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马鞍山、当涂一带,可谓水网交错,但奇怪的是,常常有一两座小山平地耸起来,构成山水交融的画卷。此即是江南胜境。我在芜湖上学时,走遍了附近大小山头,四褐山、神山、赭山,无一不登临过数次。但印象深的还是东西梁山,龙山和青山。梁山就是李白所说的“天门山”,两山夹峙,一江穿流,气势不凡。登梁山那天,起得很早,因为要乘轮船呢。走在宁静的街头,按捺住心里的激动,默诵着李白“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句,至今难以忘怀。
最难忘的是上青山。青山在东梁山以东,那儿还有个龙山。早上乘公交车到龙山桥,在龙山镇走走看看,不觉已是中午。同学们哄在一个小店吃完饭,就蜂拥着往青山去。
青山看起来实在不高,更没有险峻的山峰,山脚下散落着几户人家,漫野都是杂树荒草。
走着走着,忽然看见一处粉墙。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李白墓。我在那儿第一次认识tomb这个单词,至今没忘记。也许无论东方西方,无论汉语还是英语,坟墓tomb这个词都是让人难忘的。李白之死,有好多传说,说得最多的,也是最符合他浪漫个性的,是说他在采石矶赏月,兴起时,跳到水中捞月,不幸身亡。但他为何葬在了青山?采石矶怎么还有他的衣冠冢?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南朝王谢旧族的谢胱最爱青山,曾于此筑屋居住。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胱)”,他到哪,他便跟到哪,简直一个跟屁虫。晚年李自从宣城到当涂投靠族叔李阳冰,因病死于当涂,葬在龙山东麓。宣歙观察史范传正访知李白遗愿,遂改葬青山。
青山虽看起来不高,但爬起来还是蛮累的。到山顶时,业已黄昏,西望长江,淼淼茫茫,水天相接。山脚姑溪河宛如白带,却也有些模糊了。这样的地方,叫袁中道看见,一定又要“他日有缘来住此,未营居室且营舟”了。
朝山下走时,谁的眼睛尖,呼叫起来:“快看,月亮升起来了!”果然,一轮皓月当空,宛如白昼。或许当涂的月亮格外圆,或许大家的心情特别好,一路行走在姑溪河堤上,竟有点飘飘欲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