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49200000002

第2章 佛的生命(2)

不论好坏,只要我们觉得不行或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方法时,就习惯于妥协。生活于惰性之中,这是我们的态度。反观佛的生活态度,跟我们就大不相同。他慎重地把是非善恶的标准,放在自己心中下判断,根据这项判断,不把自己的生活硬塞进现实里,所以,他能常常迈向新价值的生活境界。

正因为如此,佛才能抛弃妻儿眷属,到山里去修行,过着不同往昔的新生活。他抛弃家庭和欲望,成了沙门。当时,印度的修行生活可以说是禁欲,或者舍弃一切肉体欲望,而专心追求精神生活。所谓肉体欲望,是没有际限的。我们的脑海里经常会呈现肉体欲望,以致失去求真的意念,这正是我们的实际情形。

7.三界里没有家

佛觉悟到现实世界里的肉体欲望,不论获得怎样满足,也不是大不了的事。因此,他总想追求某些精神上的东西,这就是他宁愿抛弃妻儿和眷属,以及名誉地位,而毅然到山里修行的原因。他努力苦修六年,其间,他啃树皮和果实,待在擅特山里修行。虽然历经六个年头,他仍觉得三界皆苦。

三界如束缚,好像手脚被人绑住似的,所以,引发我执和法执二种欲望的心,就自然成为三界的束缚。

人们都有子女和少许财产。由于有了家庭,那怕是旧房子,也有必须回家的执着。俗话说,好坏总是自己的家,不论家在那里,只要一想到是自己家,就一定会回到那里去。一旦回到家里,就会忍不住说,还是自己的家好。但是,佛却说:“三界里没有家。”这是指执着于家庭的意思。有人住在高楼大厦里,有人的家居仅有二间矮房,不论如何,两者都是同样的家庭,即使是深山一间茅房,也不例外。纵使自己的家是间旧房子,或者肮脏极了,依然是好住家,打扫修饰一番就好了。虽然,有时想搬到好地方去住,但其中也不一定方便,只要家居习惯,照样是好家庭,继而执着于此。佛说舍家弃欲,二舍沙门;即舍弃家庭和欲望,就可成沙门。

三、菩萨树下

1.常随的弟子

释迦牟尼的弟子,为数众多,最先追随他的弟子,是五比丘,即有五个人始终追随在他的身边,也叫做常随弟子。当年,佛要入山修行时,他的父亲净饭大王非常担忧,就从自己的侍从里挑选五位最得力的人,跟随佛入山去修行,他们就是常随的五比丘。

诚如上述,佛从29岁起到35岁,一直在擅特山里修行。当他在修行时,那几位侍从也一块儿在山上修行。他们的修行正是当时印度人所崇尚的修行。

开始修行是怎么回事呢?用目前的话说,就是禁欲生活。总之,舍弃欲念,先得舍弃食欲、穿着欲望,以及对一切事物的欲望,他们刚好遇见名叫阿拉拉、卡拉拉等仙人,于是老老实实仿效仙人们的修行。

因为印度的天气温暖,衣着简单,食物为树皮和树根,他在山上采果实为食。居住场所是在树下静观,坐在树下修行。佛从一开始一直持续这种修行。不过,一般人会觉得如此禁欲生活苦不堪言,既无食物,又无衣服,睡在树皮上,或聚杂草而卧的生活,令人天天觉得疲劳,身体也会逐渐瘦弱。

2.释迦下山

所谓仙人的修行,就是少吃食物,为了尽可能避免紧张的生活,对衣食住就很不在意。

有一次,我们攀登庐山时,不禁大吃一惊,竟然看见有人靠吞吐气息和云霞过日子。起初,还以为是吹嘘之言,等到自己上山一看,才知他们果真以云霞为食物,或喝水过日子。在印度入山修行的生活,延续至今,已经成为几千年来的一种修行形式了。

