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6100000007

第7章 中学历史校本研修的历史与现实思考(3)

这样就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教师们要用教育的良心,培养一代代的体格健康、人格健全的公民,而社会却要求学校教师培养出大批的重点本科生。

基于这样的压力,教师的校本研修成为了解决其中矛盾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教师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发展,需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寻找一条发展之路,用健康的心智与良心来培养人,实现教育的最终极目标,学生需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在教师的引领之下,面对高考的压力,能够健康地发展,从而实现“三赢”,即教师心智健康专业发展、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家长社会面对学生的短期成功(考进重点本科)。

“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新课程对历史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一个长效的目标,更是历史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

作为教育者,历史教育工作者也就应该以自身的专业发展的角度来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任。

(二)学生的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当前,由于不少中学还未很好地实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有些学校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只关心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盯住高考和中考,给学生不厌其烦地灌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考试一定要拿高分”的思想,大张旗鼓地宣扬“尖子生”、“重点率”、“上线率”,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与学校领导、教师形成了看似正常的“共识”:只有考出高分数,达到某重点学校的录取线才是好孩子、好学生。考试成绩、升学档次成了衡量孩子有没有出息的标准尺度,中学生也就把考试升学的挫折,看成是人生的挫折和失败。教师又没有预先为他们储存好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的信息,在考试升学的挫折面前,想到家长或教师的斥责,学生自然感到惶恐,感到前途渺茫,有些人便选择了逃避的做法——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给家庭、学校、社会,也给自己造成了不应有的缺憾。

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是我们国家人格最为高尚的群体。广大教师对学生是怀有深深的爱,很多时候表现为恨铁不成钢,有时动机虽好,教育的方式却是反教育的。用简单粗暴的惩罚手段代替严格管理,用威胁的手段代替激励教育。

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健全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与社会有关的完整而稳固的行为倾向的总和,是一个人在社会情境中所表现的独特的动作、思维和情感方式的一整套社会性倾向,它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起重大作用。有研究数据表明:在一个人成功的诸多要素中,智力因素影响占30%,而人格因素(可能又称非智力因素)影响占70%。一个聪明而人格不健全者,即使成才也只是“小器”,终不成“大器”的。因此,只有智力因素与人格因素协调发展,才能走向成功之路。

历史学科有助于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历史学科具有“大文科”的特点,材料丰富多彩,有史有据有论。关于品德的培养、意志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的范例在历史学科中比比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坚忍不拔、谦虚谨慎、友善和睦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及民族使命感,在今天仍有极大意义。从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决心到孔繁森“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干秋鬼雄死不还多”的精神,从五四青年为洗刷国耻而奋起到当代学生迎接二十一世纪如何为国争光等,都可以净化学生心灵。与其他学科相比,这样的教育更直接具体,更有血肉,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帮助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学习历史,有助于学生掌握规律,指导行为。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君子、志士仁人、忠臣孝子、清官廉吏等,即成为有知识、有才德、有节操的人,达则兼善天下、利济苍生,穷则独善其身、修身养性。不论在何境遇中,都要自强不息,正道直行,持身立节;不能自暴自弃,降志辱身,丧失节操。

在传统文化的思想下,“天人合一”是其人生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天”,在今天其实可以理解为存在于自然中的一切“规律”,这是一个客观实在,一旦人掌握规律,按规律去办事,则可走向成功,反之失败,历史学科可以教给学生这种认识而培养这种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顺应历史潮流则昌盛,反之则衰亡。

