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的时候,听到“一朝君子一朝臣”,虽然不懂意思,却觉得很好玩。
一朝君子一朝臣,一朝君子一朝臣,很有音乐节奏。长大后,由于不涉政界,不惹是非,也没有什么特别感觉,一朝君子一朝臣,他做他的,关我何事?
但后来,听说胡适本不姓胡,而姓李时,觉得有点好玩了。说胡适本是后唐进士胡昌翼的后裔,而这个胡昌翼本是唐昭宗李哗的太子,为避朱温屠灭宗室之祸,由常侍胡三匿庇养育,冒充胡姓。遂有李改胡之说。
朝代更迭竟要将前朝老少杀光,实在厉害。
我在青云谱游玩时,又遇到这样“一朝君子一朝臣”的事情。说朱耷本乃明朝宗室后裔,李自成起义推翻明王朝后,不久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大肆屠杀,血洗神州。在动乱激变中,为避免清廷迫害,改姓易氏,遁入空门,隐居山中达二十年之久。到了顺治末康熙初,清政府才允许窜伏山林的明宗室子孙回归自己的家庐,朱耷才回到了故乡南昌近郊,建立了青云谱道院。
宅心仁厚的余秋雨先生,曾做过一件不仁厚的事。他某年招考研究生,出一个题目,叫《略谈你对八大山人的了解》。一位考生答日:“中国历史上八位潜迹山林的隐士,通诗文,有傲骨,姓名待考。”这道题,对于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疑是一个陷阱,对于种种原因无条件阅读和游历的人来说,算是一种愚弄。但这个学生能够用“潜迹山林”、“通诗文,有傲骨”来回答,只对姓名留下“待考”,也算比较有悟性,有能耐了,他的错误无非将一说成八,表明数学不太好而已。
一口池塘,几排柳树,白墙黑瓦,静卧在南昌郊外,青云谱实在是一个好地方。朱耷,就是八大山人,“欲觅一个自在场头,全身放下”,青云谱当得起这样的要求。
我转到一角去看八大的墓,在一蓬小树和几株大树掩盖中。生当乱世,就改名换姓,避地山中;一旦太平无事,就寻一个清静地方,建起他的“自在场头”;活着,以书画度日,绝不同流合污;死了,也躲在树荫,好自安眠。山人,真是一个高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