但是,这种肉体性的苦痛,加诸于自己的身体上面,到底有什么效果呢?佛一直很关注这个问题。

当时,大家都像仙人一样进入山林,减少衣食住的欲望,只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而已。他们刻苦修行,力求效果,但是,这样对于自己的大彻大悟,也就是对于开悟果真很有效吗?佛在绝望之余,终于停止六年来的修行生活。这种苦修方式对于自己的身体,似乎没有什么功效。再这样苦行下去,只会徒然增加肉体的苦痛。为了寻找更好的新生命,他毅然下山,离开苦行的生活行列了。

他下山的时候,只剩下皮包骨。“下山的释迦牟尼”,其实只是一副骨瘦如柴的图形、或雕刻像。

下山的时候,他明白自己本想追求某种精神上的东西,结果反而得到肉体的苦痛。为了找寻新生命,他深切感到一定要在精神上修行。

3.肉体与精神的调和

佛从“前正觉山”下来,到尼连禅河岸的菩堤树下,端然坐下。经过一番内心的降魔调伏,才恍然大悟,成为正式尊者,这正是精神革命。

在开悟以前,只靠肉体修行,根本无济于事。一定得有精神上的东西。当时,一般人的想法是,只要做肉体的修行即可,因为精神上的东西全属于天生,他们全持这种观点在修行。

目前也是如此,修行者无不给予自己的肉体许多痛苦。譬如,呆在水中修行或爬山修行,目前仍有极多人采用这样的修行方式。当然修行方法,还是一定要从肉体方面入手才行。肉体修行到某种程度时,会不知不觉给自己的精神生活带来莫大的影响,也会浸入在非常的法悦状态里。但是,这仅是暂时现象,而佛却想一直获得这种现象。总之,他想得到自己肉体与精神的协调。

有时候,我们的肉体想这样做,而内心却不听指挥。反之,心意如此,而肉体却反其道而行,不听指挥。肉体叫做俱生,乃是与生俱有的东西。精神叫做心的分别,附上我们的判断,于是,心就另外活动。

人类有两种状况,一种是在身体方面,与生俱有,精神才附着上去,另一种是以后为了要懂事,精神才附上去。于是,我们常常会遇到身心不协调的状况。心想这么做,而身体不肯动,身体想去力行,而心却不肯附和。

譬如,碰到好吃的东西,虽然知道它有毒,肉体方面先要行动,而不听心的吩咐。同时,心里认为这样做比较好,奈何身体迟迟不肯附和。譬如,心知诚执地信仰或念念有词地祈祷,自然有好处,奈何身体却睡意极浓,或肚子闹饥饿,结果力不从心,各行其是。譬如,明知合掌顶礼是件好事,但是,在孩子或别人面前,却因难为情而做不起来。身体一直不肯附和心的指挥。

由此可见,人的身体与心不断在斗争,又好像在吵架的样子。那么,要怎样才能取得身心的调和呢?这是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关于修行方法,则有见道和修道两种。见道是如何调整心的问题,而修道是怎样从事肉体方面的训练。至于肉体训练与精神训练应以何者优先呢?有人以为肉体训练优先,但也有人认为精神训练优先。

像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应该先从肉体训练着手,继而注意精神训练,古代印度的修行方法也是如此。等到逐渐明白状况,相反地,心的训练要先进行,肉体训练放在后头,依佛的看法是,只有折磨肉体,显然谈不上修行,所以要重视肉体与心的调和。

4.一切为众生

我们通常只会考虑自己的事情,而佛却常常想到天下众生。他经常考虑如何解救众生?要怎样让众生明白身心协调的益处。

倘若入山跟随仙人修行,旨在完成自己的心愿,或玩乐一番,也未尝不可。然而,佛的目的不止于此,他觉得一定要使大家精神生活能够开花,所以才决心下山来弘法。

换句话说,佛自己虽然大彻大悟,但是,他体会天下苍生,一定要有这种想法,也能开展新生命。

于是,佛不照一般人所行的方式,他一切为众生,成道不仅为自己,他希望人人都能开悟。自己成佛不难,难就难在要使人人成佛。佛感到最大的责任是,必须要使大家都能像自己一样成佛。自己成佛倒不是十分困难。总之,我们心里的割断方式,都属于个人性质的判断方式,那就是自己成佛的想法。

