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6600000005

第5章 天上天下,惟我独尊(4)

其他还有种种奥妙。所谓奥妙,也称如来秘密之藏。其实所谓秘密,只是对不明白的人而言,明白人那里就不叫秘密。所以如来在寂灭之前,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众见了,默不作声,没有反应,惟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因为他已经得到了如来秘密之藏,明白如来为什么拈花示众。如来对大众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得了心传,成为如来灭度之后的正法传人。这个心传,究竟传了什么?还是没传什么?也靠各人去悟。

说是传了,迦叶可能会说:实无所得。说是没传,迦叶可能会说:如来如实之言,岂有虚诳。

如来付法给摩诃迦叶之后,又给105岁的外道老人须跋陀罗说法,老人闻法开悟,成为释迦牟尼最后一名弟子。随后,佛陀在拘尸那迦罗城郊外的娑罗双树下示疾,右肋而卧,入于涅槃。时间在公元前485年,2月15日半夜时分。

悉达多——意为“终成正果”,也叫“成就一切”。现在果然功德圆满,从容入灭。

乔达摩——实在是众生“最好的牛”!

大事因缘,惟一佛乘——微妙法门

结集三次

部派分野

却说佛陀灭度后,摩诃迦叶为第一任传法祖师。佛祖吩咐大迦叶护持正法,不要断绝。待有了继任人后,大迦叶就可以独自修行,久住于世,等候67亿年后弥勒佛的降世,再把佛法的衣钵传给自己。

号称头陀(苦行)第一的大迦叶,被选中为第一任传人,是因为他修行严格,甚至有些保守,在没有佛陀在场的情况下,要保持正法不变,大迦叶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在佛陀灭度之前,首座弟子目犍连和舍利佛都已经先于佛陀涅槃了。

为了正确地传承佛法,在没有祖师亲自说法的情况下,佛法经书是一种基本建设。有了佛经,就可以遵照经典,如理说法,如法修行。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只是对机说法,手里并没有拿着佛经,也从来没有写过片字只言,因为他就是佛法,或称“大法王”,无需经典。现在,惟一的办法就是趁着诸大弟子健在,赶紧把他们听闻的佛法回忆和背诵出来,加以记录整理,编成经书。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大结集。据说后来还有多次结集,其中著名的有两次。因此总称为三次大结集。

第一次结集是佛陀灭度后90天在摩揭陀国王舍城外面的七叶岩窟进行的,所以又叫王舍城结集,历时7个月。这次结集的人选,规定只有证得阿罗汉的,才有资格。大迦叶挑选了1000人(一说500人),基本上都是大阿罗汉。大迦叶还不放心,就进入禅定,用天眼观察,看谁还有烦恼没断尽,就赶他出去。结果999人的确都是大阿罗汉,惟有阿难烦恼未尽。

于是大迦叶出定,手牵阿难出去。阿难羞愧难当,泪如雨下,心想:我25年随佛左右,号称多闻第一,听闻佛法最多,记忆最好,今天却被大迦叶逐出,实在没有面子。想到这里,就作了几句辩解,说是因为作佛陀的仆从,忙于事物,所以还有余习未尽。大迦叶说:“不止这些,你还有好多罪状。”于是历数阿难六大罪状,阿难无法,除了忏悔,就是赶快走开,加紧修行。大迦叶吩咐阿难,余习未断,就不要再来。

阿难回去加紧思维修行,晚上也不休息,参禅打坐。阿难的特点是智慧多,定力少,一时间还没法得道。这样练到后半夜,疲惫已极,就躺下来休息。可是头还没有挨到枕头,就突然大悟,进入金刚定,一切烦恼破尽无余,当即获得三明六通,大得解脱。他兴奋不已,连夜跑到大迦叶他们的石窟去敲门,连声说:“快开门快开门!”大迦叶问:“谁呀?”

“我是阿难!”

“你来干什么?”

