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47900000007

第7章 人为什么会生病(1)

中医如何看待疾病的起因

人为什么会生病呢?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人自身抵抗力的下降——即正气不足,二是外界致病因素过于强大——即邪气过盛。可见,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正气之间的盛衰变化,决定着病机的虚或实,并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变化及其转归。

那么,邪正盛衰与病机虚实有什么关系呢?《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概括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也就是说,实的病机主要是邪气盛;虚的病机主要是正气虚。然而疾病的种类极多,疾病的过程亦较复杂,使邪正之间的盛衰变化呈现错综复杂。

病机或实或虚,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征象可循。但是,临床征象仅仅是疾病的现象,在现象与本质相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反映病机的或虚或实;而在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特殊情况下,这些假象不能反映病机的虚实,所以临床分析病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被假象所迷惑。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中,邪正的消长盛衰不是不变的,在一般状况下,正胜则邪退,疾病趋向于痊愈或好转;邪胜则正衰,疾病趋向于恶化,甚则可以导致死亡。

此外,若邪正双方势均力敌,则可出现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或邪祛而正气不复等情况,这是许多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遗留某些后遗症,或慢性病久久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把关于发生疾病的各种原因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痰饮、瘀血等。

六淫致病

淫,在中医里是过分的意思。自然界的气候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的变化,总称六气。人体的防御能力是适应六气而变化着的,如果六气变化失常,超出了人体防御能力时,就会使人生病,这样的气候,就是邪气,中医称为“六淫”。

欲明“六淫”当先知道“六气”。六气就是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一般情况下,六气不伤人。当六气伤人时则“六气”就变成了“六淫”。六淫,也就成了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邪病的总称。

六气何以伤人成为六淫?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气候变化异常,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例如冬季应寒反热的“暖冬”和春季应暖反寒的“倒春寒”,都是一些疾病的高发时节。《窦娥冤》中讲“六月飞雪”其实就是一种气候变化反常,戏曲中以及以后的人们多用此形容有冤情。到底有没有冤情?不足为信。但是,如果真的六月天下起了雪,必定会有一场疾病广传人间。

二是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热、暴寒。

三是人体正气不足。

六淫致病还有四个特点:

一是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风病就是感冒、中风、风疹等,夏季多暑病,例如中暑,长夏初秋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另外,久居湿地常有湿邪为病,象南方的农村,农民多患有风湿就与农作环境有关。高温环境作业又常有燥热或火邪为病等。

二是可单独或者相兼袭人,如单独致病中的寒邪直中脏腑引起泄泻,与风一起袭人就引起风寒感冒、与湿热一起袭人就引起湿热泄泻等。在相兼袭人中,风邪最厉害,它相兼的邪气最多,例如风湿、风寒、风热,而在秋天还可以兼燥邪伤人。就因为一年四季都有风,有风就必定有风邪。很多人一出现骨关节疼痛就说是风湿。曾经就有这样一个病人,肘关节至中指尖疼痛。她老说自己是风湿,由于农活多,她的孝顺女儿便跟她在中医生那里抓了5副治疗风湿的药,服用完了,效果却看不见,便开始怀疑中医的效果。其实,这个中医生本身的行为就是违背中医治病原则的。我一了解,原来是作风湿治疗。我诊断这是经络受寒所致。决不是风湿。为什么?风湿就有风的特性,游走不定,关节今天这里痛,明天又换了一个地方疼痛,而她的疼痛一直是固定的。另外,她的中指整个儿都是冰凉的,显然是寒在里面。而她自己说了:如果放在火上烤了就会舒服。固定、冷感、遇热则缓,凡此种种都是寒邪的特点。所以,我给她服用了羌汤、当归、姜黄、细辛、桂枝等散寒温经的药物,三副药就好了。所以,中医治病一定要弄清楚原因,病人切不要凭借印象来服用药物,否则对身体没有好处。

三是互相影响,甚至相互转化。例如风寒入里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后面讲的“火生风”就是一种转化。