无论国家或个人皆如此。从国家来说,中国近代史如此的惨烈与凝重。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阶层都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但农民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关败了,而中国共产党则领导中国走向胜利。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历史的规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从实际(中国国情)出发、善于吸取历史经验(农民、地主、资产阶级的),并能与先进理论(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才能走向胜利。一部世界近代史告诉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应潮流——改革或革命则存,违背规律——落后守旧则亡。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告诉我们:要发展经济必须注重几方面的要素——前提、资金、市场、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凡此种种,对学生用活生生的历史事实来说明这些道理更加有说服力,对他们的人格形成中要掌握规律、按规律办事有指导作用。从个人来说,拿破仑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几乎横扫整个欧洲,但他的个人命运是以悲剧告终——被囚于远离大陆的大西洋圣赫拿岛上直到死。其悲在何处?有无我们借鉴之外?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在历史长河中,他只是个“顺应潮流一一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功,而逆天理而动——侵犯、争霸——失败”的一个典型例子而已。这可以让学生得到这样的启迪:做人及将来改造社会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

可以想象,这些生动活泼的历史营养将给学生带来的震撼力是如何的巨大。通过学习历史,他们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得到“掌握规律”达到“天人合一”以利个人顺利发展、民族昌盛兴旺的营养。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多一些具有这样素质的人才又何等重要!

学习历史,可以学会做人。在开放和变化迅速时代,人的成功常常不仅取决于自身智力的高低,而且取决于能否赢得别人的支持,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延伸。因此宽容、合作、顽强进取精神在日益多变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懂得自我反省,具有民主、多元意识,是现代社会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内容,学做人是一门大学问。我国的教育方针历来注重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在心理学中则是知情意合一或知情交融,但在实践中往往由于功利性强而有所偏离。在素质教育越来越被提上议事日程的今天,“德育”——人格的塑造,理应得到应有的重视。所谓“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交朋友”,历史这门学科正是在形成学生健全人格中的一门博大精深、内容生动形象的“好书”。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忽视这份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不能放松对任何历史现象的总结、研究、探讨。

学习历史,可以改善人的行为举止,增加社会文明度。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历史像艺术一样,不是“技巧”的学科,而是“心灵”的学科,它对于人的影响,不仅能提供一种知识或经验,还能从心的根源上改变其人的性情。深入历史,就能有与之同化的心灵的愉快,有智慧的喜悦在闪耀,历史用种种方式将难于计数的伟大观念送入人们心底。

要达到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进行长久不懈的探索。在前人己取得成就的基础上,遵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用内心的体验获得知识,由他们自己归纳得出结论。对于学生来说,知识可能会遗忘,但他们得到的观念、方法将终身受益。历史学科中有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培养。科学都是相通的。精通一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其他方法,并获得其他学科的认知结构,最终达到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为此,可以用种种趣味化的手段让历史“活”起来;常用整理联系归纳的方法,多引导设问,让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注意宏观的把握与微观的研究结合;发挥综合网络作用(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及综合学科网络);用现实世界的经验去体验过去的历史等。要面向世界,及时吸取新观念、新方法,及时关注国内外教改经验;面向现代化——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适当引进为历史学科所用;面向未来——让学生会学,能够通过归纳结论、纵横比较得到宏观的历史、客观的历史。最终达到在一流的基础教育中具备一流的历史素养,成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一种素质,也为继续发展学习知识获得创造条件。

同类推荐
  • 教研感悟

    教研感悟

    本书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在教学、教研工作中的所感所悟,有教学论文、教学随笔、课题报告、教学评价、教学分析等。选文围绕教育研究,中学语文教育学,教学质量评价,课题研究四大板块,集中展现了作者对教育教学热点、语文学科教学等的独特思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理论指导意义。
  •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本书以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带来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的变革为背景,以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介绍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实施的内容、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等内容来探索当下中国的权利救济机制无法适应多数普通群众的低成本权利救济需求,以及基层政府建立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面临的一些问题,如队伍建设问题、提供权利救济服务的权限来源问题、具体机制建设等诸多问题。
  • 跨越之路

    跨越之路

    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打造一批讲政~治、有思想、作风正、肯吃苦、能打硬仗的领军人物;必须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建设人才;必须充分调动每一个社会成员投身建设、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不断形成强大的力量源泉。宁夏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任重道远,必须最广泛地调动人、凝聚人、激励人,努力形成全民创业、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同时,要充分运用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 学与教的变革