怎样的判断方式,才是佛的判断方式呢?我们的想法全属于人类的想法,也全从自我这个观点出发。所以,自我的存在,始终成为我法二执的一种执着形态或烦恼形态。我们的想法确是如此。

总之,依佛的观点看来,无明就是我们的思考基础。无明是一种迷惑,而迷惑是自我一直执着于事物的环境,从这些事物中引起迷惑,由于迷惑的发生,我们自然会过着一种反叛生活。其实,我们的生活全是反叛的存在,就会有业的出现,业就是不合理,即不合理的生活,迷惑就成为基础,接着,以此判断事物,当然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了。

5.人的判断与佛的判断

所谓佛的判断,首先是“成所作智”的判断,其次为“平等性智”的判断,再次为“妙观察智”的判断,以及“大圆镜智”的判断。

我们要停止人为的判断,而仿效佛的判断,前两种为人类的判断,后两者为佛的判断。惟其如此,我们才会碰到无明或迷惑。其根本在于自我与环境,大家全都根据自己与环境的条件而下判断,用心诽谤,自然会呈现反叛。

譬如人人必须得死,但大家都想要免去一死。人类是不得不死的,不论活到60岁或70岁,甚至挨到80岁,反正都得死。但是,大家都不愿死,总想多活一天算一天,这也是反判自然规律,如此看来,倒是很滑稽的事。

死亡就是生物的灭亡,生者必灭,合者定离,一切如此决定罢了,这也是自然的理法,但是,人心在对抗此种自然理法。

人活到七、八十岁,就会死亡,不论如何反抗,也无法战胜这种自然理法。由此可见,以自己的心反叛自然,百般不愿过不合理的生活叫做业。这是肉体的业,也是我们人类的心。我们在做各种不合理的事,倘若此路不通时,又会变成怎样的情形呢?大家都会说愚蠢,而糊里糊涂过日子。如果冷眼旁观我们的生活,真可说是愚蠢的生活。

同类推荐
  •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太虚法师致力于佛教改革,提倡人间佛教,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1927年,出国巡回讲学,遍历英、德、法、荷、比、美等国家,弘扬佛法。在巴黎首建世界佛学院,开创了中国僧人跨越欧美弘传佛教的先河。法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虽出家为僧,但救世济民之心让人感佩,是一位侠骨热肠的高僧。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听圣严法师说佛

    听圣严法师说佛

    佛教倡导的慈悲心、放下、舍得、包容、上进等观念,永远是我们应该深思并奉行的人生准则。在浮躁、琐碎、焦虑的现代生活中,能让人从中寻得自己的一间静温禅房,让心灵得到宁静。鉴于此,笔者将法师对佛理的解析编撰成册,让更多人聆听法师的教诲。本书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对禅理的精辟见解入手,深层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并用一些经典故事加以阐释,让人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品味到禅带来的心灵洗涤与智慧指引,解除疑惑,透悟人生。
  •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高僧辈出,译师荟萃,著书立说,创宗立派,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佛教发展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著名高僧窥基法师为佛教文化做出重要的贡献。他是初唐名将尉迟敬德之侄子,是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大师的高足弟子。窥基聪慧颖脱,过目不忘。躬事玄奘,独得嫡传。学富五车,辩才无碍。切问近思,新意迭出。勤奋著述,有“百部疏主”之誉,尤其是继承玄奘事业,为开创唯识宗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佛教唯识宗的创始者,被尊为唯识宗二祖。本书就窥基的功业作一专门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生命的本质,开篇就在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性禅师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现世的尊严,和来世的拯救。在探究生死的过程中,回答了何为解脱这一问题。
热门推荐
  • 捡个神女当媳妇

    捡个神女当媳妇

    渣男要穿情侣装,女神嫌弃丑毙了,死活不穿。渣男一脸怨妇样:“明明你昨天还和他们穿一样的。”女神怒骂:“你妹的,那是校服!”据说渣男很讨人欢心,事实证明,本神女还是挺喜欢他滴。
  • 默洛传