四是从口鼻、肌表而入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的发生和传变过程。说口鼻而入,可能大家都容易理解。像感冒,西医称为“上呼吸感染”,可见西医就将感冒当作了一种呼吸道疾病,其主要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了细菌、病毒。而在中医,感冒却不仅仅通过口鼻而患,还可以通过皮肤。关于这一点,西医是很难解释的,而中医就很明了了。在感冒中,不少人都是因为晚上睡觉着凉了,要不就是被雨淋了。着凉也好,雨淋也好,影响的都是皮肤,而不是口鼻。大家可以做一个实验:晚上不盖被子,戴上口罩睡觉,看你感不感冒?有一些人还真的不感冒。这是因为正气强盛。所以,防范六气变成六淫,强盛正气和做好防护工作是十分关键的环节。

六淫致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如春天多风病,冬天多寒病,但由于气候变化的复杂性,以及人体体质的差异,在同一季节里,也可出现不同的疾病,例如夏天炎热,虽多暑病;但如贪凉喜冷,也可以发生寒病。六淫致病,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混合的,前者如伤风、中暑,后者如风寒、湿热等。此外,六淫侵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寒邪可以化热等。

1.春天:风邪致病

春天多风,风便成为春季的主气,但一年四季均可有风。风为百病之长,是外感致病的先导。风邪致病,常与其它邪气兼夹同病,如风寒、风热、风湿等。风邪的特点为:发病急,消失也快;症状常表现游走不定,风邪侵及皮肤可以发痒,有怕风的症状等。常见的风病有:

(1)伤风:症状表现为恶风,有汗,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痒,或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等。

(2)风湿:由风、寒、湿同时侵犯人体引起,中医又称为“痹症”,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四种类型。其中风邪侵犯经络,引起肌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

(3)风疹块:症状表现为皮肤瘙痒,起风团,发无定处,此起彼伏。

2.冬天:寒邪易伤人阳气

冬季气候寒冷,寒便成为冬季的主气,但其他季节也可发生,常与风邪、湿邪等兼夹同病。寒邪的特点为;寒性凝滞收引,容易出现筋脉挛缩,气血流通不畅,而出现疼痛。寒邪易伤人阳气,寒邪由表入里,易于化热,有怕冷症状。常见寒病有:

(1)风寒:症状表现为怕冷,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骨节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2)寒痹: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冷加剧,又称“痛痹”。

(3)中寒:症状表现为脘腹疼痛,呕吐食少,肠鸣腹泻,严重者可突然战栗,四肢厥冷,脉伏。

3.夏天:暑多央湿

夏天气候炎热,暑便成为夏季的主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且常与湿邪兼夹侵犯人体,故有“暑多央湿”的说法。暑邪的特点为: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故有热症表现,如高热多汗,口渴喜饮等症;暑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故有神疲乏力,口燥唇干等症;夏季多湿,暑多夹湿,故常见胸闷,恶心呕吐,大便溏泻等症。常见暑病有:

(1)伤暑:症状表现为身热头痛,汗出烦渴,恶心呕吐,倦怠无力,小便短赤等。

(2)中暑:症状表现为突然昏倒,神志不清,身热烦躁,大汗气粗,舌干少津,脉数无力等。

4.湿邪致病

长夏季节多雨潮湿,湿便成为长夏的主气。长夏正当夏秋之交,湿气最盛,所以长夏多湿病。此外,外感雾露,久卧湿地,涉水淋雨等也可以引起湿病。湿邪的特点为:湿邪重者,常觉身体沉重,四肢酸沉,头重如裹;湿性秽浊不清,故白带、湿疹、小便浑浊,大便渡泻均属湿症;湿性粘滞,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湿为阴邪,容易阻碍气机,损伤脾胃,可见脘腹闷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水肿尿少等症。常见湿病有:

(1)伤湿:湿邪伤于表引起。症状表现为:发热恶寒,头重身困,肢体酸重,口淡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濡等。

(2)湿痹:湿犯经络,引起关节疼痛,固定不移,屈伸不利,舌苔白滑,脉濡缓等。

(3)里湿:主要是脾为湿困的表现。脾主运化水液,脾虚健运失职,不能行其津液,于是聚而成湿。症状表现为:脘腹胀满,胸闷泛恶,口腻不渴,食欲减退,便溏泄泻,小便混浊等。