    学与教的变革

    本书是《当代课程与教学新视界》丛书之一,内容涉及作者多年来结合先进的教育理论进行探索的主题,主要有脑科学指导下的教学原理,珠心算实验的理论与实践,小班化教学,成功智力理论的应用,教育叙事的方法崛起。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热门推荐
  • 武道帝师

    武道帝师

    一万年前,玄黄大地突发巨变。人族领域遭受妖魔两族侵略,衰败至底线。武道不敌,数十位武道至尊通力合作,为抵御妖魔两族,创造出全新的修炼之法:玄道、以及灵术。至此,武道没落,随着时间的蔓延,修行武道正宗之人,更是少之又少,渐渐的,武者退出历史的平台,再无人知晓。
  • QQ炫舞:时光偷不走的爱

    QQ炫舞:时光偷不走的爱

    夕日欲颓,这是许箐悠在A市第三次看见顾晟了,曾经班上的超级学霸已经成了一位游戏公司的大总裁......昔日的一对同桌,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同舟共济,不知不觉间都已在心中埋下了一份深沉的暗恋。却因年少时青涩,担心最后连这份友谊也失去,所以彼此间谁也没有勇气说出来......时光流转,再度相逢,他的倾情追赶,再加上一个网络游戏中的温柔守候,这份曾经淡下去的爱恋,是深情挽留,还是继续错过......
  • 六道天棺

    六道天棺

    九天之上遗落下六口黑色亘古巨棺。棺身之上分别刻写着青、白、朱、亥、零、天,这一字黑光流转,煞气冲天威严骇人。人未至,煞棺先行。十生门门主阎尘的凶名传遍整个北央泸州,那双让人心悸的瞳孔是每一个修真者的梦魇。几年之前,一个叫钟瞻的孩童用倔强的双眼看着自己的父亲,用匕首划破了自己的手腕。割腕还血那一刻,他钟瞻再也不是钟家之人!
  • 纯阴命

    纯阴命

    帮人打了一口棺材,却没想到第二天那人直接就吊死在了我家的门梁上……
  • 并非传说

    并非传说

    修行人写的修行的书,融入道家、佛家、易经的知识,其中有爱情、有复仇。
  • 玉笛至尊

    玉笛至尊

    少年叶倬离奇来到五洲大陆,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征途
  • 我的青春我狂野

    我的青春我狂野

    每一个女孩都有属于她的青春,她的青春或许茫然,或许坚定,或许精彩,或许......但是在我眼中无论怎样我们都要正确面对人生。面对青春。
  • 嫡女风华:暴君独宠

    嫡女风华:暴君独宠

    再次睁开眼睛,李若离发现自己竟然穿越了,还是一个大家庭的嫡女,身份高贵,可是那又怎样?该死的阎王,我明明很幸福的,为毛要让我穿越?不行不行,我要回去!什么?_?回不去?那你得跟我补偿!宅斗好可怕,李若离确定她绝对在各种斗的电视剧里活不过三集,不过没关系,她有暴君宠着!看不起我的人?“夫君,她欺负我!”“拖出去剁了喂狗。”……“夫君,她说让我滚把这个位置让给她,还说我丑。”“拖出去毁容再剁了喂狗!”李若离奸笑,跟我斗,我不行就关门放暴君!
  • 吐槽之王

    吐槽之王

    听说这东西写好了就会有很多人来看的......那么介绍这本书的奇特地方......首先..书名就很牛X....然后完全没有内容....其次..作者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到底在写什么.....最后..本书除了吐槽什么都没有了......不过为什么这书封面这么丑陋...
  • 邪王盛宠:嚣张一品妃

    邪王盛宠:嚣张一品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狠辣刑警,一朝穿越,变身疯癫痴傻的苦命小姐!她曾是君家血统最纯的继承人,君家最引以为荣的天才,一场巨变,让她从天才沦为了人人喊打的废物,更被未婚夫带着新欢欺上门来?不过,甭管你是狠毒姨娘还是渣男恶夫,惹到我女王冷玥的,下场就只有一个,玩死你不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