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42100000015

第15章 退化的结构:七至十二世纪中国书法的文化语境与转向(2)

宋代的几位书法大家,都没有系统的理论著述,他们对书法的见解,大多都保留在后人所辑录的题跋当中。他们放任与萧散的处世心态所引入的随意性很强的书风,无疑是对当时政治体制无可奈何的服从。这种无望且无助的人格、道德外化,真正体现出了传统文人“独善其身”的处世心态。在没有压制或者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他们的书法作品肯定属于没有“火”气的,即使在身受诬陷的岳飞笔下,他的草书依然表现出不急不躁的社会普遍生存心态,南宋陆游、文天祥等人书作也同样蓄含着一种传统文人与世无争的静穆之气。

故而,宋书并非是尚“意”的,宋代书法最基本的特点是“优游而静穆”,他们属于倾诉,但不失文人姿态。苏东坡才高而不狂,他具有极高的理性原则。他评价唐代文学艺术时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东坡题跋》)他对颜真卿是极为倾服的。在《跋退之送李愿序》中说,欧阳修认为晋无文章,只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他认为唐无文章,只韩退之《送李愿归盘》一篇,其后又说:“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以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8这属典型的文人傲岸之举。苏氏“每执笔辄罢”,又言“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既有文人幽默、风趣之文风,也涵蕴着宋代书家懒于著述的生活习性。

无论在书法的巨大成就抑或人格魅力还是在文韬武略上,颜真卿是书法史上真正的书圣。他不但为其后的书法家提供了足资借鉴的艺术新知,又为从事书法的中小知识分子赢得了合法的社会身份。但是,在书法艺术水平不能追配颜真卿的米芾眼里,他曾这样非难颜真卿:“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这是对颜真卿的诋毁。他甚至说:“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李邕脱子敬体,乏纤浓秆。

徐浩晚年力过,更无气骨,皆不如做郎官时《婺州碑》也。”(《海岳名言》)这又把有唐一代的书法批评一通。面对颜真卿,他说:颜楷“入俗品”,“大抵颜柳挑剔,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宝晋英光集.补遗》)只有知识分子才有资格责备知识分子——米芾若从书法艺术的多维角度批评颜真卿,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他的艺术批评没有建立在学术价值之上,完全属于一种“仰之弥高、自觉其小”的饥肠小肚行为。

曹宝麟先生认为米芾是一个首鼠两端的人物。笔者以为,米芾无论在自己酷爱的艺术上,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他是一个经常游移视点的聪明人物。米芾书法的气格狭小,用笔神出鬼没,章法随遇而安但不失自然意味。他的作品格调高,但满纸都是火气,猛厉奇伟的笔法风姿多少与他疏狂萧散的处世习性不相匹配。他的艺术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任性的泄愤,因此,我们可以说米芾的人格既是虚幻的,同样也是虚伪的。

他自恃才高,藐视古人,所以他才造假。在这些古代文人身上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儒家文化中的道德力量有时并不能规范所有艺术家的自我禀性流露。

事实证明,在7世纪至12世纪的书法转变中,书法家一旦跻身于政治权力的优越位置,他们的创作能量就能成倍地释放。究其原因,一是存在自我文化身份对上层权力的书面交待;二是在权力面前失去学术批判自由之后,利用书法之迹,达到淡出于权力之间的纠葛。反之,当书法还没有提到一定艺术高度,甚至专业化程度时,即个人的书法行为毋须以严格的学术批判去检讨,书法家也不需要强大的思想作支撑。因此,当书法在固有的规定性被消解,并被世俗性的社会实用需要所异化之后,即成为古代文人工具意义范围内的一种低级消遣。这就是体现在唐宋两代书家身上并被权力文化迹化而产生风格迥异的主要因素。