5.秋天:易生燥邪

秋天气候干燥,燥便成为秋季的主气。凡久晴不雨,气候干燥,易生燥邪。燥邪的特点为:燥性干涩,易伤肺阴,耗损津液,故有口干唇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常见燥病有:

(1)外燥:病变偏重在肺,症状表现为:干咳无痰,痰液粘稠,痰中带血。口干咽痛,舌苔薄白,脉浮数等。

(2)内燥:病变遍及全身,症状表现为:口唇燥裂,潮热颧赤,心烦失眠,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形体消瘦,便干溲少等。

6.火邪伤神

火由热而生,热极便是火。人体火病的产生,既可直接感受湿热之邪而生火,也可因外感诸邪入里化火。此外,脏腑功能失调,精神活动异常,也可以化火。火邪的特点为:火性炎上,煎灼津液,出现口舌生疮,目赤肿痛,以及高热、心中烦热、大便秘结等;火邪伤神,生风动血,以致烦躁不安,四肢抽搐,叶血,衄血等症。常见火病有:

(1)实火:症状表现为:高热多汗,心烦急躁,面红目赤,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洪大数实。

(2)虚火:由阴虚液亏引起。症状表现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后颧红、虚烦不眠、口干咽燥、耳鸣健忘、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细数等。

谈七情,话健康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由大脑主宰。在正常情况下,七情只是精神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不会引起疾病。如果情志活动过度,或持续过久,或精神受到过度刺激,便可引起机体的阴阳失常,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

我们知道,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在“七情”中,怒喜思忧恐被称为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1.情志伤肝

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

2.情志伤心

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机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如《淮南子·原道训》曰:“大喜坠慢”。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年老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喜伤心的病例。

3.情志伤脾胃

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4.情志伤肺

忧和悲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强烈悲哀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咳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消化功能严重受干扰之症。《红楼梦》中,多愁善感、悲忧伤身的林黛玉,就是很好的症明。

5.情志伤肾

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其可致人于死亡。在生活中,通过惊恐的语言暗示,而把人真的吓死的报道,已屡见不鲜。可见,恐则气下的危险性。

综上所言: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十分密切,老年人随着脏腑功能减退,调节适应能力较弱,面对过激的情志变化,难以承受而易引起疾病。如陈直说:“虚者风烛,百疾易攻”,这说明过激的情志,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人生在世,喜怒哀乐等情志变化,充满在生活之中。避免过激情志的较好方法是:遇事要镇定自如,冷静地对待目前的复杂事情。事情过后,不要把它长期放在心上,以自寻苦恼。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把人生忧喜、荣辱、劳苦、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万事只求安心,保持精神内守,人则长寿。另外,平日增加各种有益心身健康的兴趣,寻找精神寄托,这样对预防情志过度,保症脏腑安泰,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类推荐
  • 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为唐代孟诜所著,后经张鼎补充而成,是具影响的食物疗法专著之一。享年93岁的孟诜曾师从药王孙思邈学习,精通医药、养生之术,其长寿与精通食疗等养生方法不无关系。为了使这部食疗经典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使其精华内容能够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应用,我们选取了其中目前常用的药食同源中药条文和食物条文进行注释、翻译,配合精美的实物图片,并结合现代的医学和营养学知识对其进行评述。
  • 乙肝自控自防自疗

    乙肝自控自防自疗

    本书是《家庭养生保健必备》系列丛书之一,此丛书对三十种常见癌症从病因、病症表现、实验室检查、药膳方精选、并发症以及辩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人们对癌症有正确详细的理解,从而使患病者能够摆正心态,走上健康之路。
  • 自己是最好的医生

    自己是最好的医生

    本书共分为四册,内容包括:《黄帝内经》说起;脏腑决定病理变化;透过症状看病理变化;经络是人体内外沟通的桥梁;把握中年健康;平安度过智慧的人生等。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分别从饮食养生、运动养生、以静养生、心理养生、日常起居养生、四季养生、保健养生各方面给大家深入地介绍了一些养生的原理、方法和建议。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而更加关爱自己、热爱生活、珍惜健康和生命,增强生活中的养生意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发。
  • 我与癌症这九年