“我今晚得漏尽通了!”阿难答道。

“不给你开门,你自己从门钥匙孔里进来。”大迦叶要试试阿难。

阿难就以神通力从门上的钥匙孔中进去了。见了众师兄,倒头便拜,痛加忏悔。至此,1000阿罗汉聚齐。于是,由多闻第一阿难诵经,由持律第一优波离诵律,由论议第一富楼那诵出论议,完成了第一次三藏大结集。阿难以天才的记忆力,基本上把佛陀在世所说的《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等阿含类经典以及《譬喻经》、《法句经》等如数背诵出来,准确无误,显示了佛法和佛陀弟子的伟大神通。

由优波离诵律,也不是没有原因。因为这个出身首陀罗(奴隶)、从小以理发为生的所谓“贱人”,当初在为佛陀理发的时候,就因为佛陀四次纠正他的理发动作而依次进人一禅、二禅、三禅、四禅,充分显示了他严于律己的道人风范。那是在优波离20岁的时候,佛陀成道三年、回到故乡迦毗罗卫城,需要理发,有人介绍了优波离。优波离生性自卑,就由母亲带着去见佛陀。他小心翼翼地给佛陀理发。理了一会儿,母亲跪下去问:“佛陀,优波离理发手艺怎么样?”

“好像身体太弯了一点。”佛陀说。

佛陀这么一说,优波离集中精力,修正姿势,不知不觉竟进入了初禅。

过了一阵,母亲又跪下去问:“佛陀,优波离现在理得怎么样?”

“好像太直了一点。”

优波离听了,马上又调整姿势,不料由于精力集中,竟然已经进入了二禅。

又过了一忽儿,母亲再问:“佛陀,现在理得怎么样?”

“好像人息太粗了点。”

优波离又加以改正,立刻就进入了三禅。

最后,母亲问:“佛陀,现在怎么样?”

“好像出息太粗了点。”

这时候,优波离已经达到一念不生的四禅境界,居然忘记了手中的剃刀。

佛陀赶紧对身边的弟子说:“你们过来一个,把优波离手中的剃刀接过来。他现在没有想念,已经进入第四禅了。来一个人扶住他,不然他要倒了。”

如此认真地对待别人的批评,虽然还有自卑的一面,却使优波离后来成为佛陀弟子中的持戒第一。由他背诵戒律,当之无愧。

大约30年后,大迦叶已经100多岁,就把衣钵传给了阿难。他自己则跃身虚空,礼拜佛塔;然后直奔王舍城西南不远的鸡足山而来。此山有三峰挺立如鸡足模样。尊者到达此山时,三峰为之裂开,形成天然禅座。大迦叶入座后,对自己发誓:“我将在此打坐67亿年,等待弥勒菩萨出世成佛,协助他教化众生!”说完,三峰马上就合拢了。头陀第一的大迦叶,由此显示了他不可思议的苦行。

第二次结集是在佛陀灭度后100多年。当时,因为西方僧人认为东方僧人所行的十条规则是“非法”的,就由长老耶舍比丘召集’700西方僧人,在吠舍厘城举行了第二次结集,历时8个月,重点厘定戒律,指斥东方十条为“十非法事”。但是东方僧人不服,就由跋舍比丘另行组织一万人举行大结集,承认十事合法。西方的人少,多数是长老,后来被称为“上座部”;东方的人多,史称“大众部”。至此,早期佛教正式分裂。

公元前327年,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军队侵犯印度次大陆旁遮普地区,前325年撤走,随后该地区陷入动乱,出身首陀罗的旃陀罗笈多自立为王(月护王),率军进入恒河流域,推翻难陀王朝,建立孔雀王朝(前324~187)。其中,他的孙子阿育王统治的时期(前269~236),举行了佛典的第三次集结,地点在摩揭陀国华氏城,由阿育王挑选1000名僧人,以国师帝须为上座。阿育王被称为佛教大护法和“转轮圣王”;阿育王本人晚年还皈依了佛门。