    默洛传

    谢谢许多朋友能够支持我肯定我,当然我也通过这部作品意识到改进的空间。因为云起可能对我这块不太感冒,所以本人正式投入风起中文啦。大家喜欢我的话,请去风起看书哦。同时,默洛传正式更名《伊之风默》并进行再度创作,力求更加完美。本人在风起的笔名为云丝豆腐,我什么文都会写的哦,反正文笔不会让大家失望哒!
  • 张艺兴之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福

    张艺兴之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福

    在她10岁那年失去了父母,她和哥哥相依为命,直到她18岁那年遇到了一个除了哥哥也可以给她安全感的人,他在她20岁那年说喜欢她,她在他的兄弟离开他时告诉他“我会一直在你身边”因为他的身份他们不能对外公开。后来林氏千金林如梦出现了她在女主15岁时抢了女主的初恋(虽然早恋不好),现在又去抢男主,女主会和从前一样把自己最爱的人让给她还是不退缩呢?最后他们会是痛苦分手还是幸福快乐呢?
  • 最强地狱主播

    最强地狱主播

    一个倒霉到鬼都看不下去的倒霉蛋,竟然被地狱的大佬看上了,当他被请到地狱后却变成了一名地狱的主播。不知道这家伙算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坏呢?等待转世的大善人:“老夫还有心愿未了结,主播麻烦帮我处理一下。我给冥币!”在地狱懒得做事的鬼差:“主播,山城区有几只恶鬼麻烦帮我处理一下,等你下来后我罩着你。”绝世倒霉蛋主播杨修:“whatareyou弄啥嘞?”
  • 校花的至尊高手

    校花的至尊高手

    【免费热门】强势崛起,纵横都市。当一个普通学生获得传承,拥有强大力量,随着而来的是校花、清纯学妹、高冷总裁,都争相投怀送抱,楚巡就怀抱美人身,热血高歌,一路肆意嚣张,独上巅峰之座。
  • 萌妃当道:征服杀手妻

    萌妃当道:征服杀手妻

    据说这个文很搞笑,据说这个杀手很逗比,据说这个皇帝好腹黑……【她,是出名的贪财杀手!他,是有着神秘身份的皇帝!当一次不清楚是巧合还是特意安排的无良邂逅,某杀手的一世英明全部埋汰,只能在他那慵懒华贵的笑里,眨着眼睛、咬着手指:你放过我吧……】
  • 无双瞳帝

    无双瞳帝

    萧尘拥有一对绝世无双的灵瞳,它可以看到从前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你有一名很强的老师?我不用交学费也可以偷学秘籍;你以为自己有很高的战斗技巧?我曾经观看过上古战神的战斗影像!别管什么方面,只要我能看到的,一律都是最强!
  •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49个关键(上)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49个关键(上)

    本书论述了人生成败的道理,包括要想成事,先学做人;做事先做人,得意不忘形;立业要先立德,品格终于能力;有容乃大,忍者无敌;做事急噪乃大忌,做人低调实高贤等内容。
  • 像你藏着我一样藏着你

    像你藏着我一样藏着你

    每个人在成长的时光里都会不轻易或者说根本不在意自己错过了什么,当意识强烈的想去挽回的时候,除了空荡荡的自己,就只剩下冷冰冰的回忆。
  • 面朝季尧,春暖花开

    面朝季尧,春暖花开

    陶笛半夜起床喝水,撞破未婚夫跟闺蜜的奸情。她的亲生母亲不帮她讨伐,反劝她成全。还真是————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友情的小船说翻就翻!亲情的火苗说灭就灭!感觉自己就是个杯具的陶笛,不小心撞到来家里急诊的“外科医生”。高冷大叔一眼万年的盯着她,语气坚定,“丫头,不介意闪个婚体验一下人生吧!”陶笛懵了,就这么赌气的把自己嫁了出去。本以为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了,谁知婚后某一天她发现了医生老公的各种秘密……秘密曝光,她愤怒—“我要离婚!”“我们之间只有丧偶,没有离异!”“无耻,猥琐!”“回家,解锁!”于是,卧室里传来的是女人扶腰的求饶声。还有男人低沉的警告声,“陶笛,提一次离婚解锁一个新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