三、解构的限制——禅学之极

发生于755年的安史之乱直接影响了中唐之前强力文化艺术(学术)的延续。唐末五代在文化与艺术上的贫弱,除了政治、经济原因之外,主要来源于禅学的危害。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宗派之一,它真正形成宗派,是从唐朝开始的。安史之乱以后,至北宋初年,是禅宗的极盛时期。宋元以后继续流传,没有断绝。“禅”是天竺语音译,通常译作“静虑”。“禅定”就是安静地沉思。禅宗自惠能开始,放弃了佛教的经典——不但不坐禅,也不念经,这实际上扩大了禅宗的修行范围。安史之乱使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这时宗教内部的物质条件所遭到的摧残已难以恢复,寺院经济一蹶不振。当旧有秩序已失去统治威力的时候,人们就要重新寻求并建立一种新的思想秩序,于是就引发了禅学的极度复兴。

据荷兰学者许理和统计与研究,由慧皎所编的《高僧传》里的80位公元4世纪的名僧中,只有11位似乎属于士大夫家庭,仅有6位被确认与某官员或学者有关。9这说明中国早期佛教并没有得到士大夫的广泛参与。禅宗至9世纪完全成了显学,同时禅学也逐渐流入野道,但到了宋代,大批文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遂转向文人本事。禅宗至宋已然成为士大夫的宗教。毋庸置疑,这是广大文人追求心理平衡而逃逸于世俗社会的最好选择。

唐朝在佛教义理方面取得的极高成就,恰好为各类艺术开启了思问方法,这可能就是后人所津津乐道的艺术之禅。实际上,禅学也是一种生命之学。禅学有如魏晋玄学一样,反复提倡性理、玄理、空理,但本质上都属一种调护自己生命人格的方式。因而,如何把握对禅宗的理解,怎样用禅所带来的的智慧应对世俗事务,这里的“度”就是问题本身。人一旦僭越了维度界点,那么“禅”就会让你撒野。不是吗?唐末五代时期的那么多写字僧人,都走火入魔,相聚于野道。相反的例子却是,唐代书家怀素是僧人,他虽吃肉、饮酒,但毕竟是颜真卿的书法弟子,又因与李白、钱起、窦冀、韩便渥、戴叔伦等上层文人频繁交往,他就超脱于野狐禅之外。

禅宗反对苦修,其“明心见性”“不立文字”的主张显然是纯粹的道家思想。禅可静心,但书法家所需要的“心通万有”境界却从道家得来。中国艺术精神大体就是老庄精神。自魏晋以后,几乎没有不受“庄”学精神影响的艺术家。在唐代,大家所熟知的怀素,虽是佛门弟子,但在书法创作上能纵其所如而不失法规,放到极处却能精到极处,丝毫不像明清书家书写草书时所流露的草率、粗俗。他的狂草,有如唐代文章家之文章,法度森严,意气风发,无懈可击。宋代修禅的所有书法家,大都追求一种平静、简淡的书风,这反而抛弃了书法作品里必需的一种生命张力与节奏,使大批作品平庸无奇。

自8世纪至10世纪禅宗蔚起之后,在唐末及五代时期,禅家几乎团体性地失去了文化道德意识,他们的造次几乎成为社会公害。新儒学大师熊十力对佛禅之道曾有过这样的斥责:“拜像供僧,诵佛修忏,其形虽存,其人已鬼,复有小慧,稍治文学,规取浮名,自矜文采。猥以微明,涉猎禅语,资其空脱,掩其鄙陋。不但盗誉一时,抑有声后世。苏轼钱谦益龚自珍皆是此流。”10清江禅师也算唐末的一个名僧,他写了一首《七夕》诗: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全唐诗》卷八一二)

在当时,盗取诗名表达爱情的僧诗数量极为可观。从广大僧侣文化身份的角度剖析,他们已将普遍的宗教信仰看作是换取社会生活资本的惟一有效途径。可以断言,唐末五代书法僧人的人格修养与文化道德意识是很低极的。钱钟书曾对禅门艺僧的世俗化生活有过严厉的批评:

僧以诗名,若齐己、贯休、惠崇、道潜、惠洪等,有风月情,无蔬筍气;貌为缁流,实非禅子,使蓄发加巾,则与返初服之无本(贾岛)、清塞(周朴)、惠銛(葛天民)辈无异。11唐代一流书家所拓展的大草,使帖学的可能性发展达到了极致,但唐末五代狂僧书家高闲、亚栖、梦龟、景云、彦修、贯休等刮起狂草之风,却又将书法发展拉入泥潭。