这一时期,佛教在印度得到空前发展,佛教开始走出本土,成为世界性的伟大宗教。第三次结集后,由帝须派遣十几位上座,分为9路,向周边国家传教。其中,以斯里兰卡为中心向东南亚的尼泊尔(雪山边国)、缅甸或马来半岛(金地)等国传播的一路,称为南传佛教;以克什米尔、白沙瓦为中心,向大月氏、康居、大夏、安息(阿富汗境内)和中国的于阗(新疆)、龟兹传播的一路,称为北传佛教。

北传佛教中,前2世纪的大夏佛教值得一说。大夏当时为希腊人统治,地域广大,国势强盛,希腊人和马其顿人的移民众多,成为东西方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汇聚交融点。根据《那先比丘经》 (又名《弥兰陀王问经》),学者推测,古希腊哲学可能受到东方佛教的强烈影响,反过来也一样。大夏的一个城市国家叫做舍揭,即今天巴基斯坦的锡亚尔科特。舍揭国王弥兰陀,是希腊人,曾经向克什米尔(当时的罽宾)的那先比丘请问佛教教义,他们问答的情况记在《那先比丘经》里面。后来,弥兰陀王皈依了佛教。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弥兰陀王施舍的舍利壶,还有一些碑文记载了大夏希腊人信仰佛教的事情。

佛典的结集伴随着早期僧团的部派分野。最基本的分野就是上座部和大众部。虽然都是佛子,归根结底还是同道,还不至于“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是观点的分歧却是比较严重的,常常达到视对方为外道的地步。

经过300来年的演变,从比较自由开放的大众部里进一步分裂出的小派别有8种之多,如一说部、鸡胤部、说出世部,以及多闻部、说假部等,后来慢慢发展为日新月异的大乘佛教;从比较严谨正统的上座部则分化出雪山部和说一切有部,后者进一步分化为犊子部、化地部、饮光部和经量部,往下还有更小的分派,逐步演化出维持早期佛教原样的小乘佛教。大抵说来,上座部偏于说“法有”,大众部偏于说“法空”;上座部倾向于把佛陀看作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大众部则喜欢神化佛陀;上座部看重阿罗汉,认为阿罗汉是最高的解脱果位,这一点上与佛没有差别;大众部则认为在解脱上阿罗汉无法跟佛相比。

那么,如来说的到底是什么法?

苦集灭道

因缘十二

话说三藏带了悟空、悟能西行,有个把月一路平安。过了乌斯藏界,猛抬头看见一座高山。三藏停鞭勒马道:“悟空、悟能,前面山高,小心小心。”八戒道:“没事。这个山唤作浮屠山,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在此修行。老猪也曾会他。”三藏心喜,拜见了禅师,请问西天大雷音寺在哪里。禅师道:“远哩,远哩!只是路多虎豹,难行难行。”三藏殷勤致意,再问:“路途果有多远?”禅师道:“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障难消。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障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三藏拜伏于地恳求,那禅师遂口诵传之。经云——“《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日:‘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那唐朝法师本有根源,耳闻一遍《多心经》,即能记诵,至今流传。

此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

——这个故事出自《西游记》。真假与否,读者意会,又《红楼梦》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不消理论了;只是这《多心经》一题,虽说是“错”,可是也有人说是“错得也妙”。要问妙在何处?只这一问,恐怕就已经“多心”了吧,只好按下不表。现在单来说这个“无”字。因为我佛出世,说的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之法,这部《心经》只消一个“无”

字一路下去就打发了,却是为何?

让我们看看佛陀在鹿野苑为侨陈如等五比丘初转法轮时所说之法(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

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1.苦谛

人生一切皆苦:苦受是苦,乐受是苦,不苦不乐受也是苦。这是根本的一条。苦受是苦,那是当然。为何乐受也是苦?因为世人不明事理,在倒霉的、转瞬即逝的事情上居然也快乐,比如醉酒贪杯,吸毒上瘾,不知是苦。不苦不乐受,道理也差不多,世人稀里糊涂,不分善恶的时候,也就没有苦受乐受之分,不知苦为何物,譬如人在梦中毙命,懵懂无知;又如成了植物人,苦乐不晓。人生无常,一切都是虚幻,不能久住,这就是苦。这种苦是根本性的,不管众生的感受是苦还是乐,或者不苦不乐。

具体说来,有所谓四苦、五苦、八苦、九苦等等。主要是八苦之说——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何为生苦?生的时候,痛得哇哇叫,至于身心赢弱无法自立、需别人抚养呀等等就不用提了。老病死苦也不用说。何为爱别离苦?心爱的人儿、钟爱的宝贝远离而去,那个伤心难受想念心绞痛哟。何为怨憎会苦?

