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冬天的某夜,古老的长安城人迹已疏。此时李渊的心腹故旧、工部尚书、位尊应国公的武士彟的府第里却灯火通明,丫鬟们一个个屏着声息、迈着匆匆步履往来穿梭忙碌着。年近五十的武上彟正在厅堂里走来走去,内室女人的呻吟传到他的耳鼓里,让他有点焦躁不安。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听到了“哇”的婴儿啼哭。
“生了,生了,恭喜大人,夫人生了位千金小姐。”一个丫环向尚书道喜。
“好好侍候夫人!”武士彟说话有些急促,这毛病是当年在寒冷的冬天随高祖征战的时候落下的。他吩咐了一声,忙趋进内室去看望夫人和新生儿。武士彟对小他二十多岁的后妻杨氏宠爱备至。
杨氏此时正疲惫地躺在床上,一见老爷进来,想支撑着坐起来。武士彟忙扶住夫人的肩膀,说:“快躺下,夫人,小心别冻着。”这时养娘早已把婴儿抱过来给老爷瞧。只见女儿放声啼哭,小脚丫使劲地蹬着,健康而有活力。
“夫人你看,这又高又直的鼻梁长得多像夫人啦。”武士彟喜出望外的说,老年得女,心中十分畅快。杨氏没搭话,眼睛里却泛起两颗泪珠。看来她对女儿的出世并不怎么高兴。她想生个儿子。武士彟有了四个子女,前妻相里氏生三子,幼子夭亡。元庆、元爽已长大成人。相里氏病亡后,由高祖李渊做媒桂阳公主主婚娶前朝隋炀帝堂弟、曾任纳言的杨达女儿为续弦。杨氏入武家后,生有一女已四岁,就是后来被高宗所封的韩国夫人。由于武家族人轻视杨氏家道中落,丈夫前妻之子元庆、元爽不服管教,杨氏很希望给武家生个儿子,将来可以继承父爵,自己以后有个依靠。但命运偏与她过不去,这一胎又生了一个女儿,因此不喜反忧。武士覆理解夫人的心情,劝慰一番,杨氏的心情稍稍宽解。
武家的二女儿出生的时候,长安城并没有出现一点奇显异兆,只是天气比往年寒冷。次日早朝,武士彟添女的消息也并没有引起六部同僚和下属们的太大的兴趣,大家只是敷衍称贺一番,向武尚书讨汤饼喜宴。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唐室的一场要来的风暴上去了。这就是高祖几个虎儿龙子勾心斗角的事。对朝中官员们来说,这不只是皇室家事,而是关系到每个人命运的大事。因此,这方面的蛛丝马迹他们都很敏感,根本不会关心武家的柔弱女婴的诞生。如果他们有预感的话,也许就不会这样等闲视之了。
杨氏对女儿的出生不那么高兴,因此也没有给她取名,根据大女儿的称呼“大囡”,就把这个女儿叫做二囡。后来她入宫,被太宗赐名“媚娘”,因此才有了武媚娘的称呼。她死后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和“则天大圣皇后”,因此史上以尊号作为她的名字,称她为武则天。另外,她还自创名字为“曌”,读音为“照”,取“日月悬空,普照大地”之深义,因此也叫武曌。但这一名字没有武则天这个名字那样被普遍使用。武则天出生后仅几个月,其父亲武士彟就被外调扬州任职。杨氏母女则留在长安平康坊府邸。在这里,武则天长到两岁,才随父母赴扬州。
隋唐改朝换代,是男人们野心最容易骚动的时节,龙虎之才信手拈来。武士彟在其中是平平之人,本不值得注意。如果不是女儿后来当了皇帝,他死后得以追封皇帝,唐代的史书会把他一笔带过。魏晋以来的风气,在政治上的地位高低主要取决于门第。出身于官僚世家大族,凭门第就可以平步青云,位至公卿,历代以来形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恶性循环。出身低微的地主和商人被称为寒门庶族,庶族子弟不论才德高下,年及而立也只能试作小吏,升迁很难。或因军功得获显位,仍然很自卑,想方设法攀附高门。隋唐以来,虽然士族势力已逐渐衰落,庶门寒士上升的渠道增多,但门第之风仍很浓烈。武士彟就是一位出身低微的寒士。
武士彟本并州文水人。祖父武俭,任北周文昌王咨议参军。父武华,官至隋东郡丞。武士彟兄弟四人,他排行第四。长兄上稜,从小在家乡务农,勤于耕耘,后来虽然做了司农少卿,仍常常主持京城皇家苑囿的稼穑之事。二兄士让,事迹不显。三兄士逸,行伍出身,立有战功,最后官至韶州刺史。
武士彟善于经商,又喜与人交结。在他年轻不得志时,曾以贩卖木材为生,并由此而发家致富。《太原史迹》曾记载了他发家的过程,说:武士彟早年曾与同乡人许文宝卖木材为生,常聚集木材数万根,一天忽然变成葱茏茂密的树林,因而暴富。其实,他经营木材之所以时来运转,是恰值隋朝末年,穷奢极欲的隋炀帝大兴土木,广建宫殿,给木材商武士彟带来了发财致富的机遇。因此不几年便成为遐迩闻名的暴发户。
但是,武士彟并不满足于经商,他还想跻身于仕途。公元611年隋炀帝为了远征辽东,向各地征兵。武士彟以为是晋身的机会,遂应征人伍,被任命为河北道总管府骑司参军。在此时期,他“讨论兵法,商榷将卒,上自黄帝,下迄有隋,考其谋略机权,稽其成败得失”。遂成兵书一部,名曰《古今典要》,凡三十卷。公元613年,隋炀帝再征辽东。正当隋军猛攻辽东城,辽东城指日可下时,隋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叛乱。乱军迅速包围了洛阳,官兵频战不利,城内官兵惶恐不安。此时,武士彟正在城中,他向留守樊子盖出谋划策,分析形势,坚定了将士守城信心。不久,隋大军赶到,迫使杨玄感释围西逃。