唐末五代的狂禅风潮到了宋代才趋于平静,但宋代禅学与理学的合流,又把艺术创作逼退到没有生命激情的静处。禅学能使艺术家创作时平心静虑,相反,禅学又能使艺术家丧失旺盛的创造精神。唐宋两代书法创作简直把玩了世界的两个极端。一个是有节奏、速度的,一个是没有节奏、速度的;一个是有生命激情的,一个是绝少有生命激情的。唐代书法是在具备潜在能力下的实践性冒险,它大获成功;宋代书法是在具有一定能力但不具备试验、开拓精神下的平静期待,他们没有失败,但不算十分成功。宋代书法重常理但不重常形,常理固然比常形重要,但绝对不能偏废。在艺术上,常形和常理同样重要,能做到不偏不倚才有达到艺术高境界的可能。

必有中焉,居之中则长短大小高下虽不一,其为中则一也,是以出言居乎中者,圣人之文也不例外;倚乎中者,希圣人之文也,近乎中者,贤人之文也,背而走者,盖庸人之文也。中世以来至于斯,天下为文不背中而走者其希矣。12 在一个相对的世界里,居中之道是永恒的。李翱将“中”作为中心、核心,以及内在的永恒,是天地与人共同之处。宋代学术思想界的重“理”尽管发展了早已中断的儒家传统,但理学(即心学)的大倡,非但使书法艺术没有复苏,反而使书法带着某种理性化的问题与方式踅进了气格局促、气息单薄的狭隘路径。宋代倾斜了结字角度,使唐代中宫敛气的谨严结构,走向了松散。书法的旧有审美标准既在位移,同时也在降低。

在此,我非常欣赏费正清先生对中国佛教精彩的论断:“佛教装饰了中国文化,但并非像基督教之于欧洲那样在整体上重塑了中国文化。13四、理性原则与书法精神的悖缪公元8世纪,唐朝的开放程度日显,唐帝国的版图上栖息着各种异族,并且通过海上、西南和西北的各方通道,与遥远的异国文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来自异域的音乐、舞蹈、图绘、服装、玩物等艺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固有的文化结构和语言。至此,传统的礼法制度和延续的伦理道德观念已经无法对现实世界生活进行有效的制约和批评,广大知识分子面对国家的富庶,伦理道德的消解,以及突如其来的本土文化的急遽转化,他们似乎失去了本源意识。于是,他们的思智发而为文、为诗、为艺。知识思想界的理性原则逐渐消失,学术思想的天平终于倾斜于能极度呈现生命意味的艺术一面了。

蔡东藩在《唐史演义》的开篇就说道:曾记前人留一笑谈云:“汉经学,晋清谈,唐乌龟,宋鼻涕,清邋遢。”宋朝的国势较差,却能维持三百年之久,靠的就是文化力量。

同类推荐
  • 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等待香港系列两册以香港牛津同名4册为蓝本,经作者挑选,择精华编为两本,林奕华的文章,好似同他一起坐在沙发上,轻松地听他娓娓分享对每样事的想法和感受,是他把认知的分享给读者。同时,他又像一个敏感的聆听者,把一些“回答”转化成“提问”。而在这两本书里,作者基本完成的了早年的一个夙愿,写几本书,白描出香港人的感情与文化基因。
  • 生命的舞蹈

    生命的舞蹈

    艺术是一种心灵的舞蹈,是对生命与生活的一种阐释。懂艺术的人,人生不寂寞;会欣赏艺术的人,生活无处不诗意。林丹环编著的这本《生命的舞蹈》精选了中外艺术家谈论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文章,让您跟随他们一起走进艺术殿堂,领悟艺术之美。
  • 别拿电影说事儿

