的太监见皇帝不适,立马上前,递上一杯茶,皇帝接过喝了几口,才止住咳嗽,只是面色潮红。
??众大臣面面相觑,不敢窥圣颜,个个噤若寒蝉。
??皇帝将茶杯递给太监,才开口道:“此事事关两国之交,不可疏怠。太子?昨日事情到底如何,你在现场,说来听听。”
??皇帝话落,只见众臣左侧首位走出一降紫锦衣男子。众人抬头纷纷望去,见正是太子蓝言卿!
??蓝言卿作为北燕太子,自然是要上朝的,但由于他身份特殊,平身主要以听朝议为主,鲜少发言。此时被皇帝点名,只得出列,躬身行礼后,缓缓道:
“启禀父皇,昨日儿臣和二弟奉命前往城门迎接东秦使臣,在进入城门后,确实遭遇数十刺客,幸得儿臣带京城护卫队在,将刺客全部斩杀。后儿臣将此事交办大理寺查办。事情就是这样。请父皇明察。”
??皇帝听后点点头,转头问道:“武爱卿,可有查出刺客的身份?”
??“回禀陛下,刺客身份还未可知,属下已经派人在调查,相信不日便有答案。”闻言,武甄回道。
??“既然如此,朕着大理寺三日之内查办清楚此案。给东秦二皇子一个交代!”皇帝吩咐道。
??“是,属下遵命。”武甄叩首保证。
??皇帝闻言满意的点点头。道“下朝后,太子,大理寺丞,魏相来御书房。”
??被点名几人躬身应了。
??殿头官上前,开口道:“退朝——”众臣俯身恭送皇帝。
御书房,皇帝面色微白,一脸凝重的端坐上首。
??蓝言卿侍立在右侧,魏相和武甄侍于左左侧,皆面色沉稳,躬身瑾言。室内气氛不由有些沉郁。
??一小太监匆匆而来,瞧了众人一眼,道:“回陛下,康亲王,镇国公和兵部尚书在外后旨。”
??“宣!”皇帝道。
??众人一愣,没想到皇帝还召了康亲王,镇国公和兵部尚书。魏相不由抬眼,和武甄交换了个眼色。武甄了然,暗暗点头。
??片刻后,有三人逶迤而来,进了殿,忙匆忙躬身行礼道:“臣弟/(微臣)参见陛下。”
??“免礼!”皇帝见到康亲王,脸色稍柔和几分,道。
??“陛下身体可好些?请陛下保重身体要紧。对了,不知陛下急召臣弟和镇国公等有何要事?”康亲王见皇帝面色不好,一脸担忧的问到。
??“朕身体无碍,五弟勿忧。今日急召你们前来,你们几个相必也听说了昨日京门东秦二皇子遇刺之事。你们有何说法?”皇帝开门见山,安抚了康亲王后,便直接进入正题。
??“臣弟确实听闻此事,觉得此时甚是蹊跷。这刺客来历尚待查证,不知几位大人有何看法?”康亲王率先开口,将问题又踢给了另外几人。
??闻言,皇帝转头看向其他几人,沉默片刻后,魏相率先开口道:“启禀陛下,此事昨日太子殿下和大理寺都有参与,微臣想先听听太子殿下的看法。”
??皇帝一听,觉得魏相所言甚是,便看像蓝言卿,道:“太子说说你的看法。”
??蓝言卿闻言,似犹豫得开口道:“回父皇,昨日我与刺客交手,拒儿臣观察,恐怕刺客是江湖中圣龙神教的人。”
??闻言,众人一怔,面色微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