    我与癌症这九年

    本书记录了作者患癌9年来的治疗经验与人生感悟。作者通过对自己治疗过程的分析总结,提出八字抗癌真经(信念由心,智慧用脑)和三大抗癌兵法(有理有利有节、和平共处、打持久战),并对新病友提出一些可供借鉴的具体治疗经验,告诉读者癌症并不可怕,只要勇敢面对,生活处处皆治疗。本书提出的抗癌理念,不仅适用于癌症患者,对普通人来说也是一剂良药。
热门推荐
  • 恋君心:忘川遗梦

    恋君心:忘川遗梦

    她在忘川河中待了三千年,只为他曾经一诺。她选择离开忘川,只求他世世无忧。一碗忘川水,前尘永决绝。河水入口,她终于释然。曾愿此后种种,与他再无瓜葛。只是命运年轮流转,从忘川再到忘川。她终于明白,忘川能让她忘却前尘所有事。可是有些人,有些情,一旦开始,就已刻入骨髓深入内心。。。。。
  • 冥夫临门:猛鬼先生别咬我

    冥夫临门:猛鬼先生别咬我

    “女人,从此之后,你的命归本座!”一趟古墓之行,我被一只又傲娇又腹黑的厉鬼缠上,不但如此,还被无数厉鬼盯上,口口声声叫我把我的命给她们。莫名其妙出现的血玉,突然身故的爷爷,让我原本平静的生活天翻地覆,还以为是我鲁莽招惹厉鬼,却不想盯上我的可能不是鬼……
  • 铁血风云起

    铁血风云起

    “牧游天地,冥冥一羽。白鹰折翼,海天一色。”一个寓言在诺亚大陆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书评已出,虽然很不好听吧,但是怎么说呢,还是认真修改吧。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搏天纪

    搏天纪

    盗殃,一代闻名世界的风流盗墓贼,偶然在一部古书中发现神话中的蚩尤古墓,盗得一块奇异的符石,不料被吸进神秘黑洞穿越到一个叫“道阳”的杂役和尚身上。在这弱肉强食的异界,唯有强者才能纵横天下,且看道阳如何逆天而行,主伐天之力,成就最霸道的神僧!
  • tfboys之汤圆之恋

    tfboys之汤圆之恋

    王俊凯说:笑笑,我会爱你一辈子王源说:笑笑,我会对你好一辈子易烊千玺说:笑笑,相信我
  • DNF之末世英雄传

    DNF之末世英雄传

    当DNF的各种生物通过异次元之门来到地球肆意破环,人们通过天降星光获得勇士之力,是福是祸?面临未知的挑战,处于太平盛世的人们,能否化身成勇士与破坏地球的怪物战斗?猎杀或者被猎杀神奇的技能,特殊的装备,可怕的怪物,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末世,是否能活下去,需要一定的勇气与智慧...
  • 修仙传之不司离音

    修仙传之不司离音

    司者,主也;离音,意为离别之音;不司离音,本意为不主离别之音,是盼团圆、和谐、安好之意。好吧,其实本文就是个修真文,女主不小白,性格独立坚强,剧情估计会有点长。本人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多多支持指正。
  • 梦里年华似水

    梦里年华似水

    很早以前我就想写本小说,属于自己的小说,女主名叫梦里,做梦的梦,梦里的梦。
  • 守仙录知

    守仙录知

    守池小仙负责看守仙界通往人界的通道已有两千多年,一直兢兢业业,眼看就要挨到轮换了,仙界可以唯一一位从天地浩劫里活下来的古仙就落在了这幽掖池边。
  • 毁灭者:黑暗笼罩

    毁灭者:黑暗笼罩

    自己逐渐拥有的超级力量,使自己成为了超级英雄,再一次实验中意外发现自己的基因控制不了分裂速度,一种未知的细胞在疯狂的吞噬着正常细胞。——相信我,虽然新手文笔不太好,但这书不错,望支持毁灭,一触即发!