讨厌的人物偏偏遇着他,真是碰到鬼了。何为求不得苦?想做做不成,想要要不到,手里端着碗儿,眼却还盯着锅儿,诸如此类,不可穷尽。何为五阴盛苦?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人的身心;人的身体生理要求、心理要求、有意无意的要求、下意识的要求,多如牛毛,所谓欲火攻心,炽盛得很,这是八苦的总说。

同类推荐
  • 7天教你读懂哲学

    7天教你读懂哲学

    本书为普及哲学知识的书籍。书中大量介绍了外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大师及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著作等,并对每一位大师的生平成长之路和求学之路做了深刻的剖析,旨在向人们宣传和阐述他们的哲学观点和理论。本书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康德理想的道德与人性

    康德理想的道德与人性

    我们编译的这本《康德理想的道德与人性》一书中,其题材内容可以说是康德哲学思想的经典智慧。
  • 老子全书

    老子全书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是一部涵盖了人生大智慧的经典著作,但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不能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本书试图对《道德经》中的文化精华加以解读,来指导人们在具体生活中所遇到的为人处世、生活情趣、工作态度、人际交往、婚姻家庭、企业管理、养生之道等问题,帮助人们从生活与情感的困惑中走出来。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读禅学领导

    读禅学领导

    在王帅专著的《读禅学领导》当中,并没有深奥的理论,也没有晦涩难懂的言语。《读禅学领导》这本书从一个个经典的禅学小故事入手,辅以简单通俗、耐人寻味的话语,并且结合了现代的领导方式和领导理念,从多个角度入手,给予现代领导者一首静心曲,让我们在迷失的道路上,追寻着这首美乐,找到成功的方向,体会人生的真谛。愿每一位现代领导者都能够从一个个经典的禅学故事,一句句开悟心灵的话语当中,体会到禅学中的领导精髓,而且运用到实际的领导工作中去,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愉悦、幸福,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与思想上的升华。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冲出寰宇

    冲出寰宇

    天地本无极,太无生太一混沌出,阴阳转,天地生……寰宇开始湮灭,众神降临地球,人类,又该何去何从?……
  • 月已西沉.

    月已西沉.

    沈雅暮和相恋四年的男友愉快的开始了旅行,但是她的人生轨迹却从踏上这艘船的那一刻开始被彻底改变了,她遇见了意想不到人,在她身上发生了料想不到的事情....
  • 万世传奇

    万世传奇

    一剑可斩苍穹,一指可破虚空,一念可御万物,一心可痴千古。守苍穹,卫乾坤,谈笑间灭敌,谁能铸就万世传奇?这一切,还得从九洲的那位少年说起。
  • 报告王爷:奴家有喜了

    报告王爷:奴家有喜了

    穿越这种千年难得一遇的事居然被南宫雪汐遇到了,不过为毛原主是废柴,还被虐待得很惨,没事,虐我的事么,哼哼看我分分钟虐死你们,。不过这位王爷,你为毛一直缠着本小姐。某男:“汐汐,本王病了,需要你救治本王。”说完,南宫雪汐就被某位腹黑王爷扑倒了。(本人是学生,更新速度慢,表介意最近再期末复习,放寒假是会多更几张的,第一次写文,写得不好,请多包涵。本文乃宠文,有点小虐。)
  • 英雄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英雄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大斗笔

    大斗笔

    一笔开天地,一笔写春秋。一笔书生死,一笔定乾坤。
  • 穷丫头的身份时差

    穷丫头的身份时差

    儿时的失踪,伴随着他的思念,十年后,再相见,她尽然是个风风火火的丫头,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温柔大方。“我到底是爱现在的她,还是儿时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