    别拿电影说事儿

    《别拿电影说事儿》选取了这些年我写的一些影评。尽管它们只占观影总数的五分之一都不到,但仍旧能代表我的观影轨迹。经典的电影值得收藏,浪漫的爱情电影让人落泪,无意间偶得的电影令人惊喜,还有代表台湾的城市电影和代表香港的警匪电影。我们热爱电影,更尊重像伍迪·艾伦和彭浩翔这样的天才电影人。我一直认为,对电影的好感来自非常私人的个人感受,源于一种生活的积累、审美的习惯和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你可能无法完全爱上我的电影院,但望你能重新审视电影,重新爱上电影这门艺术。别忘了,电影是我们每个人的异想世界。
  •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作为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电影现象,具有与常规电影不同的特色。首先,从电影艺术形式来看,教育电影多是以科教片、社教片为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次,从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角度看,教育电影除了作为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教育手段得到推行外,也担负着对社会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从而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权力话语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当密切的结合及共谋关系,并且进而决定了教育影业在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可以说,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历史是此期电影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与同期其他电影样式互相影响、共同演进的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历史风貌、社会关联和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 收藏的江湖

    收藏的江湖

    本书采用大量现场实景图片及犀利精准的文字纪实方法,对收藏领域里的现状、群体等进行毫不留情的曝光,并以专业的角度给予分析和阐述。再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一桩桩黑幕重重的文物拍卖、一个个假专家的道貌岸然、一幕幕骇人听闻的古玩诈骗、一座座山寨博物馆的惊天骗局、一场场真假难辨的“国宝”之争。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心理学与情商、气场、影响力

    心理学与情商、气场、影响力

    本书从情商、气场、影响力三个方面阐述了三者在人一生中的地位和作用,给出了一个人想要取得巨大成功、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秘诀,并且提供了修炼情商、提升气场、形成强大影响力的有效办法。相信本书能够让您拥有成功的传奇人生!
  • 明伦汇编闺媛典闺藻部

    明伦汇编闺媛典闺藻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君醉心迷:幻魔五小姐

    君醉心迷:幻魔五小姐

    原先的她,天生废材,痴傻天真,一无是处,是大家眼中的傻子五小姐。一出生测试无灵力,无斗气,受世人耻笑,被家法处死。她是21世纪全能天才,人类的傀儡,被世人叫做血蔷薇的顶级杀手,杀人无数,冷血无情,却被至亲害死。一朝穿越,成为相府傻子五小姐,妖异紫眸再次睁开,护她者生,欺她者死。他,任她一展锋芒,贪得无厌,得寸进尺,他云淡风轻的说:唯你是从,为你生为你死,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 锦瑟何年绾上君

    锦瑟何年绾上君

    面对秦筱,骄傲、理性、智慧这些词通通不再属于许帛言,因为被误会了,他说:“我从不在乎其他人如何看我,但是秦筱你,绝对不可以把我往不好的地方想。”被冷落了,他说:“你该学会把时间花费在某些有意义的事上,比如,随时来关心我。”如果他吃醋的话:“事实上,只要他产生过想要占有你的念头,就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身心健康!”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真相大白的故事

    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真相大白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包括《侦探出动的故事》、《高超推理的故事》、《蛛丝马迹的故事》、《扑朔迷离的故事》、《缉捕追踪的故事》、《原形毕露的故事》、《斗智斗勇的故事》、《智破奇案的故事》、《真相大白的故事》和《插翅难逃的故事》等10册,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 寒缪无界

    寒缪无界

    罗存本是为宗门与家族决裂的宗门强者,与父亲对决时引出可以通往更高层次世界的通道,被父亲以消失的代价一掌打进通道重生。在新的世界,罗存带着前世记忆打出一片天地,这次不再是单枪匹马,有伙伴,有亲人,有师长。入绝世宗门,拥绝练功法,见惊天秘密!
  • 邪魅王爷的囚宠

    邪魅王爷的囚宠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时可以是让人痛恨的恶魔,而下一刻却是温柔的天使。他,东方少司,摄政王,权倾朝野。眼底永远是那么的冰冷,唯有在她的面前才会炽热。然而,他的爱就是毁掉她的所有,扫除她所有的依靠,这,还是爱么。
  • 炼魂法则

    炼魂法则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陈暮就被两个残疾师父不停灌输着斗气,可倒霉的他偏偏就凝聚不出一丝斗气。直到有一天,神邸先知降临在这座乌邦小城,揭露了一个寓言:“有些人注定不是一个斗气强者,而是……而是……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