公元616年,右骁卫将军李渊任太原留守。这时,天下大乱,农民义军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活跃在河北的窦建德、中原的李密、江淮的杜伏威,成为反隋的三大主力军。隋炀帝龟缩在江都不敢北归,岌岌可危的隋王朝正在风雨中飘摇。惯于审时度势的武士彟见天下大乱,就投靠了李渊。由于他善于交结,很快赢得了李渊的赏识,授任为行军府司铠参军。公元617年,李渊率兵镇压了高阳“历山飞”的农民义军,在回师太原、途经文水县时,曾在他家里住宿,并“乐饮经宿”。其后“数过辄宿,遂以为常”。
李渊见政局动荡不安,隋王朝大势已去。就有起兵之意。而武士彟等人也劝李渊乘机起兵,以成大事,还将自己的兵书献给了李渊。于是李渊借讨伐叛将刘武周为名,大肆招降纳叛,聚集兵马。同年四月。右勋卫长孙顺德、右勋寺刘弘基为了逃避辽东之役,都来投靠了李渊,颇受重用。接着,李渊命其次子李世民与长孙顺德、刘弘基等往各地募兵,十几天的时间就聚集了近万人的军队。
隋炀帝向来对李渊放心不下,虽然命李渊做了太原留守,但还是让其心腹王威、高君雅为副留守,以监视李渊的举动。武士彟处事圆滑,既深纳李渊,同时与副留守的关系也不错。王威、高君雅见李渊大肆集结军队,怀疑他图谋不轨,便与武士彟私下议论,认为长孙顺德、刘弘基之流皆是辽东之役的逃兵,犯有死罪,怎能让他们领兵,其中定有缘故,想要将他俩收审查办。武士彟极力为李渊开脱,说这二人都是李渊的贵客,如将他俩收审查办,必然会惹很多麻烦。王威等听了他的话,只好做罢。
留守司兵田德平也怀疑其中有诈,想劝王威审查募兵之事,武士彟知道此事后,即来劝止他,并说讨叛的军队皆隶属于留守李渊,王威、高君雅不过是留守的座客,他能有什么作为?田德平听了,也取消了这一做法。
同年五月,李渊以为万事俱备,便设计杀掉了王威、高君雅。之后。便公然打起了反隋的旗号,武士彟被任命为大将军府铠曹参军。又过了几个月后,李渊即率大军向关中进发,一路过关斩将,并很快攻占了隋西京长安。武士彟虽未有军功,也未有出生入死的汗马功劳,只因他“从平京城”之功,擢任库部郎中,拜光禄大夫,封太原郡公。公元618年六月,李渊称帝,史称唐高祖,正式建立了大唐王朝,在论功行赏时,武士彟被列为二等功臣,拜上柱国、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兼检校并钺将军,并与长孙顺德等“免恕一死,以彰元勋”。从此,商人出身的武士彟官运亨通,不断加官晋爵。
公元620年,又加授武士彟为工部尚书,晋封应国公。但是,正当他飞黄腾达,在仕途上存风得意的时候,家里却相继发生了一些不幸的事件。他的两个儿子先后病故,正在万分悲痛之时,他的原配夫人相里氏又不幸逝去。相里氏也是寒门女儿,在武士彟寒微时与他结发为夫妻,共为他生下四个儿子。她的突然病逝,使武士彟陷人了更大的痛苦之中。但是,武士彟一向对皇帝忠心耿耿,对其职守尽心竭力。他的儿子夭折,无暇过问;妻子病危,也很少前去看望。唐高祖获知此事后,深受感动,大加褒奖,特颁下敕令说:“此人忠节有余。去年儿夭,今日妇亡,相去非遥,未尝言及。遗身殉国,举无与比。”唐高祖一方面遣使者前去吊唁,对他好言安慰;另一方面则亲自物色合适的人选,为他续弦。因为唐高祖知道,武士彟刚过不惑之年,是应该有继室。正巧,改嫁给杨师道的高祖第五女桂阳公主获悉同族杨达家有一个女儿尚未出嫁,于是便告诉父皇。
杨达是隋朝杨氏宗室成员,乃观德王杨雄之弟,在隋炀帝时官至宰相,兼领东都副监,主持营造东都城。这时杨达虽已去世,隋朝也不复存在,但是这名门望族出身的杨氏之女仍是寒门庶族所梦寐以求的。据《天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铭并序》记载,杨氏自幼聪颖,她不学女红,却“明诗习礼”,好读史书。因此她经纶满腹,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也许她在生活道路上坎坷,婚姻上的不幸,致使这一大家闺秀,虽时过不惑之年,仍是待字闺中,不曾嫁人。
唐高祖听到桂阳公主的报告,认为杨氏与武士覆年龄相当,比较般配,就告诉武士彟说:“朕自为卿更择嘉偶,隋日有纳言日遂宁公杨达,英才冠绝,奕无亲贤。今有女,志行贤明,可以辅德。”唐高祖把自己的旨意给他说明,武士彟真是大喜过望,于是经桂阳公主牵线搭桥,高祖皇帝亲自主婚,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完结了这门婚事。武士彟真有点受宠若惊,深感皇恩浩荡,无限荣耀。时在公元622年前后。
自武士彟续娶杨氏之后,二人情投意合,缠绵如蜜。杨氏先后为他生下三个女儿,长女长大后嫁给贺兰越石,后封为韩国夫人;二女儿武则天,后来却做了大唐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