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大恸,捡起地上的半支船桨,拔剑刻上“子胥无颜,若有他日,以命相还”,然后用石块压在老渔夫系船的缆桩边。
楚兵追到江边,四顾相望空无一人,只得悻悻离去。
伍子胥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踏上了吴国的土地,伍子胥的过昭关后人有诗评曰:
千群虎豹据雄关,一介亡臣已下山。
从此勾吴添胜气,郢都兵革不能闲。
不过楚国的郢都暂时还没什么威胁,因为此时的伍子胥还未到吴都而且穷困潦倒一路乞讨为生。后来丐帮将伍子胥尊为祖师正源于此。
乞讨数日终于来到吴都楚王僚的宫门外,但伍子胥只能遥望无法入宫。此时闯入宫门守卫会把他当作疯癫的乞丐或者乔扮的行刺者,轻则赶出重则就地斩首。
被离出现了。
被离目光犀利,从这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人身上看到气质不俗,再细看,不禁心中狂喜,“天降英才于我!”
被离平日扮作术士整日周游,见过伍子胥的画像深知这位五代贤臣良相之后,对伍子胥早就心向往之。
被离将伍子胥带回家中,只是简单地说自己可以引荐伍子胥见到大王。帮伍子胥换洗之后送伍子胥进入王宫。
且慢,被离应该把伍子胥举荐给公子光,莫非被离投靠了吴王僚?
当然不是,被离不但慧眼识才而且深谙心术。他深知伍子胥逃离楚地之后现在唯一想法的就是借兵复仇,他一心想见的是手握兵权的吴王僚。而公子光手下无一兵一卒,即使被举荐,伍子胥也不会留在公子光身边。被离要让伍子胥从满怀希望到失望最终到绝望,那时伍子胥自然会再寻出路。
被离的自信源于他深知吴王僚不会轻易出兵,伍子胥也绝不会放弃复仇。
吴王僚也是爱惜英才之人,见到伍子胥后欣然接纳并盛宴款待。席间,许诺伍子胥西华山下百亩良田,授封大夫之职。
但是当伍子胥提出借兵灭楚时,吴王僚却只是说等待时机。
等待,等待,等待……从楚国逃出后伍子胥的人生被压缩成一个字——“等”。
吴王僚依然对伍子胥以礼相待,但绝不再提借兵一事。伍子胥食不甘味,寝不安眠,千难万险投吴却复仇无望,寄人篱下又不好发作。
吴王僚确实不会出兵,他深知一旦出兵日耗千金,现在吴国羽翼未丰而楚国仍兵强马壮,况且伍子胥挟私愤出兵,此乃兵家大忌。但吴王僚不想放走伍子胥,一则伍子胥确有将才伟略,二则流落他国可能今后反成强劲敌手。
从伍子胥入宫后吴王僚的应对策略也浓缩为一个字——“拖”。
吴王僚“拖”得起但伍子胥“等”不起。
被离对伍子胥的心理把握很精准,及时出现在伍子胥的面前。
于是伍子胥秘密见到了公子光。两位关键人物终于走到一起。
接下来的过程简化为一笔交易,只是这个交易的筹码有些大:王位和江山。伍子胥帮助公子光夺回王位,公子光即位后立即出兵灭楚。
伍子胥思忖半晌,低头久久不语。伍子胥虽然梦中都在疯狂地复仇,但他现在想到的是太子建,太子建也是疯狂地想借兵报仇但他错走一步棋。
伍子胥可以走险棋但不能走错棋,因为一旦输棋就什么也没有了。
半个时辰三人对坐无语。屋里静得三颗心怦怦跳动的声音都丝丝入耳。
终于伍子胥抬起头,“我不能助你兄弟相残。”公子光一怔,失望地与被离相视而叹。但伍子胥接下的话让他由惊到喜再到大为叹服,“但我可帮季札夺回王位。”
前者是大逆不道,而后者是大义之举。寥寥数语即是惊天逆转,为公子光行刺吴王僚做了最好的借口,也为即位后聚民心树威仪做了最好的铺垫。
一个月前还是乞丐的伍子胥显现出了大将风度,毕竟他本身就是大将。以后的岁月里他的将才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这一步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